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齡津貼,想說愛你不容易!

有網友問我:教齡補貼為何那麼少?

先更正一下說法,不是“教齡補貼”,正確的叫法是“教齡津貼”!

我們先來看看教齡津貼的“前世今生”。

教齡津貼從1985年開始實行,頒佈了《關於教師教齡津貼的若干規定》。發放對象為全體大中小學的在職老師。目的是為了鼓勵教師能夠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發放標準為:

教齡5-10年的,每月3元。

教齡10-15年,每月5元。

教齡15-20年,每月7元。

教齡超過20年,每月10元。

不從事該職業時,從第二個月開始停發教齡津貼。

大家不要小看這幾塊錢,教齡津貼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那時候的工資也不過是幾十塊錢一個月。

教齡津貼可以佔到工資的10%-20%,這個佔比、這個力度,還是非常大的!

可是,教齡津貼非常堅挺的數十年如一日的保持不變!

現在它的存在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對比一下1985年和2018年的社會購買力,你會發現,教齡津貼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計!

那時候豬肉是0.8元一斤,現在22元一斤。漲了27倍。那時候,最好的粳米是0.2元一斤,現在是6-8元一斤。漲了30倍。

再來看看工資漲幅,現在的工資已經比1985年漲了100-500倍了。

唯獨教齡津貼不漲,你說奇葩不?

所以,教齡津貼已經失去了它當初設立的本意了。

故應該按照工資的增長幅度,調整教齡津貼。這樣測算下來,最低也應該是300、500、700、1000四檔。

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