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中的慎獨是什麼意思?

八仙過海11111111


有道是(群處守住嘴,獨處守住心)。這話一點也沒錯。

常言道(禍從口出),所以越是在人多的場合說話越是應該注意,因為有些話也行是無心之談,但是沒準就會有人認為你是在說他,這樣一來,你就把人給得罪了,而且還在在你不經意間得罪的,你說你冤不冤。

那麼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就更應該注意了,注意自己的心不要胡思亂想的,如果總想著幹些壞事的話,那麼想著想著你可能就會付出行動了,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所以每當我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看住自己這顆心,不要讓它亂來。


仁道居




“慎獨”一詞出自《大學》。

把這個詞拆開來分析,“慎”就是謹慎、慎重,就是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個人無論有多大能耐,不管在什麼場合和時間,行事要低調,要處處戒備,不能過於張揚。

“獨”就是獨自一個人相處,一個人獨自完成既定的事情。

“慎獨”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人獨處時,是考驗個人自制力和克服困難的時候,不要因為旁邊沒有人監督和催促,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做出違背道德和初心的事。要麼,懶惰思想打敗了行動能力,變成偷懶者,得過且過,對自己的目標視而不見。心裡認為反正又沒有人看到。其實,人做事天在看。

“慎獨”說到底,是一種自我修為境界。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能幹什麼,要到哪裡去?

並且,會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就像一條小河,曲折迂迴,要穿過無數障礙,目標是奔向大海。

我們陝西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很喜歡“慎獨”這個詞語,在中篇小說《藍袍先生》中,借主人公之口多次提到“慎獨”,並且當做左右銘,可以看作是陳忠實先生思想的自然流露。


鴻鵠迎罡


問題好答,故事難講。

先說問題。

“慎獨”一詞,最早見於《大學》、《中庸》。是指獨處無人察覺之時,仍需謹慎的讓自己的行為合乎一定的道德標準。這也是儒家傳統的道德修養要求。朱熹在《四書集註》中解釋“慎獨”為:

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再講故事。

古代很多飽學之士都能夠堅守“慎獨”的要求,比如清代的曾國藩。大部分人都是能夠遵守“慎獨”要求的原意而已。

但我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把“慎獨”原則貫徹到了世界觀層面的牛人——劉宗周。他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萬曆朝的進士,官至左都御史。後因觸怒崇禎皇帝被罷官。後世聞名的黃宗羲,是他的學生。在當時還是很厲害的一個人。

“慎獨”在他的世界裡是個什麼地位呢?萬物之本!他說:

獨者,物之本也。……毒之外別無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

獨,是萬物之本源,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稱之為“獨”,是因為唯一性與至上性。劉宗周本人稱之為“獨體”。

為使“獨體”不受外界干擾,就必須要“慎獨”。在這件事情上,他的要求比朱熹、陽明更進一步。朱熹陽明至少還說在惡念產生之時,就要用存理滅欲或者致良知的方法去消滅惡念。但劉宗周認為“獨體”是至善無惡的,根本不能等有了惡念再去檢查克服,那樣等於馬後炮。劉宗周認為要在惡念產生之前就以“慎獨”的功夫消滅之,防患於未然。他說:

慎獨之功,只向本心呈露處隨時體認去……

說到這裡,是不是大夥兒覺得這劉宗周的“慎獨”功夫有點怪?惡念未起,你拿什麼防患於未然?

實際上,劉宗周的這套“慎獨”理論,是針對當時王陽明心學盛行之時的一些弊端而去的。當時心學盛行,是因為它的修養功夫比較簡易,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的掌握。但弊端就是,心學更注重體悟,疏於修養。

換句話說就是,我知道什麼是對,但我不那麼做。

當時很多人就是那樣,明末時期社會動盪,很多士大夫都口頭擁護道德原則,而實際上各行其是,陽奉陰違者有之,敷衍應付者有之。劉宗周對這種風氣很是痛恨,所以才針對性的提出了慎獨的理論。

說回到“慎獨”這個詞本身,當今社會也存在著表面仁義道德,背後男盜女娼的現象。古代是因為這仁義道德是升官發財之路,你不尊仁義,不守道德,是會被抽筋剝皮的。

而現代社會正在朝著多元化價值取向發展,那些“人前人,背後鬼”的人,除了利益使然之外,最多的就是迷茫了吧。

而“慎獨”思想,是管不了利益驅動的“陽奉陰違”的,他能幫助的,主要是那些迷茫的人。

當你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只知道自己不喜歡現在的樣子的時候,你就需要慎獨的幫忙了。

現代的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你有很多的選擇權,不用必須遵循哪一個“應該”的道德準則。在這個提倡個性的時代,只要你不是反社會、反人類人格,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獨”,其實就是找到自己,而“慎獨”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你想要成為的自己。


東方國學


中國儒家思想特別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認為道德修養是人提升道德境界、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然途徑。孔子說克己復禮,要剋制自己的不當慾望,孔子的弟子曾子認為人要學會自省。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並把自省當成道德修養的重要方式。而孟子更加重視自省的精神,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意思是:“你愛護別人但人家不親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愛夠不夠;你管理人民卻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夠不夠;待人以禮對方不報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夠不夠。任何行為如果沒有取得效果,都要反過來檢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會歸順你了。”而慎獨,則是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礎上,對人的情緒和隱秘的慾望進行自我管理的一種更加高級的手段。

慎獨是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讀書人道德修養的主要方式,這種思想也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古往今來多少賢人志士“慎獨”以身,傳為佳話。柳下惠坐懷不亂,楊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獨拒禮;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主,勿以善小而不為”;許衡的不食無主之梨,“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曾國藩的“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其所謂慎獨則心泰,主敬則身強。以上種種,無一不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成為行為的標準和依託。


好玩的國學


最近正在修煉慎獨,對慎獨兩個字的領悟日漸加深。總體來說,慎獨有三層意思。

第一,人前嚴格要求自己

這是最基本的標準,即使我們不追求慎獨,我們在與人溝通、日常行為處事的時候也要向別人展現最好的自己。比如你去參加一個活動,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我們要能做到基本的事項,比如穿戴整齊,在形象上給人美好的第一印象,這是我們自己可控的。

在說話的時候、做承諾的時候、溝通匯報的時候言之有理不說空話,言之有物不說虛話,讓“別人”看我們的時候認為我們是一個“靠譜”的人。

第二,獨處時嚴格要求自己

有句話說,想看一個人怎樣,就看他獨處時如何。網上傳一個段子,很多男神女神在外面都是精神煥發、美貌入神,但一旦回到家裡,各種垃圾滿地,東西了亂放,完全就是一個宅男宅女的形象,這就是沒有做到很好的“慎獨”。

真正慎獨的人,不管你在外面遇見他,還是去他家裡,會發現這個人表裡一致。如果在外面看這個人是積極陽光,那他的家裡也一定是乾淨清爽。當人在外與在內都一致的時候,這個人就做到了慎獨。

第三,我的慎獨修煉經歷

我最近在學習慎獨,就是要求自己人前人後要一致,不管是說話、做事。這種修煉的過程很漫長,充滿了孤獨,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放縱自己。比如人前注重自己的形象,但自己獨處時卻非常邋遢。
但我相信這種慎獨的能力不是一兩天能修煉成的,這屬於人生修煉的一部分。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千城Slash


慎獨

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範的最高境界。出於《大學》、《中庸》對於其含義,東漢鄭玄注《中庸》“慎獨”雲:“慎其家居之所為。”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源》。
另外出土於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簡儒家類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議論“慎獨”簡本《五行》16~18雲: “淑人小人,其義一也”。能為一而後能為小人,小人慎其獨也。 “展望弗及,興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後能至哀,小人慎其獨也
一. “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慾望。
二. “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
三. 怎麼達到“慎獨”這種境界: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
四. 包含態度與方法。謹慎治學態度,推動”知行反“認識模式,以窮理盡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統知識,慎全獨一。

少年強


慎獨,作為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講究的是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對於這一國學經典詞彙,大師有大師的理解,草民有草民的理解。作為一介草民的我,對於慎獨的理解可能也是最膚淺的……😂

古語說,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我的理解是小心謹慎地獨處、獨自行事。為人做事。不靠監督要靠自覺!



-慎-

對於謹慎做事,中國漢語博大精深,有了許多經典詞彙,比如說未雨綢繆、三思而後行、懲前毖後、安不忘危……,形容的都是謹慎做事。從古到今,謹慎做事的成功實例不勝枚舉,魯莽行事的失敗案例更是比比皆是。謹慎做事,結合現代六合分析法,做事之前謹慎規劃明確做事的5W1H,即what,why,who,where,when,how,會使事情高效高質地完成,大大提高做事成功的幾率。



-獨-

獨,獨自行事。這裡講的“獨自行事”,不是獨來獨往,與人格格不入的做事,而是做事有自己的原則,獨立思考堅持原則,不受外物所擾的能力。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古時,一梨栽於道旁,天酷熱,路人紛紛去摘梨解渴,惟一人不動,問之,答曰:梨雖無主,吾心有主!



吾心有主……做事有自己的主見和原則,是高超的做人修養。

對於“慎獨”,雖然是國學的深奧精神,但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很多普普通通的人,雖然他不懂這儒家的修為,但是確實也擁有這種修養。返回自心,謹慎內省,你做到了嗎?

👉👉關注林思夕夕,認知最好的你。


林思夕夕


慎獨的出處

慎獨出自《禮記》,這毫無疑問,在《禮記》中,慎獨共有三處:

1.《禮記·中庸》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2.《禮記·禮器》

“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

3.《禮記•大學》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慎獨的解釋:

慎獨是儒家重要的思想,梁漱溟先生曾說過:儒家之學只是一個慎獨! 關於慎獨的解釋,一般認為應解釋為君子應謹慎自己獨處時的言行。自先秦以來,儒學大家也都以此為準則進行的自我修行。 我這裡主要想說一下慎獨的其他解釋:

1.獨若以獨斷解釋,則慎獨可解釋為君子需廣泛觀察,不可獨斷專行。君子擔心看不見一些信息,君子害怕聽不到一些意見,希望看到那些微小的細節,以此來完成自己的修行,不可獨斷,不可自以為是。 君子的修行忌將自己封閉起來,應廣泛的觀察世界,感受其言其行,最後才能與自然和諧。王陽明提出“格物致知”就是這個道理。



2.慎獨通常指謹慎獨處時,這裡的獨也可以指人生低谷時的獨處。人生起起落落,起時人人擁護處處喝彩,落時門可羅雀無人問津。但即使在落時,君子也要保持自身的修養,也要努力學習。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說的是這個道理。

慎獨精神博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每個時期和裝態都有不同的感受。聖賢只是為我們指了明路,至於如何理解,如何修行,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拾光尋貝


慎獨是儒家道德修養的術語。最早由孔子的孫子子思提出,意思是在無人監督的閒居獨處之時,對自己的行為要更加謹慎,自覺遵循儒家的倫理道德準則。在儒家的經典《大學》和《中庸》中都提到過慎獨。

《大學》說:“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意思是,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想法和狀態,總是會表現出來的,所以君子要謹慎其人所不見的內心。這裡的“獨”是內心人所不知的念頭。宋代朱熹從理學的觀點對此進行發揮,認為在對待惟己所知而不為人所知的細微之事上,要謹慎不苟,這樣才能“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離於須臾之頃也”,“遏人慾於將萌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他把慎獨作為“存天理、遏人慾”的重要方法。

《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漢代經學大師鄭玄註釋說:“慎獨者,慎其閒居之所為。”鄭玄的註解強調平時閒居的修養功夫。但《中庸》的本義其實很明顯,和《大學》講的意思是一致的,即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內心,人的內心對於他人來說是隱微之處,但越是沒有人看得見,沒有外在的監督,就越是要依靠道德修養的自覺和自律。《中庸》裡的慎獨成了宋儒主敬說的理論基礎。明末劉宗周之學“以慎獨為宗”,以為“獨此物之本,而慎獨者物格之始事也”。

慎獨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修身方法,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格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雕刻歷史



道德境界可分為三級九等:

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

墨家得道德是上上,毫不利己,無私奉獻。

法家的道德是下下。幫君主作惡害人,馴服奴才。

儒家的道德是中中。親親之愛。見利思義。

儒家的道德境界雖然不高。但若真正完全做到,絲毫不比墨家容易。因為儒家講慎獨。

就是沒有任何人監督、知曉的情況下。也要遵守儒家的道德規範。

儒家的道德規範雖然不高。卻要求表裡如一——慎獨。

墨家的道德境界雖然很高。卻不符合人性。

儒家的道德更接地氣,更復合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