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禎南遷,南方會擁立他嗎?

張夫貞


當然會擁立他,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

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對明朝的滅亡感到深深的惋惜。在很多人看來,明朝遭遇的一系列內外威脅,但凡能夠扭轉一項,明朝就有可能起死回生,但是都讓明朝趕上了,所以明朝滅亡了。

還有就是關於崇禎皇帝的去留問題,很多人認為如果崇禎皇帝能夠壓制眾臣選擇南遷,那麼明朝勢必不會在他死後轟然倒塌,最後走向萬劫不復。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應該承認,崇禎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就是走到大明疆域的任何一個地方,作為天子,他基本都會得到地主階級的擁護。但是明朝的滅亡已經註定了,不是單靠擁立就可以改變或者支撐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明朝的統治階級腐爛透頂

我們應該明確的是,即使崇禎再怎樣折騰,即使跑到天涯海角,也無法改變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明朝此時已經建國276年了,很快就要接近300年的封建王朝大限。

是天要亡大明!作為天子,怎麼能夠忤逆天意呢?

關於王朝南遷在東南半壁苟延殘喘的例子,歷史上不勝枚舉,例如東晉,南宋。

但是明朝的情況明顯和他們不同,因為建國時間太長,明朝此時的統治階級已經腐爛透頂,臭不可聞。正是因為東林黨內部無休止的傾軋,才導致明朝的狀況每況愈下,最後走向崩潰。

在這樣的情況下,改朝換代,給統治階級全面換血,才是維持統治的最有效方式。

但這一點崇禎是無力辦到的,所以即使逃到南方,這種無休止的爭鬥也會持續下去。

南明福王政權建立後,馬士英和史可法等人的爭鬥,就充分說明明朝的統治階層的朽壞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而這樣的“優秀傳統正是外部敵人希望看到的,也是外部敵人消滅明朝的利器。

所以既然崇禎在北京無力制止群臣的內訌,那麼就是到了南京,到了海南也不會改變這種局面,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所以明朝的滅亡是必然的,即使延遲幾年也是必然的。

2、南遷損害了地主階級的整體利益

對於崇禎而言,南下南京避開敵人的鋒芒是維繫明朝統治的關鍵步驟,但是這一舉動會禍及整個地主階級的利益。

什麼意思呢?明朝時期關於南方和北方的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例如明初的南北榜事件以及朱棣遷都事件。

以朱棣遷都為例,實際上朱棣遷都除了朱棣個人想要北返的主觀願望,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這是北方武將集團和南方文官集團的一次博弈。

因為朱棣對武將集團的大力支持,所以武將集團取得了勝利,因此明朝將都城選在北方,但是朱棣為了平衡兩大派系的爭鬥,將南京作為陪都並升級了南直隸的政治地位,形成了南北並立的兩京制局面。

但是這一平衡在1449年土木堡之變後被打破了。因為武將集團被橫掃一空,文官集團逐漸佔據了優勢,這造成的後果就是南方集團在朝堂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但是有意思的是,即使出現了南高北低的局面,都城也一直維繫在北方。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遷都北方是朱棣的既定國策,隨著統治者個人素質的下降,他們無力作出朱棣這樣的大手筆。而另一方面則是整個南方集團努力的結果。雖然明朝放棄了長城以北的幾乎所有土地,但是隻要明朝能夠將都城定在北京,就意味著明朝可以守住整個北方地區,而守住北方地區的最大作用就是保護了南方地區。

沒有北方地區的保護,南方地區的富庶就無從談起。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崇禎選擇放棄北京,也就意味著放棄了整個北方。那麼一方面明朝放棄北方,意味著明朝失去了北方集團的支持;另一方面,因為沒有了北方的屏障,南方集團也會對崇禎心生怨言,而且崇禎帶領統治團隊南下,因為人數眾多也會極大地擠壓南方地區的空間,這會讓南方集團對崇禎更加不滿。

在王朝末期幾乎所有人都唯利是圖的情況下,即使這些人出於封建道義擁立崇禎,內心恐怕也不是出於真心。

從崇禎自縊後,南方進行了長達30年的抗爭就可以看出,即使沒有這個剛愎自用的皇帝的領導,南方同樣可以不斷抵抗外族的入侵。這也恰好說明了崇禎的作用也並沒有那麼不可或缺。

所以擁立歸擁立,但是最後的結果就不好預料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我們現在假設一下,崇禎皇帝如果南下後,到底會發生什麼

1644年年初,崇禎終於被朝中主張南下的臣子說服了,決定南遷大明的陪都南京 ,在南方大明的餘威尚在,崇禎皇帝的地位也極其正統,並沒有出現歷史中的諸王爭位的局面,崇禎皇帝和南下的臣子們利用南京現有的內閣系統很快就將南方的資源力量整合了起來。



南京本來是大明開國時的國都,不過後來朱棣篡位奪國,將國都從南京遷到了他的老本營北京,而南京的一大套系統,他也不想浪費,於是就保留了下來,作為陪都。

除了皇帝之外,南京的內閣、六部皆與北京相等形式,目的就是為了防範蒙古人捲土重來,從而設置的一套應急系統,一旦出現山河危機之時,大明的權力中心就可以轉移到南京,因為有這套系統的存在,一旦出現問題明朝可以平穩、毫無障礙地轉移權力中心



而北京則被李自成給佔據了,吳三桂帶領著他的數萬關寧鐵騎防守在山海關,將清兵死死地在拒守在了關外,絲毫無法寸進,李自成無法忍受南方和山海關的腹背受敵,於是先決定解決距離自己最近的吳三桂,當他帶著20萬大軍準備攻往山海關的時候,吳三桂同樣面對著一個腹背受敵的危機。

關內有闖王的軍隊,山海關外又有30多萬的八旗軍虎視眈眈,若是敵人都在關外的話,憑藉著山海關的地利格局以及關寧鐵騎的威猛吳三桂尚且沒有這麼大的壓力,但是李自成是從後背襲來的,這就超出了吳三桂的承受範圍。

歷史中的吳三桂為了保命本來只能選擇投靠清軍,因為李自成只想讓他死,而這個時候吳三桂多出了一個選擇,崇禎皇帝還沒死,大明已經轉移到了南方,他還可以帶著他的數萬關寧鐵騎趕往南方勤王。

做好決定的吳三桂整合好隊伍,在離開山海關之前,他打開了關門,因為素日的仇怨使得吳三桂在走之前也不打算讓李自成好過,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引虎入城,讓兩虎相爭,這樣還可以為在南方的大明減少一些敵對的威脅,多出一些生機


清軍在入關後所向披靡 ,沒有了山海關的阻擋李自成等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很快就被他們給滅了,滅了李自成之後,清軍進入了北京,建立了根據地,然後以北京為中心,將長江以北的的國土紛紛收入囊中,而南方的大明因為崇禎皇帝的南遷,所以沒有了歷史中的各種政權的疊出,南方從而可以統一整合起來,眾志誠誠,把清軍死死的拒在了長江以北

崇禎皇帝是一個很吝嗇的人,平時生活很簡樸、對手下非常的小氣,正當國家危難之時,又有手底下大臣們的逼迫,他不得不拿出從北京的國庫裡運來的積存已久的財富用以犒勞軍資,又有著南方眾多將領、百姓的支持,很快就形成了一個與南北朝、宋金相拒差不多的局面,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南北朝和南宋、南明之間都是漢人退守富遮的南方,少數民族政權佔據遼闊的北方,從而導致的一個大分裂的局面。

歷史中的南明是由於政局混亂、各種明朝血脈爭立政權導致的力量分散,才讓北方的清軍花了50年才解決掉的,當南北對立的局面產生的時候,雙方都要利用一切發展可靠的軍事力量,這個時候火器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

清軍之所以久久不能入關除了山海關的地勢之外,還有關寧鐵騎對火器的擅用。除了關上的各種佛朗機炮、紅衣大炮,關寧鐵騎還配備了很多三眼火銃,在火器的配備方面,遠遠的超出了清兵。

正是由於火器方面的優勢才讓清軍無法寸進,為了與明軍的火器對抗,清軍也招納了大量的漢人,配備專門的火器八旗軍,後面的清朝之所以會禁火器,正是由於其自身的優勢在於強大的騎兵,而火器正好剋制強大的騎兵優勢,為了防止漢人用火器顛覆他們的政權,清人才在消滅了南明之後禁止民間用火器,並停止了官方研究火器

當南北對立的局面出現的時候,這個時候火器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因為清軍對火器的恐懼以及火器對騎兵所產生的巨大優勢,使得南方的明朝對火器給予了極大的重視,除了自行研究之外,還通過海外過來的歐洲商隊引進了大量先進的槍炮,從而形成了對清軍強大的火力壓制


而在北方的清軍面對著南方強大的火力壓制,在強大的壓力之下,為了一統南方也不得不在火器方面加大力度,然後在軍隊中配備了大量的火器,以及利用漢人研究提高火器的威力

在這樣的局面中,南北對峙了幾十上百年,雙方發現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雙方逐漸安定平穩了下來,在壓力之下,清人也未形成一派天等上國的氣派,又開始研究起了火器。明人的傳統一直都是吸納好的事物,在利用與歐洲的商業貿易中吸取了歐洲大量的先進科技以及武器。

從我們的歷史中看到明朝在接觸了歐洲的火器之後,自知不如就大量購買研究歐洲先進火器的情況中,可以看出明朝是很開明、不迂腐的,是可以接受新鮮事物的,所以在退據南方之後,海上絲綢之路是必然的,與歐洲的貿易也是必然的,工業時代的改革也會在南明發展起來


而清朝則自以為眼光長遠,他們看到了臺灣、以及東南亞的各國因為對歐洲人開放港口,從而被歐洲人佔據了港口,然後以港口為據點逐一吞食東南亞各國的領地,從而達到殖民的目地,這樣清朝產生了警惕

清朝同樣採用了儒家治理國家,對儒家的奉行甚至比明朝還要嚴重,統治者們抑制商業著重農業,兩者合一,所以他們會限制洋人在國土內的商業活動,只對洋人開放少許港口,商業貿易活動會比南明小得多,這個時候的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並不會改變,仍會在這個歷史中實行

此消彼長,時代在改變,工業和科技在世界中佔據的地位越來越高,這個時候一個國家的開放程度決定了它能達到的高度,與時俱進的明朝仍保存著現有的風氣,不會全盤西化,這個時候文人士子仍是社會的主流,明朝人所發展的只是先進的武器、先進的工業技術,大量的商人隨著海洋貿易的繁榮而產生,國家的制度是很難改變的,這個時候所出現的局面就是封建社會與先進的工業時代並存,這個時候的明朝就猶如我們現今的沙特王國,國王與古老傳統仍完好保存,改變的只是生活方式

矛盾將會在一兩百年後產生,這個時候科技所產生的懸殊力量已經非常明顯,發展中的明國對保守中的清國產生了巨大的軍事優勢,清朝的火器雖然也發展了起來但是遠不如明朝,騎兵的強大優勢在新時代也變得毫無用處,明人一路北上直搗皇城,並未遇上多大的困難便將國土盡收,這個時候就是全國就一統了

一統後的全新明國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有可能是繼續發展蓬勃與世界列強並肩、皇帝仍保有絕對的權力,也有可能是皇帝的權力被架空、權力被內閣或新興的議會所掌控,然後皇帝成了一個沒有權利的國家象徵,也有可能是這個皇朝被產生民智的人們給推翻,重新建立了一個全新民主的國度,也尚未可知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情況會出現,就是清朝沒有閉關鎖國,與明朝一起發展工業以及火器,當文明相同的時候,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分裂成了兩個不同的國家


上面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喜勿噴,有什麼好的觀點可以一同交流下


孤客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如果崇禎能夠到南方,自然會有人擁戴他。

關鍵在於,他根本到不了南方。

崇禎其實早有南遷首都的想法,也曾經組織大臣多次討論。

但這些朝中的實權派大臣,除了少數幾人以外,一律持反對意見。

這些人的藉口是皇上不能拋棄首都和宗祠,其實實際還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當年的大臣基本都是北方的大地主,收入主要依靠土地。

如果崇禎率領他們南遷,他們等同於一文不名,僅剩一些浮財。以這些大臣平時的驕奢淫逸,這點浮財支撐不了多久,很快就要窮光蛋了。

而明代晚期,南方土地兼併也很嚴重,沒有這些北方大臣的份。


所以,大臣同意南遷,等於自行宣佈破產。要知道,千里為官只為財,當官的見錢如蒼蠅見血,如何可能這麼做?

況且,這些大臣自認為李自成贏了也不過是改朝換代而已,他們換個主子而已,說不定可以保存財產。

當時崇禎已經威信不高,北方軍隊幾乎瓦解,財庫也空空。如果南遷,崇禎必須得到大臣支持,不然恐怕自己連性命都難保。

大臣全部反對,崇禎遷都也就非常困難了。

同時,遷都不可能一個人走,必須帶著皇親國戚,那就至少要有軍隊護衛。

但軍餉哪裡來?國庫只剩下幾十萬兩白銀,就算把宮裡金銀變賣,也不過二三百萬兩,根本不夠軍費。

當年唐明皇如此威望,還被手下飢餓的軍人兵變,被迫絞死了楊貴妃,又讓兒子繼位。


崇禎這樣一走,恐怕也是同樣下場。

再說,當時李自成已經控制了北方大部分領土,又是機動性很強的流寇。一支這樣龐大又帶著大量婦孺的明軍部隊,哪裡能夠逃過李自成的追殺,十有八九在路上就完了。

自然,如果崇禎帶著幾十個大臣先跑,這還是可行的。

但如果連皇后妃子都保不住,還叫什麼皇帝,以崇禎的自負和自傲,寧可選擇死在首都北京。

不過到了生命的最後,崇禎應該還是後悔了,覺得應該南遷。只是已經太遲了,所以崇禎留下了“一切都怪大臣”的遺言,隨後上吊了。


薩沙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個規律:

北方的遊牧民族打到中原來了,中原政權如果扛不住的話,便會很自然的南遷,逃跑。

比如晉朝的永嘉南遷,宋朝的靖康南遷等等,只要向南過了長江天險,這個政權是很容易繼續走下去的,再來個一兩百年都沒有問題。


南明政權存在時間

在崇禎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清軍入主中原,明朝的宗室以及士大夫們南遷,在淮河以南建立的南明政權。然而南明政權只是存在了18年,之後的一些殘餘政權苟延殘喘了21年,最終在1683年覆亡了

兩軍對戰,想要勝出就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人、錢、民心向背

如果當時崇禎皇帝南遷,南方會擁立崇禎呢?

我想這一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畢竟大明朝養了300年,不是還有一句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民族矛盾那是要豁出命跟你乾的啊,所以南方在抗戰上肯定會心向崇禎的,民心不是問題。

▲崇禎皇帝劇照

南明有的是人

先來看滿清的軍隊,共分有滿清八旗、漢軍八旗、蒙古八旗,總共加起來也就二十來萬的人,然而我們看看南明的政權,南明的一個城市受降的時候就向滿清輸送了20萬的步兵,即使是到了南明後期的鄭成功,他組織一次北伐也很輕鬆就會有十幾萬的軍隊響應,所以在“人”上我們有的是。

南明政權不差錢

再來看看錢這方面,從唐朝的中後期,經濟中心開始南移,最終到了南宋最終完成,因此在整個大明朝,南方都是賊有錢的,都是賦稅重地,即使北方被滿清佔領,南方還是保留的很好。

那麼有錢、有人、有民心的南明為什麼這麼短暫呢?

我認為還是“內憂外患”把整個明朝挖空了,迅速組成的政權還是沿襲老樣子。當時的明朝百姓其實是很艱難的,因為百姓們要同時養活兩支軍隊,一支是大明朝的,養活這支軍隊無可厚非,還有一支就是滿清的軍隊,因為他們也是靠來中原掠奪得以維持。百姓們生活在這麼重的壓力之下,因此歷史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滿清。

恭喜,已經到底了,不妨動動小指點個關注吧!


Readerplus


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說答案肯定是擁立!因為沒人敢不擁立。


明朝是一箇中央集權、君主集權高度發達的朝代,縱觀整個明朝,沒有一個人敢造反,也沒有一個皇上約束不了手下任何一個臣子,哪怕是到了明朝末年,國家已經破敗不堪,崇禎一道聖旨,仍然想殺誰殺誰。也就是說這套完整的體制決定沒有人敢不服從皇上。這不是我想說的,我想說的是如果崇禎南下,明朝能不能有救。

崇禎


我們通過北宋滅亡後南宋建立並享國100多年和明朝滅亡後南明建立卻很快滅亡來說明如果崇禎南遷很可能會成為第二個宋金南北對峙。


一、宋徽宗的九子康王趙構逃到南方後,一個有效的政權始終沒有建立起來,整個南方其實一直處於一種無政府的狀態下,後來金兵南下,趙構就逃到海上,南方的局勢一度混亂不堪。幸虧韓世忠黃天蕩一戰,金兵北返,從此直到金國滅亡,再也沒有南下。而趙構也逐漸建立健全中央政府,局勢也逐漸穩定了下來。


二、明朝滅亡前夕,有人建議崇禎南遷,或者至少把太子送到南京,這樣萬一北京不保,南方的中央政府可以迅速運轉起來。由於明朝始終以宋朝為教訓,凡事都跟宋朝反著來,不和親,不納貢,不遷都,不談判,所以明朝被後人認為非常有骨氣。但事實證明,骨氣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是有正面作用的。如果當年崇禎能突破這一點和後金談判,送些錢糧給後金,穩定好局勢,然後集中兵力對付關內的農民軍,那李自成張獻忠之流被剿殺也是指日可待。待關內穩定後,再集中兵力對付後金,即使不能殲滅後金,但保全國家甚至逐步收復遼東都是可以的,這是正確的計劃,可是骨氣二字害了崇禎和整個明朝。

靖康之變


好了,扯遠了,繼續回來。崇禎死後,南方經過討論,迅速擁立福王為弘光帝,但這個是黨派之爭不和的產物,所以本身就難以做到團結一致,只是形式上還是統一了。可是此時南明軍閥做大,等到李自成跑到湖北,清兵南下時,左良玉、江北四鎮紛紛投降,南明立刻就土崩瓦解,這時沒有一個核心人物可以統領天下,所以先後在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出現了紹武、隆武、永曆等政權,而且一度出現互相爭正統甚至出兵攻打這樣的局面,這樣大大削弱了南明自身的實力,也讓清兵南下更加容易。


綜合以上部分我們來對比:

1.宋代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原遜於明代。

2.北宋滅亡時,太上皇、皇帝、太子等人被一窩端,只剩下一個不受待見的康王趙構,而明朝滅亡前大臣勸崇禎南遷或讓太子朱慈烺到南京監國。

3.金兵南下時南方處於混亂狀態,無政府狀態,而明朝滅亡時南方毫髮未損,而且在南京還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

滿清騎兵


就這三點來看,明朝滅亡時無論哪一點都遠強於北宋滅亡時,如果崇禎南下或讓太子到南京監國,那麼整個南方明朝就有一個完整的政權中心,人心鞏固、團結,政令有效執行,軍隊統一指揮,將領不敢跋扈,其他的王爺也絕對不敢輕易稱帝,這樣整個在南方會形成一個統一而有效的中央政府,形勢遠好於北宋,可惜啊。


之後,清兵南下,左良玉部、江北四鎮全部投降,隨後明朝土崩瓦解,清人剃髮易服,不從者皆殺,從此,我們完全進入了一個只能做奴才,甚至做奴才而不得的朝代!


真歷史


崇禎皇帝如果順利遷都南京(甚至可以說,即便崇禎沒有去南京,而太子去了南京,狀況也不一樣),那麼大明正統猶在,藩王不會爭權奪利,沒有所謂的潞王福王皇位之爭!

那麼結局可以這樣推測:李自成兩路進軍北京,北京同樣守不住,大明北京留守殉國,李自成進京稱帝。

而這時關外皇太極虎視眈眈,大順和滿清必然有一戰!如果李自成聰明一點,不要那麼早和滿清一戰,把注意力放在南邊,那麼李自成可以順利接受北直,山西,陝西一帶地盤,成為明朝的擋箭牌。

但畢竟明朝是正統,李自成接收的這麼大一塊地盤不會很穩定,鬧事的地方多,鑑於李自成在北京城都沒有統治經驗,未必能管理好這些地盤!!

如果滿清兵臨城下,而李自成沒法子必須一戰!!那麼結局就是李自成必然戰敗逃亡陝西!因為李自成軍隊進去北京就會染上瘟疫,是打不過滿清的!!

再來說說南方,崇禎帝到了南方,名正言順,至少江淮四個藩鎮不會亂來,好好守你的江淮!而左良玉也不敢輕易放棄武昌,進攻九江安慶!

這樣一來,滿清佔領山西陝西河南,北直隸山東需要一段時間!加之如果調遣鄭芝龍部隊北上山東騷擾,南明領土擴大到山東河北一帶也不錯!但明朝至少再堅持一百年不成問題~~~


一片雲77378633


崇禎逃到南方,接受南方擁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南明為什麼都是小朝廷,最大問題就是缺乏“正統”。甲申國變時,崇禎本人和皇子都沒有逃出來,所謂的“朱三太子”當時也下落不明。所以明光宗這支算是絕了,那麼只能由明神宗的後代即位。這樣一來就給野心家留下了空間。萬曆生前最寵的福王朱常洵,但是東林黨因為反對過朱常洵立儲,所以和朱常洵存在矛盾。而閹黨馬士英、阮大鋮等人則認為這是打擊東林的好時機,於是迅速擁立朱常洵兒子朱由崧即位。

朱由崧即位就是弘光帝,明朝的政治鬥爭又被延續過來,還搞出了一個“大悲案”。更可怕的是地方軍閥就此坐大,高傑、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等軍頭,基本不聽中央號令。結果就是弘光政權迅速滅亡。之後錢謙益等東林黨擁立潞王朱常淓,但潞王是明穆宗之後,血緣比朱由崧還疏遠。之後又有唐王和桂王之爭,這都反映了在缺少一個合法繼承人的前提下,擁立被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如果崇禎在則不存在此問題。

不過問題是,崇禎能夠南遷嗎?事實上是不能。崇禎並非沒有考慮南遷,不過在朝堂之上完全得不到支持。京城官員在京城都擁有大量財產和田地,換作李自成做皇帝對他們說也沒有區別,加上崇禎本身就是刻薄寡恩的性格,自然更得不到多少人支持。所以崇禎在當時正式南遷是不可能,少數人南逃倒是有可能。到時候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那麼歷史怎麼變化又難說了。


林屋公子


如果崇禎南遷,歷史的結局將沒什麼不同,只是將大明王朝的國祚再延綿幾十年罷了。


首先崇禎南遷得到各方擁戴是沒問題的,他是皇室正朔,南方不管是南京政權、福建政權還是廣西政權,都只是藩王,在地方上不能喝崇禎相比。且南京作為“陪都”、“行在”也有一批六部的草臺班子,荊州、揚州都有重病把手,史可法、左良玉、鄭成功都可以撐以陣子。北方滿洲、吳三桂、李自成勢力互相角力,也給其喘息之機。


但這些只是表象。對於帝國來說,真正的良將如袁崇煥、孫象升等人多已不在,大明王朝的國力、百姓對國家的信任,自嘉靖皇帝以來,已基本被掏空,回天乏術。崇禎殉國時,身邊只有一些小太監,而那些學孔孟之道的大臣,大都攜巨量財寶投降。所以,除非崇禎能夠從根本上革新,革自己的命,否則其命運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青年史學家


不一定,畢竟明朝滅亡,跟大量投敵叛國的明朝人脫不了干係。首先,崇禎皇帝朱由檢,作為光宗朱常洛的兒子,熹宗朱由校的弟弟,他的皇位是合法繼承的,得到了承認,是的的確確的正統皇帝?他南遷後依舊還是大明的皇帝,是正統的統治者,明朝宗室與臣子擁護他是應該的。


崇禎帝自縊後南明宗室之所以紛爭不斷,就是因為正統一脈斷絕,其他宗室都認為自己有資格入嗣繼承大明皇帝的正統地位。如果崇禎帝沒死,正統地位沒空出來,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紛爭的藉口。

明朝雖然是個非常有氣節的朝代,文人士大夫將名譽看得比性命更加重要,然而,因為明朝後期社會矛盾日益嚴重,大量百姓因為嚴重的土地兼併而流離失所,外敵入侵的時候,明朝出現了大量的叛徒。尤其很多反對崇禎南遷的官員,最後竟然主動投靠了清朝,實在令人不齒。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想跑沒跑成的崇禎著實被過度美化了。第一,他死社稷是被迫的,因為他是想跑卻因優柔寡斷沒跑掉;第二,也正因為他的一了百了,實力雄厚的南明卻四分五裂,內訌不斷,最終被清朝給滅了,巨大的災難時代降臨了。


澹奕


如果在明朝末年,崇禎皇帝選擇南遷,不存在南方擁立不擁立他的問題。

崇禎是明朝的皇帝,明朝的地盤都是他的。況且崇禎也不是剛剛登上皇位,畢竟也已經當了將近二十年的皇帝。

不管是南方的官員,還是北方的官員,基本上都是祟禎任命的,還是認可崇禎皇帝的。

崇禎皇帝如果放棄北京,去了南京,明朝還有翻盤的機會。

明朝的行政區劃,被稱為兩京十三省。就是因為朱元璋當時建國的時候定都南京,在朱棣篡權奪位後才遷都北京。

遷都北京後,南京也保留了一套和北京一樣的行政班子,只是權力沒有北京內閣那麼大。

自從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中國社會的經濟重心正式南遷到了長江流域,江南開始成為歷代王朝的賦稅重地。不僅為帝國提供財政支持也為帝國,提供了大量的糧食和其他生活用品。

而農民起義爆發比較集中的地方,都是比較窮的地方,比如陝西的北部,也就是李自成、張獻忠的故鄉。

如果崇禎皇帝選擇南遷,就等於把當時社會最嚴重的問題拋給了李自成和皇太極。

當時最嚴重的外患就是後金的皇太極,最嚴重的內患就是李自成。

如果明王朝放棄北方,則李自成和皇太極之間,必有一戰,並且還極有可能是大戰。

李自成和皇太極之間,不管是誰敗,到最後極有可能是兩敗俱傷,不管出現什麼的後果,這樣的局面,對崇禎皇帝來說,都是有利的。

崇禎皇帝南遷南京後,可以藉助南方強有力的財政支持,重新訓練一支強大的軍隊,再加上南方已有的上百萬軍隊,絕對是一隻不可忽視的力量。

當李自成和皇太極打的兩敗俱傷的時候,崇禎皇帝就可以指揮軍隊,進行反攻,收復失地,直到消滅李自成和皇太極。

我們在讀中國哲學時,經常讀到一句話叫以退為進,他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有時選擇戰略退卻,就是進攻的開始。有時適當放棄一些東西就會讓你擁有更多更好的東西。

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只可惜當時崇禎沒有領悟到這一點,選擇了死守北京城,導致了明王朝亡國,白白便宜了北方的後金少數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