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近防系統要取消密集陣,改用“海麻雀”?你認為這樣做會有什麼影響?

夏傑


美軍目前替代密集陣近距離防禦機炮系統的新型武器,包括海拉姆防空導彈和海麻雀ESSM導彈。

美國海軍海麻雀導彈系列的一個重大發展突破,就是編號RIM-162的海麻雀ESSM發展型(Evolved Sea Sparrow Missle,ESSM),起源於1985年展開的北約90年代護衛艦替代計劃(NATO Frigate Replacement,NFR-90)。

密集陣但是已經很難對付先進反艦導彈,主要是其探測系統無力捕捉超低空高速飛行的先進導彈,而且機炮連續攔截次數、射速、炮彈貫穿能力不足,容易在攔截中錯失目標。

ESSM導彈雖然名字與海麻雀相關,但幾乎是完全新設計的導彈,攔截超低空導彈能力很強,因此被用於替代一部分密集陣系統。

當時這一計劃總共有八個北約國家(美國、 英國、法國、西德、意大利、荷蘭、加拿大、西班牙)加入。

美國為NFR-90推動一個名為北約防空作戰系統(NATO Air-Wafrare System,NAAWS)的專案, 目標是發展一種具備同時間追蹤、接戰多個目標的防空系統,能應付飽和空中攻擊,號稱迷你版宙斯盾攔截系統。

它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攔截超低空反艦導彈。

NAAWS由美國海軍自身的短程防空作戰系統(Short Range Anti Air Warfare System,SRAAWS)演變而來,原本SRAAWS的目標是發展一種比宙斯盾系統相對簡單廉價、又能在較短距離同時攔截許多目標的系統,適合裝備於尺寸相當於派裡級導彈護衛艦的艦艇上。

NAAWS包括以下幾個具體項目: 負責遠距離對空監視的大量搜索雷達(Volume Search Radar,VSR)、能同時精確追蹤多個目標並指揮導彈攻擊多個空中目標的多功能雷達(Multi Function Radar,MFR) ,並配合具備點防空自衛以及一定區域防空能力的防空導彈系統。

這一構想,針對密集陣機炮系統無法有效對付隱身、超低空反艦導彈的問題,通過新型雷達、導彈攔截這類目標。

1980年代,美國為了搭配宙斯盾系統而發展出的標準SM-2導彈,採用中途指令更新(導彈下傳回報本身位置參數給母艦,母艦計算出修正指令並上傳通道傳輸給導彈)、終端半主動導引模式, 彈道初期先上升到低阻力的高空域巡航,透過資料鏈接收母艦上傳通道傳輸的修正指令,由自動駕駛儀計算航道,進入彈道終端後才開啟尋標器來接收射控雷達回波。照明雷達引進分時照射方式,一具雷達就能分時導引多枚不同的在空導彈來攻擊多個目標。因此,進一步改良的發展型海麻雀, 也以SM-2的諸多技術特徵作為發展標的。

美國有四個團隊投標NAAWS提案,分別以通用電機(GE)、西屋(Westhousing)、休斯、雷神為主承包商;此外,西德、荷蘭 也聯手推出NAAWS方案,以HAS開發的主動相控陣雷達(APAR)為核心,搭配SM-2與海麻雀導彈。除了美國主導的NAAWS之外,法國、意大利則推出未來面對空導彈族系(Future Surface to Air Family,FSAF,即Aster防空導彈系統)來角逐NFR-90的防空系統。

其中,GE主導的系統堪稱宙斯盾系統的縮小版, 其核心是一套由宙斯盾系統SPY-1相控陣雷達縮小衍生而來的護衛艦相控陣雷達(Frigate Phase Array Radar,FPAR),仍採用S波段,能同時滿足VSR與MFR的需求; 此外,搭配的防空武器系統包括MK-41垂直髮射系統以及SM-2、現有RIM-7P垂直髮射海麻雀防空導彈等。

這一構想具有代表性,證實了各個廠家都希望用成熟技術,打造新型導彈系統,迅速而低成本的解決密集陣無法對付相關目標的問題。

雷神的方案則以研發中的C-MAR型C波段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為主(衍生自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的MPQ-53相控陣雷達),西屋的方案則以用於B-1B戰略轟炸機的AN/APQ-164電子掃瞄雷達(這是美國空軍第一種實用化的機載相控陣雷達) 為基礎來發展MFR。

休斯的方案則以現有的MK-23目標追蹤系統(TAS)發展出I-TAS,是各家方案中體積重量與成本最低者,然而性能也相對最低。

總體而言,GE宣稱他們的縮小版宙斯盾是各方案中性能最好且最為成熟(已有宙斯盾系統的成績證實)者,雷神的C-MAR與西屋的APQ-164衍生型都還沒有實際運作的成品,而休斯的I-TAS顯然性能差一大截。

最終,ESSM研製成功,交付各國客戶使用,成為替代部分密集陣、部分標準防空導彈的新型中近距離導彈系統。


加特林


Mk15密集陣近防炮雖然有實戰檢驗,不過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產品了,雖然經過了兩次主要的升級,但是密集陣的基本架構限制變得日益明顯了。

第一,不能有效的對付衝刺速度在馬赫數2.0以上的目標,密集陣配套的火炮是M61型20毫米火神機炮,彈丸重量不容易做上去,有效射程比較短,在對付末段速度很高的反艦導彈時殺傷窗口比較小,難以做到確保擊落;

第二,密集陣的彈藥基數較小,在典型的炮座上部署的密集陣的彈藥基數是1550發,看似不少,但是我軍的H/PJ-12型730近防炮達到了兩個1280發的彈鼓,總載彈量比密集陣多出了85%。密集陣Block1A/1B為了攔截新型反艦導彈,射速達到了4500發/分鐘,而通常擊落一個反艦導彈類型的目標需要3-4秒,也就是需要消耗225-300發彈藥,而1550發彈藥只夠大約攔截5-6個目標,相比之下,拉姆的21聯裝發射架的優勢就相當明顯了。

拉姆導彈的有效射程明顯大於密集陣,密集陣真實的有效射程目前仍是保密的,不過一般認為不超過3公里,而拉姆導彈的有效射程達到了9公里,大致三倍於密集陣,這個優勢讓拉姆導彈攔截概率可以獲得不小的提高。

美軍宣稱在面對單個目標時,拉姆導彈的單發毀傷率高於95%。

而且拉姆導彈可以通過修改引導頭、換裝更新型的火箭發動機和火箭燃料實現性能不斷提升,這遠不是口徑限制在20毫米的密集陣近防炮可比的。

同時,裝滿21發實彈的拉姆導彈發射系統的重量為5777公斤,而裝滿1550發實彈的密集陣系統的重量為5700公斤,兩者幾乎相差無幾,對於美軍換裝來說,在重量上的代價相當小,幾乎只要是原來能裝密集陣的位置就能換裝拉姆導彈。

相比起來,雖然拉姆的優勢相當明顯,但畢竟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而且美軍的預算不算特別充裕,所以換裝總還得有個過程,但這個過程只能是拉姆取代密集陣而不是反過來。

另外還需要提一下,美軍的先進海麻雀導彈在攔截來襲反艦導彈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它和拉姆的組合,再加上宙斯盾系統的指揮,構成的10年代反艦導彈防禦系統的效能是相當恐怖的。


現代艦船雜誌社


首先,糾正題主一個問題,海麻雀導彈並不是近防導彈,事實上,美軍近防導彈的代號為RIM116“海拉姆”。美軍之所以要拋棄“MK15 block1B密集陣近防炮”系統,主要還是密集陣的作戰範圍太小、攔截次數太少攔截成功率太低,已經無法勝任軍艦末端攔截的任務,為軍艦撐起堅實的防空保護傘。

(海拉姆近防系統)

“MK15型密集陣6管20毫米近防炮”是美國根據馬島戰爭研發的一款近防機炮,它主要系統包括一門20毫米6管加特林炮,一個光電探測系統和一個小型火控雷達。其中,6管20毫米加特林機炮的最大射速為3000發到4500發/分,備彈1550發,有效射程1500米,具備攔截亞音速掠海目標的能力,但是不具備攔截超音速目標的能力,也不具備多目標交戰能力。

而“海拉姆”艦空導彈是由美國和德國聯合研發的項目,拉姆項目的初衷是為水面艦艇提供高效率、低成本、輕量化的自衛系統。它是一種可以不依靠外部信息系統的獨立的反導系統,它將大大增強目前艦艇對抗反艦巡航導彈的能力,增強軍艦的生命力。相比於密集陣近防炮,海拉姆防空導彈系統的有效射程大大增加,達到了12000米。由於其採用的是紅外製導的“響尾蛇”導彈,是一種射後不管的導彈,不需要雷達為其提供製導,多目標交戰能力大大增。

最為重要的是,密集陣雖然備彈1550發,但是這也僅夠密集陣點射10-12次,而海拉姆導彈採用的是21聯裝防空導彈系統,足夠攔截21次,火力飽和度大大增加。而且海拉姆導彈能夠攔截掠海超音速目標,這大大提高了軍艦的生存能力。所以,綜上所述,美國海軍拋棄密集陣,用海拉姆取而代之,是一種必然選擇。


軍情解析


只有伯克

IIA型的幾艘取消了密集陣

當年他們在伯克級IIA型上取消密集陣,把壓力全部給壓在了海麻雀上面。結果就是論證了半天,想想又覺得還是不保險,又給裝了回來,後面的幾艘IIA型,又在艦中部加了一座密集陣。

取消的可能是美軍對密集陣的攔截效率不滿意,據說最佳狀態也只有50%的概率,所以乾脆取消了密集陣。



59式殲星艦


“密集陣”是美軍在上世紀80年代研發使用的一款近程防禦系統,使用6管20毫米M-61A1加特林火炮,備彈1550發,體積小、反應快,在當時應該是一款性能優異的近防系統。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款武器也開始落後了。

首先是彈丸較小,20mm的彈丸很難有較遠的射程,使得麻雀陣的防禦範圍過於狹小。事實上,美軍並未公佈麻雀陣的有效射程,不過相信最多不會超過3公里,畢竟只有20mm口徑,再遠就打不準了。並且對於稍大點的超音速反艦彈,20毫米口徑彈首先是命中困難,最後即便命中很難保證中止效果。

其次是彈藥基數過小,1550發的備彈,看起來不少,其實也就剛剛滿足5-6次的攔截射擊,這種攔截數量顯然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對於美海軍來說,拿“密集陣”做軍艦的“守門員”著實有點不放心。

這裡可能需要說一下,構建在“阿利伯克級”上的軍艦防禦系統,主要防禦對象就是敵方高速突防的反艦彈。目前看很少可能會出現末端亞音速的反艦彈還能衝到“密集陣”面前,需要它端起加特林掃射的情況。而最後突破軍艦防線肯定都是重型超音速反艦彈那種大傢伙,所以“密集陣”最後端著加特林基本上跟擺設差不多,不僅打不了幾槍,也打不到、打不下來什麼。

美海軍最後看中了“海麻雀”系統,首先“海麻雀”整體重量只有5777公斤,與5700公斤的“密集陣”差距不大。但“海麻雀”裝彈21發,也就是說在同等重量下,“海麻雀”可以攔截21次,而“密集陣”只能射擊5-6次,至少從使用效率、攔截次數上來看,無疑“海麻雀”更高效。何況,“海麻雀”射程更遠達到9公里,顯然防禦範圍比“密集陣”要更廣闊。所以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最終升級跟換“密集陣”系統也就再所難免。


楠竹一


為什麼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近防系統要取消密集陣,改用海麻雀?

題主這個問題問的有意思,其它大部分的答案都以為是題主錯把海拉姆說成了海麻雀,實際上他們不知道伯克IIA型驅逐艦確實有一段時間是沒有裝備密集陣近防系統的,近程防禦基本上都是依靠兼容在MK-41垂髮中的改進型海麻雀防空導彈(ESSM)來負責。

(伯克IIA型驅逐艦有一段時期並未安裝密集陣近防系統,圖中的DDG-85就是個例子。)


至於伯克級驅逐艦為什麼要取消密集陣近防系統,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改進型海麻雀的優異性能以及密集陣近防系統本身不太給力這兩個主要的因素了。

首先來講,改進型海麻雀的前身正是負責艦隊近程防空的RIM-7海麻雀艦空導彈,相比其前身,改進型海麻雀可謂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射程、射界、對高機動目標的攔截能力都有了顯著提升以外,最重要的是還能以1坑4彈的模式兼容到MK-41的垂髮之中,極大的提升了其對空防禦的火力密度與持續性,是一款性能極為優秀的中近程艦空防禦系統。

(對於伯克級來講,兼容在MK-41垂髮中的改進型海麻雀是一款十分可靠的防空系統。)


而密集陣系統作為一款極為經典的近防系統,雖然其設計對各國海軍的近防系統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然而其在美國海軍內部風評並不算好,除了它使用的20mm彈殺傷力與射程均不太足以外,最致命的是其在多次的實戰中都並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換句話說就是:當我們需要密集陣的時候,它總不在,由此可見美國海軍對其的態度。

(密集陣系統雖然經典,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其在美國海軍內部的風評卻不高。)


以上兩個原因直接導致了伯克IIA型驅逐艦在一段時間內都未安裝密集陣,而使其近防炮系統暫時處於“裸奔”的狀態。不過之後美國海軍又開始尋味起來,密集陣系統雖然不太靠譜,但是相比ESSM這種艦空導彈,好歹在抗干擾能力上還是有優勢的,而且當下其面對的非傳統性威脅越來越大,所需要執行的反海盜與反小型水面快艇的任務也成了重點,在這種情況下,在伯克級上除了加裝了新的MK-38型大毒蛇遙控武器站外,密集陣系統也在之後得以恢復使用。

(之前由於種種原因取消,之後又因為種種原因得以重裝密集陣近防系統的DDG-85。)


不過近年來,在某些熱點海域美國與傳統軍事強國潛在衝突的可能性也有所加劇,加之拉姆近防導彈模式的成熟。因此在某些前言熱點地區部署的伯克級驅逐艦也開始在密集陣近防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其成果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海拉姆”近防導彈系統。

(密集陣改裝海拉姆後進行試射的伯克級驅逐艦。)


這個系統最大的特定就是在保留了原先密集陣系統的搜索、跟蹤雷達與光電跟蹤儀的基礎上,取消了其標誌性的6管20mm近防炮,在原炮位改裝了一部11聯裝的拉姆導彈發射裝置,簡單的來講就是密集陣火控+拉姆導彈的結合,使其近防系統的最大攔截距離從密集陣的2.5KM提升到了海拉姆的17KM以上,這個措施無疑大大強化了伯克級的近程防禦能力,為將來的密集陣系統的升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

(密集陣與海拉姆系統的對比,繼承了密集陣火控系統的拉姆就是今天的海拉姆。)


除了海拉姆以外,得益於激光技術的進步和實用化,美國海軍也曾經規劃過未來在密集陣近防系統的基礎上兼容大功率激光反導系統用於執行末端防空反導任務。


中外艦聞


美軍用來代替密集陣近防系統的,並不是海麻雀,而是海拉姆。這兩者都是中近程防空導彈,雖有一些不同,但這不是今天要討論的主題,今天的主題是是否該取消密集陣近防系統,用中近程防空導彈來代替。美軍近防炮射出的彈幕

作為當今世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在軍事發展中並沒有什麼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很多事情都需要靠自己摸索。正所謂“美國摸著石頭過河,我們摸著美國過河”,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找錯方向走彎路是很正常的事情。從當年F-4鬼怪戰機沒有機炮而被米格戰機吊打的傳言,到今天美軍瀕海戰鬥艦戰術思想上的失敗都可以看出,這個軍事界的老大並不是那麼好當的。

密集陣末端防禦系統也是美軍一手搞起來的,然而自它問世之後,成功的案例一起也沒有,失敗的案例的倒是有不少。例如1987年美軍的斯塔克號護衛艦被友軍的“飛魚”反艦導彈誤傷,艦上的密集陣系統沒有發揮任何作用;2000年美軍科爾號驅逐艦被自殺小艇衝撞,出現了人員傷亡,艦上的密集陣系統也沒有發揮作用。美軍麥克坎貝爾號驅逐艦取消近防炮

因此,2002年服役的第35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開始取消了近防炮,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海拉姆近防導彈。如果從數據上對比,後者具有明顯的優勢。

美軍的M61A1近防炮有效射程在1500-3000米左右,這個距離亞音速的飛魚導彈要飛5-10秒,而我國的YJ-18等超音速反艦導彈則只需要1.5-2秒。這麼短的時間裡,MK15只能進行一次攔截,如果來襲的導彈是兩枚或兩枚以上,那麼攔截失敗的幾率是100%,因為密集陣系統不具備多目標攔截能力,只能打完一個再打下一個,時間上根本來不及。M61A1在夜間射擊

M61A1近防炮的口徑為20毫米,彈丸重量只有113克,在面對高速來襲的導彈時,就算命中了也不能保證一定能摧毀導彈。我國的P/H-J近防炮(也稱1130近防系統)口徑30毫米,彈丸卻重達400多克,每秒鐘170發的射速也提供了足夠的摧毀能力。

即然近防炮有這麼多不足,而換裝“海拉姆”導彈系統的成本也不高,於是美軍很快將密集陣的M61A1炮換成了11 聯裝的RAM導彈,但傳感器仍使用了密集陣的傳感器,這體現了低成本的螺旋式發展思路。海拉姆密集陣,只是將M61A1炮改成了RAM導彈

改進後的“海拉姆密集陣”攔截距離提高到了9公里,是原來近防炮的3倍多。同時它採用了紅外熱成像制導,發射後不用管,可以同時攔截多個目標,火力通道大大優於近防炮。雖然只有11枚導彈,但攔截效率肯定是要高於備彈1500發的M61A1的。

軍艦的防禦體系都是分層防禦,等到末端防禦系統都啟動時,已經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了,這個時候當然是手段越多越好。因此“摸著美國過河”的我們,在安裝了紅旗10近程防空導彈的同時,仍然大力發展出1130近防炮,畢竟兩條腿走路才走得穩。

而我國還發展出主炮末端防禦體系,即大口徑主炮每分鐘40-120發的空爆彈幕攔截來襲目標,即可以彌補近程防空導彈數量的不足,又可以解決近防炮只能攔截單一目標的短板,這比美軍單純依靠海拉姆要可靠得多。


沙場秋點兵


1.取消的密集陣已經安回去了,只不過是安裝了一套,在船後面,前面的那套沒有恢復。沒記錯的話是從DDG85號艦開始的吧。開始取消,後來又安了一套。

2.伯克上用的海麻雀都是最先進的ESSM,屬於中程防空導彈,不是近程。他和密集陣之間沒有替代關係。防禦距離不重合。是有明顯層次的。有沒有密集陣的時候,都有ESSM。

3,可以和密集陣互換的相互代替的是海拉姆導彈。伯克沒有使用過海拉姆。

4.看了幾個回答,解釋個事情,近防攔住目標不怕慣性繼續傷害艦船嗎?甚至有人認為和沒攔住一樣。導彈被攔,導引部分損壞,失去正確導引的會亂飛,真心不是依靠慣導還繼續維持原方向,因為慣導的陀螺儀也壞了。自動駕駛儀會很逗逼的瞎飛失控落水。反倒是那些被打的凌空爆炸的反而會有後效傷害。所以不是近距離攔截射速越高彈藥越猛越好。毛子說彈炮一體的卡什坦好,中國說11管+30毫米穿甲蛋好,美國說密集陣就可以了。三家都是經過各種論證測試的。作為愛好者的我們不能也不可能懂誰的對,雖然黑美國很流行很時髦。大家都熱衷黑密集陣追捧1130


文化知識小詞典


密集陣”是美國海軍為解決軍艦近程防空問題專門設計製造的六管20毫米口徑自動旋轉式火炮系統,又稱MK15“火神”密集陣系統。該系統於80年代初投入使用,主要裝備大型戰鬥艦艇。 這個服役快40年的武器很難適應當今的戰場環境 所以被棄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原因分內外

內因嘛: 外形複雜 ,不利於艦艇隱身 (荷蘭的守門員和我們730,1130都是隱身設計)。威力過小, 6管20mm彈藥 射速只有3000發每分 作戰距離只有可憐的1500米。根本無法對抗超音速反艦導彈

而俄羅斯“卡什坦”華夏“730/1130”荷蘭的“守門員”都30mm的彈藥,彈丸威力大。 射速都在7000發以上 作戰距離都在4000米以上。都 具備反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能力

外因 :和米帝有潛在衝突的國家地區都普遍裝備了超音速反艦導彈 當前密集陣就如同虛設 還有更重要的是米帝在“響尾蛇”空空導彈基礎上開發出更為先進的海拉姆(RAM)艦空導彈系統。海拉姆”導彈系統用11枚RAM導彈取代了“密集陣”M61A1 20毫米炮,雖然

採用“密集陣”系統的傳感器,將進一步擴大“密集陣”系統對掠海導彈的攔截距離。同時,還具備了攻擊直升機、飛機和水面目標的能力。

所以密集陣只能下課了!


Chasseur沙瑟尓


個人認為,目前美國海上威脅幾乎是0,裝哪一種區別都不大,如果我是美國海軍,我肯定也這樣折騰,藉口海麻雀性能優異先換上導彈再說,不然國會那邊很難批錢出來,密集陣先撤下封存,等真的有威脅了,密集陣再裝上去也就幾天的事情,軟件事先寫好就行了,真正跟誰打起來,只要艦上騰出幾平方安裝下就行了,雙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