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這部電影出自《愛樂之城》《爆裂鼓手》團隊之手

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登月第一人》改編自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的同名自傳,由《愛樂之城》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執導,如果你事前不知道,看完此片肯定不敢相信!

這部電影有別於他過往擅長的音樂題材,達米恩·查澤雷首次挑戰拍攝歷史傳記片,並率領團隊原班人馬,攝影指導萊納斯·桑德格倫、剪輯師湯姆·克羅斯等人,齊力打造一場真實、孤寂的月球之旅。

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到了頒獎季,此片肯定是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暴裂鼓手》《愛樂之城》早已把這位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最佳導演封神。但是關於《登月第一人》口碑,卻褒貶不一。可能導演擺脫擅長的題材,多少有些不適應。但是此片的製作絕對牛啊,《愛樂之城》原版人馬,沒得說!對了,傳說國內有公司已經買下了此片版權,也期待國內上映!

本片以訴求真實為前提,混合不同膠片格式的拍攝和剪輯風格,令觀眾深入阿姆斯特朗的內心世界,看見美國英雄背後,身為一個普通人、父親和丈夫的掙扎,重新審視這段歷史性的登月計劃。

原文:https://dcfilmschool.com/article/

“真實”為一切考量標準,顛覆太空電影的科幻美感

“那些太空任務的真實紀錄影像,是我靈感的主要來源。”

──《登月第一人》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當初接下本片的拍攝任務時,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曾思考,這個早已被定型的“登月神話”,究竟還有多少創作空間可言。直到他開始閱讀傳記資料,並觀看部分太空影像紀錄之後,他才理解到阿姆斯特朗成功以前的犧牲和困惑,並找出重新講述這段歷史故事的角度。

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重現60年代的太空科技

“原來在好萊塢電影裡,外太空看起來總是乾淨、時尚、清新,而且充滿科技感。”達米恩·查澤雷表示,為了讓觀眾理解1969年登月計劃的危險和瘋狂,他以真實影像為參考依據,並與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相互合作,共同還原二戰後的太空科技,讓本片不同於《太空先鋒》、《阿波羅13號》等經典電影,抹去一切科幻色彩。

為讓宇航員的生活更加可信,達米恩·查澤雷和《星際穿越》藝術指導內森·克勞利,拜訪多位宇航員的家庭及工作場所,觀看他們拍攝的影像資料,把“髒汙”看作重現真實的必要元素,並強調具有人工痕跡的機械外觀,讓太空艙內部看起來悶熱、粗糙,這也讓達米恩·查澤雷直呼:“我覺得自己根本是在拍紀錄片!”

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搭配不同膠片格式,貼近人心的視野變化

“作為一名攝影師,你必須遵循人類情感,選擇視覺呈現的方式,才能讓一切變得內在且真實。”

──《登月第一人》攝影指導萊納斯·桑德格倫

在追求真實重現的前提下,攝影指導萊納斯·桑德格倫一改《愛樂之城》精確、到位的攝影方式,以現實、自然為拍攝準則,掌握阿姆斯特朗的心理變化。為此,他用16mm、35mm和IMAX等不同膠片格式,捕捉不同場景的人物心理,讓觀眾在觀看電影的時候,能與人物感同身受。

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16mm創造真實和私密

由於現實中的宇航員所拍攝的真實任務影像,即是以16mm作為主要拍攝格式,因此片中的艙內場景,幾乎都是用16mm拍攝。例如,在本片開場時,阿姆斯特朗駕駛火箭動力實驗機獨自升空、下墜時,萊納斯·桑德格倫就是以16mm搭配鏡頭Canon 6.6-66mm T2.7,創造出駕駛艙內密閉、緊張的視覺感。

“16mm膠片的特寫鏡頭,是最人性化的視角。”萊納斯·桑德格倫表示,由於16mm近似家庭錄影帶質感,帶來親密感受,他在拍攝阿姆斯特朗和女兒的最後一次相擁時,也是以16mm捕捉父女之間的緊密關係,並搭配手持、特寫和失焦,讓兩人的情感變得更加深刻,也為阿姆斯特朗對女兒的思念,增添視覺上的說服力。

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35mm捕捉細節和內在

在拍攝NASA和家內環境時,萊納斯·桑德格倫選擇用35mm來呈現。一方面,35mm可以保留足夠的色彩豐富度及細節,讓觀眾看到藝術指導內森·克勞利的心血;另一方面,35mm和16mm在視覺上的鮮明對比,有助於呈現阿姆斯特朗在轉換普通人、宇航員和美國英雄的身份時截然不同的心境。

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IMAX呈現寬闊和孤寂

當阿姆斯特朗從太空艙內,往外踏上月球表面時,萊納斯·桑德格倫將畫面從16mm擴大到IMAX,讓觀眾完全沉浸於月球表面的震撼和超現實;同時,通過IMAX與16mm的視覺對比,讓觀眾感受到人類與月球的強烈疏離感,萊納斯·桑德格倫也表示:“這裡就像是個亡者的星球。”

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平衡空間轉換步調,深入內在的剪輯節奏

“每一段影像素材,都有它潛在的價值。”──《登月第一人》剪輯師湯姆·克羅斯

忠實呈現阿姆斯特朗的私生活,以及60年代登月計劃的實況,是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創作本片時的初衷;因此,他稱本片的剪輯結構為“月亮和廚房”,讓觀眾在工作和家庭、主觀和客觀之間,感同身受阿姆斯特朗的心路歷程,而兩種不同剪輯風格的混合,便是剪輯師湯姆·克羅斯的工作挑戰。

親密真實的家庭紀錄

“不同於以往的精準剪輯,達米恩·查澤雷這次希望一切顯得凌亂。”湯姆·克羅斯解釋,為了讓阿姆斯特朗的家庭生活逼真可信,他們以盛行於60年代的紀錄片風格“真實電影”(Cinéma vérité)為依據,保留演員Ryan Gosling和孩子們互動時的即興表演,以及畫面的快速縮放、晃動、失焦等,讓整體看來自然寫實。

不敢相信这部电影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团队之手

身歷其境的太空艙駕駛

達米恩·查澤雷善於以“快速剪輯”(Quickcuts)的敘事方式,加快影片節奏,讓電影充滿刺激感,這個特點在《爆裂鼓手》裡,可說是被運用的淋漓盡致。同樣的手法,也出現在本片中,但湯姆·克羅斯宣稱,後者的插入鏡頭(Insert shots)數量,絕對是前者的十倍以上。

為了表現太空艙的幽閉,湯姆·克羅斯以快速剪輯的方式,編排大量的主觀鏡頭和特寫鏡頭,模擬阿姆斯特朗面對駕駛座的狹窄視角,塑造緊繃、危急的氣氛,讓觀眾對周遭一切感到壓迫,並在危機發生時,讓觀眾看見阿姆斯特朗的不安與害怕,令觀影體驗充滿沉浸感。

協調不同影像風格

面對拍攝風格迥異的素材,湯姆·克羅斯儘可能在“月亮”或“廚房”之間取得平衡,避免其中一邊的畫面過多,導致電影整體變得保守、偏頗。

湯姆·克羅斯舉例,雙子星8號任務的片段,正是取得平衡的最佳成果,他將太空艙內的畫面,同時插入NASA指揮中心和阿姆斯特朗家人的畫面,讓觀眾能看到電影裡所有的影像風格,卻又不因此感到困惑。

此外,為了確立電影主題,並檢視整部電影的走向,湯姆·克羅斯和達米恩·查澤雷偏好從結局開始剪輯,再加上達米恩·查澤雷常以精確的分鏡設計影片結構,明確定義自己偏好的敘事風格,並敢於刪減不必要的影片長度,讓湯姆·克羅斯讚賞:“達米恩·查澤雷真的有非常好的剪輯思維。”

“在登月神話的背後,其實有著無數的失敗與犧牲。”

──《登月第一人》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雖然本片首映後不久,就因未拍出“登月插旗”的畫面,引發保守人士不滿,但在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專注刻劃阿姆斯特朗心境的初衷之下,阿姆斯特朗的家人挺身支持這樣的選擇:“這是關於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儘管他最後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卻也為此付出巨大的犧牲。”讓本片不只是歌頌一段歷史,更是關懷一位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