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千萬不能碰觸的6個底線!家長不可不知

每當孩子犯錯,出現不良行為時,批評就成了父母的一種教育方法

,但是怎樣批評是一種藝術,一旦處理不好, 很可能傷害孩子或者不良行為愈演愈烈。

想要做到正確的批評,這六個底線,父母需慎重觸碰

1、批評時給孩子貼標籤

回憶一下,你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是否有過這樣的話語:

“你怎麼連這點事都做不好,真是個小笨蛋”

“為什麼和別人大家?我怎麼養出你這麼個暴力狂?”

這些話都是在隨意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在潛意識裡強化這個定位,有的孩子不僅沒有改正,反而更加“破罐破摔”。因此,批評孩子時一定要就事論事,千萬不可給孩子貼標籤。

批評孩子,千萬不能碰觸的6個底線!家長不可不知

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寶寶,聽說你在學校打架了,可以告訴媽媽是怎麼回事嗎?”

當孩子說出事情經過後,家長首先對孩子的行為表示理解,不必急於責怪,然後指出孩子的錯誤,告訴他正確的做法即可。比起責罵,引導他走向正確的道路才更重要。

2、對人不對事

這是很多家長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們在於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交往時,也踐行這個原則,但是遇到和自己的孩子時,卻把這個原則忘得一乾二淨,總是以家長的身份自居。比如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說“你就是笨!”而不是說:“花的功夫不夠。”如果孩子撒謊,他們會指責孩子,而不是說:“撒謊是不好的!”

對於孩子的教育往往就蘊藏在無聲無息之中,需要在細節之中體現,家長需要針對孩子的行為去教育,而不是對孩子這個人去發難。

批評孩子,千萬不能碰觸的6個底線!家長不可不知

3、批評時對孩子吼叫

大喊大叫,並不能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扔胡蘿蔔,反而會讓他們感到恐懼。面對發洩情緒式的批評,孩子會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消化家長的情緒上,這不僅無法引導孩子改正,還會讓他們產生免疫,面對家長的責罵無動於衷。

家長可以嘗試這樣做:用低沉的聲音溫柔但堅定的說:“孩子,胡蘿蔔是用來吃的,不可以扔到地上。”

為什麼這樣做會比大喊大叫要好一點呢?因為低沉的聲音更能引起孩子注意;而溫柔堅定的態度不僅不會傷害孩子,還可以將自己的觀點有效的傳遞給他。另外,家長制止錯誤行為的指令一定要簡單明瞭,才有助於孩子理解並執行。

批評孩子,千萬不能碰觸的6個底線!家長不可不知

4、不注意時間與場合

別看孩子小,孩子也有自尊,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把握好時間和場合,古人說,教育孩子有七不責:“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 疾病不責。”這就是告訴我們不要一味地教育和批評,只要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真心悔改,就不要然孩子當眾出醜,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苛責,所以要學會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5、推開、拒絕孩子

孩子犯了錯,家長可以批評,可以表示不接受錯誤的行為,但是不能不接納孩子。家長拒絕孩子的擁抱和示弱,會讓孩子產生不被愛的恐懼,喪失安全感。

對孩子而言,最令自己難過和害怕的批評,不是打罵,而是父母的不接納。 對於教育孩子來說,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一個都不可少。當孩子犯錯時,需要你的積極引導,家長可以對孩子說:“寶寶改了就是好孩子,讓媽媽抱抱好孩子。”這對於孩子是安慰更是期待,會給孩子改正錯誤增添動力。

孩子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教育,得到指導,更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愛。無論寶寶犯了什麼錯,我們都要進行愛的教育。要回應孩子對愛的渴望,更要主動表示愛。

6、用傷害自尊的方法批評孩子

孩子都有自尊心,即使犯錯,家長也應該尊重孩子。不分場合的批評孩子,會讓孩子覺得沒面子,甚至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於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