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哪里的小笼包好吃?

小吃货192096496


德州——长官包子

  每天早上十点多钟,师傅们便开始和面、剁肉、调馅,为中午的包子做准备 

  同期:宁津县长官包子制作工艺 第六代传人 张民杰 咱们这快的山羊都是家养的,家养的山羊啊,外地山羊啊,绵羊啊咱用不了,味道跟咱鲁西北产的山羊味道不一样。 

  解说:张民杰是长官包子的第六代传承人,现在已经将长官包子的制作工艺传承给了儿子。张民杰是回族人,早在六百多年前,他的祖先,张氏回族的一支入驻长官,在这里形成了回汗两族杂居的大镇店,每逢集日,方圆百里的人都来赶集,长官回民制作的清真饮食,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口味纯正,受到人们的喜爱。而长官包子远近闻名,不得不提到一个清代的高官。 

  同期:宁津县长官包子制作工艺 第六代传人 张民杰 两广总督张之洞来到长官走亲,拿的这个包子招待的他,薄皮大馅,22个褶子,咬一口包子留香,这包子真不错,这是张之洞当时说的。 

  解说:长官包子之所以味道诱人,主要是对于原材料的选用尤其挑剔。 

  同期:宁津县长官包子制作工艺 第六代传人 张民杰 肉丝粗没有油,咱这是肉质细内含油。就是说既有肉又有油。选用当地的小洋葱,辣,出这个葱味,你像别的葱,甜,这么粗的葱没个葱味了,就是味道特浓。 

  解说:除了选料之外,长官包子的用肉也很有讲究,杀羊的时候,必须把血全部放干净,不仅是为了去腥,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宗教信仰。 

  同期:宁津县长官包子制作工艺 第六代传人 张民杰 一些动物都是血肉之躯,都是真主给予的,不能卖不能吃细菌都在血液里循环,带着血的肉腥。去掉血之后味道纯正啊。 

  解说:长官包子的馅料都有特定的比例,入馅之前也要精确计量,这样的做法,更是长官包子在历经几代人的传承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味道。 

  同期:宁津县长官包子制作工艺 第七代传人 张兴旺 方向也有讲究,一边转,位的到时候肉丸不散, 

  现场和面压混 

  解说:另外,长官包子的面皮也是精制而成,他们选用鲁西北的硬质面粉,采用传统发酵方法发面,不仅能突出面粉的麦香,更能保证长官包子的口味。 

  同期:宁津县长官包子制作工艺 第六代传人 张民杰 精制面粉,劲道啊,筋率高,不漏油。面软往里面渗油,保不住汤,包不住油, 

  解说:薄皮大馅,22道褶,是长官包子后的基本的标准,至于为什么二十二个包子弄22个褶子,已经是第七代传承人的张兴业并不关心,他只记得为了捏出这个模样,他跟着父亲足足学了两年。 

  现场压混。 

  解说:好吃的长官包子,不仅在选料、制作上有自己的秘密,火候的掌握上也尤其重要,采用大中小火结合,这样蒸熟的包子才会更好看、更好吃。正式这些近乎苛刻的要求,长官包子才有了几代人的香火传承,也才有了几百年来人们口中留恋的好味道。 

  同期:顾客 味道不咸不淡,确实名不虚传,还想再吃两口。 

  解说:目前,长官包子已经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老字号。张民杰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把老祖宗传承的东西做大做强。 

  同期:宁津县长官包子制作工艺 第六代传人 张民杰 希望能找到有志之士共同发展,走出山东,在全国开连锁店 

  美食真的是一个好东西,能够带给不同地方、不同年代的人共通的感受,在味蕾上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美妙记忆。


青春为敢闯着致敬


老德州又一村包子铺出名,记得听说又一村师傅分支。

师傅们分开后,高家师傅在菜市街开包子铺。

后来高家包子铺迁移周李小区北门附近。

爱吃高家包子,其原因高家师傅闺女,人漂亮,身材好,我们还是同学。

称之:包子好吃,人好看,心里上愿意去

35年来想吃包子的时候,一直吃着高家包子,虽然闺女出嫁了,自己多年跑习惯,随说和高家闺女是同学,同级不同班。

上学一年多之后,在校窗外发现,她教室里坐着,上半身突漏着圆脸,咋比喻,找个明星吧,事情已过三十多年,很像【陈好】包括身条。从窗前的一次相识,便注意起她来,同级统一下课铃响起,我特意去三班看了看她。那个年龄我们都小没什么胆量,但记忆很好。身材细高个,和坐位上不同,高个特显,淑女身段。

那年龄段的记忆,在思维中印实。

没多久参加工作,包子铺知道是她家开的。

每次买包子几乎是排长队,买号,通过号的顺序排队领取。

四五个人坐着围着调好的肉馅,一起包包子,霸气的场景。

肉质干净,肉块包子,纯鲜肉制成。

原来老百姓爱吃一口流油的包子,高家包子铺,早就改良为肉块,真材实料,鲜肉促成,肉块不会掺假,总称高家包子干净好吃!

好多店里包肉泥陷,肉质不敢讲

什么肉做肉泥,一般是肥肉通过绞肉机,会做饭都明白道理香的流油。

早市场在我楼下,有天想给小狗买点碎肉,平时两元一斤。卖肉的说这

赘肉给包子铺老板留的。

一句话提醒我好多年,不敢随意在外面买包子。

信不过的食品不敢吃,病从口入。

为健康为生活更美好,选择干净卫生最重要。


行人199075


“又一村”包子就是这个味儿

来‘又一村’吃包子,这个地方不仅让我吃到熟悉味道的包子,更是对童年的追忆。”是很多老德州人的回忆。

据记载,创建于1890年的“有益村”包子,洁白优雅、齿留馨香,名闻遐迩。1933年,在吸取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对包子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良。1985年,“又一村”包子铺建成营业面积2600平方米的四层大楼,易名“又一村饭店”,百年老店换新颜。

又一村”包子挖掘和继承了传统做法,用半发面、半酵面,肉陷内调进香油、酱油、葱、姜、高汤等十余种佐料精制而成,1990年获得“山东省饮食业优质产品”称号,2004年获得“山东名小吃”称号之后,2006年,又一村饭店又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

曾有人食后乘雅兴为又一村包子题诗曰:“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外强不必中干鄙,执热须防手探汤”。道出了吃包人大饱口福的情景。1954年,我国梨园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先生到德州演出期间,每餐必用“又一村”包子。行前,挥毫泼墨,以书画相赠。此后,各界知名人士来德州多次到“又一村”以品尝包子为快事。

长官包子、大柳面,快来德州宁津品当地三大地方名吃吧

宁津县是德州市下辖的一个县,长(zhang)官镇、大柳镇、保店镇都是宁津县的乡镇。

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到保店”。这句宁津民谚,说的是尽人皆知的德州宁津三大名吃。

长官包子

长官包子因其产地长官镇而得名,为宁津“三大名吃”之一,成名于清朝道光年间,有100多年的历史。

其特点是:面白薄皮,肉多馅肥,油汁不溢,味浓香而不烈,馅鲜肥而不腻,不反胃,不膻腥。长官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用隔年羊,剔净筋骨,剁至细而不泥,以小磨香油调馅,配葱姜末、花椒水和上等酱油等调料。发面稍嫩,入口软而不粘,兜馅不渍,上捏十八褶,熟后宛如菊花盛开,形、色、味俱佳,实为大快朵颐之上品。

1958年,宁津县划归河北省天津市管辖,时任天津市万晓棠书记来宁津检查工作。午餐,县委以长官包子相待。人们边吃边夸赞:“长官包子比天津狗不理包子还要强。”


梅依旧


伊馨包子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建设街154附近

丽江包子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三八中路1835号

包祖鲜汁肉包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迎宾大街59号附近


老男人爱美食


现在德州能吃的包子应该只有三家了,观湖城华一楼的 又一村的 李记麦香包,其他只能呵呵了,德瑞楼的包子现在已经很差了,丽江更是不能吃了,还有朋友提到北园鼓楼二姑,那个多年前已经是难以下咽的水平了,诸位吃货还有什么好的推荐,静候分享


37742284


伊馨包子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建设街154附近

丽江包子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三八中路1835号

包祖鲜汁肉包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

迎宾大街59号附近



西安跑男大叔


九洲天津灌汤包好吃,只卖一种馅天天排队卖,早上还不开门,一天卖四千个左右,一个不起眼的包子铺一年挣四五十万


爱情成就梦想531


又一村饭店起源于己于1890年,当时叫“有益村”,是由德州一顾姓人氏开办的包子铺,这里的小笼包真好吃,有信去朋可以去看看


一切会好83910256


以前吃老台门包子还凑合后来吃了一回尖椒肉包子老好吃了辣辣香香的可惜那个就去过这一回的店找不到了 是我迷路没找到还是人家不干了到现在也没搞清楚。 目前在吃李先生牛肉面小笼包好吃就是有点小贵


心有灵犀117353081


没去过德州,我喜歡吃天津狗不理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