78字話“公私” 魯冠球20年前的這封家書感動網友

2018-11-30 20:3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章卉

78字话“公私” 鲁冠球20年前的这封家书感动网友

家書抵萬金。

昨夜今晨,一封78個字的家書在微信朋友圈傳閱,感染了很多人。記者溯源後發現,這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的“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特別節目《家國40年》。

1997年1月,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曾給兒子魯偉鼎寫過一封信。這既是一代民營企業家企業治理理念的傳承交接,也是一個父親對於兒子的殷切期待。

78字话“公私” 鲁冠球20年前的这封家书感动网友

被稱為“時代的弄潮兒”、“改革常青樹”的魯冠球,在1969年拼湊了4000元,成立了萬向前身——寧圍農機修理廠。

1984年,萬向節銷往美國,創造了中國汽車零部件首次進入美國市場的歷史。到今天,成為橫跨10大產業,資產超千億元的大型跨國企業。

創業49週年,萬向集團的每一步,都踏在了改革開放的節點上。

寫這封信時,魯冠球52歲,兒子魯偉鼎26歲。整封信不過八行、七十八個字,雖是微言,卻字字言明大義。萬向信託員工張晶晶看了這期節目,久久不能平靜。她讀了好多遍,還把它珍藏在了自己的朋友圈。

當時,魯冠球和他一手創立的萬向集團,已經是國內乃至世界範圍的一流企業,而魯偉鼎儘管年輕,也已經擔任萬向集團總裁三年。魯冠球正是通過這封家書,教導魯偉鼎怎麼用人、怎麼識人。短短數行,字裡行間情深意切,更是見證歲月變遷。

對於很多民營企業而言,交接班是個難題。魯冠球生前對此看得很明白“企業負責人要交接班,這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一種自然規律、社會規律。所以我對這一問題早有考慮,但並不著急。”他的做法是:崗位培養,順其自然,逐漸加壓,水到渠成。

78字话“公私” 鲁冠球20年前的这封家书感动网友

在萬向集團檔案室裡,像這樣的家書還有很多。這些家書大多是在這間辦公室裡寫的。

魯冠球自我管理嚴格,再忙也要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讀書、做筆記。他早上要讀報,公司裡的《人民日報》《浙江日報》等主要報刊都會第一時間送到他辦公室。每晚7點,看《新聞聯播》的習慣,他40多年來雷打不動。

“別人一週工作5天,你就365天都不休息,盡心、盡責、盡力去做,一定能成功。”魯冠球生前這樣總結他的成功“秘訣”。他每天早上5點10分起床,在院子裡收拾收拾小菜園子;6點50分到公司開始工作,晚上6點45分下班回家吃飯;7點準時收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8點繼續處理工作,9點開始看書看報,直至零點睡覺。一年中,他只有大年初一這一天在家吃午飯。

“父親說,我每天工作16小時,按常人每天工作8小時計,我已經活過120歲了,才有今天。”追悼會上,魯偉鼎致答謝詞時泣不成聲。

他說,“根據自己的實力來做事,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

他說,“沒有人會相信,60年代為了創業,我先後三次將祖父、父親和我自己的房產都變賣了,六年間搬了七次家。”

他說,“失敗有規律,成功沒規律”,所以他一直以來都非常強調穩定。企業只有穩定了才能做想做的事。穩定也是多方面的,人員、產品要穩定,基礎管理要跟上,形成遊戲規則也很重要…

他說,資本市場建立在信譽之上,信譽建立在實力之上。

他說,有的人管100個人利潤幾個億;有人管幾個人利潤就幾個億。

他說,“怨天尤人沒有出路,消極悲觀走向死路,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夢自己圓。”

他說,投資有三條禁忌,暴利行業不做千家萬戶能做的不做, 國家做的不做。

…………

魯偉鼎的桌上,放著父親的照片,困頓的時候,看一眼。那些家書,他也會時不時地翻出來重新讀一讀。

一年多來,魯偉鼎擔當起萬向領頭人的角色,適應全新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全新的開放視野推進萬向創新聚能城的建設,推動萬向股份制改革,發起設立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