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來的孩子與嬌生慣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沈春陽粉絲團


我覺得管是打孩子還是慣孩子,都是教育的兩個極端,這兩種當時都會他們都各有利弊。



一方面,打出來的孩子,會很懂事,捱打之後會自己分析原因,然後躲避自己的過失,做人做事就有分寸,比較沉著謹慎。俗話“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是這個道理。但是,從另一方面講,打出來的孩子還容易做事畏首畏尾,沒有主見,猶猶豫豫。很難抗起責任,有些甚至會消極沉淪。


慣出來的孩子也同樣有這兩方面的問題,有些會培養出孩子的主見,讓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另一方面會是孩子很任性,經受不了任何的波折,依賴性很強。

綜合上述,打出來的孩子和慣出來的孩子區別就很明顯了。我覺得教育孩子還是應該用那句俗話,“打個巴掌給個甜棗”,既要拘束孩子的放縱又不打擊他的信心。


我是焱垚


我來舉例,我們家三個孩子,我被打的最多,而我弟弟就是一個嬌滴滴的男娃娃。

首先不否認我家重男輕女,我媽媽第一個生的是女兒也就是我,第二個是我妹妹,第三個是我弟弟。

我從小不知道被打過多少次,說的嚴重點,就是掃地沒有把磚縫掃乾淨都要捱打。我那時都覺得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弟弟和我不同,他只要一哭鬧就會有人買玩具哄他,按爸爸說的男人不需要學會做家務。

這樣子環境下成長的我,好勝心特別強,而且做事也有強迫症,必須做到最好。

小時候因為年紀小,常常不理解父母的話,有的時候他們說的快了,我都沒有聽見,結果該做的沒有做好,接下來就是一個大耳瓜子,我還不能哭,哭了就是混合雙打,導致我現在聽力特別好,別人說話的時候我都會努力去聽,然後腦子裡快速運轉該怎麼去做。

而弟弟聽不明白,我爸爸就會讓我再告訴弟弟一邊,你都不知道我那時心裡有多大的陰影。



其實,我感謝我的父母,在生活中我遇到不
開心的事情,或者再大的難事我都會學會自己消化,越挫越勇,而弟弟卻不行,他常常會因為一點點小困難就選擇退縮,或者問我的意見。

因為是家裡的老大,就會被逼著長大,他們不會給你時間讓你消化學習,就是你必須這樣子做,因為小時候被爸爸打的多了,在叛逆期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關心過我,我都壓抑的想要自殺,但是我還是走了出來,因為我認為我有一顆強大內心,為什麼別人能做到我就不行。

弟弟叛逆期和爸爸鬧的很兇,說不上學就不上學,整天沉迷網絡,根本不理睬身邊的人。

他們都說我很像爸爸,固執,偏見,暴脾氣,什麼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有很大的強迫症,必須每個事情都要仔細,不出任何差錯。而弟弟就比較像媽媽,隨和,什麼事只要能湊合就行,沒有過多的要求!弟弟雖然嬌生慣養,但是順利度過叛逆期以後,也慢慢學會長大。

我和他們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多事我都會往最壞的地方去想,然後自己學會慢慢消化,然後自己學會解決,而他們卻不會,他們有問題就找我,我除了每天苦惱自己的事情,還要為他們計劃一切。寶寶心裡苦呀


回家過年西西


孩子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每個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持不同的方式。那麼,打出來的孩子與嬌生慣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1、打出來的孩子脾氣壞、性格孤僻、難相處。

打出來的孩子性格一般很內向,很自卑,沒有認同感和歸屬感。由於經常受到父母的打罵,性格比較沉悶,但一旦有一個爆發點出來後,就會很難滅火。打出來的孩子,要麼個性叛逆的,要麼唯唯諾諾。孩子稍有不對,便非打即罵,使孩子形成了唯唯諾諾的個性,從而膽小怕事。要麼就模仿父母的打罵,對於事情的處理就是用暴力解決問題。時間久了,就會變的肆意妄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與教導,嚴重的甚至可能會犯罪。



2、嬌生慣養的孩子自私、獨立性差、不懂的感恩。

因為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孩子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應得到的,不會心存感恩,更不會去對他人表示感謝。很容易導致了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節奏、融入社會的文化中。

他們十幾年如一日的適應了父母對於自己的澆灌,從心底裡就認為父母對自己這樣好就是理所應當的,所以,他們大部分都是自私的、獨立性差、不懂的感恩的。



總之,我覺得父母應該採用權威型教養方式 : 父母既要樹立權威和規則,又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愛與規則同在,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更健康,更獨立,更自信,更能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更多問題歡迎關注交流,成長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許悠然


農村,我家鄰居家一男孩子七八歲時,見到一賣西瓜經過翻車了,好多人都去幫賣瓜的撿回去,瓜農為了感謝大家,每人都送了大西瓜,包括鄰居家孩子。孩子高興的抱回家,他媽媽問:他哪來的?"別人送的,都送了。"他媽媽把家裡人趕出去,只剩孩子和她,把門從裡面鎖上,拿把刀給孩子說:"把瓜給我吃了。"拎一根棍在手裡,"吃不完捱打,吃完也得捱打。"孩子一看不對,哭起來了,孩子他媽讓他跪下,"知道為什麼嗎?不是咱家的東西不能要,現在你還小,還只是個西瓜,等再大點呢?後悔都來不及。"然後不分輕重的打起來了,孩子鬼哭狼嚎的,外面的人怎麼喊都不管用,最後把孩子打的去醫務室包紮…

後來一群孩子(有鄰居家孩子)在別人家裡玩,被子裡頭撿到三百塊錢(農村不小的數目)。那家人找不到四處打聽,問到一個,一個又供出四個孩子,原來他們拿出來以後幾個人分了。鄰居他媽知道後問丟錢那家人,有沒有他兒子?"沒有,是其他五個人分了。"其他五個人家長一一還錢道歉。鄰居家打了孩子,孩子再也不敢佔別人便宜了,雖說方法過激了點,但農村有幾個有文化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有道理的。

我侄子從小慣壞了,現在青春叛逆期,過激的舉動數不勝數,太陽都是圍著他轉的,廢了,廢了!我兒子不能這樣了,雖然只有四歲,給他立了規矩: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別人的事情幫著辦,集體的事情上著辦;吃飯時間不能看電視;玩具要和別人一起玩,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吃等。因為他沒有母親,有時狠著心含著淚,也得讓他自己去做,他已經是個小大人了,必須!必須!


子墨183083638


這個問題我拿我老公和我舉例子,再好不過,我老公就是被打出來的孩子,然而我就是被嬌生慣養的孩子。


一、先說我老公,一位被打出來的孩子。

選擇我老公肯定有他的優點,譬如勤奮,我倆的學歷相當,但他在我們結婚這六年每天都保持看書的好習慣,我看書的目的性明顯就比他強,譬如有了孩子就買了一堆育兒書看,他則不然,他這種勤奮是“後天養成的”,據我婆婆說,在我老公小時候她去上班,我老公在家背北國的小草,等她下班,如果沒有被下來,就會捱打。


最誇張的時候,我婆婆把棍子打折了,當然戰國顯著,我老公學習成績一直很好,然而,他的自律能力遠遠不行,膽子小,不自信,缺乏自主安排能力。


二、說說我這個被嬌生慣養的孩子

因為我身體弱,從小到大不僅父母慣著我,連老師都慣著我。


這是前段時間,單位要求發起的,但都是我真實感言,所以從小到大我比一般人自制,自覺,我記得有人問我媽咋教育的我,學習那麼好,我媽想了想說-她挺自覺的,我沒管。但是我也有弱點,比如目的性太強,懶散,一言不合就大吵。


三、我對孩子的希望

很多人問我會不會打孩子,我想應該會打,但是隻是品格不好的時候會打,其餘時間我給他自主空間。

有一點我是堅持的,你一定要讓孩子感知到你愛他。


秘語相傳



這兩種類型孩子的對比,其實是兩種家庭教育方式結果的對比。


第一類:

“打出來”的孩子的父母是權威型父母,父母地位處於家庭的高位,孩子處於低位。父母要求孩子服從自己的要求,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以暴力解決問題,自己卻不善於進行反思和成長。


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出現反抗行為的可能性非常大,這個時候父母面對人高馬大、外形與成人無異的孩子也知道不能打了,但是他們這時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影響孩子,該怎麼和孩子溝通了。


最大的問題是,“被打大”的孩子長大之後,可能會容易遇到親密關係之間溝通的困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會以深度語言交流的方式去影響別人,也會習慣性的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對自己的孩子甚至伴侶動粗。


第二類:

父母處於低位,孩子處於家庭的高位。父母某種程度上過度滿足孩子的需求,重視孩子的情緒和滿足感,對孩子的要求低於孩子可以或者需要完成的程度。


這種孩子的安全感是比較充足的,相信父母非常愛自己。但是很可能對別人的需求不夠敏感,獨立面對問題的能力比較弱。在家庭以外的環境中與人相處的時候,對別人有過高的要求或依賴心理。


教養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單純地從這個孩子是打出來的、還是嬌生慣養出來的角度思考,我覺得根本沒有辦法去參考,你因為什麼打這個孩子?你為什麼嬌生慣養這個孩子?我只能說這兩種教養方式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所以用這兩種方式培養起來的孩子,我認為他們內心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失。遵循每個孩子的成長規律、科學育兒才是王道!


超級育兒師蘭海



現在孩子多是嬌生慣養,打孩子的少了。但是在我們80後的童年小夥伴中捱打的還不少。我先說說我們這些人的區別吧。

說說近的,我媽是出了名的慣孩子,我姑夫對孩子卻是很嚴厲的,我見過她打我表哥,吊起來的那種,嚇得我表姐可乖了,特別害怕他。



慢慢的我們長大了,我發現我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我會耿耿於懷,生活中的挫折坎坷,我好幾次費力很大的力氣才從崩潰的邊緣活過來,可是表哥表姐他們卻看淡了很多。這就是強大的內心。現在通過我的自我修煉,也讓我自己逐漸強大了,但是和他們比這期間卻費了不少功夫。

還有一個區別就是小的時候,表姐特別羨慕我有一個好媽媽,給我們自由、疼愛和陪伴,最主要的是不打我們,不強迫我們,她覺得我們很幸福。是的,我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是個承載愛和延續愛的地方。我很慶幸自己有一個有愛的童年,但是我更希望在我的成長中也能學會肚子承擔和強大的內心。

打孩子不好,嬌生慣養更不好。我覺得好的方式應該是嬌生+厲愛,愛孩子但不放縱,讓孩子享受愛的同時學會成長和擔當。

你們覺得呢?


愛子思考


“棍棒底下出孝子”、“富養女兒窮養兒”,這些教育心得,是真理還是忽悠?

我是一名有十幾年教齡的老師,我非常認同朱慶瀾的“三道染缸”理論,多數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嚴重的而且是不可修復的錯誤。

朱慶瀾,是民國初年的廣東省省。他親自撰寫了一部名為《家庭教育》的著作,並於1917年由他本人捐款公開出版,分發給廣東省的家家戶戶。他把一個人從出生到6歲入學前,入學讀書和離開學校走上社會這三個階段,形象地比喻為“三道染缸”:小孩子生下來,好似雪白的絲。在家裡生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裡6年教得好,養得好,好似白絲染成紅底子。到了進學堂,再得好先生,就將那紅紅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層,自然變成了大紅。到了世界(社會)上,哪怕遇著壞朋友,壞染缸,想把他變成黑色,他那大紅的底子,一時總不得變的。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說,自然變成真正的硃紅,頭等的好人了。萬一在家裡6年,教的法子,養的法子不好,比如白絲一下缸已經染成黑底子,進了學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變成紅色,那黑底子總是難退得去。就是勉強替他加上一層紅色,仍舊是個半紅半黑的。如果學生再遇著不熱心的先生,到了世界上,再遇著壞朋友,壞染缸,將黑底子一層一層加上黑色,自然變成永不退色的黑青,永不回頭的壞蛋了。    

由此可見,學齡前階段兒童的家庭教育,是“至要緊的事”。前6年裡肯費力,將來就受用不盡。然而,在現在的中國,多數家庭並沒認識到這一點,而是在這6年的重要時間,把孩子丟給了他的爺爺奶奶,等到孩子慢慢長大,問題越來越多,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然而往往是在問題面前無能為力,後悔莫及。

題主所說的嬌生慣養和打出來的孩子,應該屬於在學齡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是教育孩子的兩個極端。對於這兩類家庭教育中的孩子,會有很多區別。

打罵中成長的孩子,容易引發嚴重的心理問題,往往會形成兩種極端的性格:一種是懦弱自卑,悲觀厭世,嚴重者出現精神分裂,甚至自殺;一種是叛逆、報復,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嚴重的會走向違法犯罪,而受害者往往是他的親人。

嬌生慣養中長大的孩子,最容易出現的的問題就是缺乏教養:傲慢、做事隨心所欲、敏感好強,會給家庭帶來很大問題,富養不是嬌養,嬌養容易出逆子,正所謂“嬌生慣養出仇家”。

教育,是一個最大的工程,也是最難的工程,它與時俱進而又變幻莫測,作為家長,我們要把握好這第一道染缸,給孩子染上紅底子,才能幫助孩子適應社會。隨後,跟大家分享美國葆嬰公司父母課堂裡的一節課,教會父母如何帶好自己的孩子中的一小段,希望能夠讓爸爸媽媽仔細用心體會。

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責

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鬥

批評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譴責

恐懼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憂慮

嫉妒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嫉妒

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卑

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

忍讓

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

稱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欣賞

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任

友愛中成長的孩子,學會關懷

分享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慷慨

平等中成長的孩子,她便懂得了什麼是公正

友誼中成長的孩子,她便會覺得世界多美好


贏在高三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個熱門話題,許多家長都不知道怎麼正確的教育孩子,有的是靠打孩子來教育,有的是嬌生慣養,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其實這兩種教育方式是比較極端的,不是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那麼這兩種極端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吶?

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這樣一種說法: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古代中國的教育方式,殊不知在現代社會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可行了。從小經受打罵的孩子有以下幾種特徵:一是叛逆固執。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叛逆期,在這個時期父母依舊靠打孩子來教育,孩子就會產生叛逆的行為和心理,長此以往孩子會養成叛逆固執的性格。


二是性格內向。因為父母經常打孩子,孩子有了恐懼心理,不跟父母溝通,也不跟同學朋友溝通,就會產生內向的性格,而且還會有自卑的心理,不願意同任何人交流,喜歡孤立起來。

三是脾氣暴躁、易怒。因為孩子經常被打,會積攢他的怨憤,經常容易發火,脾氣暴躁。可見打出來的孩子有許多性格缺陷,這種教育方式不可取。

現在的孩子另一種教育方式就是嬌生慣養。現在孩子都比較金貴,生下來就嬌生慣養,要風給風,要雨給雨,但是這種教育方式也會害了自己的孩子。嬌生慣養的孩子有以下性格缺陷。


一是驕傲自大、自私。被嬌生慣養的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驕傲自大的性格,因為從小他只為自己著想,所以養成了自私的性格,從來不考慮他人;二是不懂得感恩。他們認為所有人為他服務是天經地義,所以從來不知道感恩,他們只認為所有人為他做事是應該的;三是獨立性極差。因為從小任何事都是父母或者親人為他做好,所以他們沒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出門以後,完全沒有獨立性。綜上來看,嬌生慣養的孩子並不比打出來的孩子強,都是失敗的教育案例。

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有性格缺陷的,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是不正確的,不可取的。現在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家長必須學會如何教育孩子,教育出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良好的孩子,切記不能走以上兩種極端,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當孩子成年以後,再後悔就晚了。你們是怎麼看的吶?歡迎在下方評論!


大三老學長


我就是一個很好的列子,我現在在一傢俬營手機店裡工作,老闆開了兩個手機店,兩個店剛好正對門相差10米遠,來回串店很方便,但店裡就只有我和老闆娘和老闆的女兒,我們三個人每天來店裡照顧!我主要在店裡做手機維修,他們娘倆則賣手機,有時店裡忙不過來我也幫忙賣幫忙拿配件,但忙的人只有兩個人的身影,那就是我和老闆娘倆,而她女兒就坐在那裡玩手機看抖音,聲音開的大大的,完全不幫忙店裡,她媽也不管她,也不是使喚她,她就一直坐那裡玩,坐著玩累了,就去後面的倉庫裡的吊床躺著玩,完全不在乎店裡的生意!



有時我看她天天做店裡跟個擺設一樣,來了不幫忙,天天玩遊戲對店裡不管不問!我都氣的不得了,要不是她是老闆娘女兒早就給他收拾一頓了!他女91年的,上完大學就到她媽店裡了,由於是單親家庭,她媽從小就對她女兒嬌生慣養,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她媽是個節儉的人,也是農村出生的,但對她女兒是百般的愛護,記得有一次中午她女兒不吃她媽從家帶來的飯菜,非要吃小吃巷裡的烤冷麵,離我們這裡2公里遠,她媽無奈之下騎著電車冒著雨出去給她買了回來!吃完後說瞌睡了想睡覺,她媽就把摺疊床給搬了出來給她睡!

嬌生慣養的把她當爺貢,她女長得不咋樣,長得也胖,沒事還喜歡自拍臭美,最可惡的是還喜歡當面評論別人,不給臺階下!想想我都生氣,我們農村來的孩子跟她們城市裡的孩子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像她這樣嬌生慣養的人在農村生活估計得捱餓!一天三頓打!我目前還在她媽店裡工作,也怕會看到這條回答後炒我,兄弟姐妹們我可以冒著風險回答了你的問題哦!也是我內心感受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