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陆”之始,“杨”一身正气

15篇顶级期刊、会议论文,是他学术水平的展现;

主持和参与纵向课题10项,担当两个项目的负责人,是他实际操作能力的历练;

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交流,是他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眼界的台阶。

陆杨,这位“知行奖学金”获得者,仍行进在求知的路上。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人物名片

陆杨,中共党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累计发表和被录用论文15篇(第一作者13篇,合作作者2篇),所发论文均为其研究领域顶级期刊或者会议论文,如IEEE JSAC (A1), IEEE TWC (A2), IEEE TVT(A2), IEEE ACCESS (A2), IEEE ICC和IEEE GLobecom等。

主持和参与各类纵向课题10项,并担当两个项目的负责人。2016年和2018年赴台湾清华大学祁忠勇教授实验室交流学习,2017年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Zhiguo Ding教授实验室交流学习。还曾在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目前,陆杨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Yuguang Fang教授实验室访学。

短暂迷茫,步履不停

陆杨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他的“新年”始于每年8月。因为狂热的夏天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破茧成蝶”的季节。破茧的意义,并不在于飞翔的自由,而是在于经历那段沉默时光后,能够更加看清未来的路。

陆杨仍对14年和15年的夏天记忆犹新,

那段时期是一种纯粹的迷茫: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繁重的课业压力,读博的意志不坚定,研究成果频频碰壁,论文接二连三被拒,这些都让他的自信心一点一点被消磨。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那段时间,我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去公司做软件开发,很多时候工作到半夜两三点,然后去宾馆睡一会,早上八点赶回学校接着学。”陆杨笑言道,这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健康,但忙碌使他有了踏实感,他的心情也渐渐归于平静。

他自学了Android开发和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并累积了一些独立完成项目的经历。2015年暑期,陆杨受邀赴韩国济州展示其参与开发的产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陆杨在获得了一些成果、重构信心的同时,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做研究。于是,2015年秋季,陆杨把精力重新放在学术研究上,坚定了完成博士学业的决心。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2016年年初,陆杨在实验室的资助下,赴台湾清华大学学习,师从祁忠勇教授。此次出访成为了他学术生涯的一个转折点。“读书”、“做标注”、“研讨”是他这段经历的关键词。

那段时间,祁老师正在编著一本关于凸优化理论的书。起初,祁老师认为陆杨相关基础薄弱,让他先以自学为主。于是,陆杨每天都在台湾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内研习书中内容,“期间,我也有点以'挑毛病’为乐趣,逐字逐句地挑。祁老师非常认真,我稍有不懂的,他就会担心是不是自己的描述不够精准,所以就耐心跟我讲解,并提高书中表达。”一周后,陆杨带着自己标注的内容再与祁老师研讨时,祁老师很是惊喜,惊叹他进步之大。

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创新等过程,陆杨逐渐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在陆杨看来,方法的使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方法的特点和局限,只有这样,在解决问题时,才知道如何取舍,如何进退。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再遇挫折,自强不息

从台湾学成归来后,陆杨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然而,2016年10月,陆杨的笔记本电脑被盗,遗失了四篇没有备份的论文、大量重要数据、材料和近100G的照片,这次意外使他的研究工作陷入停滞。同年12月由于准备不充分,TOEFL考试失利,这也给陆杨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痛心、懊悔,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陆杨后来也反思道,觉得自己有点儿贪心,喜欢多线程工作而不作任何备份。他总结说,“与其如此,还不如踏踏实实做点儿事情,另外凡事都应该准备一个planB,才不至于突发情况发生的时候,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经过短暂的调整后,陆杨重新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逐一弥补了之前遗失的材料。通过这次经历,陆杨也认识到,生活中的不顺利还有很多,或许正是经过一轮一轮的磨砺,人的内心才能变得强大。

后来,陆杨去了更多的地方,拍了更多的照片,写了更多的论文。只要决定了从“心”出发,重新开始一点也不难。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国外访学,拓宽视野

从2016年9月至今,陆杨在实验室和学校的资助下分别赴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会议和交流。目前,陆杨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Yuguang Fang教授实验室访学。

陆杨自2015年博士入学以来,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境外度过。虽然长途飞行很疲惫,但他还是很享受不同文化间的交融和碰撞,而与不同人的交流也让他学会了理解与包容。陆杨说,由于自己频繁出国,朋友们还为他封上了“国际陆”的称号,而这也同交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热爱生活,适身则优

在陆杨看来,生活是一个多面体,读博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陆杨喜爱运动和摄影,对于他来说,这不仅仅使他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更让他发现了研究与爱好之间的相通之处。“以前为了拍照而拍照,为赋新词强说愁,拍出来的作品过于狭隘。”后来他明白了,“其实拍照和写论文一样,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如果为写论文而写论文,就本末倒置了。”最单纯美好的是热爱,最合适舒服的是适身则优,难得可贵的就是发自心底的喜欢。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提到母校,陆杨感触颇深,“交大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每一步的成长,都得益于学校的很多帮助。”本科毕业的那个暑假,在钟章队老师和熊轲老师的建议和鼓励下,陆杨第一次尝试将毕设修改国际会议论文。正是这篇会议论文,让他赢得了赴台湾高雄参加国际会议并做汇报的机会,开启了他精彩的学术生涯。“当时修改的时候,语言不通、逻辑不顺、条理不清、内容无序”,他自己调侃道,“生产的内容不堪入目”。但熊轲老师有一种“点石成金”的能力,在他们悉心的修改、孜孜不倦的指导下,会议论文渐渐有了它该拥有的模样。

“母校教会了我如何去全力以赴,如何去独立思考。我希望以自己为载体,做交大精神最忠实的践行者。”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是他从学术中寻觅到的乐趣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是他如今的做法

不放弃对知识的思索

不放弃对自己的真实

这位交大男孩

一直在前进的路上

13篇一作,10项重点课题,8次公派出国出境,这位交大男神很国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