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揭秘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1912年,度支部造幣總廠與度支部造幣津廠(原北洋銀元局)合併,更名為“中國財政部天津造幣總廠”。度支部造幣津廠稱為西廠,專鑄銅元;原度支部造幣總廠稱為東廠,專鑄銀元。該廠組織完備,機器精良,堪稱全國造幣廠之最。民國3年(1914年),當時任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長兼造幣總廠監督吳鼎昌為該廠題寫“造幣總廠”四字門額。

揭秘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1914年2月,根據頒佈的《中華民國國幣條例》規定,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為國幣。“袁大頭”鑄造數量很大,自1914年開鑄至1917年共鑄有1億8千餘萬元,此後杭州、南京及武昌各分廠開鑄,估計其總髮行量在5億9千萬元以上。該幣在中國遼闊的疆域內普遍流通,長達數10年之久。

揭秘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1923年3月12日,國民政府以總統敕令公佈了國幣型式,俗稱“龍鳳幣”。民國時期,造幣總廠還鑄多種試樣幣和紀念幣性質的金銀幣。比如:為孫中山、袁世凱、徐世昌、曹錕、段祺瑞、褚玉璞、張作霖、張學良等政要名人鑄造了紀念幣,鑄量比較少。

1927年,北伐戰爭勝利後,民國政府禁止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元,改鑄孫中山頭像新幣。該廠於1920年始鑄孫中山頭像銀幣,至1929年鑄幣9000餘萬元。

揭秘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民國初期,造幣總廠恢復了銅元的鑄造。1919年,每日鑄銅元達50萬枚,至1922年,每日鑄數高達500-600萬枚。僅1922年一年間即鑄當二十、當十銅元約8.5億枚。由於質量日趨低劣,加之各省造幣廠鑄造的廉價、不足量、成色低的銅元充斥天津市面,遂形成銅元一再貶值,鑄造銅元也已無利可圖,加之商民的極力抵制,造幣總廠從1927年起時鑄時停。

揭秘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1935年,日本為侵佔華北地區,積極策動華北五省的所謂“自治運動”。同年12月,國民黨政府決定在北平設立實質上脫離南京政府管轄的“自治”政權———冀察政務委員會,由原國民黨平津衛戍司令宋哲元任委員長。1936年,原造幣總廠受命製造“自治”政權的銅元。

1940年,造幣總廠停業。造幣總廠的創建和發展,在我國金融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

揭秘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民國16年(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後,為鑄造國幣,統一幣制,重新恢復籌建。民國 17 年(1927年)財政部通令各省造幣廠停鑄,集權財政部,將上幣廠更名為中央造幣廠,併成立監理委員會,負責清理上幣廠在籌備期間之債務。民國19年(1930年)債務清理完畢,廠房建造、設備安裝和各項配套工程陸續竣工。民國21年(1932年)正值籌備開鑄之際,上海爆發“一.二八”抗日戰爭,廠事又告停頓。民國22年(1933年)國民政府頒佈銀本位幣鑄造條例,“廢兩改元”,於是3月l日正式開鑄銀圓,至民國24年(1935年)政府頒佈輔幣條例,改鑄輔幣。直至民國27年(1938 年)“八.一三”抗日戰爭爆發後停鑄,生產了5年多時間。抗戰期間,廠址被日軍侵佔,用作械彈倉庫,工廠被迫內遷。中央造幣廠在重慶設立辦事處,相繼在武昌、成都、桂林、蘭州、昆明設立分廠。由於物價飛漲,法幣貶值,輔幣成本超過面值,各分廠輔幣生產不久即告停頓,均賴其它產品維持生計。抗戰勝利後,各地分廠先後結束。民國35年(1946年)3月10日接收上海中央造幣廠,經兩年籌劃整修,於民國37年(1948年)10月10日恢復鑄幣。當時上海已臨近解放,物價暴漲,貨幣貶值,造幣生產處於半停工狀態。民國38年(1949年)5月5日,國民政府密令中央造幣廠遷往臺灣,遂於5月16日、5月18日將重要物資、檔案運往臺灣,主要技術員工亦隨同去臺灣。

揭秘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在解放前的29年中,工廠籌建13年,抗戰內遷8年,復廠2年,前後僅斷續生產6年,主要生產技術均依賴國外,進步緩慢,壓印所用原模,由意大利人“喬奇”雕刻,印模由美國費城造幣廠製造,純鎳輔幣坯餅從奧地利、美國進口。

揭秘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1949年5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金融處派軍代表接管中央造幣廠,更廠名為人民造幣廠。同年8月,人民造幣廠奉命結束,建立保管委員會,處理善後事宜。

揭秘民國銀元鑄造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