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民國,以其政治動盪、文化激盪而話題叢生。

很多人對民國時期有錢人的太太們可能是這樣的印象:比老公、抽大煙、喝老酒、打麻將……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其實,民國太太們大多出身名門,優雅的儀態、聰慧的頭腦、溫潤的內心才是真正耀眼的亮點。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她們不僅身懷數藝,能文能畫,而且大多出身名門,受過良好的教育,除了她們絕佳的書畫作品,還有她們的收藏經歷

看看幾位民國女藏家的“敗家”收藏史吧。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1

古墨收藏家:世紀才女張充和

張充和,沈從文夫人張兆和之妹,著名合肥四姐妹之幼妹,漢學家傅漢思的太太。

近百歲高齡仍每天練字、工詩詞、通音律、能度曲、善吹玉笛,人稱“世紀才女”。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世紀才女”張充和

張充和與古墨的結緣很早,從她過繼到叔祖母家的童年時代就開始了。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張充和收藏的古墨

據她回憶,祖母帶她去七姑奶奶家玩,七姑奶奶對她寫的字稱讚不已,並送給出了一方明朝方於魯的古墨。被老師看到後,便要求她老墨、古墨只能寫小字,而且要用碎墨,不能用整墨。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明 · 方於魯制“太平有象”圖墨

直徑9.1cm 成交價:126.5萬元

從那時候開始,張充和對保存和收藏古墨格外注意。家裡的整墨捨不得用,成年以後在各個地方走,也注意收藏好墨、古墨。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清乾隆 · 御製西湖十景集錦色墨

張充和所藏老墨眾多,且為精品。有明代程君房石墨、明代方於魯石墨、清代乾隆石鼓墨等。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清乾隆 · 御墨(兩方)

長15.5、10cm 成交價:34.5萬元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清乾隆 · 巴慰祖石鼓墨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明萬曆 ·程君房制「大國香」

龍紋墨及紅漆龍紋墨盒

長18.3cm寬10.7cm 成交價:161萬元

一般的新墨磨起來很臭,但張充和的墨從來不臭,磨起來甚至帶一種墨香氣。

她曾打趣的說道:

“我這裡的墨分兩種,松煙墨和油煙墨,松煙墨,墨色濃厚但不亮,滲進紙裡顯得很厚重;油煙墨,是用桐樹油燒製的,墨色發亮。

我喜歡把兩種墨磨在一起,用它寫小字,墨色又厚重又發亮,很好看。當然,還要看你用的什麼紙張。你看,這是用松煙墨寫的字,不發亮;油煙墨髮亮,合適用普通紙,寫扇面。”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2

書畫收藏家:亂世名妓潘素

潘素,“民國四公子”之一,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先生的夫人,字慧素,江蘇蘇州人。師從陶心如,祁井西等,早年習花鳥,中年轉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綠山水及雪景山水。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潘素《青山紅松圖》立軸

潘素原是蘇州望族潘世恩的後代,人出落得秀氣,談吐不俗。隨著家道衰落,兇狠的繼母以她擅長琵琶為藉口,逼其在青樓操琴掙錢。

受“蘇州片子”的影響,初到上海的潘素隨大字不識,也能揮筆成畫,在五方雜處、無奇不有的上海灘曾大紅大紫過,被譽為“潘妃”。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也許是因為看到了人世太多的興衰罔替,潘素在溫柔嫻雅中透著獨立自強之氣。遇到瀟灑不羈的“怪人”張伯駒後,兩人一見鍾情,幾經輾轉終成眷侶。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潘素和張伯駒

30年代,潘素、張伯駒夫婦賣掉房產,又向朋友轉借,湊足240兩黃金,買回隋代展子虔的一幅青綠山水畫《遊春圖》,以免被販至海外。

隋·展子虔《遊春圖》是中國傳世最古畫跡,距今1400多年,被稱為“國寶中的國寶”。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隋展子虔《遊春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為支持丈夫購買恭親王府的稀世珍品——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潘素變賣了自己心愛的細軟首飾,不惜以4萬銀元的代價買下了這幅傳世墨寶。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唐 · 李白《上陽臺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解放後,張伯駒看上了一幅古畫,出手人要價不菲,見妻子沒答應,張伯駒先說了兩旬,接著索性躺倒在地,任潘素怎麼拉,怎麼哄,也不起來。

最後,潘素不得不允諾:拿出一件首飾換錢買畫。有了這句,張伯駒才翻身爬起,用手拍拍沽在身上的泥土,自己回屋睡覺去了。”看似一則笑話,其實當時的張府已經捉襟見肘,潘素常常為了一家的生計而費盡心思。

夫妻倆拼著性命留下來的國寶,張伯駒和潘素並未擁為己有,而是從1956年起,將苦心收藏30年之久的書畫真跡都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晚年的張伯駒和潘素

3

瓷器收藏家:上海灘名媛陳萍

民國時代的上海,稱得上古玩收藏家的女性屈指可數,陳萍當算一個。

年輕的陳萍儼然是舊日上海灘上典型的“民國名媛”,在她的人生故事裡包含了門第、財富、美貌和羅曼史。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民國名媛”陳萍

她每天打扮的珠光寶氣,光彩照人,和其他“名媛貴婦”一道,玩牌、購物、旅遊,只是在此之外,陳萍還愛收藏古玩,瓷器、唐三彩、玉件甚至蘇聯畫家的油畫她都買了不少。

陳萍說,這是因為自己有戀舊的情結。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喜歡就買回來了”——在外人看來常常嘔心瀝血、任重道遠的收藏事業,到陳萍這只是為了“好玩”。

買一件瓷器,就像買一件衣服、一瓶香水那樣尋常。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1965年,婚後的陳萍要隨丈夫去香港定居,瓷器往哪裡放呢?

放在家裡不保險,乾脆送給博物館算了!

作為上海博物館三位最大宗的瓷器捐贈者之一,陳萍的藏品構成了上博建館之初青花瓷器的基礎。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永樂 · 青花纏枝蓮紋碗

通覽陳萍收藏,這百餘件青花瓷從選料、制樣、畫器、題款,可謂無一不精,件件頂尖,各個珍貴。

在存世的同類器物中,能如此盤之大、之精、之妙者,當屬鳳毛菱角,由此可見陳萍之收藏眼光不俗。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明宣德 · 青花繪纏枝蓮紋菱口大盤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明宣德 · 青花纏枝花卉紋碗

1988年5月25日,香港《星島報紙》刊登某拍賣行成交訊息:“康熙年間黑底素三彩花卉太白尊,開價70萬元(港元)售出”,旁邊還同時刊登了太白尊的照片,耿寶昌《明清瓷器鑑定》中所著:“五彩以描金為貴,三彩以墨色質地為貴”。

墨地三彩是康熙三彩中最為名貴的一種。

在收藏界造成了極大的轟動,買家是陳萍。

70萬港元的價格,是當時那場中國藝術品專拍300多件拍品中價格最貴的。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清康熙 · 墨地三彩繡球花卉太白尊

陳萍覺得:“收藏,收藏,藏在那裡的東西一分錢也不值,只有把藏品賣掉才能變成錢,但收藏也不能太有功利心,太功利了就藏不住東西。”

4

翡翠痴迷者:國民四大美女之一宋美齡

宋美齡是個愛翠如痴之人。她對翡翠的喜愛很有名。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20世紀30年代,有位北京翡翠大王買到一塊翠料,翠色極佳,能工巧匠將它雕琢成一對手鐲,款式新穎,玉質鮮豔,如水般剔透。

上海青幫頭子杜月笙以4萬塊大洋價格買到手鐲。宋美齡見到杜夫人佩戴的翡翠手鐲,一見鍾情,愛不釋手,杜夫人只好割愛送給宋美齡,專家估計到今天如果拿到香港,拍賣會上至少可以拍出1000萬港元的價值。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在1997 年她一百歲生日宴會時,當梳著傳統髮髻身著黑色旗袍曾經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女人出現在眾多賓客和媒體面前時,人們為之一震,只見她佩戴著整套翡翠首飾:翡翠耳釘、翡翠珠鏈、翡翠手鐲、翡翠戒指。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整套翡翠首飾顏色質地均屬極品,耳釘和戒指的翡翠蛋面顏色濃豔深邃,更顯穩重大氣;翡翠珠鏈珠圓玉潤祖母綠色種份細膩,一隻滿綠翡翠手鐲顏色均勻濃豔,種份細膩通透。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在整套翡翠的裝扮下,雖已是百歲老人,宋美齡仍是那樣的雍容華貴,儀態大方,盡顯高貴氣質,那一時刻這位百歲老人似乎已與翡翠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昇華到一種人玉相通的最高境界。


5

古琴收藏家:撫琴高手袁荃

世人都知王世襄是文博界的大咖,而鮮有人知曉的是,他的夫人袁荃猷也是一位收藏家。

家中藏有的幾把唐宋元明的傳世名琴,都是其學琴、撫琴的日常用器。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袁荃猷與王世襄結婚照

這位太太玩起古琴收藏來毫不手軟,不僅賣自己的細軟,還賣老公的細軟,以傾家資產,只為一張琴。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2011年,袁荃猷收藏的唐代“大聖遺音”古琴在嘉德春拍中以1.15億元成交。

殊不知,當時夫婦倆為收藏這張琴也傾盡了家產。真是一個比一個還瘋狂!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袁荃猷當年為買這把琴,一共花了多少錢?

1948年,王世襄夫婦“鬻書典釵”,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再加翠戒三枚的傾家之資,從北京著名琴家錫寶臣先生之孫章澤川先生手中求得。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唐 · “大聖遺音”伏羲式琴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青玉軫足,細鏤絛結,為明朝所制,琴身遍體蛇腹紋。

袁荃猷是彈奏古琴的高手,王世襄對古琴的收藏多少含有“愛屋及烏”的意思,家中藏有的幾把唐宋元明的傳世名琴,都是夫人袁荃猷學琴、撫琴的日常用器。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2003年,袁荃猷病故。

悲痛不已的王世襄將夫妻一生所藏古琴、銅爐、佛像、傢俱、竹木雕刻、匏器等143件文物全部拍賣。

“由我而來,由我而去”,這一場散盡更像一種儀式,為告慰天國那位曾相伴也成全了自己一生的愛人。

宋美齡,潘素都比不上她,為一張琴而傾家蕩產

▲晚年的袁荃猷和王世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