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肖賢:對中國經濟的看法

東方財富網邀請到了申萬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來肖賢先生做客《財富觀察》欄目,他在節目上表示,經受的折磨越大,未來這個板塊一定是最有前途的。他看好前期有高比例技術研發投入的大公司以及科創型的小公司,前者在未來會爆發出非常強的盈利能力,後者將深耕於特定的細分行業。

以下為部分採訪實錄: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未來中國經濟?您認為A股市場最大的投資機會在哪裡?

來肖賢:這個問題,應該說現在討論得非常多,討論經濟也好,討論A股市場也好,其實我們的經濟,現在就是一個什麼呢?它首先是有一個週期,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經濟高速增長,那是一個長週期的奇蹟,但是我們知道,只要你承認經濟有周期,那它一定會從高速增長進行遞減、衰減下來。所以從週期來說,它就在這麼一個正常的週期裡面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什麼呢?我們這個週期中,經濟增長速度發生減速以後,我們在幹什麼?我們在做經濟增長動力的切換,我們在做相應的產業升級。前面四十年,我們看到,實際上也有過幾次產品升級,但是以前的產品升級並沒有上升到密集的技術方面的突破。在前一段時間,我們也看到很多核心技術,還是受制於人的。

但是未來我們要做什麼?恰恰是要把製造,我們說中國是個製造很強的經濟體,未來不光要製造,還一定要在技術方面獲得很強的突破。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其實這個切換過程是經濟在減速,同時要技術升級,所以經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個波動,我們正好,從週期角度看,四十年增長到現在,確實是增速要下降了。那麼行業或者從產業升級迭代角度看,也到了這個時間點,它是一個重疊的結果,本身就有一個需求,

大家為什麼對經濟這麼緊張?更迫切的一個因素,我們周邊體系的衝擊或者說衝突疊加上來了,背後是一個全球經濟體系的問題,涉及到利率、匯率這些東西。那麼這幾項疊加以後,我們看到週期角度,我們正好處在下行的階段,我們發現這個階段可能會被拉得比較長,所以大家可能在這個當中會擠壓得比較難受,這是一個經濟擠壓的過程,但是我覺得每一個經濟體的成長,肯定會有這個過程。

我相信外部的衝擊現在是逐步要進行緩和了,因為這個衝擊不光是對我們,對所有的經濟體都不利,所以慢慢走向緩和以後,對我們國家的經濟來說,大家可以看到的過程就是它會穩定下來,我們對未來的前景還是非常充滿期望的,這是對經濟的看法,但不可否認我們現在確實是在一個比較難受的階段,包括前期金融方面的一些整頓,實際上也是為了防止在一個下行週期中過渡暴露金融風險,但是我相信這個階段已經開始慢慢穩定,我們預期在這些利率、稅收的政策之後,還會出一系列的綜合性經濟對策,這些肯定會推動經濟起穩再到復甦。我覺得將非常有效,但是這需要時間。

對於A股市場來說,我自己有非常不成熟的一些想法,那麼這些想法可能未來會在我們的投資管理體系裡面顯現出來。

我覺得A股未來最大的機會,其實是兩方面來看。一個就是說我們現在擔憂的是經濟的下滑,所以A股市場反應特別劇烈。我覺得現在A股市場確實可以反映經濟,以及整個社會的綜合情況,而且反映得比較充分。我們只要看到經濟開始有增量的變化,或者哪怕沒有看到這個量的數據,但是大家感受到預期的變化,這個時候就可以在市場中發現跡象,進行修復。如果我們再跟蹤經濟數據的變化,能夠逐步,因為不可能一次性驗證很多數據,只是每一項數據能夠逐漸驗證經濟好轉,那我覺得這個市場從總量來說,或者從市場的指數化來說,會有一個跨度很長的牛市。但這僅僅是表示一個市場的牛市。

對於市場中哪一個風格,或者哪一個板塊有更大的機會呢?其實我覺得我們要結合我們處的這個時代,或者說我們未來的經濟來判斷。我們經受的苦難是什麼,經受的折磨是什麼?經受的折磨越大,未來這個板塊一定是最有前途的。

我們現在正好處在技術迭代的過程,我們對前面幾年的A股市場風格做了一個歸因,發現在2017年之前,2014、2015、2016年,什麼風格做得最好呢?最有超額收益呢?其實就是小盤加價值,小盤股,還有價值型,這種風格是做得最好的。到2017年,大家會發現小盤不行了,但是價值因子還在起作用。但到了2018年,你就發現雖然價值因子還在作用,但是不像以前這麼強了,如果我們僅僅投資價值因子,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實現不了超額收益。

這是為什麼?如果我們把它映射到我們的經濟週期或者經濟因素看,就是說在經濟結構或者說產業迭代之前,有一大批的產業已經發展到了頂峰,製造業等很多行業已經到了頂峰。我們看到它們的收益、現金流等狀況都很好,這些公司成為了“巨無霸”企業。

但是痛苦在哪呢?一旦過剩的話就很麻煩,我們可能會預期到一些很好的公司在未來可能會沒有以前的增長速度了,但是問題在哪?前幾年我們看到經濟調整過程中,需要大量投入,但是本身不是很強的這些公司,在前幾年飽受痛苦。

所以在未來我看好兩大類公司,這兩個大類其實也是分離得比較開的。一大類是一些很大的公司,但是它們在前期有很多持續的高比例的技術研發投入,不管是生物醫藥也好,科技類的電子、計算機也好,還有新材料,還有包括跟軍工相關的各種各樣的裝備,有大量的投入。在未來一段時間的商業化過程中,這類公司會爆發出非常強的盈利能力,未來還會演化成更加巨無霸的龍頭公司,這是一類。

還有一類是什麼呢?就是中小型公司,但是它確實是科創型的公司,不是去忽悠的公司,它確實是在特定的細分行業進行技術投入和研發。這些公司要麼會變成長,它可能是小成長和大成長。

其實這兩端是我最看好的,中型這一塊我會打個問號,大的和小的我都會覺得未來的空間很大。所以如果下一次週期來的時候,我一定會看成長型風格的東西。我為什麼今天來說這個呢?我們公司未來在下一階段其實有很多產品,我們會考慮在成長風格進行佈局。我們公司對未來經濟,對未來市場的判斷,我們有一個基本觀點,通過我們產品的佈局,給投資人推出這樣一個產品,大家能夠認同的東西,其實我們是在做我們的一個投資價值導向。這是我對這個經濟和市場的簡單觀點。

主持人:謝謝來總的分享,最後您能不能對基金二十週年,東財以及天天基金送上祝福寄語?

來肖賢:東財和天天基金的朋友們,你們好!二十週年對於一個產業來說其實是非常年輕的,基金行業通過二十年走到開始逐步成熟的這麼一個階段,未來的前景還是非常廣大的,不管是從技術的演進還是我們市場容量的擴展來說,這個行業還有非常巨大的空間,申萬菱信和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希望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推動行業健康地發展。

對於東財和天天基金來說,這些年陪伴我們這個行業快速發展,成為了各個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投資人的很好的朋友,充當了我們一個非常有效的溝通的橋樑和為我們提供服務的一個橋樑,我們祝願東財和天天基金能夠更好地發展,為所有的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好的平臺和服務。謝謝大家。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