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时占据优势的吴王刘濞为何3个月就被击败?

WdLsp_缈


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苍茫大地根据《史记》解答一下:

一、汉军有卓越的统帅周亚夫。

镇压七王之乱的统帅是名将周亚夫。周亚夫是汉朝开国元勋太尉、丞相、绛侯(万户侯)周勃的次子,文帝后元六军,匈奴大举入侵。刘礼、徐厉、周亚夫在霸上、棘门、细柳分三路御敌。文帝亲往劳军。到霸上、棘门奔驰直入,从将军到下属都骑马迎进送出,唯到细柳营,军中将士顶盔贯甲、手执兵器、拉马弓弦,连天子的先导跑进军营,都不能进入,文帝驾到,仍不能进入。直到使臣持符节诏令,亚夫才打开军门,守营的军官对文帝的随从说:军营中不准车马奔跑,天子拉紧缰绳缓行,亚夫以军礼参见皇上,文帝赞道: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一个月后,三支驻军撤防,周亚夫被任命为中尉。文帝死前,告诫太子:国家有变,亚夫可担重任。景帝即位,任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二、周亚夫决策英明。

孝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叛乱。周亚夫以中尉代行太尉,率军东进镇压吴、楚联军。亚夫向景帝请示:楚兵勇猛轻捷,难以和他们面交锋。希望暂时放弃梁国,派兵切断他们的运粮道路,这样才能制伏他们。景帝然之。

亚夫调集大军到达荥阳,吴军正攻打梁国,梁国危急,请求救援。周亚夫领军向东北走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战。梁国天天派使臣向太尉求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救援。梁王上书窦太后、汉景帝,景帝下诏援救梁国。太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仍然坚守不出,而按照原先的平叛策略,派弓高侯率轻骑兵截断吴楚叛军后方的运粮道路。吴国叛军缺粮,饥饿,屡次挑战,周亚夫始终不应战,夜间,周亚夫军营惊乱,是汉军互相攻击扰乱,一直打到太尉营帐下,太尉却始终安卧不起,不久恢复了安定。后来吴军向汉营东南角奔来,太尉却让将士防备西北。不久吴国的精兵果然奔袭西北,不能进入。吴军既已饥饿,被迫率军撤退。太尉派精兵追击,大败吴军。吴王濞抛弃大部队,率几千精兵逃亡,到江南丹徒自保。汉军乘胜追击,俘虏了全部叛军,使他们降服,又用千金悬赏捉拿吴王,一个多月,越人斩了吴王的头来报告,三个月横扫叛军如卷席。

三、梁王刘武的顽强阻击。

梁孝王刘武,是孝景帝的同母兄弟,母亲是窦太后。

七王之乱时,吴、楚、齐、赵等七国叛乱。吴楚联军首先攻击梁国的棘壁,杀死好几万人。梁孝王据守睢阳城,派韩安国、张羽为大将军,抵抗吴、楚叛军。吴、楚因为受到梁军阻击,不敢超越梁国向西进军,吴、楚联军战败,而梁军所斩杀俘虏的吴、楚叛军数目和汉军一样多。

四、亚夫从谏如流,而吴王却听不见正确意见。

周亚夫行军到淮阳,父亲周勃原来的门客邓都尉献策:吴国军队十分凶猛,难以和他们争胜。楚国军队轻浮,不能持久。如今为将军考虑,不如率军向东北在昌邑筑下营垒,把梁国放弃给吴国,吴国一定用全部精锐攻打它。将军深挖沟高筑垒,派轻兵切断淮水泗水交汇处,断绝吴军粮道,吴梁互相削弱而粮食耗光,就用大汉完整强大的军队制服疲弊已极的叛军,打败吴国是必然的。亚夫和邓都尉策略暗合,就依计坚守在昌邑南面,派轻兵断绝吴军粮道。

再看叛军方面,吴王刚发兵,田禄伯任大将军,田禄伯说:军队聚集向西,没有别的奇妙道理,难以取得成功。我愿意率五万人,另外沿长江、淮水而上溯,收集淮南、长沙军队,进入武关,和大王会合,这也是一条奇妙的路线。结果吴王太子劝谏,怕田禄伯拥兵自重,田禄伯被吴王晾在一边。

吴国年青的恒将军劝说吴王:吴国有很多步兵,步兵适宜于险恶地形作战;汉军有很多战车骑兵,适宜平地作战。希望大王所经过的城邑攻不开,就径直放弃而离开,迅速向西占据洛阳的兵器库,吃敖仓的粮食,依靠山河的险要来号令诸侯,即使不进入关内,天下其实已经平定了。假如大王行进迟缓,滞留攻克城邑,汉军战车骑兵到来,冲进梁国、楚国的郊野,事情就失败了。老将军深以为然,可惜吴军脑袋被驴踢了,又没有采用恒将军的计策。

总之,周亚夫采用孙子兵法所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正确决策,又断绝吴楚叛军的粮道,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吴王先屯兵于梁王坚城之下,打成疲军,再一断粮,又成饿殍。又不懂兵贵神速,抢先占领军事要地洛阳、敖仓,最后只能是兵败如山倒啰!

五、七王之乱不得人心。

汉朝从建国初起,就用黄老清静无为的策略治天下,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文帝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样的大好局面,百姓丰衣足食,管子曰:仓禀实而知礼节,除了匈奴偶尔骚扰一下之外(当时已施行和亲政策,抢劫频率小多啦!),天下已承平日久,吴楚再想扰乱天下,除非极少数野心家,除非被裹胁,谁跟着他们干哪?吃饱了,撑的!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望斧正!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西汉建国之初,高帝刘邦分封许多同姓诸侯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诸侯渐成尾大不掉之势,与中央政权的矛盾加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贾谊、晁错等人提出“削藩论”,力主削弱诸侯的权势。到了汉景帝上台后,采取激进的削藩政策,终于导致地方诸侯大叛乱,加入叛乱的共七个国家,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领军人物是吴王刘濞。

在众诸侯中,吴国最为富饶,拥有三郡五十三城。刘濞利用政策漏洞,开矿山私自铸钱,又煮海水生产盐,故而吴国富倾天下。当汉景帝下诏削去吴国三个郡中的豫章、会稽两郡,刘濞勃然大怒,遂联合楚、赵、胶西、菑川、胶东、济南六国叛反。

吴王刘濞下达命令,吴国境内从十四岁到六十二岁之间的男子,全部要应征入伍。很快,他便组建起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征兵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得益其治下宽松的政治环境。吴国有铜、盐之利,长期实行免征百姓赋税的惠民政策,故而刘濞是比较得民心的。

吴国与楚国合兵后,发布告诸侯书,宣布晁错的罪状,以清君侧为名,公然与朝廷对抗。吴楚联手后,首先进攻梁国,在棘壁之战中,梁军不敌,伤亡数万人,被迫退守睢阳城。

面对七国突然其来的叛变,汉景帝措手不及。他的慌乱之中,为了平息事态,竟然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和平。一直鼓吹削藩的晁错一生为专制皇帝的权力奔走,哪知最后落得个腰斩的下场。晁错之死,并没有让刘濞收手。开弓没有回头箭,迈出叛乱这一步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刘濞不仅不投降,还打出“东帝”的旗号,与朝廷分庭抗礼。汉景帝白白牺牲了晁错,却颗粒无收,很失败。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遗言,国家有危难时,可以任命周亚夫为统帅。于是周亚夫被提拔为太尉,全权负责平叛。

周亚夫率三十六名将军东进,出发前,他对汉景帝说:“楚兵悍勇,难以争锋。请暂时放弃梁国,切断叛军粮道,如此方可克敌制胜。”然而,梁国的局势已经危若累卵,频频向朝廷告急,请求救援。周亚夫不为所动,并没有救援梁国,而是屯兵于昌邑,按兵不动。汉景帝不得不下诏给周亚夫,要求立即解梁国之围。

奉行“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原则的周亚夫,拒绝执行汉景帝的命令。他坚持自己的战略方针,在昌邑挖深沟垒高墙,坚只是派轻骑兵部队袭击吴、楚叛军的后勤补给线。周亚夫的战略开始发挥巨大的威力,人数众多的吴、楚联军在粮食供应出现巨大的困难,饥荒蔓延。

吴王刘濞忧心忡忡,为扭转困局,他转而大举进攻周亚夫驻屯的昌邑。周亚夫仍然坚守不出,叛军发动强攻,均被汉军击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进攻频频受阻,又面临断粮的困境,不可一世的吴军终于露出疲态,刘濞不得不下令撤退。

耐心等待之后,战机终于出现了。周亚夫判断叛军已是强弩之末,果断下令追击。饥寒交加的吴、楚叛军全无斗志,撤退成了一场大溃败,损失兵力超过十万人。楚王刘戊见大势已去,心灰意冷,自杀身亡。刘濞弃军而逃,逃到东越,被当地人诱杀,首级送到长安城。

政府军能在三个月瓦解叛军,归功于周亚夫的深谋远虑。他的战略思想十分明确,以梁国为诱饵,吸引吴楚主力;他一眼洞穿敌人弱点所在,人数虽众,补给线却太长,只要扼住其生命线,敌军可不战而溃。他截敌粮道,以逸待劳,仅仅一战便快刀斩乱麻,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七国之乱”是关系到汉帝国命运的大会战。如果从民心向背来看,吴王刘濞并不完全处于下风。当时汉帝国刚刚经历文景之治,帝国臣民多数对朝廷还是比较支持的;但吴王刘濞统治吴国四十余年,根基很深,实行全免赋税的政策,吴国百姓也是得益匪浅,对吴王的起义是持有同情心理的。

在战争之初,叛军人多势众,优势明显,可惜的是,刘濞把一盘好好的棋给下坏了。刘濞年轻时曾跟随刘邦参加平定英布的战争,以作战勇猛而深得刘邦赏识。然而,当他垂垂老矣之时,他的军事思想显得十分陈旧、保守。

首先,吴、楚联军进攻思路简单,就是从东向西攻掠。吴国将军吴禄伯曾劝谏说:“兵聚屯而西,无它奇道,难以立功。”就是说,这种进攻思路,很容易被汉军所扼制。吴禄伯指出,应该要派出一路奇兵,沿江、淮而上,取淮南国、长沙国,出奇制胜,可是这个意见被刘濞否决了。

其次,吴军以步兵为主,而朝廷军则以车骑部队为主。步兵适合在山地作战,车骑部队适合在平原作战。吴国有位将军提议,吴军应该从大战略思想出发,不要逐城争夺,应该放弃沿途的城池,急速西进,控制洛阳、敖仓,凭借山河之险,阻止汉军车骑部队出关中,这样便可以号令东部中原各诸侯。这个提议,也被刘濞轻易否决了。

从这里可以看到,刘濞麾下不乏杰出的将领,他们都提出“以奇制胜”的战略主张,不要硬打硬拼,不要打持久的攻坚战,要通过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来掌握战场主动权。而刘濞偏偏选择最笨的方法,就是孙子兵法说的“最下攻城”,最后城没攻下来,补给又给断了,进退两难,一战而灰飞烟灭。


君山话史


很抱歉,说吴王刘濞占据优势,恐怕他本人都得笑得活过来。

事实上,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的起兵,非常危急和出乎意料,所以导致了汉廷的一阵紧张骚动,但绝不是“优势”,得出这个结论的人,纯属《史记》都看不明白。

七国之乱爆发时,吴王刘濞已经62岁,在当时绝对算是老人高寿了,还悍然发动这样一场战争,其实不是要取天下,而是被逼急眼了。

所谓不是要取天下,其实他自己的使者早就说了:

大王(胶西王刘卬)诚幸而许之一言,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守荥阳敖仓之粟,距汉兵。治次舍,须大王。(《史记·吴王濞列传》)

翻译一下,就是如果你愿意,吴王和楚王会一起出兵堵住函谷关,占据荥阳敖仓之粟,和西方关中的汉兵对峙,然后整治好休息的地方等你来。

看下地图,吴楚两军的战略目标在哪儿?在堵住函谷关,占领洛阳、荥阳。

这个目标,在《史记·吴王濞列传》中反复出现:

(吴王)发使遗诸侯书曰:“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或入临晋关,或与寡人会雒阳。


吴少将桓将军说王曰:“原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雒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毋入关,天下固已定矣。”

也就是说,吴王刘濞的战略目标,只达到洛阳,而不是西入长安灭亡汉朝,而且还必须“快”,慢了,连毛都摸不着了。

有人说,不信,还不兴老头儿说瞎话了?

你说得对,老头儿不但说瞎话,还有点吹牛B,因为他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摸到洛阳。

我们看下吴楚两国的疆域:

楚国3郡:

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

吴国3郡:

王三郡五十三城。

具体来说, 应为会稽郡(高帝十二年更名吴)、豫章郡、鄣郡(之后改名为丹阳郡),另加上都城广陵。

看到没,加起来6个郡,那么汉朝加上梁国这种忠于汉朝的有多少个郡呢?

除了点点的,白色的地方都是,代国看着是一块,其实包括晋阳、河东、上党、雁门、代郡,总共算起来30、40个不止,所以七国造反前就说:

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

也就是不足1/5,如果算人口,吴楚之外的其他五国,那倒是齐、赵人口集中的地方,而吴楚这几十个县,说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也不为过。

所以,吴国的五十三城,征发封地下至十四岁(其少子年龄)上至六十二岁(他的年龄),也就是所有能拿得动刀枪的男子全部拉出去,也才二十余万人。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计算,吴国反叛时总人口应为120万左右。

而支持汉朝的辖区总人口,保守估计也有2000万。

也就意味着,按照类似的动员比例,汉朝可以动员333万军队来收拾叛军。

吴国、楚国占优势?

用唾沫吗?

事实上,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到,吴楚军基本上是被圈在了江淮流域,根本就不足以对黄河流域的汉郡精华地带形成威胁,说吴楚军占据优势,在哪儿呢?

所谓的“大战”,其实是吴国、楚国针对另一个诸侯国梁国在展开,而周亚夫的汉军主力干脆在冷眼旁观寻找战机,梁国是被打得不要不要的,那有怎么样呢?

至于说吴王刘濞为什么要造反,其实很简单,晁错的削藩令,让他听也得死,不听也得死:

楚国被削东海郡,只剩下薛郡、彭城郡。
吴国被削会稽郡、豫章郡,只剩下鄣郡。

而且,听了以后,接着削怎么办?

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

实实在在讲,儿子被汉景帝拍死的时候,吴王刘濞都忍着没造反,62岁了,快入土的时候,才要过皇帝瘾?不逼急了,何必走这条必然的不归路?

事实上,在《史记》中,晁错除了和“死对头”袁盎名列“列传第四十一”,还在《酷吏列传》里露了下脸:

孝景时,晁错以刻深颇用术辅其资,而七国之乱,发怒於错,错卒以被戮。

这才是西汉时人对于晁错的看法,胡搞,作死。


刘三解


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二年。

汉景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势力,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于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从而引发七国之乱。

参与这次叛乱的七个诸侯王中,吴王刘濞的实力是最强的。可谓国富民强,兵多将广。

(汉景帝刘启剧照)

首先,吴国是大国,且最富饶。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二哥的长子。勇猛而工谋略,善于任用贤才,笼络人心。

汉高祖十一年,刘濞随刘邦征讨英布,屡立战功,被刘邦封为吴王。其封地包括东南三郡五十三城,都城在广陵。

这些地方极其富庶,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前汉书•地理志》曾载:“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

刘濞在自己的封地苦心经营几十年,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致力于发展经济。取得了国富民强,百姓安居的繁盛局面。

(吴王刘濞剧照)

《史记》记载当时吴国的鼎盛:“国用富饶,能使其众”。

《前汉纪景孝第九》中也提到吴国的富有:“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

其次,吴王刘濞资格最老,兵力最强。

七国之乱时,刘濞已62岁,是所有诸侯王中资历最老的。且自称拥兵50万,加上他联合的楚、赵、胶东、菑川、胶西、济南等六国,兵力有80万之众。

那么,占据如此优势的刘濞,为何在三个月内就被周亚夫击败了呢?

一,刘濞师出无名,不得人心。

七国叛乱时,刘濞诸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但当吴楚联军渡过淮水,打到河南时,大臣袁盎向景帝献计:“既然七国是为晁错而来,不如诛杀晁错,满足他们要求,七国不就自然退兵了吗?”

于是,汉景帝将晁错腰斩于市,并派人将晁错的人头提去见刘濞。但刘濞并未买账,反而自称东帝,并嗤之以鼻“我已是东帝,还须向谁跪拜呢?”

由此可知,刘濞叛乱,其真正用意并非“诛晁错,清君侧”,而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藩王的利益而来。

刘濞还有可能是为儿子报仇而来。

文帝时期,刘濞儿子刘贤在陪太子刘启玩棋时,刘启不慎用棋盘砸死了刘贤。刘濞因此怀恨在心,“你能砸死我的儿子,我就能要你的江山”。

为一己私利而挑起战乱,刘濞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失去了民心。

二,梁王和周亚夫的作用至关重要。

梁王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弟弟,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刘武自然站在了刘启这边。

(周亚夫剧照)

梁王刘武的封地恰好处于吴楚之间,他十分明白自己一旦失守,汉景帝将失去屏障。于是,梁王顽强抵抗,固城死守。拖住了刘濞的主力达三月之久。

周亚夫是汉景帝的得力大将,有勇有谋。当梁王战事吃紧时,曾派人求援。但聪明的周亚夫弃梁王于不顾,反而抄刘濞后道,截断了吴楚的后勤保障。

这个举动有力地鼓舞了梁王的军心,同时也扼拄了刘濞的要害,打击了吴楚的气焰。

刘濞没办法,转而攻打周亚夫,被早有准备的周亚夫一举击溃。

三,刘濞的同盟军不给力。

七王的另一路主力,胶西、胶东、淄川等王围攻临淄,数月不得进展。不但无法给刘濞提供足够的支援,还自身难保。

最后,刘濞逃到东越,被杀。“七王之乱”闹剧由此结束。


张生全精彩历史


汉景帝时期,地方爆发了一场大的叛乱,就是七国之乱。开始时,七国联军打着“清君侧,诛晁错”,一直是势如破竹,可是为什么占据优势的刘濞三个月就被打败了?

首先是汉景帝把刘濞的口号拆穿了,刘濞打的口号是“清君侧,诛晁错”,所以汉景帝就把晁错杀了,这样刘濞就没有合法的理由进行叛变了,而这也揭露了刘濞的狼子野心,在道义的一方面,刘濞就没有正当的理由


再有就是提拔大将周亚夫与窦婴,这两个人都是汉景帝时期了不起的大将,汉景帝重用了这两个人后,他们竭心尽力地替汉景帝平叛七国之乱,尤其是周亚夫,功劳最大,可以说没有周亚夫,就没有战争的胜利。还有就是梁国梁王刘武的抵抗,当时,吴楚联军西进到梁国,而梁国没有跟他们同流合污,一直是坚持抵抗吴楚联军,要是梁国投降了,关中就会彻底暴露在刘濞的军队之下。正是刘武拖延住了刘濞,周亚夫才有机会击败吴楚联军,平叛七国之乱。当然,七国之中各个诸侯王的各怀鬼胎也是原因之一,他们联合在一起并没有向心力,所以一个诸侯王被打败,他们的联盟就会瓦解。

刘濞的起兵也反映出了西汉初期体制的一大矛盾,就是诸侯王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诸侯王权力的过大,势必会威胁到了朝廷的地位,两者爆发战争是必然的,而这个问题还要等到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后,才得到了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