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怎麼辦?

德蜜悅耳動聽


說實話,我也沒什麼好的建議給您。

侄女姑爺是位高智商大帥哥,考上西城重點高中,高一時厭學,父母不同意。他不去上學,父母逼著他又參加了一次中考,還是重點學校,還不去上學。第三年又考,還是重點,還不去。父母沒辦法,只得由他。認為教育體制有問題。組樂隊,主創;二十出頭寫小說;可惜都沒什麼結果。畢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想不走尋常路很難。

村裡鄰居的帥哥,州重點中學上高中,厭學逃學。跑了一個多月,被街坊找到。父母、爺爺誰勸也沒用,我勸了一次,回去上了一學期,終於還是不念了。原因,學校準軍事化管理,他很聰明,年級前五,受不得嚴管。南下務工,現在家做微商,打工的加工廠的名牌鞋。

我媽老伴的親孫子,小時候他媽望子成龍。家裡經過兩次拆遷,不知道趁幾千萬。從一年級沒斷過補習班,沒過過寒暑假。初中厭學,不肯參加中考,也沒法參加,學習差不會。家裡有的是錢,現在加拿大留學。

孩子厭學,先分析原因。

在科技館聽過一次講座,牆書作者勞埃德先生,因為女兒厭學,只得自己在家教孩子。這一教不要緊,出版了一套科學書籍,自己也成為一位教育專家。他女兒現在就讀劍橋大學,獲得全額獎學金。勞先生本身是名記者,曾給傳統媒體寫歷史類專欄,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能接受學校管理方式,轉學沒準就可以。可惜家人覺得那個學校好,僵持不下,導致孩子南下務工。小時候一味地學,忽視孩子年齡的特點,如果沒上那麼多補習班,沒準不會厭學呢。好在人家有的是錢,接受西方教育,據說比國內簡單多了。高中課程跟小學五六年級的差不多,輕鬆搞定。

孩子厭學強迫沒有,往往適得其反。跟孩子討論下厭學的原因,再加以勸導。


扎西老媽


我既是一位家長也是一位教師。我在這裡談談我的方法,不對之處,懇請指正!

厭學,就是不主動學習或逃避去學校。

家長一定要分析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

對幼兒期的孩子來說,單純是逃避去幼兒園,想呆在家裡或粘著家人。這種情況,幼兒中很常見。父母要做的就是“哄”去,千萬不能因為寵愛而隨便答應孩子賴在家裡,長此以往,他/她就會養成逃避的習慣!在幼兒園若表現好,多表揚,給予適當獎勵。配合幼兒園老師,鼓勵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參加豐富多彩的幼兒活動,慢慢地幼兒園強大的吸引力就會使孩子盼著天天去找小朋友。

中小學時期厭學,問題較棘手。主要表現在將學習看成負擔,被動學習;或作業馬虎;或聽講不認真、拒絕聽講、拒絕完成作業;或行為異常,如奇裝異服、早戀、抽菸、手機控、混網吧,常曠課、遲到,甚至逃學。這些情況一旦出現,往往很費力去糾正。所以,教師和家長早預防,早發現,早糾正。我認為作為家長,務必經常與學校溝通,配合學校老師,做好以下工作,既防患於未然,亦可亡羊補牢。

1.培養學習興趣,生成原動力。家庭要有學習氛圍,家長帶頭學習。家長當著孩子面玩遊戲打麻將等,孩子心理失衡,也不會去讀書學習的。

2、培養良好性格,與老師和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一部分逃學的學生因性格原因在學校與人很難相處。

3、培養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撥的意志和責任意識。家長有意識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累,遭遇些挫折,在家裡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學會照顧家人等。這樣,學習過程中的勞累,學習內容的乏味枯燥,學習過程中的失利,孩子就可以去承受。

4.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及時複習—按時完成作業-積極課外拓展!如果孩子已厭學,鼓勵他從頭培養也不遲!

5.定期與孩子溝通,把握孩子思想動向。若發現不良思想苗頭,家長親自或請老師協助,及時談心,做好思想工作,決不輕易放棄。相信自己的孩子,發現閃光點或有點進步,務必多鼓勵,讓他改正錯誤,帶著成就感,再投入學習中。

6.減輕孩子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降低學習難度。

父母望子成龍,高期待,讓孩子不堪重負,從而逃避學習。

7.最後,智慧處理。若孩子一時思想工作沒做通,堅決不進校門,家長千萬不能暴力,也不能聽之任之,先冷處理,讓他暫時請假一段時間,再慢慢想辦法,也許他走入社會,吃了苦頭,會回頭的。叛逆期的孩子思想不成熟,做事是不顧後果的。我的一個學生因厭學,父親幾巴掌之後,乾脆跑得不見蹤跡!

總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務必全程參與,單靠老師的力量來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孩子們才能健康快樂成長!

希望我的方法能對你的孩子有所幫助!






塵粒888


想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孩子厭學的癥結所在,孩子因為什麼厭學呢?根據我的觀察,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家長或老師給孩子過高的心理期望,讓孩子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孩子每天處於這樣的焦慮中:我考砸了,爸爸媽媽會怎麼想!我這樣做,老師會不會不喜歡我了。適當的壓力給孩子前進的動力,過大的壓力則會讓孩子產生厭惡、自暴自棄。



二是,孩子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孩子學習起來特別努力,把自己整的特別累,卻總是沒有效果,看著別人整天嘻嘻哈哈卻能輕鬆超過自己,這會讓他們特別的沒有自信,覺得自己笨,自己不是讀書的料。



三是,孩子在學校有交往上的問題。比如,受同學欺凌了,受同學排擠了,受老師冷落了,等等。



找到了孩子厭學的癥結,我們再有的放矢的找解決辦法。

一,如果孩子是因為心裡壓力大而厭學,家長就要適當的給孩子解壓,告訴孩子,學習是人生成長的關鍵一步,卻不是唯一的一條路。要想做到這點,家長們首先要放棄望子成龍的思想,讓孩子掌控自己的人生,家長做好輔導員就好。

二,如果孩子學習方法出了問題,家長要耐心的幫助孩子找方法,適當的可以求助專業人士。

三,如果孩子交往上有問題,家長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不要一句話“你惹不起,不能躲著點”就打發了孩子,最近曝光的幾個校園欺凌事項讓我們警醒,家長不能及時的幫助孩子,會讓孩子面臨肉體和心靈的多重傷害。



所有解決方案的提出都基於一個前提:孩子信任家長,肯把心理話說給家長聽,肯與家長交流,肯向家長尋求幫助。

如果家長們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再好的方法都是拳頭打在棉花上,是沒有力度的。

因此,很多教育問題的解決,還得從家長自身找原因。


藍衫媽媽


首先,作為父母我們要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去找到他們厭學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針對某一科目,還是某個興趣班?如果是這樣還簡單一些,原因在於孩子沒有興趣,無法投入其中。如果所有科目都不愛學,那麼問題就嚴重一些,父母多與孩子談心,幫助他們走出瓶頸。


其次,父母要總結自己,反思自己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是否經常陪伴孩子,是否有親自閱讀的習慣,是否急功近利逼迫孩子學習,給孩子過大的壓力等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行為會深深影響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長每天在家選擇看書而不是玩手機打遊戲,那麼孩子也在這樣的氛圍中選擇讀書學習!

最後,家長要多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身邊發生的事情。從多方面瞭解孩子,關心孩子,如果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而父母在不瞭解的情況下沒有對他耐心幫助,而是批評指責,那麼孩子會離父母越來越遠,甚至消極牴觸。

父母影響孩子,做合格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肉肉媽媽是超人


孩子原本不需要為學習苦惱,凡是厭學的孩子,都是因為遇到了不正確的引導。沒有好辦法,只有靠家長智慧解決,悟到了,就會海闊天空!

尋求同伴關係是生物的本能,孩子是願意生活在群體中並爭取步調一致的。

無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小學生、中學生,都願意和年齡相近的人在一起,他們之間的交流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愉悅,這是父母家人做不到的。所以,孩子原本是願意上學的,如果孩子厭學,背後一定有學校管理或家長影響的問題。

好的辦法可以四兩撥千斤,家長面對厭學的孩子需要動腦。

最好的辦法,家長牽頭,尋找優秀的玩伴,互相做客,形成正面影響。

最好的影響力來自同伴,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給孩子正面的積極影響,一段時間後厭學會改變很多。聯繫一兩個優秀同學的家長,爭取得到他們的幫助,讓孩子們課餘一起玩,一起學習做作業,增加交流時間,家長多為孩子創造相處機會,很快厭學會得到改善。要知道,不僅懶惰能傳染,樂學也能傳染。身邊的一個小夥伴的示範勝過父母千萬句說教。

面對厭學的孩子,家長的一切言行都要正面,要多和孩子聊聊天,訓斥責備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出現厭學情況的都是心理脆弱的孩子,他們面對批評、困難和不順心的事首先想到的不是積極樂觀地解決,而是消極悲觀地放棄。解決厭學問題, 不在於你說什麼,而在於你的態度是怎樣的,始終如一的態度才能讓孩子學會面對責任。哄騙甚至打罵的方式在家庭教育中並不少見,強制的行動、批評的語言、暴躁的態度,只能造成負面的後果 ,更增加了孩子的壓力。家長要拿捏好自己的態度,既要關心愛護, 又不能縱容孩子的脆弱懶惰。


如果孩子厭學,不願學習,甚至不去上學,多半是由於家長在發現問題後沒找準癥結,沒能及時給孩子幫助。做家長不易,要關注細節,助孩子學習之路萬里晴空!


青荷詩苑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曾經引起廣泛關注。孩子厭學,那一定是沒有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在說孩子厭學之前,我們首先要自省,給孩子什麼樣的環境?讓他學什麼?誰來教授孩子所學知識?這些一定都是家長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好的,孩子只能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學,不好好學習了,就被稱為厭學,這是不對得。

有多少家長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孩子不是厭學,只是沒有找對方法,沒有找到適合孩子興趣愛好的東西。我們常說在玩中學,學中玩,相信沒有那個孩子不喜歡做遊戲,把知識帶入到遊戲中,孩子會更感興趣,學得也更快。

不要輕易否定任何一個孩子,他們都是天使,都有想象的翅膀,只要是孩子喜歡的事,他一定能學會,會做好 ,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就一定可以培養出孩子的學習樂趣。


魅力展現


孩子為什麼厭學?找到原因就能扭轉孩子厭學的局面。本人覺得,厭學的孩子,學習成績一定不好,學習好的孩子一定不厭學。要想讓孩子不厭學,就得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搞上去。其實很簡單,家長做到以下兩點即可:

(1)家長抽時間多陪伴孩子,看看孩子哪個知識點落下了,趕緊幫助孩子補上來。

(2)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會閱讀的孩子,學習成績一定差不了。

以上兩點雖然很簡單,但必須家長參與其中,不然效果不會好的。


愛心輔導媽媽


是不是題海戰術把孩子搞得疲憊不堪了?別每天看太多毒雞湯,逼孩子逼得死去活來,我的看法是,你要知道你生孩子下來的目的是什麼?我希望她平安健康快樂的長大就行,我們是幫助孩子實現她自己的夢想就好,而不是讓他去實現你自己的個人夢想。育兒首先正其三觀,一個人的品德好,以後才能活的坦蕩蕩,活得問心無愧!我對孩子說過,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努力讀書,那麼以後你能選擇你喜歡的學校,畢業以後能做你喜歡的工作,在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上工作,你會很快樂,當然,如果自己真的怎麼學也學不好,實在不願讀書,那麼你就跟爸爸媽媽回村裡,我們可以養雞養鴨,養豬,只要自己踏實肯幹,也能日子過好。只是這種工作如果你不喜歡,你每天可能會感覺很無趣。先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有的放矢才能讓孩子有進步,切勿責罵,特別那種十多歲的他會跟你對著幹。


月未眠530


孩子厭學,怎麼辦?

其實,應該沒有哪個孩子喜歡上學吧?想想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還是玩。

上學從來就不是一個讓孩子發自內心喜歡的事情。但厭學,就已經說明發展到稍微嚴重的程度,需要及時找到原因先。

1.學習有障礙?

孩子出現厭學情況,是否跟學習遇到挫折有關,信心不足,或者家長對孩子學習過多的施加壓力有關?無論怎樣,都要調整學習的心態。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學習有困難是正常的,證明自己在掌握未知的知識,在進步。如果可以,讓孩子從感興趣的東西開始注意,慢慢轉變學習的態度。

2.學習環境,人際關係障礙?

孩子有可能不是因為學習本身而厭學,可能是在上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其他困難,導致孩子不願意去上學。家長要耐心地聽從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把心裡話說出來。從而,給孩子正確的幫助。


親子慢時光


孩子厭學的定義是誰給下的?題主沒有說清,孩子的具體情況。孩子的年齡以及面對的問題。

在我看來,即便是成年人遇到,學習或者工作中的困難,也會處於煩惱焦慮的狀態,自然而然地會處於逃避或厭惡的狀態。

這樣我們還是分析孩子遇到的具體困難,比較有建設性。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基本上屬於應知應會的基本問題。這些知識以大量記憶為主。應用能力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衍生的基本技能。此類知識大多可以不斷重複,反覆訓練,加深記憶。只要把基礎打紮實了。不偷懶。問題應該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