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为什么会从美国的亲密盟友,变成不共戴天的死敌?

云石君


伊朗从中东最世俗,最开放,最亲美的君主制国家。变成为中东最宗教化。最隔绝。最反美的国家,而这一切就是始于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也就此造成了当时美国自二战以后最大的外交战略危机,也导致了卡特连任失败。

在二战结束以后,整个中东爆发阿拉伯复兴运动,美国由于支持的以色列立国和入侵巴勒斯坦,遭到整个中东国家的反对,埃及和叙利亚与苏联很亲密。阿拉伯民族复兴运动严重地侵害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和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在1953年美国推翻合法摩萨台伊朗政府。推举亲美的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导致部分伊朗人不满。(埋下美伊不和种子)巴列维自此彻底亲美,而美国在中东也有了最强大的阿拉伯盟友。双方一拍即合之下,伊美成为了亲密的盟友。伊朗社会和生活也日益欧美化。也造成和宗教团体巨大矛盾。伊朗要得到美国的保护和援助 ,就必须和苏联对着干,当然。美国既然需要伊朗来牵制苏联。也就必须支持伊朗巴列维政府,美国在伊朗着巨大的投资。到70年代苏联进入全盛时期,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失败,导致美国战略全面收缩,其国力一落千丈。而由于石油价格暴涨。也让阿拉伯国家在国家话语权大大的增加,也迫使美国调整中东战略。只有一个伊朗显然是不行的。沙特和伊拉克从埃及与叙利亚手中夺得了阿拉伯联盟的主导权。成为新的中东霸主,在苏攻美守的格局下,美国开始加强同伊拉克和沙特的关系,美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迅速缔盟。而伊拉克和沙特同伊朗关系一直不睦。而且教派冲突很大

。美国虽然未必伤害伊朗,但却造成了伊朗和阿拉伯国家的对立。这样就造成了伊朗亲美的好处越来越小,也为伊美同盟走向破裂埋下伏笔。因为美国与伊朗关系是建立对抗苏联的基础上。但其他方面却一般。由于美国本土与中东相距甚远,阿拉伯国家不必太担忧美国入侵,万一不行可以倒戈苏联。可以说。美国调整中东战略,而倒霉的却是伊朗。因为伊朗绝对不可能在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争斗得到美国的支持。

在伊朗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伊朗是个世俗制国家。普通民众的的生活日趋欧美化,国家由于石油收入关系,国家极其发达,普通大众生活稳定富足。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富足仅仅是贵族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富足,而广大的普通伊朗民众生活还是很贫困的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最关键的是巴列维忽视了教派的力量。要不然,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也不会振臂一呼,群起相应。伊朗的政治危机在七十年代开始爆发出来。伊朗普通民众和伊朗宗教人员开始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他们要求国王结束独裁统治,允许霍梅尼回国。尊重承认伊斯兰教义。要求民主权力。甚至高呼“打倒国王,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口号。在1978年国王巴列维更换内阁,宣布部分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出动军警镇压宗教人士和反对者。在冲突中出现死伤人员。而由此引发全国各地大规模的示威和罢工造成石油工业停产,交通中断。就连学生也加入了示威的队伍。这场革命在十二月(也是伊斯兰历的穆哈兰姆月)达到高潮,而伊朗最大支持者美国也表示中立,实际上就是抛弃了巴列维政府。1979年,此后再也没能回到伊朗。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由巴黎回到德黑兰。当受到三百万人欢迎,霍梅尼立即宣布成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伊朗巴列维帝国政府就此灭亡。


霍梅尼上台以后,立即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府,王室财产被没收,没收美国财产,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律禁止。伊斯兰教规定成为唯一准则。就此美国和伊朗彻底决裂。而美国违背和伊朗新政府的协议。让巴列维也就是政治避难。更加激起了伊朗政府和民众对美国政府的不满。于是,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民众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了52名外交官。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对伊朗进行了全面经济制裁、终止从伊朗进口石油;80亿美元的伊朗政府资产被冻结,卡特派遣武装部队意图武力解决失败。此事也直接导致卡特连任失败,也让既然总统里根不得不采取谈判解决,最后经过几轮谈判。历时444天的人质危机得以解决。

但也从此开始。伊朗和美国空前对立,进而引发8年的两伊战争、随后的海湾战争,基地组织911事件一系列问题,而起点就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这是美国所预料不到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我们来通过具体时间谈谈美国和伊朗是如何从亲密盟友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

1953年12月,美国时任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发表他的“和平原子”演讲。他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一项政策,旨在为有兴趣为包括能源生产在内的民用目的开发核计划的友好国家提供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美国的盟友,伊朗成为该计划的首批受益者之一。(1959年,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德黑兰)

1957年,两国在华盛顿签署了一项协议,正式确定他们的合作,伊朗开始以民用为目的开发原子能。

1967年,美国向伊朗提供了其第一个研究核反应堆,即德黑兰研究堆,一台5兆瓦的设备,至今仍在运行。

1970年2月,伊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服从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

1974年,伊朗宣布至少建造20座核反应堆。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派专家到德黑兰帮助伊朗建设核反应堆。美国还帮助培训了麻省理工学院第一批伊朗核科学家。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沙阿及其家人逃离伊朗。流亡海外14年的霍梅尼返回伊朗。随着革命的爆发,伊朗的核能计划暂时停止。

(1979年1月16日,沙阿和法拉皇后离开伊朗)

1979年11月4日,伊朗学生们袭击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将外交官扣为人质,导致直至今日的外交违约行为。1981年1月21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执政期间开始,人质在被扣留444天后被释放。

1980年9月22日,在美国的支持下,伊拉克发动了对伊朗的军事袭击,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两伊战争期间,伊朗感受到能源紧张,决定恢复对核计划的研究。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伊朗趁机投入资金加快核电研发。1995年,与俄罗斯签署了几项与其核计划发展的交易。

2002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指责伊朗秘密执行核武计划。2003年6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视察的报告称,伊朗未能遵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一年多以后,伊朗向欧盟谈判代表承诺,将暂停所有核燃料加工。

2005年,艾哈迈德·内贾德上任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称伊朗已恢复伊斯法罕核研究设施的铀转化。随后,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制裁,并给伊朗60天的截止日期以暂停浓缩。伊朗称该决议是非法的。

2007年,美国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并指责伊朗革命卫队发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了2009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份季度报告称,伊朗已安装7231台离心浓缩机,自3月以来潜在产能增加25%。两个月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伊朗的铀浓缩规模略有下降,而离心机的安装数量也增加了约1000台,达到8308台。

2013年9月27日,鲁哈尼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历史性的电话会议。伊朗同意停止某些核活动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监测。作为回报,轻微的制裁被解除。

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世界六大强国签署核协议,正式称为联合综合行动计划(JCPOA)。这项协议结束了近12年来美国领导的伊朗与西方大国之间的核对峙。作为伊朗放弃其核武器计划的交换,国际制裁被取消。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在他的竞选期间,特朗普一再誓言退出伊朗核协议,称其为“最差”交易。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正式推出核协议。将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


走进伊拉克


一九七八年,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以霍梅尼为首的宗教狂然主义者,利用伊朗的贫富差距,鼓动人民起来造反,一时间游行示威不断,国王成了反对对象,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是一个非常软弱无能的总统,觉得只要美国不支持国王巴列维镇压,劝说巴列维离开,新政府肯定感恩美国,和美国建立良好关系,失去了美国的支持,巴列维流亡美国,失去了效忠对象,军队立即变成一盘散沙,前政府的高官和将军被屠杀,霍梅尼回国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府,而霍梅尼就是一个疯子,他只想建立伊斯兰国家,所以他反美,反苏,反中,后来霍梅尼更是违反国际法,暗助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面对伊朗的挑战,美国进行了营救人质行动,最终由于飞机相撞,导致失败。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在几十年的制裁之后,伊朗经济是直线下降,飞机也因缺少零部件失事,霍梅尼的继承者哈梅内伊知道和美国人对抗没有好下场,才有了伊核协议,才有了内贾德被禁选。而特朗普上台后,觉得伊核协议对伊朗有利,随时想撕毁伊核协议,估计哈梅内伊作出更大的让步,才能和美国搞好关系。


勿以善小而不为144


伊朗与美国,就如同国与国一样、朋友与朋友一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伊朗为什么变成美国死敌?原因有三:

一是美扶持的巴列维被反美的霍梅尼武装推翻,加上后来又发生了绑架美外交官、占领美领事馆事件,美国恼羞成怒。


二是霍梅尼上台后,两伊战争时美国支持死敌伊拉克,伊朗也不是吃醋的,封锁海湾、发射导弹、部署水雷,炸美国军舰与商船。而美国击沉了伊朗护卫舰和导弹快艇,击落伊朗客机,伤害无辜平民。

三是美国在伊朗搞颜色革命。

四是美国拉拢阿拉伯国家对抗伊朗,而伊朗趁机生产核弹原料铀。


东语东愿


2015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伊朗核问题协议,并停止了对伊朗长达10年的制裁,原因是伊朗同意不提炼丰度5%以上的浓缩铀,并停建阿克拉重水反应堆。不过,自特朗普上台后,为了在中东构建“反伊朗统一战线”不断破坏伊核协议。近日,伊朗官方表示,将全力应对美国可能退出伊核问题协议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后果。

几十年来,伊朗受到美国严厉的经济制裁,从原本的盟友变成了死敌。而这转折点发生在1979年,那年的伊斯兰革命,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现在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美国强势进逼伊斯兰共和国,致使52名美国外交官和公民被伊朗扣为人质,这就是伊朗人质危机。危机后,伊美彻底走上了对立。

毫无疑问,国家利益才是决定国与国关系发展走向的最重要的因素。伊斯兰革命只是伊美关系恶化的一个引子,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伊美分道扬镳、长期对立的局面呢?云石君将做具体的分析。

首先来看,伊美为什么会结盟?

进入工业时代后,伊斯兰世界被基督教文明主宰的西方世界赶超,使得伊斯兰世界不复昔日的风采。而俄罗斯强势崛起,并向亚洲深入拓展,伊朗面临重大的外部威胁。

二战后,超级大国苏联牢牢掌控了中亚,南下中东蓄势待发。而苏联中亚板块与伊朗北方边境直接接壤,伊朗慌了神,只有借助美国这个强大的外部力量来向苏联施压。

对美国而言,支持伊朗可谓一石二鸟,不仅可以联合伊朗北抗苏联,同时可以西压阿拉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声势浩大的阿拉伯复兴运动四起,美国支持的以色列身陷战争的泥沼,而埃及、叙利亚等这样的阿拉伯大国却是与美国的死对头苏联太过亲密。最重要的是,阿拉伯民族复兴运动触犯到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甚至威胁到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究其原因是因阿拉伯民族复兴运动的根本目标,是将阿拉伯世界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进而一统中东伊斯兰世界。

原本,身处西半球大的美国与中东的地缘关系及其疏离,美国之所以能维持中东的主导权,美国只能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也就是说维持中东四分五裂的局面,并极力打压任何有一方坐大的可能。但是,如果阿拉伯民族复兴运动得以成功,阿拉伯世界整合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便有了对抗美国的能力。到那时,阿拉伯世界还能允许美国在自己地盘上撒野。

在这样的局势下,美国利用民族宗教矛盾,支持什叶派的伊朗,打压逊尼派的阿拉伯也成为了最佳战略。

一拍即合之下,伊美成为了亲密的盟友。

因利而合,那伊美又为何会分道扬镳呢?

伊朗要得到美国的保护和援助\t,首先在美苏关系上,伊朗必须是美国最忠实的伙伴,与苏联对着干。

而这也很符合伊朗传统的地缘政治战略:夺取中亚。在美苏对峙之下,只要苏联被整垮,凭借地缘优势,伊朗将中亚这块广袤土地纳入自家势力范围的几率很大。

不过,美国既然也是要利益伊朗来牵制苏联的南线,那么,在伊朗倒戈美国一方时,来自苏联的压力也会更大,伊朗的军事开支一直居高不下。

到70年代,冷战进入到第二阶段,苏攻美守,再加上美国在越南战场上频频失利,其国力一落千丈,自顾不暇的美国就没有更多的资源来支援伊朗。在这种情形下,伊朗只有独自死扛着来自苏联的压力。

而中东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更加重了伊朗的战略危机。

冷战后,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石油的需求量大增。而作为世界储油量最多的波斯湾地带也随着石油的大量需求而使得战略地位水涨船高。而沙特、伊拉克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在这场石油盛宴中,获利远比伊朗多得多。不巧,他们与伊朗是千年宿敌。

70年代初,受美元危机和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组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一番动荡后,美国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达成协议,将美元与石油挂钩,美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金融霸权。

一系列变动后,在海湾石油的加持下,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国力和战略价值也水涨船高,而沙特——伊拉克从埃及——叙利亚手中夺得了阿拉伯联盟的主导权。在苏攻美守的格局下,一个伊朗毕竟能力有限,也对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扩散作用不大。而如果和海湾阿拉伯国家结盟,不仅可以稳固建立在石油美元上的金融霸权,稳固建立在石油美元上的金融霸权,还可以牵制阿拉伯联盟内部亲苏的埃及和叙利亚。

于是,美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迅速缔盟。

靠着石油暴富的海湾阿拉伯国家,还有美国支持,大大增强了他们对抗伊朗的士气。而美国本土与中东相距甚远,阿拉伯国家不必太担忧美国对自己使坏,况且,还有倒戈苏联的那条路可以走。

美国调整了中东战略,而倒霉的却是伊朗。美国与伊朗抗苏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伊朗绝对不可能在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争斗得到美国的支持。而海湾阿拉伯国家有石油傍身,国力也会猛涨,这对伊朗来说,麻烦不是一般的大。

伊朗亲美的好处越来越小,也为伊美同盟走向破裂埋下伏笔。伊朗内部面临继续伊美同盟,与抛弃伊美同盟的抉择。

抛弃伊美同盟,意味着伊朗经营中亚的战略将被搁置。不过,这毕竟是目标,能不能实现还不好说。既然如此,还不如抓住当下,缓和与苏联的关系,避免两面受敌,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来自苏联的支持来增强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博弈能力。

而当时的巴列维王朝却依然选择亲美。面对巨大的外部压力,巴列维国王在伊朗境内发起“白色革命”,希望解放伊朗的生产力,将其打造成一个现代的工业化国家。毕竟,在中东,伊朗是顶级区域性地缘大国,本身也有丰富的石油,伊朗高原又对两河流域、波斯湾沿岸等阿拉伯精华之地形成地缘压制,一旦将地缘实力充分释放,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要想伊朗整个国家实现质的飞跃,那投入自然非同小可,还得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而长期与苏联和阿拉伯国家的牵制下,消耗之大不用说,在这种情况下哪还拿得出国家改造的本钱。显然,“白色革命”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巴列维国王一意孤行强力推行,引起了社会动荡,大量利益受损者向政府展开了激烈的反击。

改革失败,亲美的巴列维王朝下台。这也反映出了,在美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结盟后,伊朗面临的国际形势空前恶化。在内外交困之下,伊朗怎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还能使国家发展壮大?伊朗最终根据国情,新生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放弃伊美联盟。

不过,就算做不成亲密盟友,也不至于到了反目为仇的地步。最初,伊斯兰共和国没有反美,也没有亲苏,想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不过,最终,伊朗却彻底的站在美国的对立方,成为了仇敌。

那么,伊朗为什么会走上反美之路?美国又对伊朗做了什么?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82章。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伊朗与美国的关系多年来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1979年之前,美国与伊朗是亲密盟友关系,伊朗核开发与研究是在美国支持下开始的,伊朗最初的核设施也是在美国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第二,1979年伊朗内部爆发宗教革命,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青年学生占领了美驻伊使馆,扣压了美国外交人员,后来美国组织营救失败。从此伊美关系正式走向对立。

第三,美国策动多次打击伊拉克令伊朗感到不安的同时,也开始借机提升自已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加快启动了核武器研究,这次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


第四,在伊拉克战争趋于结束之际,美国加紧了对伊朗的制裁与打击,双方对抗的烈度增加。后来国际力量参与调解,在奥巴马政府的努力下,世界上美俄中英法德等大国参与下,伊核协议得以签定,美伊关系有所改善。

第五,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对这一协议不满,多次声称要退出伊核协议,5月8日特朗普把其落实到行动上,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再次进入对抗循环。

这一复杂历程表明,伊美之间矛盾复杂且历史久远,很难在短期内有大的改观。


姜运仓


伊朗和美国的关系转折发生在1979年:在1979年之前巴列维王朝统治下的伊朗曾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当时的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利用石油收入和美国的援助,推行以土改为核心的“白色革命”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试图按西方模式建立全新的伊朗国家。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生活模式和价值体系被引入伊朗,与此同时西方的生活模式和价值体系同伊朗传统的伊斯兰教义发生了摩擦。由于礼萨·巴列维激进的土改措施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求生,然而伊朗的工业和城市发展建设却不足以满足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们的生活需要,一时间伊朗失业人口激增。伊朗底层人民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宗教人士对西方模式的质疑日渐合流形成强大的主张恢复伊斯兰传统的民意基础。1979年对巴列维王朝极端不满的伊朗民众发动了伊斯兰革命运动,推翻了统治伊朗54年的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伊朗伊斯兰革命本身就是针对美国扶植的巴列维王朝的一次革命运动,革命后成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自然对作为巴列维王朝支持者的美国没什么好感。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美国不顾伊朗当局的抗议而准许伊朗前国王巴列维途经墨西哥赴美治病,于是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1979年11月4日4000余名伊朗德黑兰的学生在伊朗新政权的支持下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将美国国旗撕下来,挂上了写着“真主伟大”字样的白旗,将大使馆内的52名美国外交官扣押起来作为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的人质。这场伊朗人质危机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连选失败。尽管人质危机最终和平解决,但以此为标志两国关系日益走向对立:此后美国对伊朗进行了持续几十年的封锁制裁并曾一度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拉克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伊朗伊斯兰革命尽管是美伊关系的标志性转折事件,不过这充其量只是两国关系转折的导火索,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深层次原因始终都是各自的国家利益——毕竟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说伊朗伊斯兰革命是以推翻美国支持的巴列维王朝为目的,因此而与美国结怨,那么革命胜利后的伊朗的外交路线选择将遵循的是伊朗的国家利益;而美国在自己所扶植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也能务实地选择根据本国利益调整同伊朗新政权的关系。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伊之间的利益纠葛其实早已露出端倪:伊朗在中东是一个相对受到孤立的国家——中东绝大多数国家从民族属性上而言属于阿拉伯人,从宗教属性上而言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然而伊朗却是一个以波斯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尽管也信奉伊斯兰教,可伊朗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中的少数派——什叶派。长期以来伊朗同阿拉伯逊尼派国家存在着教派和现实层面的利益纠纷,处于一种被阿拉伯逊尼派国家孤立排挤的状态,因此伊朗希望在自己和阿拉伯逊尼派国家中获得外部支持。事实上1979年之前伊朗巴列维王朝之所以选择和美国结盟就含有压制阿拉伯逊尼派国家的意图,那么当美国不能为伊朗提供帮助时美伊之间的盟友关系也就算是走到头了。

巴列维王朝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曾大力援助伊朗工业化,甚至帮助伊朗建设核电站。然而伊朗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在当时东西方冷战对立的格局下伊朗不得不因为同美国的盟友关系而承受来自于北部的苏联的巨大战略压力。如果美国能在伊朗同阿拉伯逊尼派国家的对立中提供援助,那么伊朗的付出多少也算有回报,可如果美国不能提供援助,那么势必激起伊朗的反弹。这是伊朗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打得如意算盘,问题是美国的行动是根据美国的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最忌讳的就是某地区出现一个独霸该地区的区域霸主的出现,尤其是在中东这种涉及美国的石油战略的要地更是如此。由于美国同中东的地缘距离极其疏远,所以美国有必要在中东扶植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美国的国家利益诉求决定了美国必须尽可能维持中东各国的战略平衡,不能使任何一个中东国家做大做强,所以美国的中东战略其实就是尽可能在中东各国之间合纵连横分化瓦解,显然美国是不可能把自己的所有筹码压在伊朗身上的。

上世纪70年代初美苏冷战的格局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与此同时受美元危机和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组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作为应对之策美国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达成协议:将美元与石油挂钩,美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金融霸权。此后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和石油战略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局面下美国迅速同海湾阿拉伯国家结盟。这时长期作为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对手的伊朗气得直想破口大骂:”该死的阿拉伯小三,分明是我先勾搭鹰酱的“。伊朗的不满不仅是针对阿拉伯各国的,同样也针对美国这个”见异思迁者“——凭什么我伊朗要帮你美国承受来自苏联阵营的战略压力,而你美国扭头就和我的战略对手眉来眼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是伊朗社会长期潜伏的反美反西方民意的一种体现。

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本身就是以宗教教义为号召发动的一场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权自然要维护宗教界的利益。随着美伊关系的恶化伊朗不得不面对美国及其支持的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的挑战。伊朗面对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以及作为伊斯兰多数派的阿拉伯逊尼派的挑战必须最大限度调动国内资源以发展壮大自己。如果伊朗动用世俗权力去强制性刮地皮、拉壮丁,显然会激起民众的普遍反对。与此同时在美苏冷战的国际大格局下与美国交恶的伊朗只能选择倒向苏联,这时苏联的模式对伊朗构成了强大的吸引——苏联通过共产主义信仰将国民团结在一面旗帜下同资本主义阵营抗衡的经验很快被伊朗所借鉴。然而伊朗的国情毕竟不同于苏联:伊朗民族对共产主义这一无神论信仰并不热衷,而传统的伊斯兰宗教信仰在伊朗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于是伊朗开始尝试将国家政体打造为基于伊斯兰信仰的政教合一政权,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去鼓动人民同西方以及逊尼派势力对抗。在这样的局势下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伊朗国家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伊朗由此向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转型。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之前伊朗尽管信奉伊斯兰教,但在国家政体层面却和如今的土耳其等国一样是一个高度世俗化的国家,然而在1979年转型后的伊朗在国家外交路线的选择上日益深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伊朗基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宗教理念开始和以色列日益尖锐对立,而美国恰恰是以色列最大的外部支持者。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1979年之前伊朗跟美国是铁杆好基友,1979年之后伊朗和美国是敌人死对头

1925年12月伊朗军官礼萨·汗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伊朗由此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礼萨·汗本人十分欣赏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他上台之后就开始效仿凯末尔进行资本主义改革。

礼萨·汗是一个世俗主义者,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压国内宗教势力,将伊朗变成一个世俗国家。他以法国法典为蓝本制定了新的宪法,代替伊斯兰教法律,施行政教分离。

在外交上礼萨·汗坚持驱逐外国势力,积极收回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等国家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礼萨·汗宣布伊朗中立,同时保持了与英美和德国的关系,试图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找到平衡。但他的做法是美英苏所不能容忍的,为此苏联和英国联手逼迫礼萨·汗退位,将王位传给长子巴列维。

(巴列维国王、王后和太子)

巴列维是一个亲西方人士,他继位后立即加入了反法西斯联盟,并允许美国通过伊朗向苏联提供战略物资,也同意美军驻扎伊朗。

战后巴列维对内继续推行世俗化、法制化。

1963年巴列维国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社会全面推行世俗化改革。巴列维的改革政策有12条:

1.废除佃农制,将大地主和寺庙占有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

2.全部森林属于国家所有。

3.全部水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4.保障劳动者权益。

5.施行普选,给予妇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施行世俗化教育。

7.建立完善的医疗环境。

8.发展农业。

9.推行世俗法律,禁止宗教干涉司法。

10.变革国有资产,发展私有制经济。

11.制定全国性城乡建设的规划。

12.改组所有政府机关,行政权力下放,推行地方自治。

而在对外方面,巴列维则积极向美国靠拢,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最铁杆儿盟友。

对此美国也投桃报李,大力援助伊朗工业化,甚至帮助伊朗建设核电站。并且不仅与美国,此时的伊朗和整个西方社会关系都不错。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奔驰G级SUV就是巴列维时代伊朗军方下的订单,只不过这车子还没来得及量产,巴列维王朝就垮台了。

(男人的梦想奔驰大G,我们得感谢伊朗)

巴列维的世俗主义政策深深激怒了伊朗宗教阶层,而且由于当时伊朗政府腐败问题严重,导致民众对于王室非常不满。

从1978年起伊朗不断发生反政府示威活动,面对国内此起彼伏的反对之声,巴列维选择了武力镇压。不过这更加激化了矛盾,伊朗国内局势渐渐地越发不可收受,巴列维于是在1979年初逃往国外。

1979年1月末,在外流亡了15年的霍梅尼回到德黑兰,指挥革命武装里击败了忠于王室的部队,巴列维王朝倒台,伊朗迅速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

美国对于伊朗革命一直持观望态度,虽然美国国内也有人要求华府继续支持巴列维,但最终美国政府决定不干涉伊朗内政。

但令美国人想不到的是,新成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非常的激进。伊朗新政府一建立就将巴列维的改革全部废除,并且驱逐了美国在伊朗的军事人员。而1979年11月4日爆发的伊朗人质危机更是让美国和伊朗新政府彻底决裂。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逃离德黑兰》讲的就是这次人质危机事件)

事后美国与伊朗断交并开启了对伊朗的全面经济制裁。

而在随后爆发的两伊战争中,美国更是全力支持伊拉克。不过两伊战争并没有让伊朗新政府垮台,反而外国的入侵进一步巩固了伊朗伊斯兰政权的地位。

时至今日,美伊两国仍旧是处于严重的对立状态。特别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他任性的撕毁了奥巴马时期与伊朗签署的《伊核协定》,让刚刚有所缓和的美伊关系重新跌入谷底。


千佛山车神


伊朗与美国的交往,1979年伊斯兰革命是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两个国家好的能穿一条裤子,伊朗的巴列维王朝配合美国的中东政策,可以说天衣无缝,每一步都唯美国马首是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1979年底,伊朗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巴列维王朝的抗议活动,又被称为“伊斯兰革命”,国王巴列维等人西逃(逃向西方国家),从此伊朗走上了坚定的反美道路。

就当时伊朗国内局势来说,反美是增强伊朗国内的民族凝聚力的一剂良药,这一趋势被伊斯兰革命后回国的霍梅尼利用,成为屡试不爽的强心针。

首先是伊朗强力要求美国在伊朗的军事基地迅速撤销,搞得驻伊美军异常狼狈的退出了伊朗,以此事件为标志,反对美国的浪潮迅速蔓延到了经济和文化层面,首先是伊朗的石油权益不再对美国开放。


再就是在伊朗的一些标志性企业麦当劳、肯德基纷纷放弃伊朗市场,像可口可乐这样脍炙人口的商品,在伊朗都成为了禁销品,使得伊朗不能再从伊朗获得哪怕一星半点的利益。

但伊朗带给美国的伤害还在持续增加,在政治层面,1979年的12月,发生了针对美国大使馆的人质事件,驻伊朗的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以及武官共计百余人,被伊朗的大学生围攻达444天。

美国为了显示自己的强硬,期间还发生了营救人质行动,结果以失败告终,海军陆战队折损数人。

因为应对伊朗问题游摆不定,美国时任总统卡特还因此失掉连任的机会,从此历任美国总统开始对伊朗采取强硬措施,因为伊朗的主动挑衅,美国对伊朗的强硬政策也往往能够无往不利,自此以后,两国交恶,成了不可改变的历史潮流!


历史三日谈


伊朗和美国的关系可以说验证了一句话,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伊朗的历史就是和现代大国争斗的历史,为了生存伊朗先后依附美国,倒向俄罗斯,都是有当时的身后背景。

早期的伊朗,也是个大国,伊朗在中东叱咤风云的时候,苏联和美国都没有诞生。不幸的是在现代社会,衰落了。被新兴大国苏联和美国超越。在早期,苏联刚刚崛起的时候,苏联的扩张主义引起了伊朗的忧虑,生怕被苏联吞并。只好和那时的西方大国美国拉近关系。而美国那时候正愁无法介入中东,正好伊朗递来了邀请,美国才在中东有了立足之地。这就是美国和伊朗为什么成为亲密好友,后来为啥变成不共戴天的死敌?也是因为利益。

后来的中东发现了石油,由此出现了很多的产油国,形成了海湾阿拉伯国家,而这些阿拉伯国家和伊朗是不共戴天的。美国为了更大的利益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形成了联盟。给海湾阿拉伯国家提供武器等资源,又从海湾阿拉伯国家拿走石油,以及后来的石油美元的出现,让很多海湾阿拉伯国家军力大涨,对伊朗形成了威胁。此时的伊朗可以说是腹背受敌,既要承受苏联的压力,还要抵抗海湾国家的压力,而美国却对伊朗漠不关心。这种危险的局面最后导致了亲美的巴列维倒台。出现了霍梅尼当政的伊朗,就此和美国彻底分道扬镳。

伊朗和美国的分道扬镳,不只是我说的原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查阅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