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戰場上,兵器是移動的載具、是生命的屏障。小編對自己的小破車還要裝飾一番,士兵對裝備也是如此,艱難的戰爭歲月裡,塗鴉(大了就是塗裝)還是一種宣洩感情的手段。關於兵器塗鴉的故事,我們就從一名一戰王牌飛行員講起。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一戰德國頭號王牌飛行員,他的綽號“紅色男爵”家喻戶曉。之所以叫紅色男爵,和座機的塗裝有很大關係。曼弗雷德在他的飛行生涯中大部分是飛雙翼機,飛機部分被塗紅,伴隨他走完生命最後旅程的福克DrI三翼機卻是從頭到尾全部血紅色,這也更符合“紅色男爵”的稱號。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出身普魯士軍人家庭,很早就進入軍校學習並加入第一槍騎兵團服役。1914年一戰全面爆發以後,他主動要求加入了新成立的航空部隊。在經過短暫的飛行訓練以後,成為了一名戰鬥機飛行員,取得驕人戰績併成為戰鬥機聯隊指揮官,擊落80架的記錄使他成為德國空軍乃至歐洲上空的王者。為了紀念他,1935年,開始重建的納粹德國空軍將其組建的第一支戰鬥機聯隊命名為“里希特霍芬聯隊”,這支部隊在二戰湧現出很多王牌飛行員。德國空軍的“里希特霍芬情結”一直持續了幾十年,二戰後,聯邦德國的第一支噴氣式戰鬥機聯隊(第71聯隊),也依然使用“紅色男爵”里希特霍芬的名字來命名,而它的首任隊長,正是二戰頭號王牌埃裡希·哈特曼。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像這種戰機全身塗紅的舉動實在是過於“瘋狂”,低調更利於隱蔽,後來的飛行員更多是採用彩繪或者叫塗鴉的方式來美化自己的戰機。比如二戰蘇聯飛行員取得戰績後,在機身側面塗上紅色★就成為一種傳統。二戰蘇聯湧現了很多王牌飛行員,戰績超過50架的就有7位,下圖是蘇聯英雄闊日杜布的拉-7座機,他是最終戰績是62架(其實還有2架誤傷的P-51野馬未包含在內)。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年青的中國空軍沿襲了這種做法。二戰後,進入噴氣時代,實戰機會並不多,戰績取得更為困難,★就變大了。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位低調的王牌飛行員--趙寶桐。小編二話不說,先上光榮榜!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趙寶桐(1928-2003),遼寧省撫順市人。1945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過遼瀋戰役、解放撫順及武漢三鎮等戰役戰鬥。1949年入第四航空學校學習,是新中國第一批飛行員。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抗美援朝戰爭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第3師7團飛行中隊長、大隊長、團長等職。空3師是抗美援朝期間,年輕中國空軍的英雄團體,湧現了王海等一批空戰英雄。趙寶桐的戰績是擊落7架,擊傷2架,位列榜首,實乃王牌中的王牌,英雄中的英雄。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喜歡玩模型的都知道,模型廠商喜歡在美國航母艦載機垂尾上印上骷顱頭和兩根骨頭,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盜旗”中隊。這個標誌的來歷還頗有一番故事。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海盜旗中隊,最初是美國第17海軍艦載戰鬥機中隊(編號VF-17),裝備F4U“海盜”戰鬥機,為了配合海盜的名字,所以他們選擇了一個骷髏頭和兩根骨頭,作為中隊的標誌。在戰機上面,他們還噴塗了這一標誌。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真正讓“海盜旗”發展起來的,是17中隊的少尉Jack Ernie(傑克·歐尼)。1945年,二戰沖繩戰役,傑克少尉駕駛的戰機被日軍擊中,因座艙蓋故障無法跳傘,他高喊著“Skipper,remember me with the Jolly Rogers”英勇犧牲。這句話的意思是,希望人們看到中隊的“海盜旗”標誌,就會想起他。後來傑克的家屬將他的顱骨和兩根骨頭,做成了“海盜旗”的樣子,送給了第17中隊。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每當更換中隊長時,會進行“骨頭交接” 儀式,由舊中隊長把信物授予新的中隊長,這個儀式叫“Passing of the bones”。1946年17中隊解散了,由第61中隊繼承了“Jolly Rogers”(海盜旗)的名字和骸骨信物。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1959年第61中隊解散後,又由第84中隊(VF-84)繼承。這也是後來最著名的“海盜旗”中隊,小編知曉海盜旗,就是從F-14的垂尾塗鴉開始。1995年10月1日,著名的VF-84海盜旗中隊也難逃宿命,成為削減軍費的犧牲品。VF-103繼承“海盜旗”的名稱和隊徽,2007年左右,該中隊開始換裝F/A-18F。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給坐騎塗鴉的不僅僅是飛行員,還有裝甲兵,當然不管什麼兵種,得有屬於自己的大件裝備。下圖示裝甲兵王牌--米歇爾·魏特曼少尉車組和他們的虎式坦克(隸屬黨衛軍第1元首裝甲師下屬101重型坦克營)。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仔細看,坦克炮管上畫有8道黑圈(圈上有數字10)和8道白圈,1個黑圈代表10輛坦克,合起來代表魏特曼車組共摧毀了88輛坦克。這位二戰最著名的坦克指揮官,1944年8月在法萊斯戰役中陣亡,死因(空中?地面?)如同“紅色男爵”一樣,撲朔迷離充滿爭議。他的戰績定格在擊毀坦克141輛、反坦克炮132門。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德國炮兵和裝甲兵一樣,喜歡在炮管上用圓圈標記戰果。他們手中的王牌88炮,最初是高射炮,後來發現平射性能十分彪悍,於是成了反坦克利器,改進型還被搬上了虎式坦克,成為二戰中最為威猛的坦克炮。德國在坦克火炮方面的造詣今天依然突出,北約通用主戰坦克120毫米滑膛炮正是萊茵金屬的產品。上圖中,炮管已經畫滿“死亡圓圈”,鑑於戰果太多,後來乾脆在護盾上標記戰果。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可以清楚地看到,打飛機已經不是88炮的主業,反坦克、敲地堡才是。好一個不務正業的典範!和蘇聯人畫★一樣,德國人更喜歡畫豎線,在飛機上也是如此。下圖中,德國飛行員正在飛機垂尾上用豎線標記新戰果。

兵器塗鴉那些事-壹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