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沒有棉花時,晚上睡覺蓋什麼保暖?

將軍爸爸


有書君曾經聽說過一個笑話:古代一戶人家,家貧如洗。有一天晚上兩夫妻睡覺,爭搶被子,丈夫扯一下被子,妻子也不示弱,也用力扯了一下,丈夫生氣地說:“再扯,我就用被子的角挫傷你”。

一鄰人聽去,便與村中人說:“這戶人家的被子也太有力度了,一個角就能挫傷人,不知是什麼東西做成的。”

村裡人好奇,來到他家探訪,一看,床上哪有被子,分明就是偏房的一塊門板。

顯然這是個笑話,用木板做被子確實難以置信,那麼中國古代沒有棉花時,晚上睡覺蓋什麼保暖呢?

有書君一直認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無窮無盡,戰勝大自然的寒冷那是綽綽有餘的。人類能鑽木取火,能用樹葉樹皮做衣服,能用茅草蓋房子,那麼他們在棉花的條件下,定能利用大自然的恩賜,好好為自己保暖,抵禦寒冬的。

一、用樹葉、樹皮做被褥保暖

人類處於萌昧時期便利用大大的樹葉、樹皮遮住身體,既保暖又遮羞,那麼樹葉、樹皮白天穿在身上能保暖,那麼晚上用樹葉樹皮蓋在身體上也一定能起到保暖的功效。

有書君學生時代學習歷史在教科書上看過元謀人就開始用樹葉作為禦寒的工具了,白天披在身上,晚上蓋在身上當被子。

也記得曾在一本書上看過古人住在山洞中,石床的地上鋪滿樹葉、樹皮,想必那便古人晚間禦寒的被褥了。

二、用茅草、稻草、棕櫚片編織成被子禦寒

在不少古裝電視劇中能看到古人的房舍裡用稻草做草鞋,用茅草做各種小器具,用棕櫚片做成蓑衣,那麼這些茅草、稻草、棕櫚片也就成了古人禦寒的工具。

古人心靈手巧,把茅草、稻草、棕櫚片編織成長方體形狀的被子形狀,如若天氣越冷,被子便編織得更厚實,讓人們不至受寒。

有書君看《國寶尋理》,裡面用現代新科技復原古代人使用的衣物、被褥,便是用茅草、稻草、棕櫚片等植物編成如現代麻袋一樣的物件,圖案精美,可見古人心靈手巧,做成被子晚上用以抵抗寒冷。

三、用野獸皮毛做被子

古代人狩獵,一群人殺死一野獸,喝血吃肉之後,剩下的野獸的皮毛做成衣服穿在身上保暖,自然能把多張野獸皮毛縫製成被子為人們抵禦晚上的嚴寒。

我們現代人穿皮衣,古代人穿野獸皮毛,那麼晚上蓋上野獸的皮毛做成的被子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在遠古山頂洞人的遺址中發現的獸骨針,以及獸飾品可以知道那個時代用動物皮毛做成衣服,晚上蓋在身上,足以禦寒了。

四、當有了麻布,人們便在麻布裡埋滿木棉、蘆葦花、柳絮幹做被子

人類真不愧為發明家,有了布之後,沒有棉花,類似於棉花的木棉、蘆葦花、柳絮等曬乾了,放在布料裡面,做成被子,還真不亞於現代的被子呢。

只要時常拿到太陽底下曬乾,不受潮,這種被子抵禦冬天的寒冷是不難的。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記載:“深秋採蘆花,裝入布被中”。

可見在明朝時期便有采蘆葦花放入被中,做晚上抵禦寒冷的工具了。

五、錦衾是達官貴人的被子

《詩·唐風·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唐朝詩人岑參曾經寫過詩句“狐裘不暖錦衾薄”,這證實古代的人在發明了綢緞之後便用錦衾為被子了,這和現代的絲綿被有得一比了。

人類利用大自然的賜予,用聰明才智把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樹葉、樹皮、茅草、稻草、棕櫚片、野獸皮毛、木棉、蘆葦花、柳絮、錦衾等做成被子抵禦寒冷。

盡一切可能利用萬物征服自然,讓人類生生不息繁衍下去,所以人類才是大自然真正的主宰者。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看已經有人說了,棉花是從宋朝時期開始傳入的,在這之前,人們到底蓋什麼保暖呢?我覺得不同地區保暖的方式不同,尤其是南北氣溫差異這麼大,古代的北方屬於遊牧民族聚居地,且屬於高寒地區,他們睡覺時身上蓋的多半是一些獸皮。當然,有蓋的還不行,以前就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南方睡床,北方睡炕”,北方人睡在炕上取暖。《新唐書·高麗傳》記載:“冬月皆作長炕,下燃溫火!”北方的高麗民族在唐朝就已經睡有睡炕的習慣,那麼北方人也是睡炕的。南方人,睡的床蓆子下面也是要墊一些草或者棕墊(棕樹皮),在中國的西部地區用鋪稻草鋪床應該很常見,古代南方地區估計也差不多吧!

至於身上蓋的,古人也分三六九等,在沒有棉花之前。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應該蓋的是野獸皮吧!中國江南地區,普通百姓大多用麻布做被子(小時候見過用麻布做的蚊帳和被子),裡面塞滿柔軟的草或者棕樹皮。小時候穿過用棕墊做的蓑衣(雨衣),還戴過斗笠,棕樹皮也可以做床墊,而且禦寒性能比較好!以前沒有空調的時候,很多大學都有用棕樹皮做的床墊。不知道,現在有沒有。

古代貴族,尤其是那些皇親國戚,一般是綾羅綢緞吧!在貴族當中,蠶絲被應該是很常見的吧!就是拿蠶絲做被子。不過在古代那是奢侈品,一般人可能是消費不起的。當然,更貧窮一些的,買不起被子只能睡草堆了。不過上面也說了,南北差異很大。北方遊牧民族靠牛羊生活,幾頭牛羊的皮毛就解決了睡覺禦寒的問題。而南方在冬天應該沒什麼講究,畢竟天氣很炎熱。而中西部地區,熱的時候很熱,冷的時候很冷,晝夜溫差比較大。被子的用處就大得多了,至於晚上蓋什麼保暖各個地方有所不同。

在棉花普及的時候,對於一般家庭也是一種奢侈品,別說在古代了。反正我是見過用麻和棕樹皮作為保暖工具的,自己也親身體會過。在古代麻和棕樹家家戶戶都有,且用來織衣服或者做鞋子用的,比較常見。除了麻和棕,稻草也比較常見。用得最多的,估計就是稻草了吧!不過蓋在身上的還是麻和棕這兩樣,在普通老百姓的家庭是最常見的,古代老百姓禦寒估計也離不開這兩樣東西。


謀士說


冬天睡覺蓋被子,是再正常不過了,可是古人沒有棉花時,晚上睡覺靠什麼取暖呢?在古代被子稱為“衾”、“寢衣”、“裯”等。可有冬夏和午休之分。但是在沒有棉花的情況下,古人靠什麼來禦寒過冬呢?



在夏商朝代,那時人煙稀少,多半都是靠用獸皮取暖的,後期,人們學會了在布套間填充柳絮,稻草、蘆花等來取暖。富人家可用蓋貂裘,或用絲綢織的布中填充鴨絨、羊絨等的東西。當今的鴨絨拿到過去古代貴族眼中,其實根本算不上什麼稀罕物品。



而貧寒的窮人家,在酷寒嚴冬面前,自然也要靠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堅強的生存下去。他們就地取材,用自己種出的麻做布料。楊絮、蘆花、等廢角料填充,來保暖,也能忍著捱過寒冬。



而現代的空調被,相傳在古代早已有了,而且要比現在的空調被強很多,據唐蘇鶚《杜陽雜編》記載,這種空調被稱之為“神錦衾”是大軫國所貢“神錦衾,冰蠶絲制也,方二丈有餘,厚一寸,殆非人工可及,暑月覆之,清涼透體”它所用的蠶絲當今稱之為真絲,是高檔製作被子的用材,古人稱真絲為“絲衾”

古人的“棉被”稱之為“綿被”也是有絲做成的被而得名,此綿被時至今日也是一種奢侈品,發展到今天真要感謝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了。

由此可見,前古祖先靠手藝的聰明智慧真的不容小覷啊!拿到當今年代,我們是自嘆不如!這份“手藝活”我們看看行,讓我們做,勸您還是保留保留吧!


韓邦法


我們可真夠替古人操心的,不僅操心吃還要操心穿,放心,古人在棉花被大面積推廣使用前,是有其他東西可以禦寒保暖的,大可不必擔心他們。

棉花是個好東西,不僅可以織布還能填充被子、衣服用來保暖。不過,棉花雖然傳入中國的時間不短,但被大面積推廣使用的時間只有千年左右。在此之前的先秦時期棉花就已經傳入中國,但一直在雲南、新疆、廣西等邊遠地區種植,中原則很少。

後來,棉花逐漸到了中原,但中原人太實誠了,真就拿棉花來當花草欣賞。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9世紀是來過中國並寫了一本《蘇萊曼遊記》,其中就提到現今北京一帶的人把棉花種在花園觀賞。到了唐宋時期,棉花才逐漸在中原地區推廣,人們開始知道棉花可以替代絲綢做成布料,還可以填充保暖。

在此之前,古人紡織、保暖一直使用另外一種東西,麻。麻不僅作為紡織原料,還能做成麻繩,麻的絲絮則被用來製作被服保暖。除了麻的絲絮,人們也會在被褥、衣服裡填充稻草、蘆花、柳絮、穀糠等用來保暖。富貴人家還會填充羊絨、鴨絨等保暖。

當然,動物皮毛也是禦寒保暖的佳品。王公貴族使用羔羊皮、裘皮、狐皮、熊皮等,這些動物皮毛不僅保暖好且好看美觀,當然也很貴。古裝戲裡經常會看到一些個王爺貴妃公主什麼的,冬天穿件裘皮大衣出場。

富人穿皮毛,窮人也可以穿皮毛,當然這麼高檔的穿不起,但是像狗皮、豬皮等還是可以考慮下的。


凡塵往事


看了諸位的回荅,覺得需要作些補充,那就是舊時的貴州人如何保暖?我老家屬於重慶市,毗鄰貴州,我的家族就是清朝時從貴州遷過來的,所以對貴州倍感親切,也知道很多貴州的事。貴州自古就窮,有個諺語是這麼描寫貴州的:“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窮苦百姓晚上睡覺蓋什麼呢?蓋草氈,也就是稻草、玉米秧子、茅草之類織成的“被子”。當年有不少專供平民住宿的客棧,旣沒有床,也沒有棉被,只有一間間挺大的窩棚,每間窩棚的地面上放著一塊圓形的草氈,直徑一丈有餘,其圓心部位用一根直立的木樁將其固定,旅客們一個個腳朝木樁睡成一圈,合衣而眠,少不得與跳蚤、臭蟲、蝨子們“同甘共苦”!若干年過去,舊貌換新顏,一道道令人笑不起來的“滑稽草氈風景線”己成歷史!


宗太浩


冬天就要來臨,又到了被窩就是結界的日子,那你知道在中國古代,沒有棉花時,晚上睡覺蓋什麼保暖嗎?

難不成是要多人抱團取暖 ,一般認為棉花是在北宋時期才被引入的,而在沒有棉花的日子裡, 古代人也確實自有解決辦法。 比如有錢的人家,王公大臣們 ,家裡一般會鋪皮草, 穿裘皮大衣 ,被子裡放上羊絨 ,鵝絨,等來保暖 ,屋子裡再會點上炭火, 準保是暖乎乎的 。有些富貴人家還會定期狩獵 ,既能強身健體,

又能給自己房裡加床被子 ,再來不喜歡動物皮毛的有錢人家 ,也會用南方進貢的木棉進行填充用。

用絲綢做料子, 即輕又保暖, 當然也有些遊牧人民蓋的是羊毛 ,鋪的是羊皮。有些偏溫暖地區的窮人 ,保暖就多靠一身正氣了。 不行就家裡幾口人擠一擠 ,而古代居住在下雪地區的窮人, 就真的很難熬了, 一般用麻布做被料 ,裡面有填充柳絮, 楊絮的 。還有填充稻草的, 蘆花的 ,中間孔洞大, 只能說不冷。 但溫暖舒適卻很難做到 ,

有些人家還不得不去 ,撿富人做被子剩下的邊角料進行填充 ,還有些人家會睡在炒熱的細黃沙上 ,只能說一到冬天 ,貧寒的窮苦人家,真的是靠自己的才智, 才生存下去了。而再看看現在 ,溫暖的被窩是不是也變的更誘人了呢 。放在古代 是不是妥妥的都是貴族呢。


找靚機科普君


我對這個問題饒有興趣,就擅自溜進來,遼南的農村冬天就很冷,母親怕孩子們寒冷,就讓大家晚上都擠在一起,蓋一床被子,生一個土爐子(沒錢買煤)往往燒得是木頭樁子,或者是木疙瘩頭兒。

白天呢,就將灶臺裡沒有燃盡的炭火,扒到一個火盆裡,火盆,多是鋁的,窩沿的(這個學名怎麼寫還真不曉得),再者有瓷盆,還必備一雙鐵筷子,用來扒拉火炭,窮人都是這樣熬過來的。(扯得有些遠)

那麼古代人,沒有棉花,是蓋什麼來取暖呢,我想,古代的野生動物很多,不需要保護,可以隨便打獵捕殺,肉來充飢,毛皮留做取暖,還有向來是富人穿貉裘,窮人穿繭麻。

窮人穿的蓋的,都是麻片,如麻袋片,這都擋不住勞動人民的智慧,古代人民,會製作火牆,燒著柴火,屋子裡會溫暖至天明,窮人到任何朝代都不好過,不然,就不會有白居易的《賣炭翁》和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些描寫勞動人民的詩歌了。

我是不羨慕古人的生活,只想有一扇門為我打開,我要溜達出去。


似水流年143324058


棉花原產印度、非洲以及美洲,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是沒有今天意義上的棉襖或者棉被的,連棉布都沒有。


古代人穿的衣服,基本是麻織成的,麻布用大麻、苧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

根據編織密度不同,分為不同檔次。中國古代主要用大麻和苧麻,尤其苧麻,比較細膩,是紡織的好材料。但總體來說,絲綢更舒服,但不是每個人都穿得起,畢竟絲的產量永遠有限。至於被子的填充物,則都有麻絮或者絲絮。

中國較古的字典裡,沒有“棉”字,只有“綿”字,這個“綿”可以指絲絮,也可以指麻絮,但多半不指棉絮(古代蠶繭要經過漂洗,其中精緻的稱為綿,粗糙的稱為絮,籠統的話則可以通用)。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棉花的出現很晚。新疆樓蘭遺址曾出土西漢棉布,新疆民豐東漢墓葬也出土過棉布,但沒有流傳到內地。當時的新疆有眾多小國,稱棉花為白疊,學者都認為和波斯語有關,可知棉花是從西亞傳過來的。

舊大陸栽培的棉花分為非洲棉和亞洲棉,後者原產印度。漢代新疆的棉花,主要是非洲棉。早期用棉花產的布,還不如麻布精美,所以中原人並不重視。東漢晚期,才出現非常精緻的棉布,但在內地還不普及。總之當時的被子和棉襖,都是填充絲絮或者麻絮,窮人還有填充蘆葦絮的。絲絮中最好的,當時人叫做“纊”。《左傳》裡記載,楚國和晉國交戰,冬天,楚國士兵還穿著單衣,冷得打抖。楚王於是去檢閱士兵,每個人都握握手,士兵們都很感動,“三軍之士皆如挾纊”,也就是說,他們感覺自己穿的單衣裡彷彿填充了絲絮。


梁惠王


這又是一個考據學問題,將這個問題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古人把被子叫什麼?

第二,古代被子是什麼紡織纖維製成的?

第三,出土文物所見的被子。

今天我們普遍蓋棉被,那麼這個「古代、古人」,肯定是指棉花沒有普及以前,也可以說是宋元以前。

棉花進入中原非常早,漢墓就出土過棉布,只不過一直到宋元時代才開始大面積種植出現棉紡織業,棉被才開始普及。

-------------------------------------------

第一,古人把被子叫什麼?

古代的保暖臥具,分為「被」和「衾」兩種,來看先秦文獻和《說文》記載:

  • 《說文》:被,𡪢衣,長一身有半。從衣皮聲。
  • 《說文》:衾,大被。從衣,今聲。段玉裁注:寢衣是小被,則衾是大被。
------------------------------------------
  • 《論語·鄉黨》: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孔安國注:今之被也。
  • 《楚辭‧招魂》:翡翠珠被,爛齊光些。王逸注:被,衾也。
  • 《詩·召南·小星》: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鄭玄注: 衾被也

所以,古代的被子分為大小兩種,大的叫「衾」,小的叫「被」,後來泛化都稱為被子。古籍文獻對「衾」的註解非常一致:大被子

引自:《故訓彙纂》,頁2054

所以,古代的被子叫「衾」。

------------------------------------------------------

第二,古代被子是什麼紡織纖維製成的?

在棉花沒有普及以前,古人冬天寒服,要麼是動物毛皮也即「裘」,統治者貂狐裘,平民窮人穿鹿裘。

然後就是比較厚的「袍、襺」,富人穿的「襺」中間保暖的纖維新絲綢綿,而窮人穿的「袍」,一般用舊綿和麻。

許嘉璐,《中國古代的衣食住行》(北京出版社,2002),頁28

被、衾也一樣,富人被子裡面用於保暖纖維是比較蓬鬆的新絲綢,而窮人就是用的保暖性是很渣的舊綿麻。

而且被衾相比衣服,需要耗費更多的織物,顯然對於窮人來說就更加負擔不起。許嘉璐先生在《中國古代的衣食住行》一書引證了多條史料,證明古代被子是富人才有的,窮人蓋麻布被子。

囚徒皇帝李煜在感嘆「羅衾不耐五更寒」的時候,飢寒交迫的杜甫在詩中說自己的麻布被子像生鐵:


許嘉璐,《中國古代的衣食住行》(北京出版社,2002),頁56-57。

所以,古代的被子主要是由絲綢和麻布這兩種纖維製成。

-------------------------------------------

第三,出土文物所見的被子。

保暖性很好的絲綢纖維的被子:衾,可以說是在古代帝王將相和富人才能擁有是奢侈品,因此,衾也是很常見的陪葬品,是禮制規定的陪葬品,用以覆蓋屍體。

引《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279

在出土文物中,我們見過最早、最華美「衾」,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衾】。

出土與湖北江陵馬山楚墓,墓主人是楚國的一個貴婦人,她的墓葬出土的絲織品精美得令人咋舌,代表當時楚國最高水準的紡織工藝。

精美的絲綢織物將這位貴婦人包裹十三層,然後將她「五花大綁」放在棺材裡:

她的身體完全腐朽剩下骨架,但一頭濃密的烏髮保留了下來:

而她蓋的被子在第二層,也就是今天荊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衾】:

【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衾】上面的刺繡龍鳳紋飾:

這個絲綢被子有被子和被套:長190、寬190、內下緣寬10、內側緣寬8釐米,也就是今天2米床用的標準被子。

被子和被套

你可以發現,最有趣的是在被子也就是頂端有個凹口,是為了讓被子能更好的將肩部包裹起來,更好的保暖:

以上圖片引自:《江陵馬上一號楚墓》,頁12、17、圖版部分

荊州博物館中的複製品:

可以這麼說,在學術上討論先秦紡織業,這個楚國貴婦墓葬的絲綢織物是繞不過去。

而荊州博物館妥善處理了這些如草木灰一樣脆弱的絲綢,他們所積累的經驗,使得荊州博物館成為這個領域的權威。

-------------------

綜上之述,古人把被子叫「衾」,小一點寢衣叫「被」,後來漸漸泛化不分。

古代富人權貴的被子是新絲綢纖維製成的,比較蓬鬆保暖。窮人的被子陳舊的絲綢纖維和麻葛混合纖維製成,保暖性很差。

目前考古所見最古老、最精緻的被子是湖北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的【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衾】,被子頂端有一凹口容頸,便於兩側裹肩保暖。


小漢字見大歷史


從幾個故事中,可以瞭解,古代沒有棉花時,晚上睡覺蓋什麼保暖。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有一狐皮裘。單解釋“裘”是獸皮做的大衣,而孟嘗君的狐皮裘雖沒有和氏璧值錢,能夠被秦王美姬惦記,足見這件大衣的貴重。傳說狐皮裘上落雪自然滾落,落雨也順毛而下,竟有簑衣功能。遠不是現在的什麼皮草所能及。狐皮裘實在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即使是當時的六國國君也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的。普通貴族就用普通的獸皮製成“裘”,檔次自然差些。但是出行則披之,坐臥則覆之。實在方便。

普通貴族將蠶絲繅成絲,製成錦,再把蠶絲弄亂後充塞在錦裡,就和現代的棉被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卻很輕,一般一床被子只需1公斤左右的蠶絲就行,而現在一般一床被子至少得2.5公斤棉花,否則無法保暖。石崇用錦帳弄成十里走廊,足見其豪華程度。到唐代貴族將錦用來當地毯。白居易“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做地衣”。這就是貧富消費水平的巨大反差。

老百姓就沒有那麼富足了,歷史上有“鞭打蘆花牛返車”的故事。孔子賢弟子之一閔子騫小時候(大概十二三歲吧)駕車載著父親和兩個異母弟弟,因天太冷,趕車時把車趕到溝裡了,閔父大怒,舉起馬鞭就打,結果把衣服面抽破了,裡面露出蘆絮。蘆絮自然擋寒性能差。閔父問明原因,竟是後妻虐待閔子騫,故意用蘆絮做裡子。閔父決意休妻。閔子騫跪下求情“母在一人單,母去三子寒,留下後母在,兩弟得保暖”。不得不說閔子騫的品德到現在讓人肅然起敬。襖裡塞蘆絮,估計是古代普通老百姓最常見的禦寒材料,用蘆絮當做棉被的充塞物是普通老百姓的禦寒物。

不知什麼時代起,人們發現有一種木棉樹,所開木棉花雖不能織布,但保暖性能卻遠比蘆絮等要好得多。木棉樹因為自身生長習性,不能廣泛推廣,但基本上能代替蘆絮等禦寒材料。棉花從明朝時期傳入中國,此物之好,直到現在仍是最普遍的禦寒物。其優點是即可禦寒,也可紡紗,與蠶絲相比,成本小价格低,迅速推廣開來。但是古代對於病蟲害卻束手無策。無法大規模種植,只能小面積按需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