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魯肅是什麼樣的?


魯肅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說是一個忠實忠厚的老好人形象,但實際上則不然,魯肅論大智慧和大戰略,是完全不遜於同時期的其他頂尖人才的,別的先不說,就說在《三國志》裡,他跟周瑜、呂蒙並列在同一章傳,就可見一斑。


年少時,魯肅家裡本來是挺有錢的,但魯肅並不想著一畝二田三分地過日子,而是各種救濟他人,樂善好施,因此鄉里人十分喜歡他,而且他從小喜歡謀劃,搞模擬戰,整天跟一幫少年模擬打仗,就是不知道去掙錢,因此他家中的族長父老嘆息地要死,覺得魯肅太亂來了。

後來魯肅見到孫權,開口就是王霸之計,帝王之略,提出二分天下之策,搞得孫權心裡癢癢,表面沒興趣,心理笑嘻嘻,對魯肅很好,劉表死後,魯肅敏銳察覺到事情有變化,又力勸孫權聯劉抗曹。


可以說,赤壁之戰,除了諸葛亮、周瑜的主戰建議,魯肅的想法,對孫權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赤壁戰後,劉備要荊州,其他人都說不行,只有魯肅讓孫權同意,由此可見,魯肅的戰略規劃是符合時事變化的,從原先的兩分天下之策,也漸漸走上了聯合劉備共抗曹操的軌道。


雖然孫權在魯肅死後,說當初這一點不應該聽魯肅的,但個人覺得,當時如果不同意能怎麼樣?孫劉火併開打嗎?那曹操豈不坐收漁翁之利?這麼搞估計孫劉都熬不到稱帝就自相滅亡了。


所以曹操在聽到荊州給劉備後,嚇得寫字的筆都掉了,這也從側面說明魯肅的看法,在當時來說應該是對的,而他是孫權的下屬,利益立場終究是在孫權這邊的,所以肯定還有後續的謀劃,不會任由劉備佔荊州,不然,一直對劉備存有防備之心的周瑜病死後,也不會推薦魯肅來代替自己了。


魯肅代替周瑜之後,在孫劉邊界工作做得很好,多次化解雙方矛盾,很有恩威,等到劉備奪了西川,孫權要求得到荊州一部分領土,劉備不肯,帶兵東下,雙方劍拔弩張,氣氛十分緊張。


這個關頭,魯肅在益陽跟關羽對上,魯肅邀請關羽見一面,皆是單刀赴會(是的,不僅是關羽,魯肅也是單刀赴會的),見面途中,魯肅也是不卑不亢,有理有據,最後劉備跟孫權約定,以湘水為界限,劃分荊州,才算平息了爭端,我想魯肅在其中肯定還做了大量工作。


可惜魯肅不久也病死了,年僅四十六歲,一個有大智慧的人,提早立場,令人痛惜。


最後以一段史料來結尾吧:

《吳書》: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這是我回答的第15個三國曆史問題,本號專注三國領域,歡迎小夥伴們長期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