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讓孩子看書,不讓他(她)看電視劇、娛樂節目等,會培養出一個有氣質的孩子嗎?

天籟134764048


兒童心理學家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氣質,雖然他們還有更多的細節要研究,但他們已經發現了影響氣質的9種主要因素。家長了解一下以下因素,能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

❶ 活動水平:兒童能量水平的高低

❷ 敏感性:兒童對於新環境的初始反應

❸ 情緒模式:兒童傾向於快樂或不快樂

❹ 節律性:兒童的生理節奏(如吃飯、睡覺有多規律)

❺ 注意力的持久性:如兒童在面對困難任務時,注意力能集中多久

❻ 適應性:他們適應日常生活變化的能力

❼ 忍受閾值:兒童處理外部刺激的能力(如響亮的噪音)

❽ 感受強度:他們對事件反應的傾向,如反應強烈或淡定

❾ 抗干擾性:兒童容易因某項活動分心的程度

有了這些衡量氣質的指標,我們能更瞭解孩子的氣質。

但我們也要提醒自己,氣質並沒有所謂的“對”或“錯”。

一個人的氣質被認為至少部分來自遺傳,但也受孩子成長所處環境的影響。

因此,即使孩子表現出一些普遍的性情特點,但他們可能會隨著成長環境和經歷的事件而有所改變。

根據這些指標,我們可以對孩子的氣質有一個大致瞭解。雖然研究人員通常根據這些指標將兒童分為“容易”、“困難”或“比較慢熱”的類別,但這些分類仍過於簡化。

人類是如此複雜的生物,雖然這種分類對研究很有幫助,但對我們的養育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不過,瞭解孩子的性情特徵是有幫助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這種獨特性可以通過氣質特徵的組合來捕捉。

例如,也許你的孩子對刺激很敏感,不喜歡很大的噪聲,但同時他也很外向,喜歡社交。或者你的孩子對新情況很警惕,但同時也能在任務中保持高度的專注。

觀察孩子是如何以他們獨特的方式與世界互動的,這會給你帶來啟發。

為什麼氣質如此重要?

通過了解孩子的氣質,我們就可以從新的角度來處理養育中遇到的各種狀況。以下就是這種洞見能發揮作用的幾種方式。

它能幫助你預測孩子的行為

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對刺激反應敏感,那你可以猜到,嘈雜的遊樂園可能會令他們煩躁不安。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避免去某些場所,或者提前採取一些應對措施。

它能幫助你用同情來回應

孩子的氣質將引導你解讀他們的行為,並以一種更加謹慎的方式回應他們。

比如,如果孩子剛剛和他的好朋友在遊樂場玩了一上午,現在又想去趕赴另一項活動。由於你知道你的孩子性格外向、精力旺盛,他們喜歡豐富的社交活動,所以,你能理解孩子的要求,並做出適當的安排,而不是因為他把自己弄得疲於奔命而怨氣沖天。

摸清孩子氣質確實能幫助我們設身處地地考慮孩子的心情,成為更具同情心的父母。

它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育兒反應

這個新角度可以幫你理解,為什麼對孩子的行為,我們會有這樣的反應。

你和你的孩子有相似的或不同的性情嗎?

僅僅理解這一點就可以幫你重新審視自己的育兒風格。

比如,如果你知道你更外向,更善於交際,但你的孩子卻很內向,這可能會幫你瞭解,為什麼當他們不想嘗試新事物時,你會覺得特別失望。

我們對外界的反應通常都是以自我為出發點,但如果我們知道孩子是如何和世界打交道的,我們便可以從他們的視角出發來看待問題。

總之,從氣質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養育角色會讓你處於一種隨時自省的狀態。這能讓我們對孩子的需求保持敏感。這種觀點能最大化我們的同理心,從而促進我們與孩子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壹壹早教說


1.

舉個真實的例子。

我認識一個老師,愛好收藏,家裡的古玩字畫比比皆是。他本人對於藝術相當有研究,經常被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邀請過去開講座。總之,在圈內的名聲很大。

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家女兒剛上初中,長像普通,但是人群裡一眼就能發現她,氣質相當出眾,說話也是特別有教養,屬於人見人愛的孩子,在同齡人眼中,她是意見領袖。

後來,這位老師跟我說,他家從來沒有裝過電視。雖然當時已經滿大街的土豪金了,可是他還在用諾基亞,更別提讓孩子玩電子產品了。

他女兒成績很好,寫了一手好字,國畫也很棒,還寫了一手好散文,那文采,你絕對想象不到,出自一個初中生之手。

所以,我想說,不看電視和娛樂節目,確實可以培養一個有氣質的孩子,關鍵是能做到的有幾個呢?

2.

在《陪伴式成長》這本書裡,看到一個故事。

平板電腦剛上市時,有人問喬布斯,“那麼,你的孩子肯定很喜歡Ipad?”

喬布斯的回答是:“他們還沒有用過……我們會限制孩子在家裡使用科技產品。”

無獨有偶!

《史蒂夫·喬布斯傳》的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曾經在喬布斯家裡待過很長一段時間,他說:“每天晚上,斯蒂夫一家會特意在廚房裡的長桌子上吃晚餐,同時討論圖書、歷史等各種各樣的內容。沒有人會拿出iPad或使用電腦。”

可見,想要培養一個出眾的孩子,好書絕對比電視節目更見效。即使是一些文化類的節目,也屬於典型的二三手知識,學習最好的資源是找到知識的源頭,也就是一手知識。

況且經常看別人對知識的解讀,會造成自己思想上的懶惰,重要的不是觀點,而是尋找觀點的過程。

3.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以身作則,主動關掉電源,與孩子一起學會獨處。蘇珊·施蒂費爾曼說:“如果我們不能幫助孩子學會怎樣獨處,他們將永遠感到孤獨。”

如今這個社會,完全摒棄電子產品很難,家長要態度堅決地做出規定。限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鼓勵孩子想出沒有電也可以做的事情,越多越好,然後帶領孩子一起回顧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是萌薇,藝術設計碩士,分享讀書 | 手帳 | 職場,最崇拜的人是木心,希望成為一個能寫能畫的人。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為你一一解答!

付萌薇


不知道題主受到了什麼影響,會有此一問。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如果只是單純的通過“只看書,不看電視劇、娛樂節目”,就想培養出一個有氣質的孩子,那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首先,舉個身邊例子吧。

我一遠方表姐,全職媽媽帶孩子模式,為了孩子能好好讀書,從小就很少出去玩,家裡電視機是用布遮住的,從來不會去打開。媽媽就陪著孩子一起看書,一起講書,一起溫書。什麼娛樂節目,動畫片,連續劇,這母女倆都是自動屏蔽的。

逢年過節,我們去她孃家拜年會偶遇到,然後她孩子就會從房間裡出來跟大家打個招呼,打完招呼立馬回房間繼續看書了,多一秒寒暄都沒有。這孩子小學以前這樣吧,大家都誇她乖巧懂事,以後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可隨著年齡增大,她年年如此,直到初中了還是這樣,就讓大家頗為費解了。

她媽媽也意識到了孩子是不是有點“呆”,就讓她找同學玩,可是,她不願意,她說“有這個時間我寧可多看點書了”,她媽媽就說“你考試成績挺好的,可以放鬆一下,去玩一下吧,同學們在一起也開心啊”,她繼續搖頭“課內的書看完了,還可以看課外的書啊,我不喜歡出去玩”。幾次下來,她媽媽也放棄勸她去玩了,隨她自己看書了。

今年她中考,考上了還不錯的學校,離重點學校差了5分,自己懊喪了很久,整個暑假又都在自我看書中度過了。


要說書卷氣吧,這孩子肯定是有的,但要說氣質(我理解為獨特的,在人群中能感受到此人不一樣的那種味道)還真的是沒感覺到。就算是她媽媽,985中文系畢業,有空就一直在閱讀中,也不追劇,偶爾也就手機看看新聞什麼的,身上是有莊重的書卷味兒,其他的,也沒什麼了。


其次,講真,你我皆凡人,真的不要刻意去追求什麼氣質,比如覺得學個鋼琴就優雅了,看個書就是文人了,還真沒有那麼簡單的事兒啊!但是,只要你在某一領域有所自我成就,自我喜歡,自我認可,那麼,這份自信就足夠是你獨特的氣質了啊!


最後,奉勸各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還是多花一點心思在培養子女的三觀教育上,不要瞎折騰,折磨孩子也折磨自己。要直到,其身正,就是最基本的氣質有了。

另外,請爸爸們也多陪陪孩子,多教教孩子,不要把所有育兒的事都扔給媽媽就不管了,喪偶式教育才是很多不幸產生的根源啊!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在健康快樂中成長,在愛的家庭氛圍中翱翔!

-------------------------------------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兒路上遇見你


親身實踐:孩子五歲時搬入新家,沒有接通有線電視,家裡自然沒有電視可看。每天回到家,我和孩子最快樂的事情就是一起讀書。讀書,不僅讓孩子打開了看世界的眼,也讓家長重溫了缺失的童年。大約十年前,中國的繪本出版還不是很多,繪本的借閱途徑也很有限,但我還是堅持每月給孩子買書,當然也每天陪伴孩子讀書。

進入幼兒園大班,孩子已經能夠自主閱讀帶拼音的故事書,沒有刻意識字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認識了很多字。不僅如此,孩子通過讀書還懂得了很多道理,為人處世也很有分寸。無論在哪裡,她懂得自我保護,從來沒有冒失衝動的行為,大家都說她很成熟,也誇獎她是個聰明的孩子。

進入小學,孩子的學校非常倡導課外閱讀。孩子在校園裡如魚得水,沒有絲毫障礙,反倒經常覺得老師授課內容非常簡單。課外,我們依然堅持大量閱讀,文學、科普是主題,凡是帶字的東西孩子都喜歡看。同學說她是個百事通。當然,進入高年段後,孩子的寫作能力得到體現,從未在寫作方面遇到問題,基本上都是班裡的範文。

小學六年級,孩子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藍迪的朋友圈》,初一,她又出版了作品《小獸》。現在,她非常感謝童年時代的大量閱讀,給自己打下了紮實的文字功底,也很感謝閱讀,讓她對待所有學科都充滿興趣。


至今,家裡依然沒有電視。孩子在週末會通過網絡看一些綜藝節目,也喜歡玩一些小遊戲。我們對孩子的態度就是:做好學生該做的事,然後就去做喜歡的事。在我看來,孩子從來沒有把看電視、看綜藝、玩遊戲當成消磨時間的方法,而是始終想快要乾的小海綿,在不斷的吸收著各類營養。


入青0601


很多家長跟我一樣讓孩子看電視是因為要做家務忙不過來,會讓他看電視來消遣,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年多,後來工作地方因為沒有電視機所以看手機消遣,也會每晚聽手機裡的故事,直到大兒子三歲多,我們每晚開始了我讀他聽,再到五歲時他能讀一本繪本,然後我給他講幾個故事,直到今。。。

我用了四年的時間每晚把最愛的電視關掉了,陪他閱讀,今年上的一年級,去的第二個星期就考試,他告訴我,閱讀題目都沒問題,學習上,雖說字寫的一般,其他幾乎沒怎麼讓我費心過。。。

一路走來,他沒因為自己不經常看電視而和同學們無話可談,經典的動畫都會有繪本出刊,閱讀讓他知道很多神秘之事,也讓他從各個角度審視思考問題,我個人覺得讀書能讓他更好的控制情緒,講道理,也能很好的處理好自己不好的情緒!

我曾不是個愛看書的人,因為他,我也喜歡上每天看一點,書不同於網絡上的心靈雞湯,它經歷及種種考驗、沉澱而來,它更能直擊心靈,困惑時他就是指路燈,所以孩子喜歡讀書是值得慶幸的,這不乏需要你的努力!

之所以,我更傾向於孩子們多讀書,少看電視,那是不一樣的視野!



JIAO_XUE


首先我認為這個不太現實。我們幾乎做不到不讓孩子看電視。現在電視普及,家家戶戶都有。即使你為了孩子不買電視,但是同學家有啊,學校教室也有啊,連大街上都有電子屏幕。

讓孩子多看書,孩子滿腹經綸,自然有著不同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

多看書但不能成為書呆子。要運動、各項技能多方面發展。

還要經常帶孩子游歷祖國大好河山,讓孩子開闊視野,多長見識。

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

培養孩子一項特長。無論樂器還是舞蹈,書法或者口才,多一項技能就會讓孩子與眾不同,出類拔萃。

孩子成長的路很長。需要父母的關愛和呵護,也需要積極的督促和管理。


倆寶好媽


作為一位四歲孩子的媽媽,作為一位大學教師,用親身經歷和理性思維很負責地分析:只看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未必可以培養有氣質的孩子;相反,看電視劇、娛樂節目等也未必不能培養有氣質的孩子。

氣質的形成,靠短短的時間是無法完成的,需要日久天長的培養。


氣質的培養與書或者娛樂節目沒有直接關係,與什麼有關係呢?

1、穿著打扮

如果爸爸媽媽自己平時穿衣打扮就不太注意,給孩子的衣服也是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穿,沒有搭配和審美,也不要指望孩子的美感有多好。

所以,孩子的穿著要適當考慮潮流,他們也是有審美的。漂亮衣服穿在身上,得到身邊人讚歎的眼神和話語,孩子自然有自信,在幼兒園或者小學的時候也會增加很多參與文藝活動的機會,美感就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2、美學薰陶

適當時間帶著孩子去聽聽音樂劇音樂會,如果是女孩子給她學舞蹈,男孩子學個樂器等等,氣質就在訓練中潛移默化出來了。


3、拍藝術照

現在手機很發達,不一定都是影樓拍藝術照,找個美麗的公園,輕鬆舒適的家居環境,加上柔光美拍,孩子都可以無敵萌萌可愛,無敵鏘鏘帥氣。拍完發朋友圈分享,獲得美感讚歎後繼續下一期作品,讓美成為習慣,讓氣質伴隨生活。

這時候你還會去追究他/她是看出有的氣質還是看電視節目有的氣質?

這個問題就不顯得重要了。

因為它們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真正愛孩子,不要單一地用大人眼光去看問題,剝奪他的社會權利。只看書,萬一培養孩子悶悶的氣質?只看書,萬一戴個大鏡框?就更加難以培養好的氣質了。


孩子成長,需要我們悉心陪伴。我是四歲孩子的媽媽,從事教育工作,致力於孩子成長成才,志同道合的爸爸媽媽可以關注“桃李媽媽育兒說”,堅持每天原創作品分享。有問題歡迎私信,我會為您一一解答哦~

桃李媽媽育兒說


個人認為,只看書,完全不接觸電視,還是比較極端的。


長時間看電視的危害相信大家都懂。


但因此而走向另一個極端,也很難想象。


電視、手機和網絡已經成了現代生活的主要構成部分,無論你喜不喜歡,這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讓孩子刻意迴避這些,可能會造成與當前社會的脫節。


人不可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孤芳自賞,用對立的眼光看待高速發展的社會。


過去的人只看書,是因為沒有電視可看,過去的人只寫信,是因為沒有電話可打。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生活方式。


不可否認,現代科技發展的同時,人們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焦慮,常常在隨波逐流的同時,迷失了自我。


雖然現在提倡要多讀書,雖然年輕人沉迷於電子產品的現象很嚴重,但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否定電視機的作用。


對孩子來說,首先肯定是要養成閱讀的習慣。


只要家長不沉迷於電視和手機,提高親子陪伴的質量,就不用擔心孩子依賴電視。


在我家,因為我喜歡看書,家裡到處都是書,也經常給孩子買書,所以閱讀的習慣根本不需要刻意培養,自然就形成了。


電視也要看。在我們家,電視並不是天天開,也沒什麼時間規定。



有空的時候,就在電視上找一些優秀的綜藝節目,比如詩詞大會,成語大會、最強大腦、歡樂喜劇人,還有人與自然等等,一家人圍著看。


有時候也看電視劇和動畫片,以及我到處搜到的高分電影。


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通過看電視,她喜歡上了詩詞,我們常常一起玩飛花令,猜成語;


看到最強大腦裡面那些令人驚歎的腦力項目,我們也會學著在家裡玩一些簡單的遊戲;看了歡樂喜劇人,孩子不知不覺也喜歡上了模仿和表演……


電視節目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足不出戶便可增長見識,瞭解社會。


讓她在快樂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


最重要的是,孩子並沒有看電視的癮,在她心中,看電視跟看書和玩遊戲並沒有什麼不同。


電視和書籍是相輔相成的,並不存在尖銳的矛盾,只是看父母如何引導罷了。


怕孩子沾上電視癮,而不讓孩子看電視,不過是不信任孩子,因噎廢食而已。


我認為,每個被用心陪伴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無需因過分強調讀書的作用,而遠離電視。


荒海拾書


感覺“只讓孩子看書”這個“只”字太絕對了。是您表達的問題,還是您真認為這樣呢?

首先,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這是沒錯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也說明讀書對一個人良好氣質 的影響。適當的人為干預屏敝一些電視網絡信息,是有必要的。因為孩子畢竟小,並不知道什麼是有益的,什麼是有害的,通過家長對信息的把關篩選給孩子打好人生的底色是必須的。

但是書籍和其它信息一樣,也是良莠不齊,讀書也需要有選擇。不過,因為國家對印刷品把控相對比較嚴格,不良信息不會像網絡那樣在書籍上氾濫倒是真的。

那麼對完全屏蔽掉電視和網絡,該怎麼看呢?

首先我覺得不現實,也不順應這個時代的潮流。孩子不是生活在溫室的花朵,不可能隔絕於這個時代。隨著孩子的成長,最終的選擇權還是要交還到他手裡的。那麼幼年時的適當屏蔽,要加上正確的引導,孩子長大後才會主動選擇有益的信息。

另外,電視劇也有很多有益的,藝術性強的。綜藝節目也有很多優秀的,比如說《詩詞大會》《家風》《荒野求生》,可以選擇下全家一齊看,這些也能為孩子打好底色。


小學生教育5152


我是倆孩子的媽媽。雖然家裡沒電視,也不想買,但有電腦,裝有愛奇藝PPS,週末可以隨意看各種節目。老公用手機追劇看影片,我不追劇,也不看娛樂節目。所以孩子們就看動畫片。

娛樂、真人秀大體無聊,也有些浮誇、重顏值等不好的習氣,但也有不錯的,如天天向上、中國達人秀之類,傳達努力專注的正能量,能開拓孩子視野,還可能激發出孩子的某一興趣或天賦呢!這就靠家長的影響和引導了。

而現在的電視劇質量好的極少。無論是隻拼顏值人氣,演技爛、劇情爛的仙俠劇、都市偶像劇,還是抗日雷劇、宮庭劇,都不適合孩子看。如果有好的,看看也無妨。2000年前後熱播趙薇主演的《還珠格格》。尹建莉老師就支持女兒圓圓看,小說、電視視一起看完。但她女兒也不能說沒氣質,甚至尹老師覺得女兒靠一支筆爬格子也能謀生。這是因為圓圓讀閱量大,腹有詩書。

確實閱讀有很大的好處,但人不能光通過閱讀獲取知識,也需要豐富多樣的娛樂方式,包括電視。書是讀字,要靠想象去理解概念,視頻是讀圖,可以直觀立體地理解概念。女兒問我什麼是孔雀魚,我首先就是搜圖搜視頻給她看。即使有相關的書,她能更直觀地瞭解嗎?書和電視兩者可以適當互補的。

最後,怎樣算是有氣質的孩子?我覺得主要還是家庭環境的薰陶及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家長對了,孩子也就對了。一個內心陽光,目光堅定的人,總是最吸引人的,這樣的人也不能說沒氣質吧?您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

在育兒道路上,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