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家卫健委: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关注」国家卫健委: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在会上通报,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全覆盖,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2年的7.1%下降至2017年的4.9%,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关注」国家卫健委: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王斌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经注射吸毒传播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报告经注射吸毒感染者较2012年下降44.5%。同时,艾滋病感染者检测发现力度不断加大,检测人次数从2012年的1亿上升到2017年的2亿;2017年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为80.4%、治疗成功率维持在90%以上。

王斌说,艾滋病输血传播基本阻断,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传播病例接近零报告。我国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约为万分之九,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此外,建立专项基金支持社会组织深入开展防艾工作,社会力量参与度进一步提升。

王斌表示,我国高度重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若干年,到2017年年底,孕产妇艾滋病的检测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项目实施的策略非常有效果。目前,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及其子女的抗病毒治疗率都达到了90%以上。

王斌称,现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重点是在艾滋病相对高发的贫困地区,当地基础设施差,保健人员、产科医生、儿科医生缺乏,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2017年9月,国家卫健委启动了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试点。王斌表示,如何向着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向去努力,是一个新的目标。在这个方向上,开展了助力三区三州健康扶贫工作。同时,还开展了针对包括解决这些贫困地区基层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的对口支援、提升服务能力等一系列工作。

发布会上,王斌还介绍,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人,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2017年报告感染者中经异性传播占比为69.6%,男性同性传播为25.5%。

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孟杰表示,虽然我国目前艾滋病感染率低,但防治形势严峻,防治任务艰巨,一些新的发病特点也值得关注,青年学生的感染依然不容忽视。

韩孟杰介绍,现在每年还有3000多例学生感染艾滋病,2017年有3077例学生感染,其中81.8%都是同性性传播导致的感染。“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还是挺高的,但是他们对艾滋病的防护意识很差,我们调查过,有过性经历的学生安全套使用率还不到40%。另外,他们处于性活跃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

韩孟杰呼吁,艾滋病防治需要社会共同宣传,共同形成一个良好环境。另外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要加强性健康教育,从小做起,关口前移,以便于在他们进大学之前就具有正确的性观念、性道德、性意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说,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感染率不高,但感染的绝对数仍然很大。

面对艰巨的艾滋病防治任务,王斌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及综合干预的时效性,突出重点地区、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和重点人群,增强艾滋病危害警示性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创新互联网+综合干预模式;推动自我检测、主动检测,促进早检测早诊断,实施应治尽治,推广检测、咨询、诊断和治疗的“一站式”服务;广泛动员企业、基金会、有关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