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石子饃的石頭有啥講究?為何西安人喜歡到臨潼買石子饃?

西安晚報


臨潼人做石子饃的小石子,是從渭河灘的沙石中揀來的。揀時,要挑那些圓滑光亮、如大拇指頭大小的黑色石子……

陝西關中的石子饃,可以說是一種最原始的完全由人工製作而成的“綠色食品”,久負盛名。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當數臨潼的石子饃。因為我小時候曾在臨潼生活過多年,後來我兒子舅家住臨潼任留鄉,他舅家人來我家時,幾乎每次都要拎一大摞石子饃,所以我對臨潼的石子饃頗為熟悉。

臨潼人做石子饃的小石子,是從渭河灘的沙石中揀來的。揀時,要挑那些圓滑光亮、如大拇指頭大小的黑色石子。石子揀回後,洗乾淨,在大鐵鍋裡放上食用油,把石子倒進鍋裡,燒上大火,反反覆覆地用鐵鏟子進行翻攪、烘炒。在烘炒中,有些經不住高溫的石子,便破裂了,揀出來扔了,剩下的都是能耐高溫的石子。烘炒好的石子,油光明亮,用它們做石子饃,絕對不會讓石子粘在饃上。

做石子饃時,先要發好面,給面裡添加上鹽等調料,更少不了花椒樹葉,因為放上花椒樹葉,饃的味道就更加香味無窮了,這也是與一般烙餅的不同之處。在具體操作中,最少得由三個婦女共同協作:一個人擀饃,一個人烙饃,一個人拉著風箱燒鍋。其中烙饃的人最為辛苦,她要先用鐵鏟子向鐵勺裡盛一勺石子,把擀好的薄片饃放在鍋裡的石子上,再把鐵勺裡的石子倒在饃上,用鐵鏟刨平,眼睛緊盯著鍋裡的饃。由於石子溫度特別高,大約有五六分鐘,饃就烙熟了。這時用鐵鏟把饃上的石子刨開,再用鐵鏟把饃端到案板上,晾一會兒,軟饃就變硬了。由於饃上下都是不規則的石子,烙出的饃也就兩邊坑坑窪窪的,顯示著一種原生態的自然美。

臨潼的石子饃有兩種,一種是上邊所講的薄片狀,還有一種是夾餡的。夾餡的製作方法,在發麵、烙餅上,與薄片沒有區別,只是先要制餡:給麥面加上核桃仁、花生仁、調料等,在放著食用油的鐵鍋裡炒,一直炒到面成黃色、發出香味即好,俗稱“油麵”。在製作時,先擀兩張薄圓片,將一片放在案板上,然後將“油麵”平鋪在上邊,再將另一片平鋪在“油麵”上,將周圍的邊用手捏緊,以免“油麵”露出。對於那些富有的或將石子饃作為禮品送人的人家,在和麵時,不管是薄片的,還是夾餡的,都會在面裡添加上雞蛋,這樣儘管從顏色上看,有點發黃,但吃起來卻是酥脆、特香。

在那個年代,臨潼石子饃是贈送親友的上好禮品,特別是受城裡親戚喜歡。石子饃也是孩子最好的零食,它薄、酥、幹,易消化,並且易保存,特別是在夏天,不會發黴。

臨潼石子饃,還是婦女生孩子後“坐月子”的必備食品。過去臨潼婦女在“坐月子”之前,家裡人都要為她製作幾大摞薄片石子饃,在“坐月子”的一個月裡,整天吃的就是小米稀飯和石子饃,不像現在的婦女生孩子後,能吃到那麼多營養品。

西安晚報> 西安地理 □趙德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