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軍6天打敗75萬關東軍,是蘇軍太強還是關東軍太弱?

花非花愛視頻


1945年8月8日晚蘇聯才對日本宣戰,但是僅僅過去幾天,也就是在8月15日日本就宣佈投降了。短短几天時間蘇聯卻把關東軍打得潰不成軍,當時蘇軍真的可以說是摧枯拉朽之勢,日本人關東軍則是毫無還手之力。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說一個題外話,蘇聯出兵關東對日宣戰對於中國的利益損害是非常大的,因為蘇聯對日宣戰的要求就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

很多人覺得真的是不可思議,根據現在很多歷史公佈出來的數據要知道八年抗戰中國一共就消滅了四十多萬的日軍,當然這個數字也不是那麼準確的,因為日本,新中國,還有臺灣公佈的數字都是不一樣的,不過不會超過100萬。

但是看看蘇聯對日宣戰的幾天,當時關東軍可是還有七八十萬的人啊,僅僅幾天就被蘇軍打的潰不成軍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到底是蘇軍太厲害還是日軍變弱了?

這個時期的蘇軍確實太強了,蘇軍對德戰勝以後,士氣大振,而且蘇聯在斯大林手裡大力發展國防工業,這時候的蘇聯軍隊裝備可不是二戰之前的蘇聯了,這個時候的蘇聯國防工業已經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了。而且蘇聯可是派出了150萬大軍,有日本關東軍的兩倍多。

但是反觀日本呢?首先是日本經過了幾年的戰爭這個時候日軍兵源已經嚴重跟不上了,不像蘇聯那麼多人,兵源太多了。這個時候的日軍質量和一開始的時候不在一個檔次上。很多都是小孩子,十幾歲的就被徵兵了。更為關鍵的是這個時候的日軍士氣已經嚴重渙散了,打仗士氣是相當重要的,進入1945年之後日軍在中國戰場上也是開始潰敗,比如在湖南的芷江戰役殲滅了數萬日軍。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是節節敗退,這個時候美軍都要打到日本本土了,士氣自然渙散了。而且經過了數年的戰爭,日軍的戰爭資源也是跟不上了,這個時候日本的國防工業和蘇聯相比那真的就是螞蟻和大象相比了。

其實更為關鍵的就是國際實行所逼,不是說蘇聯打贏了日軍,而是形勢所逼,日軍不得不投降了。蘇聯也只是消滅了六七萬人的關東軍,這個時候日本的關東軍主力還是在的,只是說後來日本投降了。不過不管怎麼樣即使日本沒有投降,日本關東軍也是必敗的,不過幾個月還是能夠堅持住的。


小伍講歷史


誰都可以嘲笑日本軍隊弱,唯獨咱們不能。咱們中國人如果嘲笑日本軍隊弱,豈不是無視幾百萬抗戰先烈的英勇犧牲,與抗日神俠劇的立場又有何異?

整個二戰期間,日本軍隊死在中國戰場上的人數只有四十多萬人,蘇軍出兵東北,擊斃的日軍人數為4萬多人,俘虜了60萬。

至於蘇軍為什麼“那麼強”,日軍為什麼“那麼弱”,這些都是淺顯易懂的道理,蘇軍出兵剛剛一天,日本政府就已經把準備接受波茨坦公告傳給盟軍了,關東軍不可能不知道。既然投降已經是一個必然選項,有多少人還會奮戰在最後一刻?更何況所謂的關東軍早已經填在了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蘇軍面對的關東軍不管是人員還是武器,早已面目全非,大多是七拼八湊。

經歷過德式洗禮的蘇聯軍隊當然更強,但即便如此,

如果戰爭不是發展到那個階段,如果沒有天皇投降指令,低配版的關東軍,一樣可以狠狠地撕下150萬蘇聯軍隊的很大一塊肉來。

面對氣勢洶洶的蘇軍機械化軍隊,當時的關東軍還算比較冷靜的制定了放棄邊境開闊地帶、固守大城市和要塞的明智策略,不要小看關東軍這一手,美國人在塞班島在硫磺島,中國軍隊在緬甸在騰衝,都吃過天大的虧!

一個小小的虎頭要塞,整整拖住蘇軍17天,日軍以1300人幾乎全軍覆滅的代價,擊斃蘇軍600人。

東寧要塞,日軍陣亡300人,蘇軍陣亡1500人,要不是最後奉天皇之命投降,殘存的900名日軍肯定還會造成更大的蘇軍傷亡。

如果打到大城市巷戰的地步,蘇軍的傷亡只能會更大,每一座工廠裡,如果都能上演這種攻堅戰,會把機器設備打爛到日後蘇聯人拉回國也沒用的地步。

日本人最後一定會輸,但蘇軍付出的數十萬傷亡代價,對已承受過2600萬死亡人數的衛國戰爭的蘇聯來說,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還是開頭想表達的意思,1940年日本華北軍隊死亡人數一共才五千多人,這還是在我們發動了百團破襲作戰的基礎上,並且系一年之中國共雙方作戰共同達成的戰果,在這種前提下,我們去嘲笑日本關東軍“太弱”,何嘗不是一種精神勝利?


歷來現實


出兵東北時的蘇聯紅軍不是太強,而是超級強,陸軍絕對是世界第一,德國1000萬人的軍隊,除了投降的250萬,可以說有600萬左右的德國軍隊都是被蘇聯紅軍消滅的,而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隊,無論武器裝備、兵員素質、指揮水平等等可以說都是世界第一,不過雖然德國軍隊如此厲害,還是被更厲害的蘇聯紅軍消滅了,可見當時的蘇聯紅軍戰力有多強了。


其實早在1939年的時候,蘇聯紅軍就和日本關東軍在中蒙邊境的諾門坎地區交過一次手,那個時候的蘇聯紅軍連芬蘭軍隊都打不過,可是在諾門坎地區照樣狂虐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關東軍傷亡6萬餘人,徹底被朱可夫打懵了,之後就沒了囂張跋扈的脾氣,德國都打到莫斯科了,身為盟國的日本關東軍居然不敢側應一下,可見關東軍對蘇聯紅軍心理有多畏懼了,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的失敗主要的原因還是裝備水平不如蘇聯,蘇聯紅軍可是全機械化,而關東軍最多隻能算半機械化。

到1945年的時候,蘇聯紅軍已經是在6年衛國戰爭鍛煉出來的威武勝利之師,身經百戰,經驗豐富,而且武器裝備超過日本關東軍不止一個檔次,日本關東軍基本上還是1939年的裝備水平,甚至更低,兵員素質同樣如此,而且關東軍的精銳很多都調走了,這時候的關東軍可以說是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了,在蘇聯紅軍的T-34鋼鐵洪流面前,喀秋莎火箭炮震耳欲聾的轟炸聲中,天空中鋪天蓋地的戰鬥機轟炸機打擊下,日本關東軍一個星期內迅速灰飛煙滅,都被抓到西伯利亞當苦力去了,最後只有10餘萬人回到日本。


天行健8地勢坤8


1945年8月9日蘇軍集中一百多萬軍隊,數千量坦克由華夫列西元帥指揮兵分四路,從大小興安嶺,蒙古和朝鮮四個方向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給盤距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以殲滅性打擊,僅六天解決戰鬥,日軍戰死約八萬人餘者做了蘇聯人俘虜。日本關東軍是裝備最精良的一支部隊,戰鬥力強悍。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四處開花,戰績不俗,但也暴露日軍戰線太長兵力不足特點。日軍大本營對蘇軍進攻的可能性認識不足,把在東北的關東軍精銳調到太平洋戰場。所以,蘇軍進入東北時關東軍並末滿編戰鬥力下降。當時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兩棵原子彈傷亡數十萬人,對日軍士氣打擊很大,普遍厭戰情緒。其次,蘇聯人保密工作做的好,斯大林把在歐洲有實戰經驗的軍隊和大批軍須物資運到遠東地區,幾十萬車皮,日軍情報系統居然沒發現造成戰役的突然性。最重要的是以閻寶航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事前做了大量情報工作。把日軍重要軍事基地,設施飛機場,日軍分佈等情報做了完整的繞計。蘇軍根據情報按圖索驥,用轟炸機迅速摧毀,從而打斷了日軍背梁。蘇軍把日軍數十萬戰俘發配到遠東伐木。嚴寒天氣,飢餓,疾病奪去十多萬日軍生命,這也是日本人至今害怕俄國人的原因。



關東俠客


二戰將要結束,從德國戰場上撤下來的蘇聯紅軍,猶如虎狼之師,直撲中國長城以外的華北,東北地區盤踞的日軍。

特別是在東北地區,在短短的幾天的時間裡,將驕橫一時的日本關東軍,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全殲。

題主問了,是蘇軍太強大了,還是日本關東軍太弱了呢?

說蘇軍強大,自有一番道理,因為這些個從德國戰場上撤下來的軍隊,都是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的部隊,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和頑強的戰鬥精神,而且他們使用的都是現代化的裝備,而且還都是幾句話不對,並有著強大空軍力量的支持。

此時的蘇軍共有150萬軍隊,在數量上壓倒日本。

而日本的關東軍,數量上不到書中的一半,其使用的武器也比蘇軍遜上一籌。但由於日軍灌輸的是武士道精神,和以死為天皇效忠,其抵抗更加瘋狂。

就說在太平洋戰場上與美軍島嶼爭奪戰,其抵抗的頑強和瘋狂,讓美軍大吃苦頭,甚至付出了幾十萬人傷亡的代價。

好在美軍不惜鋼鐵炮彈,和強有力的後勤補給,及空中的優勢,才給日軍以毀滅的打擊。

蘇軍在進攻關東軍之前,並由在蘇聯的中國東北抗日聯軍部隊,作為先遣軍,進行了大量的縱深偵察,和充當嚮導,以迂迴包抄的方式,將日軍以毀滅的打擊。

這場大規模的戰役,只進行了一個星期,日本天皇便宣佈無條件投降。

這場戰役便就此結束。

而躲在地堡裡的日軍,在8月15日之後還在繼續的抵抗,給蘇軍造成了一些傷亡,直至19日才將他們徹底消滅。

這次戰役,也是一場超大規模的戰役,蘇軍這在我國東北內縱深了了幾百公里,雖然消滅了4萬多日軍,而自己卻付出了3萬6千人的代價。

可謂是滅敵一萬,自損八千。

那麼如果 8月15日日軍沒有投降呢?這場戰鬥還要打下去,蘇軍還要付出代價。而東北平原的東南部,卻都是山區,不利於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作戰,而軍在消滅日本關東軍的同時,還將付出代價。

雖然日本軍隊的頑強,但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的滅亡是必然的。




趙志軍001


兩個方面都有,蘇聯武裝力量在二戰快結束時達到巔峰,經過幾年歐洲戰場的浴血廝殺,調到東北打關東軍的都是百戰精銳,而且蘇軍機械化程度高,拿著三八大蓋的日軍不是蘇軍對手也正常

現在很多人對幾十萬關東軍 被幾天拿下很不解,很多人都很不理解,其實在當時很正常,當時日本太平洋戰爭慘敗,美軍打到了家門口,幾千架美軍轟炸機日夜不停的轟炸日本本土,日本敗局已定,關東軍早已鬥志全無,成了沒有靈魂的驅殼,這樣的軍隊已經打不了仗了,所以在蘇軍進軍東北後,關東軍沒打過一場像樣的仗,武士道精神在也不見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日本關東軍號稱幾十萬,幾十個師團,可隨著各戰場的吃緊,關東軍也可能不斷被抽調,所以最後可能就是空殼了。


天宇的文史情懷


蘇軍六天打敗關東軍,但是部署卻花了將近三個月,從蘇德戰爭結束之後,美英蘇便確定了一致對日。當時美國承諾了蘇聯一些利益,事實上當年蘇聯也是非常希望拿回被日本佔領的一些領土。斯大林為了消滅關東軍,將大量的精銳集團軍調往了遠東。蘇軍整整集結了三個月。

當時蘇聯的裝甲集團軍註定是世界第一的,武器裝備、人員素養、戰鬥經驗,都是其他國家所不能及的。同德軍作戰四年之久,蘇聯將領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終於把德國人拿手的大裝甲集團軍突擊運用的爐火純青。大火力、大兵團、大裝甲的蘇軍,對付區區七十五萬關東軍,可以說易如反掌,何況關東軍裝甲力量基本為零。

而且日本關東軍面對蘇軍的時候,還是採取構建堡壘防線,也就是還是選擇了打陣地戰,然而在蘇軍的坦克群下,陣地戰分分鐘被碾壓。何況事先蘇軍就已經做好了部署,更是熟知日軍的部署,所以蘇軍進攻之初,基本就將日本關東軍分隔包抄。蘇軍閃擊東北,只能算是一個基本操作,大火力支援、坦克突擊,最後士兵清理戰場。

日本關東軍在蘇軍三路進攻之下,這才發現一戰水平的日軍根本不是蘇軍的對手,諾門坎戰役時日軍尚且還有一搏之力,畢竟當時蘇軍裝甲力量不強,然而1945年的蘇軍,可以說是陸戰最強的存在。若非戰後美國有原子彈,恐怕蘇軍真的會順手平推了西歐,因為當時無論是那個國家,都沒有蘇聯這麼恐怕的裝甲力量。


小司馬遷論史


二戰,說“蘇軍6天打敗70萬關東軍”這種說法,是嚴重與歷史不符的,在這幾天中蘇軍雖然重創關東軍,但關東軍還有50餘萬人,最後是因為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日本關東軍才放棄抵抗。在這6天的戰鬥中,蘇軍重創關東軍,客觀來說,不是關東軍太弱了,而是蘇軍太強了。

二戰中,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事實勝於雄辯。在中國戰場,日軍憑藉著武器優勢,將中國軍隊打得好苦,客觀來講,即使拋開武器優勢,日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在與美軍的登陸作戰中,日軍以人數和武器劣勢,依然重創美軍,令美軍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戰鬥力強悍,因此美軍都不想與日軍進行本土登陸作戰,所以說我們不得不承認當時日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那為什麼面對蘇軍就不堪一擊呢?

蘇軍強大的人數和武器裝備優勢,給了關東軍致命一擊,但最終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關東軍放棄了抵抗,造成了關東軍很弱的假象。1945年8月8日,蘇軍以150萬軍隊,突然進攻只有70餘萬人的關東軍,當時蘇軍以波波莎衝鋒槍為士兵標配,而日軍還是三八大蓋步槍為主;當時日本關東軍擁有戰機700多架,而蘇軍空軍則擁有3000多架戰機;蘇軍的火炮數量是日本關東軍的4倍多;蘇軍最拿手的就是坦克集群突擊,日本軍隊一共只有4個戰車師團,蘇軍的坦克是中型坦克,而日軍的是輕型坦克,連蘇軍坦克的裝甲都打不穿;面對這樣的巨大差距,蘇軍勢如破竹,重創日本關東軍。1945年8月2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關東軍在接到命令後,陸續向蘇軍投降。此次戰役中,關東軍損失約67.7萬人,其中8.3萬人被擊斃,59.4萬人投降,而蘇軍僅傷亡3.2萬人。

綜上所述,蘇軍進攻關東軍勢如破竹,是蘇軍太強了,但日軍在巨大的劣勢下的戰鬥力不容小覷。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蘇軍在當時肯定是強盛的,但蘇聯軍隊真正的巔峰其實是在六十年代。在二戰結束那會,還不是不可阻擋的那隻蘇軍。只能說在蘇聯進攻那一會,關東的日軍確實比較戰鬥力渣了一點,因為當時駐紮在東北的只是日軍,而不是曾經的關東軍。

蘇聯軍隊在當時還沒有開發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戰鬥體系,比如,德軍閃電戰這種。他能夠打敗德國其實是有德國自己的原因,德國物資枯竭了,德軍沒有武器彈藥和燃油,德軍將士也都剩下民兵。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蘇德雙方的戰損率也依然是蘇軍高。所以,蘇聯軍隊之所以無敵靠的還是人多。

蘇聯軍隊在二戰以後則開發出了一套新的作戰理念,那就是三師進攻戰略,也可以視為梯雲縱。既,進攻的時候三個師輪流打,打起來就不會休息,白天黑夜都在進攻,直到滅國為枝,這時候的蘇軍才是真正致命的精銳之師。

至於當時駐東北日軍,其實很多隻是在戰場上受傷了的日軍,被輪換到東北駐防,還有部分是新招的將士。真正的關東軍早在全面侵華的時候隨軍南下,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又抽調到太平洋上去了。否則,蘇聯雖然鐵定打敗日軍,卻不是那麼斷時間可以做到的。


優己


日本問題還是交給日本問題專家橋本回答。


1945年的75萬關東軍與1940年的75萬關東軍不可同日而語。直到1944年蘇聯軍方面對關東軍的實力一直很警惕。但是隨著太平洋戰爭戰況的惡化,到了1943年以後,日本軍部把一切的重點都放在南方(東南亞方面),這樣的戰略下,關東軍的主力部隊都不斷地被抽調南下,同時日本與蘇聯簽訂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使得關東軍對蘇聯的進攻能力感到放心,因此大膽地抽調軍隊前往東南亞。但是抽調的軍隊後留下的空缺怎麼辦?由在滿洲的日本開拓團移民中徵用,這種之後稱為“連根拔“式的徵兵大概徵到25萬人,使得關東軍的人數又回到了78萬人。但是這個時候,關東軍的訓練程度,裝備,以及士氣,與關東軍特別演習期間的關東軍相比差距非常大,用當時軍事評論家的話,1945年的關東軍就是一群放下鋤頭的農民。


1945年5月,德國投降,蘇聯軍隊開始調往東部,日本已經做好了放棄陣地,進行決戰的準備。8月9日,蘇軍進攻開始,關東軍馬上開始轉移司令部到通化,但是所謂的轉移都變成了放棄陣地,在6天中,78萬關東沒有進行過一次像樣的戰鬥,還保留9個師團的情況下,關東軍接到了無條件投降的命令,這支農民部隊放下了武器。


1945年8月的蘇軍已經是戰爭德國的蘇軍,人數1000萬,武器,士氣,訓練程度上要遠遠地超過關東軍,而關東軍當時士氣低落,武器也很緊缺,並且本土決戰的命令已經傳到,但不久就有天皇也要到通化的消息,各種交錯的情報,最終促使關東軍自我毀滅,從一支日本最強的軍隊,到瞬時灰飛煙滅只有短短6天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