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第一爱臣不是魏征而是他,死后李世民扶棺哭,广招方士做法

(本文由史心团队成员原创,您的关注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说到李世民,大家都能想到他的爱臣魏征,这对君臣之间的故事流传甚广。但是其实魏征并不是李世民的第一爱臣,这个第一的名号当属马周。

李世民第一爱臣不是魏征而是他,死后李世民扶棺哭,广招方士做法

马周家境贫寒,是个天煞孤星的命格,出生后没多久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在当时,“克父克母”对一个孤儿来说是抹不去的阴影,街坊四邻也无人愿意收留马周,马周就游荡在街头混吃混喝长大。虽然他没有进过正经私塾,但是天生的才能是掩盖不了的,他凭借自学精通了史书典籍,积累了一身才学。

李世民第一爱臣不是魏征而是他,死后李世民扶棺哭,广招方士做法

成年之后,马周最初做了一名私塾先生。可是因为童年的街头经历,他为人放荡不羁,受不了那种一板一眼的规矩,很快就离开了私塾,来到长安。到长安之后,马周被一个叫做常何的武官收留。常何为人大气,跟马周性情相投,马周从此就寄住在常何家中,做了他的幕僚。

李世民第一爱臣不是魏征而是他,死后李世民扶棺哭,广招方士做法

当时李世民命令文武百官上书,详细分析朝政要事。常何是个莽夫出身,这种文章根本写不出来,于是让马周做他的枪手。没想到马周的这篇文章一递上去,立刻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视。他找到了常何,问他怎么写出来的这篇文章。常何是个死心眼,立刻回答皇帝说这篇文章不是他写的,而是自己府中一个叫马周的人写的。常何就这样将马周引荐给了李世民。马周也不负他所望,在御前侃侃而谈,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眼,当即赐官,从此他是青云直上,一路亨通。

李世民第一爱臣不是魏征而是他,死后李世民扶棺哭,广招方士做法

马周跟魏征一样,善于谏言,但是跟魏征相比马周的谏言要显得迂回很多,李世民对于马周所说的话基本上是全盘吸收的。君臣两人关系非常好,魏征在世时常跟李世民争执,但是马周跟李世民从来没有争吵的时候。马周连连升官,李世民甚至给了他太子太傅的职位,让他管教太子。当时马周患了消渴病,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糖尿病。

李世民第一爱臣不是魏征而是他,死后李世民扶棺哭,广招方士做法

古时候中医对于糖尿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大部分从饮食上改观,或者将居住的房屋转移到山清水秀的地方调养生息。马周病了之后,李世民非常的重视,命令左右在全京城范围内为马周寻找适合养病的住宅。同时命令御膳房日日制作适合马周食用的菜肴,如果马周今日进宫,他就与马周对桌而食。如果马周没有进宫,御膳房的菜肴也要送到马周府上。

李世民第一爱臣不是魏征而是他,死后李世民扶棺哭,广招方士做法

李世民曾经说过“一日不见马周,心中忐忑”,真正做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马周病势加重,李世民不仅多次亲自出宫探视他,还从宫中拨了不少御医会诊,但是都没能将马周救回来。马周去世时年仅44岁,李世民亲自出宫送葬,并且在马周的丧仪上号啕大哭。汉武帝对于自己的宠妃李夫人非常喜爱,李夫人去世之后,他召方士入宫,做法以求跟李夫人魂魄想见。李世民将这一套用在了马周身上,他广选方士入宫做法,只是为了跟马周的魂魄一会,跟马周再说上两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