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跟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消渴止咳贴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房颤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说高血压引发房颤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血压确实是房颤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血压每升高10mmHg,就可以使房颤的发病率增加1.1倍。房颤诱发脑卒中、心力衰竭而死亡的风险也将大大提升!

心律不齐、房颤,最易引发脑卒中!

心脏中有一个控制心脏跳动的指挥部,叫做窦房结。它会很有规律地发出电信号,协调心脏各部分有节律的收缩。由于心脏中出现了另一个指挥部,也会发出电信号,但这个信号又快又不规律,代替或者干扰了窦房结的功能,心脏跳动又快又不规律,房颤就发生了。房颤最容易导致心房内出现血栓,一旦血栓脱落进入大脑,就会引起脑卒中!

心率过慢也不行,因为如果心跳的太慢,在舒张期心脏各个腔内就会充盈更多的血液,那么收缩期排出的血液压降更多,收缩压就会更高。还有就是,心率太慢,心脏的舒张期就会相应延长,舒张期血压也会相应降低。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房颤是无法根治的,因此防治的重点在于控制心律不齐引起的不适症状和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预防大于治疗”,这永远是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除了在饮食上做到清淡,多吃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外,还要做好日常的血压监测工作,比如一台可以满足监测心率的血压计。


药疗君,原《自我药疗》杂志,悟空问答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关注“药疗君”头条号,获取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药疗君


普通人的正常心率被认定为60—100次/分,而超过100次/分往往被认定为心率增快,而低于60次/分往往被认定为心率减慢。当然,心率增快或者减慢有无意义,这些都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的!


高血压也比较常见,只要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的情况,我们都称之为高血压,我国目前有2.9亿高血压的患者,可见高血压患病人数还是比较多的。

心率和血压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一、大多数情况下心率增加和血压增高往往呈正比

心率快慢,往往是一个人交感神经张力的有效反应,所以,心率增加和血压升高往往呈正比!但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就好像提问者描述的心率缓慢合并高血压,这样的情况也比较常见。所以,心率往往是反应一个人基础代谢率的小窗口,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却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心率减慢和高血压不一定有关系

心率减慢,和高血压不一定有关系,因为高血压的神经反馈机制,往往体现在心率增快上,较少反应为心率减慢。所以,提问者描述的心率缓慢,不一定和高血压有关系!但心率减慢未闭是好事,如果出现因为心率减慢而引起相关症状,比如头晕、乏力、黑懵,甚至晕厥,那么就可能是病态的心率减慢,就需要进行干预治疗了。

三、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是需要控制的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是需要进行控制的,如果就是单纯的高血压,不合并其他疾病的话,往往建议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应该控制在75次以下。所以,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如果比较高,往往建议将其控制在75次/分以下。当然,如果是合并了其他疾病,比如冠心病或者心功能不全,往往其心率控制目标值会更低。


所以,心率缓慢也需要有标准,高血压患者的心率也有标准,并不是越快越好,当然,也不是越慢越好!


心健康


说到心率和血压的关系,那还是关系十分密切的,可以说是斩不断理还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近关于高血压患者如何控制心率有了中国国人自己的专家共识,今天特地和大家聊一聊。

交感神经系统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而心率快慢又是评估交感神经活性的常用临床指标。同时心率增快又会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和靶器官损伤,所以心率增快是一项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群或高血压人群中,心率75-85bpm或以上则风险显著增加。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现状调查(2015)》报告:我国1/3以上高血压患者的心率≥80bpm,而且大部分沿海经济发达省市高血压患者心率超过80次/分的比例明显高于30%。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在血压达标的同时兼顾心率的管理。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问题越发受到重视,欧洲2016年的专家共识中就推荐心率干预切入点为80bpm。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2017年新制定编写的《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明确规定了我国心率干预切点的指标为:静息心率>80bpm;24小时动态心率>75bpm。

这份共识更是对不同患者人群的心率目标做出了规定:

1、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建议静息心率<70/分;

2、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建议心室率<110次/分;

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建议静息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

4、高血压伴主动脉夹层患者建议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


张之瀛大夫


  高血压是“三高”疾病之一。高血压人群逐年增多,给人们敲响警钟,要把控制好血压,以此作为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主要指标。心率,顾名思义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心率的快慢也关系到身体是否健康,心率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身体不适,心脏会感觉不舒服,那么心率与血压有什么关系呢?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动脉血压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 mmHg。临床医学显示,安静时收缩压超过140 mmHg或者舒张压持续超过90 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如舒张压低于60 mmHg或收缩压低于90 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正常人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很多时候,心率的加快,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它与高血压常常互为因果,即心率过快,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就更高;血压高也会造成心脏功能的损害,从而使心率加快。高血压患者心跳越快,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就越高。

  不过也不能单纯地说,心跳与血压有直接关系。人的精神上过度紧张、疲劳,有时也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也就是说,是由精神、体力引起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与心跳加快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反而血压和心跳都应是果,其因应该是紧张的精神状态与疲劳的体力。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不是心跳越慢就代表人越健康,心率是有大致的范围的,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他们各自的心率也会有所不同,曾经有人说:每个人的心跳是有次数限制的,当跳完了它的有限次数,那人必然就会死亡,因此,心跳慢的话会更长寿。但这句话也是有弊端的,的确,人类的脏器就和机器一样,用得越多磨损越多,最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过这与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有关,如果心率过慢,很有可能是染上心血管疾病,这种情况下并不带表是健康和长寿的表现。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如果心跳过快以至于不能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时,可以出现心悸、快速心动、胸痛、头昏、眩晕、昏迷或半昏迷等心动过速的症状。发生心动过速时,心律可能规则或不规则搏动。如果快速的心跳起源于心室,称为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影响心脏将足够的血液泵入大脑和其它重要器官。

运动员的心跳会比普通人慢,这是因为长期的锻炼让运动员的心肌发达,泵出的血量多,抽送的血量也多,因此不需要频繁过速地泵血也能维持正常的运动和代谢,有运动员的心率可以在40次/min左右,但如果正常人的心率<45次/min的话就说明可能有心脏疾病,必须到医院查明原因,尽早就诊。

交感神经兴奋与代谢紊乱双重因素会更加加速心血管病变,引起全身动脉硬化。心率加快可使血管内血流加速、压力增高引起血管内膜受损,从而在损伤处脂质沉着,引起动脉硬化,脂质斑块形成。因为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易引起心脏左室肥厚。而研究发现,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猝死率明显增加,因此高血压病人的心率可以作为一个心血管意外发生及死亡率的顶测。


只有营养师知道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最大压强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最小压强值称为舒张压。一般所说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压,因为大动脉压降落很小,所以通常测上臂肱动脉血压来代表主动脉压。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动脉血压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 mmHg。临床医学确定,安静时收缩压超过140 mmHg或者舒张压持续超过90 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如舒张压低于60 mmHg或收缩压低于90 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

凡是能影响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循环系统的血液充盈程度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在正常情况下,每搏输出量越多,则管壁所受的张力也越大,收缩期血压的升高也就越明显由于收缩压明显升高,血液流速加快,假如这时外周阻力和心率的变化不大,则大动脉内增加的血量大部分仍可在心舒期流至外周。因此,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收缩压明显升高。

心率加快,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都没有变化时,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至外周的血液也就减少,所以心舒期末,贮存于大动脉中的血液就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减低,脉压增大。


科学运动与健康


王医生我发现心率快就会血压高,这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



2018年7月6日至8日,2018 中国高血压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上再次提到心率与血压的关系:

第一、关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肾性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交感神经激活了吗表现就是心率快。

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40岁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更易伴发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不良的生活方式均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因素。

第二、高血压患者常伴心率增快。研究显示3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80次/分。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使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心率应该作为高血压管理的关键切点之一。

第三、我国心率干预切点的指标为:静息心率>80;24小时动态心率>75。

目前我们根据高血压不同合并疾病,给出了不同的目标心率

1、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建议静息心率60/分左右;

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建议静息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

4、高血压伴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

第四、对于高血压心率不达标,这个时候b受体拮抗剂就发挥更好的作用。

以倍他乐克为代表的既能降压又能抑制交感兴奋,降低心率的药物,是高血压合并心率快的首选。


总体来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即表现为心率快与高血压以及其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心率增加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高血压不仅要看血压是否达标,还要看心率是否达标。


心血管王医生


先说人的正常心律范和正常血压范围。人的正常心率60一100次每分钟;人的正常血压,收缩压90一139,舒张压在60一89。

再看心率与高血压的关系。这位朋友是想确认心律快,血压就会高的关系,通常心率的快慢与血压不能成为正比关系。在临床中不能证明心率快的人就得高血压,心律慢的人就不会得高血压,或者说每分钟心率多少次,血压就上升多少。在现实中,不少平时心率在80多90次的人血压长期正常。而有的人的静态心率只有50几6o次,却患上高血症。

所以,在静态情况下,心率的快慢与血压的高低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然而,在动态和病态情况下,心率的快慢与血压高低产生联系。如在劳动和运动时,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甲状腺病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当病人失血过多时,心率加快,血压则下降。

结论,心率的快慢与血压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心率快不是导至高血压的因素。


李昌平8


心率和血压属于人体两个不同的体征测量数据体现,两者间没有的因果关系。心率异常,血压升高或者降低都是独立的不同体征,比如我们日常跑步运动,心跳加快,是为了多送输血液满足身体的氧气损耗补充和提供营养补充的需要。高血压发生一般是伴发其他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脑血管堵塞、糖尿病、肾病,这些病症会影响人体情绪波动,血压跟随波动。虽然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的变化和心率的改变可能同时存在,但不能单凭交感神经系统下结论说心率和高血压存在因果关系。义诊中,部分人血压正常,但心率偏高,有气虚、体弱症状,这也说明心率和血压是独立两个不同体征表现,两者没有从属关系。

心率异常与心脏病有密切关系,治疗好心脏,心率会恢复正常。而高血压病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慢性疾病,一般伴有其他并发疾病。治疗高血压病症关键在于解决心血管问题。增强心脏动力,防止动脉血管硬化,增加心血管弹性,清除毛细血管堵塞,降低外周血流循环阻力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原理。


郭导中国医科大学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心率的增快意味着心脑等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会变得更加严重,这不仅增加了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耐力的下降让部分高血压患者难以承担相应的社会及家庭责任;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严格控制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已经成了心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认知;按照《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所规定,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干预指标为:静息心率>80次/分;24小时动态心率>75次/分;

还可以更具体一些:不伴有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心率应该控制在60~75次/分,而合并有冠心病或主动脉夹层的高血压患者心率则应该控制在55-60次/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