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券商年内IPO颗粒无收,是想上市融资的企业太少了么?

速读财经


这里是A股市场,高融资额、高估值且减持相对便利,怎么可能会出现想上市融资的企业太少了的一幕,想想都不可能,相反很多企业为了冲刺A股IPO不惜挤破头了,连海外上市的企业也不惜私有化只为回归A股上市。六成券商年内IPO颗粒无收,直接源于年内成功保荐的IPO企业没有成功登陆A股。

数据显示今年至今一共也有104家企业成功IPO过会,较2017年同期的361家大幅减少257家,降幅达71%,加上去年成功过会的企业,在今年拿到IPO批文的企业截至三季度末的数据仅为79家,其中上交所主板有46家,深交所创业板有19家,深交所中小板有13家。

并且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伴随A股市场的加速低迷下行,为了安抚市场各方,IPO降速降量明显,基本上奉行了一周上会3家、一周核发1-2家IPO的格局,如果没有分配到保荐的企业成功上会、拿到IPO批文,至今在IPO项目收入为0也就不足为奇。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风生焱起


不是现在想融资企业少的原因,而是市场没有投资功能,只许跌不许涨,股民机构证券都不赚钱,造成市场不断下跌,想融资企业不是少,而是市场太低迷,发不出太多新股,如果证监会允许企业大量上市,现在连开小店小滩小厂各类企业各类人员,都想到股市上市,迅速变成亿万富翁,上市堰塞湖的排队企业会越来越多。


上海申库许工


曾经在2014-2018年A股的上市公司从2000多家变成了3600多家,4年时间里提高了1000多家,但是对于A股的冲击就是总市值跌掉了40%多!对于这个现象其实已经过早的透支了未来的空间,那么现在势必要走一个挽救的措施!


所以自然而然的在进入了熊市底部区域里一个比较关键的位置,减少IPO是必然的趋势了!我们发现从年头的几乎每天1-2个新股申购的情况,变成了现在一周只有一个IPO新股申购的情况就足以体现出了目前的状态!那对于目前那么多券商而言,自然而然是一个僧多肉少的情况了!


只不过本以为市场有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应付熊市的大跌而袖手旁观,没想跌到如此地步才想起挽救!其实市场早就没有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所以有的时候不干预,不纵容,对于市场才是最大的利好,现在减少IPO是不是有些晚了?


琅琊榜首张大仙


券商颗粒无收,应该是幸运的。亿万股民今年不仅颗粒无收,而且把撒下的种子都白白赔了进去!


别管我从哪里来


把戏演完再说!!!


石海金山


上市规则和频率被监管机构窗口指导了。


私人银行家王岩


是市场太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