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民国,以其政治动荡、文化激荡而话题丛生。

很多人对民国时期有钱人的太太们可能是这样的印象:比老公、抽大烟、喝老酒、打麻将……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其实,民国太太们大多出身名门,优雅的仪态、聪慧的头脑、温润的内心才是真正耀眼的亮点。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她们不仅身怀数艺,能文能画,而且大多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除了她们绝佳的书画作品,还有她们的收藏经历

看看几位民国女藏家的“败家”收藏史吧。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1

古墨收藏家:世纪才女张充和

张充和,沈从文夫人张兆和之妹,著名合肥四姐妹之幼妹,汉学家傅汉思的太太。

近百岁高龄仍每天练字、工诗词、通音律、能度曲、善吹玉笛,人称“世纪才女”。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世纪才女”张充和

张充和与古墨的结缘很早,从她过继到叔祖母家的童年时代就开始了。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张充和收藏的古墨

据她回忆,祖母带她去七姑奶奶家玩,七姑奶奶对她写的字称赞不已,并送给出了一方明朝方于鲁的古墨。被老师看到后,便要求她老墨、古墨只能写小字,而且要用碎墨,不能用整墨。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明 · 方于鲁制“太平有象”图墨

直径9.1cm 成交价:126.5万元

从那时候开始,张充和对保存和收藏古墨格外注意。家里的整墨舍不得用,成年以后在各个地方走,也注意收藏好墨、古墨。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清乾隆 · 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

张充和所藏老墨众多,且为精品。有明代程君房石墨、明代方于鲁石墨、清代乾隆石鼓墨等。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清乾隆 · 御墨(两方)

长15.5、10cm 成交价:34.5万元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清乾隆 · 巴慰祖石鼓墨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明万历 ·程君房制「大国香」

龙纹墨及红漆龙纹墨盒

长18.3cm宽10.7cm 成交价:161万元

一般的新墨磨起来很臭,但张充和的墨从来不臭,磨起来甚至带一种墨香气。

她曾打趣的说道:

“我这里的墨分两种,松烟墨和油烟墨,松烟墨,墨色浓厚但不亮,渗进纸里显得很厚重;油烟墨,是用桐树油烧制的,墨色发亮。

我喜欢把两种墨磨在一起,用它写小字,墨色又厚重又发亮,很好看。当然,还要看你用的什么纸张。你看,这是用松烟墨写的字,不发亮;油烟墨发亮,合适用普通纸,写扇面。”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2

书画收藏家:乱世名妓潘素

潘素,“民国四公子”之一,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夫人,字慧素,江苏苏州人。师从陶心如,祁井西等,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绿山水及雪景山水。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潘素《青山红松图》立轴

潘素原是苏州望族潘世恩的后代,人出落得秀气,谈吐不俗。随着家道衰落,凶狠的继母以她擅长琵琶为借口,逼其在青楼操琴挣钱。

受“苏州片子”的影响,初到上海的潘素随大字不识,也能挥笔成画,在五方杂处、无奇不有的上海滩曾大红大紫过,被誉为“潘妃”。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也许是因为看到了人世太多的兴衰罔替,潘素在温柔娴雅中透着独立自强之气。遇到潇洒不羁的“怪人”张伯驹后,两人一见钟情,几经辗转终成眷侣。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潘素和张伯驹

30年代,潘素、张伯驹夫妇卖掉房产,又向朋友转借,凑足240两黄金,买回隋代展子虔的一幅青绿山水画《游春图》,以免被贩至海外。

隋·展子虔《游春图》是中国传世最古画迹,距今1400多年,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隋展子虔《游春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为支持丈夫购买恭亲王府的稀世珍品——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潘素变卖了自己心爱的细软首饰,不惜以4万银元的代价买下了这幅传世墨宝。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唐 · 李白《上阳台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解放后,张伯驹看上了一幅古画,出手人要价不菲,见妻子没答应,张伯驹先说了两旬,接着索性躺倒在地,任潘素怎么拉,怎么哄,也不起来。

最后,潘素不得不允诺:拿出一件首饰换钱买画。有了这句,张伯驹才翻身爬起,用手拍拍沽在身上的泥土,自己回屋睡觉去了。”看似一则笑话,其实当时的张府已经捉襟见肘,潘素常常为了一家的生计而费尽心思。

夫妻俩拼着性命留下来的国宝,张伯驹和潘素并未拥为己有,而是从1956年起,将苦心收藏30年之久的书画真迹都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晚年的张伯驹和潘素

3

瓷器收藏家:上海滩名媛陈萍

民国时代的上海,称得上古玩收藏家的女性屈指可数,陈萍当算一个。

年轻的陈萍俨然是旧日上海滩上典型的“民国名媛”,在她的人生故事里包含了门第、财富、美貌和罗曼史。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民国名媛”陈萍

她每天打扮的珠光宝气,光彩照人,和其他“名媛贵妇”一道,玩牌、购物、旅游,只是在此之外,陈萍还爱收藏古玩,瓷器、唐三彩、玉件甚至苏联画家的油画她都买了不少。

陈萍说,这是因为自己有恋旧的情结。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喜欢就买回来了”——在外人看来常常呕心沥血、任重道远的收藏事业,到陈萍这只是为了“好玩”。

买一件瓷器,就像买一件衣服、一瓶香水那样寻常。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1965年,婚后的陈萍要随丈夫去香港定居,瓷器往哪里放呢?

放在家里不保险,干脆送给博物馆算了!

作为上海博物馆三位最大宗的瓷器捐赠者之一,陈萍的藏品构成了上博建馆之初青花瓷器的基础。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永乐 · 青花缠枝莲纹碗

通览陈萍收藏,这百余件青花瓷从选料、制样、画器、题款,可谓无一不精,件件顶尖,各个珍贵。

在存世的同类器物中,能如此盘之大、之精、之妙者,当属凤毛菱角,由此可见陈萍之收藏眼光不俗。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明宣德 · 青花绘缠枝莲纹菱口大盘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明宣德 ·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1988年5月25日,香港《星岛报纸》刊登某拍卖行成交讯息:“康熙年间黑底素三彩花卉太白尊,开价70万元(港元)售出”,旁边还同时刊登了太白尊的照片,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中所着:“五彩以描金为贵,三彩以墨色质地为贵”。

墨地三彩是康熙三彩中最为名贵的一种。

在收藏界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买家是陈萍。

70万港元的价格,是当时那场中国艺术品专拍300多件拍品中价格最贵的。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清康熙 · 墨地三彩绣球花卉太白尊

陈萍觉得:“收藏,收藏,藏在那里的东西一分钱也不值,只有把藏品卖掉才能变成钱,但收藏也不能太有功利心,太功利了就藏不住东西。”

4

翡翠痴迷者:国民四大美女之一宋美龄

宋美龄是个爱翠如痴之人。她对翡翠的喜爱很有名。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20世纪30年代,有位北京翡翠大王买到一块翠料,翠色极佳,能工巧匠将它雕琢成一对手镯,款式新颖,玉质鲜艳,如水般剔透。

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以4万块大洋价格买到手镯。宋美龄见到杜夫人佩戴的翡翠手镯,一见钟情,爱不释手,杜夫人只好割爱送给宋美龄,专家估计到今天如果拿到香港,拍卖会上至少可以拍出1000万港元的价值。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在1997 年她一百岁生日宴会时,当梳着传统发髻身着黑色旗袍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女人出现在众多宾客和媒体面前时,人们为之一震,只见她佩戴着整套翡翠首饰:翡翠耳钉、翡翠珠链、翡翠手镯、翡翠戒指。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整套翡翠首饰颜色质地均属极品,耳钉和戒指的翡翠蛋面颜色浓艳深邃,更显稳重大气;翡翠珠链珠圆玉润祖母绿色种份细腻,一只满绿翡翠手镯颜色均匀浓艳,种份细腻通透。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在整套翡翠的装扮下,虽已是百岁老人,宋美龄仍是那样的雍容华贵,仪态大方,尽显高贵气质,那一时刻这位百岁老人似乎已与翡翠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升华到一种人玉相通的最高境界。


5

古琴收藏家:抚琴高手袁荃

世人都知王世襄是文博界的大咖,而鲜有人知晓的是,他的夫人袁荃猷也是一位收藏家。

家中藏有的几把唐宋元明的传世名琴,都是其学琴、抚琴的日常用器。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袁荃猷与王世襄结婚照

这位太太玩起古琴收藏来毫不手软,不仅卖自己的细软,还卖老公的细软,以倾家资产,只为一张琴。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2011年,袁荃猷收藏的唐代“大圣遗音”古琴在嘉德春拍中以1.15亿元成交。

殊不知,当时夫妇俩为收藏这张琴也倾尽了家产。真是一个比一个还疯狂!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袁荃猷当年为买这把琴,一共花了多少钱?

1948年,王世襄夫妇“鬻书典钗”,以饰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画大观》换得黄金约五两,再加翠戒三枚的倾家之资,从北京著名琴家锡宝臣先生之孙章泽川先生手中求得。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唐 · “大圣遗音”伏羲式琴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青玉轸足,细镂绦结,为明朝所制,琴身遍体蛇腹纹。

袁荃猷是弹奏古琴的高手,王世襄对古琴的收藏多少含有“爱屋及乌”的意思,家中藏有的几把唐宋元明的传世名琴,都是夫人袁荃猷学琴、抚琴的日常用器。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2003年,袁荃猷病故。

悲痛不已的王世襄将夫妻一生所藏古琴、铜炉、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143件文物全部拍卖。

“由我而来,由我而去”,这一场散尽更像一种仪式,为告慰天国那位曾相伴也成全了自己一生的爱人。

宋美龄,潘素都比不上她,为一张琴而倾家荡产

▲晚年的袁荃猷和王世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