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为何司马迁以一句“两个熊孩子的惹的祸”概括了呢?

沐子宁


如果仅仅是‘’两个熊孩子惹的祸‘’,如何会引发七个国家共同发动叛乱?那么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两个熊孩子,一个是吴王刘濞的吴国太子,另一个是汉文帝的皇太子刘启,也就是后面的汉景帝,吴王太子进京朝见,陪皇太子刘启一起下棋,结果两人发争执,皇太子刘启拿起棋盘砸向吴王太子,一下子把吴王太子砸死了。

这下子事情闹大了,汉文帝就派人把吴王太子尸体送回吴国,结果吴王非常生气,又把尸体送回长安,并且托病不再来长安朝拜。



吴王仅仅因为死了一个儿子,而联合七国发生叛乱,显然是不可能,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于分封制。

高祖刘邦在打天下时,迫于形势所需,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又先后除去六个,并加封了9个同姓诸侯王,在汉初,因为血缘关系亲近,倒也相安无事。

由于时间的发展,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强,而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吴王刘濞所在的封国,由于盛产铜矿和盐,越来越富裕,而且刘濞采取了一些措施恩惠百姓,吴国老百姓全部免税,士兵服役发工资,其它地方逃到吴国的罪犯一律免罪,得到吴国百姓支持。



汉景帝即位后,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削藩建议,因为诸侯王的过错,先后削去吴王两个郡,楚王一个郡,赵王一个郡,胶西王六个县。

由于削藩强硬,侵犯了诸侯国的利益,诸侯国都害怕汉朝政府无止境地削藩,于是吴、楚、赵、胶东、淄川、济南、胶西七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对抗汉朝,发动叛乱。



七国之乱的根源在于分封制,归根到底还是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诸候国有实力与汉朝对抗,才会起兵反叛,至于‘’两个熊孩子惹的祸‘’,连表面原因都算不上,仅仅是一个插曲,即使没有这件事,仍然会有七国之乱。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吴楚七国之乱,却是是两个熊孩子惹的祸。


汉文帝时,吴王世子刘贤朝觐天子。闲时陪太子刘启下棋,刘闲棋艺差。人品低劣。骄横跋扈。太子刘启拿起棋盘砸吴王世子。失手把刘贤砸死。

此事,吴王世子骄横跋扈,有错在先。而皇太子刘启行为过激。砸死刘贤。

事后汉文帝对太子做了处罚。而吴王刘濞认为太子被处罚过轻。甚是不满。

太子刘启即位后,是为汉景帝。这更加深了吴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

但吴国不能因两个熊孩子之事。以此联合诸侯向天子发难。

吴楚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另外两个熊孩子——汉景帝与晁错。

汉高祖在取得楚汉争霸的胜利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在吕雉的谋划下,又先后诛杀六个诸侯王。夺其封地。又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分封为诸侯。


汉朝初年确定的分封制是由汉高祖制定。相当于国家的宪法。皇帝无权剥夺诸侯封地。

由于汉朝的中央政府十分强大。任何一个诸侯国。都远远不能与中央抗衡。这也就避免了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吞并。 大汉抵抗匈奴时,各个诸侯国都必须出兵勤王。 汉朝的政治制度实现了周王朝的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完美结合。

但汉景帝和晁错这两个熊孩子,却违背汉高祖遗命。今日谓之——违背宪法。公然削番,以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吴、楚、赵、胶东、淄川、济南、胶西七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对抗汉朝中央政府,发动叛乱。

幸亏汉景帝刘启的同母胞弟梁王刘武和太尉周亚夫给力。否则大汉危矣!

七国之乱的根源确实是‘’两个熊孩子惹的祸‘’。但这两个熊孩子不是太子刘启和吴王之子刘贤。而是汉景帝刘启和晁错。


杨朱学派


七国之乱是“两个熊孩子的惹的祸”这种话很明显是某些标题党对历史一知半解,为了吸引人眼球而起的标题,作为史学大家的司马迁绝不会把七国之乱的原因简单的归结到两个孩子身上。


两个所谓的熊孩子,一个是刘启,是汉文帝立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一个是刘贤,是吴王刘濞的王太子。


两个孩子因为下棋发生争吵,刘启失手打死刘贤。

爱子惨死,吴王刘濞怒不可遏,当汉文帝派人把王太子尸体送回来时,刘濞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又把儿子尸体送回长安,而且从此称病不再到首都朝拜。


吴王刘濞和汉景帝有杀子之仇,但也不会由此就联络其他六个诸侯发动七国之乱给刘贤报仇,刘濞造反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


1,觊觎皇帝的宝座,夺取大汉朝最高的权力


刘濞是坐镇一方的诸侯,有铜山,能够自己铸钱,财大气粗,而且刘濞也是一位有能力有野心的枭雄,不甘心长久的屈居在别人之下,这样的人物,一旦有合适的时机,一定会举兵造反,问鼎九五之尊!

汉初吴国疆域图


刘濞一直暗中联络其他诸侯,甚至招纳中央政府的逃犯等人员,为将来举事做准备!


2,部分诸侯和皇帝的血缘关系淡了


当时汉朝中央政府实际控制的土地只有三分之一,诸侯国控制的土地有三分之二,单个诸侯的实力都逊于中央政府,但几个诸侯联合起来的话,实力就能反超中央,汉朝初期,诸侯和中央政府血浓于水,不会有异心。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皇帝和某些同宗的诸侯王血缘关系已经有些疏远了,比如汉景帝是汉高祖的孙子,吴王刘濞则是汉高祖二哥之子(侄子),两人虽然同宗,但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影视剧中汉景帝形象


汉景帝削藩也是亲疏有别,先拿这些血缘关系远的诸侯开刀,对自己的亲弟弟等诸侯却爱护有加,后来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景帝的亲弟弟)玩命阻击叛军,血缘关系的作用,可见一斑。


3,汉景帝削藩,刘濞无路可退


汉景帝已经意识到诸侯国尾大不掉的问题,开始着手削弱诸侯的实力,这样一来的话,中央政府和诸侯国之间,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你死我活的对抗境地,对诸侯而言,要么坐在家里等着汉景帝将自己的王国削弱甚至瓦解掉,要么拼死一搏。


按照刘濞的性格,肯定不会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反戈一击。

影视剧中刘濞形象


而且刘濞造反之前,汉景帝已经下诏削夺了他的豫章和会稽两个郡,汉景帝的大刀已经选在了脑门上,刘濞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只有奋力一搏,和中央政府来个鱼死网破了。


综上所述,在削藩的问题上,汉景帝和刘濞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刘濞为了保住的自己的权益或者进一步窥伺最高权力,举兵是迟早的事,当然,其中可能也有为子报仇的原因,但所占比重应该很低。

所以,把七国之乱说成是由两个小孩子引起来的,纯属无稽之谈!太史公见识卓绝,肯定不会用这么幼稚的原因去概括复杂的历史事件!


指缝间的历史


“两个熊孩子惹的祸”引发了西汉时的“七王之乱”说的是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跟吴王刘濞的太子下棋起了争执,刘启暴怒之下用棋盘打死了吴国的太子,杀子之仇结的够大的。不过有没有这事儿藩王们还是要造反的,汉景帝又没有打死过别的藩王的太子哈。因为藩王们有封地,到汉景帝时西汉立国已经有50年了,藩国的行政机构和军队逐渐变成了藩王的私人家当,汉廷的控制力越来越弱,藩王们违背典章礼法越来越多,吴国太子的死恐怕是没把汉朝的太子当回事儿吧?而且藩王们经过多年的财富积累实力雄厚尾大不掉。汉景帝开始削藩剥夺了藩王们的利益,藩王们有钱有粮有军队,当然不会乖乖的让利,于是造反了。分封制的弊端,特别是“七王之乱”实力最强带头造反的吴王刘濞,年轻的时候为汉高祖刘邦平定英布叛乱立了大功被封为吴王,刘邦就看出来这家伙日后必然会造反,还当面警告敲打过他,当时也只能如此,没有事实证据刘邦不可能处置日后会造反的功臣。儿子的死只是让吴王刘濞造反时打鸡血更狠一些罢了


立志成虫


未闻司马迁用现代语说过此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