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關鍵詞”交易的幕後黑手

網絡“關鍵詞”是繼“IP地址”和“域名”後誕生的新生代互聯網名稱系統。本案受害人趙某等95名“關鍵詞”持有者,因受犯罪分子鼓惑,加入所謂“關鍵詞”交易平臺,繳納所謂“關鍵詞”包裝費用,先後共計被騙1170萬餘元人民幣……

網絡“關鍵詞”交易的幕後黑手

“關鍵詞”熱炒引來詐騙黑手

“關鍵詞”對於企業提高知名度和訪問量至關重要。不僅如此,由於網民搜索輸入“關鍵詞”時往往明確表達了某種消費意圖,因此關鍵詞也起到了對接供需兩端的橋樑作用。

正是看中了“關鍵詞”背後隱藏著的巨大商機,繼“搶注IP地址、域名”熱潮後,“關鍵詞”這個第三代互聯網名稱系統漸漸成了“吸引眼球”的新興網絡投資品種。一些企業和個人瞅準某些“關鍵詞”潛在商機,不斷搶注,目的是希望其日後增殖能拋售賺錢。

但由於這一領域尚未形成統一規範的交易模式,欠缺系統規範的管理路徑,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便藉機斂財把黑手伸向“關鍵詞”交易,借“關鍵詞”營銷實施詐騙。

楊亞東是個標準的90後。2013年4月12日,他與夏某等七人合夥註冊成立杭州馳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馳聯公司)。幾人在經營管理網絡公司期間,發現了利用“關鍵詞”賺錢的竅門。他們利用持有人想高價轉讓“關鍵詞”的心理,僱傭業務員聯絡“關鍵詞”持有人,虛構其所持“關鍵詞”價格不菲、有買家願意以高價購買或可以申請政府扶持資金,慫恿被害人接受所謂的“轉讓服務”,藉機斂財。

網絡“關鍵詞”交易的幕後黑手

四年詐騙逾千萬

馳聯公司在對外宣傳資料中自稱“是一家高速成長的互聯網公司,公司致力於為企業客戶提供‘五網合一網站建設、三網合一網站建設、App客戶端及域名註冊等全方位服務’。”一些不明就裡的被害人很容易就被他們的“專業”營銷概念所矇蔽,繼而放鬆了警惕。

為了確保員工能熟練掌握公司“業務”,公司股東定期對業務員進行“培訓”,傳授“營銷”方法。由於人員“流動性”大,公司採用“以老帶新、發話術單、部門經理培訓”等方式對業務員進行“指導”。為“規範”管理,公司還特意編排製作專門的“話術單”供業務員使用,以確保業務員聯繫“業務”時能隨機應變、應對自如。

馳聯公司的行騙模式基本都是同樣的套路:先是由銷售人員不停打電話詢問客戶手上的“關鍵詞”參與過哪些項目,並告知客戶加入他們的所謂項目後“關鍵詞”便會升值。有的業務員甚至向客戶開出幾千萬的收購價格,或以可獲得政府扶持資金為由,詐騙客戶加入公司的所謂“項目”。

一旦客戶決定要賣“關鍵詞”,業務員就會提出轉讓需有國家工信部門製作的“中國3G詞查詢中心”認證證書或進行“五網合一”“三網合一”“App客戶端”包裝。客戶為了能成功出售“關鍵詞”獲利,只好按業務員要求購買公司相關“服務”或“包裝”產品。但事實上,一旦客戶交錢所謂的後續服務便沒了下文。

事實證明,馳聯公司是個徹頭徹尾“掛羊頭賣狗肉”的假公司。公司並不掌握有意購買客戶“關鍵詞”的買家信息,所有的買家都是由業務員虛構的。公司並沒有能力做所謂的服務、包裝,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技術人員,甚至連基本設計和網站維持等業務都是轉包給其他公司做的。楊亞東供述稱,自己在公司上班期間,沒有一個客戶因在其公司做“關鍵詞”轉讓成功的。

就這樣,從2013年4月起到2017年,這夥人採用同樣的伎倆實施詐騙,共計令95人受騙,被騙金額達1290萬餘元。部分被害人發現被騙後極力追討所騙財物,這夥人先後退還部分受害人116萬餘元,因而實際造成被害人損失1170萬餘元。

這些詐騙來的錢款大部分直接進了股東的腰包,七名公司股東按各自持股比例瓜分、揮霍贓款,業務員則按各自客戶支付的錢款收取一定比例的提成。據公司的收入明細顯示,僅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一年多的時間裡,楊亞東就從公司領取“工資”“獎金”加上分紅共計79萬餘元。

2017年9月11日,楊亞東向警方投案。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楊亞東等人,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數額特別巨大的財物,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2018年5月8日,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被告人楊亞東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責令被告人楊亞東以人民幣1175.55萬元為限,退賠違法所得。

本案提醒人們,投資者面對新興科技領域的各類高價收購一定要保持冷靜,多多考察對方的資質、公司情況,不要輕易“出手”。有時,也許只需要打一個電話諮詢一下專業機構,就可以識破對方騙局、避免上當受騙。

網絡“關鍵詞”交易的幕後黑手

“關鍵詞”交易屬於新興高科技行業經營管理範疇,目前市場對關鍵詞的管理尚未制定規範。辦案人員認為,有必要效仿域名管理制度,建立專門的“關鍵詞”管理體系,打造公開透明的“關鍵詞”交易市場,防止犯罪分子利用信息不對稱實施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