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沒有吃飽,媽媽可以從這3個方面判斷出來,你學會了嗎?

在家長眼裡孩子吃東西好像總差一口,只要孩子露出丁點不好好吃飯的預兆,家長就火燒屁股似的急吼吼餵飯。可孩子們雖然年紀小,但是飢是飽,他們都能準確地感知到。以為孩子好之名,非要孩子多吃一口,消化不良和積食很容易發生。寶寶有沒有吃飽,媽媽可以從這3個方面判斷出來,你學會了嗎?

寶寶有沒有吃飽,媽媽可以從這3個方面判斷出來,你學會了嗎?

1、吃主食時寶寶有明顯的拒絕情緒

1歲以後孩子們吃輔食的比例會增加不少。進食時候,孩子們多半也是先吃菜,再吃主食的節奏。吃菜時候都很配合,還要點菜吃,到了吃主食的時候,搖頭晃腦不好好配合,有一下沒一下的吃,這時候孩子多半就已經吃飽了。家長如果強硬再讓孩子吃,孩子們勉強吃進去也會吐出來。因此,孩子們每天喝奶粉還是必須的,以保證孩子的鈣質攝入。奶粉來自新鮮的奶源,全乳糖配方,沒有蔗糖等調味劑的添加,為孩子提供成長的能量。

寶寶有沒有吃飽,媽媽可以從這3個方面判斷出來,你學會了嗎?

2、孩子喜歡的食物在眼前也不心動

想知道孩子們是否吃飽,他們喜歡的食物是最好的試金石。寶寶吃著吃著開始左弄弄右玩玩,把飯碗飯勺拋在一邊,給他們餵飯也轉過頭不再吃。把他們喜歡的食物在眼前給他們晃上幾晃,孩子只是看看接著繼續玩的話,那就真的是吃飽了,喜歡的食物在眼前也不想多吃一口了。寶寶吃飽了,就別再多勸一口。孩子們餓了,主動就會來找吃的。每天固定的奶量也會佔據孩子們不少胃容量。營養全面,味道清淡,一杯就能滿足孩子對營養的需要。科學量取更精準,孩子們吃多少也好掌握。

寶寶有沒有吃飽,媽媽可以從這3個方面判斷出來,你學會了嗎?

3、想離開餐椅

寶寶吃飽了的一個重要信號就是不願意老老實實坐在餐椅裡,想辦法要麼推開面前的小桌板,要麼掙扎著想把腿抽回來。孩子有這樣的反應,家長就不要再給孩子強行餵食了。1歲以後的孩子每天差不多都有三次正餐,上下午會再額外添加點心或者水果等輔食,這麼安排下來就能滿足孩子們每天的正常進食量了。寶寶過度餵養,百害無一利。肥胖、過食性腹瀉等都是因過度餵養導致的。看孩子們吃得漫不經心了,就不要再繼續餵食了。可以給孩子適當的補充水分,不僅僅是孩子主動叫渴的時候,媽媽要時刻注意及時給孩子喝水。

寶寶有沒有吃飽,媽媽可以從這3個方面判斷出來,你學會了嗎?

媽媽們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舉動,寶寶吃飽就好了,不要過度餵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