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不平等条约为什么是李鸿章签订的?不能由其他大臣来签吗?

user4553586630405


一生风雨裱糊将,是李鸿章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评价;这么多条约,哪个是因为李鸿章造成的呢?签订这些条约不简单,要背上的不仅仅是历史的骂名;而且签订前还要谈判,不能让对方开出过分的条件(杀价)。整个大清朝,只有李鸿章一个人有这个本事,有这个能力。

李鸿章裱糊将手艺太好,把虚弱的大清裱糊成一个帝国,洋人们都信以为真,李鸿章凭借自己的外交手腕以夷制夷。维系着晚清时代的中国没有被列强瓜分。但是,怎奈猪队友太多!

李鸿章一辈子签订了三十多个不平等条约,但是这三十多个条约哪一个是李鸿章造成的呢?我们来讲两个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先说《辛丑条约》,赔款9.8亿两白银;但是一开始德国一个国家就开出了7亿两的赔款要求。最后李鸿章谈的是十一国赔款9.8亿两。

慈禧太后支持义和团,一听说洋人要废太后,脑子一热对十一国宣战。攻打十一国驻北京使馆,眼看中国就要陷入战火。此时,

李鸿章是两广总督,对太后的发下来的诏书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与刘坤一、张之洞等形成东南五省互保。结果,义和团没有打下来使馆,八国联军来了。此时,慈禧带着光绪跑到了西安,八国联军找不到政府了。就在北京住了下来,慈禧再陕西下诏书让李鸿章北上谈判。已经70岁的李鸿章踏上了北上的路,走到上海不走了。让十一国公使来上海见他,美国来了,李鸿章把他叫进去谈一会,用囚徒困境的谈判策略使得十一国互相猜疑防备。

到北京开始谈判了,德国元帅说:我们来谈判一下战败的条约,作为战败国……李鸿章一摆手说:谁是战败国?德国元帅瓦德西都他妈愣了:你们是战败国呀?李鸿章问:我跟你们开战了吗?瓦德西说:没有,但是你们太后宣战了。李鸿章说:当时我是怎么说的——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是假命令),你可以查档案。一查档案还真是,李鸿章说:既然是加命令,那么我们就没有开战,我们就不是战败国。瓦德西都他妈傻了:那我这算啥。李鸿章说:感谢你们帮我们清君侧,救出了皇上皇太后。割地是不行的,因为我们不是战败国,这样吧,我给你们一些出兵的费用。瓦德西一听,还真是这么个理,好吧。我德国要7亿两白银。李鸿章说:这样,我给你9.8亿两白银,你们自己去分。最终赔款9.8亿两白银。

换了其他人去签,就一个词:亡国

《马关条约》是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签订的,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

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是极力反对与日本作战,主张让英法俄等列强居中调停,因为此时北洋舰队已经五年没有更新过炮弹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虽然排水量7000吨,每一艘船花了175万两银子,吨位远远超过了日本舰船的吨位,但是再航行速度上却比不上日本的军舰;武器上,北洋舰队五分钟开一炮,而日本的舰队一分钟可以开五炮;更为糟糕的是:北洋舰队没有炮弹了。所以李鸿章想让北洋舰队呆在港口里,用岸上的大炮和日本作战;而不是海战。为何北洋舰队的境遇这么凄惨?答案是:翁同和为首的帝党清流认为北洋舰队年年要军费,但又不打仗,没啥用;最关键的是,他们认为北洋舰队是李鸿章洋务运动搞出来的新奇玩意,不值得投入。于是乎,连续五年,北洋舰队没有获得户部(翁同和主管)一分钱军费;

慈禧太后过寿,修颐和园挪用海军军费2000万两银子,后宫用度花了650万辆银子;而当时北洋舰队需要的海军军费是每年60万两银子。但是遭到了翁同和的驳斥,随后光绪皇帝申斥了李鸿章,严令北洋舰队开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举国震惊——人们不再给办洋务的李鸿章设置障碍。甲午战败,最先吓破胆的是翁同和为首的帝党,其实这时候日本也已经力竭了。提出和谈后,日本要求清政府派代表去日本——没人敢去,这一群人都看着李鸿章。

战败后,英法列强立刻抛弃了与中国的合作想法——连小小的日本都能打败你,你已经掉出了帝国的梯队。战败后,失去了英法等国对日本的制约,那么就要和谈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点名要李鸿章去,他想羞辱一下偶像李鸿章,曾经李鸿章的北洋舰队曾经直接开进日本港口,吓得日本天皇都快尿了。见面后,伊藤博文嘲笑李鸿章改革不力,

李鸿章说:改革内政,我非不欲做,但是我们国家太大,朝野上下人心不齐,不像贵国一样上下一心。如果我们两人易地而处,结果会如何?伊藤博文说: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的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再中国不一定干的比你好

谈判很激烈,日本要求赔偿4亿两白银,还有割让东三省,辽东半岛,台湾、琉球群岛;李鸿章从中斡旋,把英法俄拖进来,最终东三省没有割让,辽东半岛租界,开埠通商。最后李鸿章要求降低赔款,双方谈判十分胶着。此时,一个日本愤青认为不应该和谈,应该继续打;于是刺杀李鸿章,李鸿章脸上中了一枪,日本政府害怕的不得了,如果真打起来,日本还没能力占领中国。于是李鸿章利用这一点,把赔款从4亿两降到了2亿两,甚至还要求日本再降低些,作为他回国的路费;随行的人员没有不黯然落泪的。

后来,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李鸿章最后气的吐血,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之际,俄罗斯公使还在逼迫李鸿章签订一个条约。李鸿章摆摆手,意思说:他这辈子结束了,剩下的事情不归他管了。


嘟嘟读读


李鸿章之所以屡屡代表晚清政府,与外国人谈判并签订大量条约,原因如下:

一,客观原因,李鸿章为汉臣首辅,多年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代表大清长期负责外交事物,在洋务运动中和外国人多有接触,其他满汉文武大臣,哪个比得上李中堂的熟人多?大量条约由李中堂谈判签订,很正常。

二,个人因素,李鸿章性格圆滑,老于世故,善于玩弄心机,为人刚烈不足变通有余。很多时候做事为达到目的,不惜放弃原则立场。这种媚上媚外的脾气作风令他深得慈禧太后和外国人待见。尤其是他始终是妥协派,认为大清自保尚且不足,外战更是自取其辱。这样的观点非常符合外国人的利益最大化,是侵略者最好的拿捏对象。

三,站在外国人角度看……外国人找某个中国人谈判,首先想到的是,希望他们争取的利益最大化,而李鸿章无疑就是最佳人选:李鸿章贪得无厌,与俄国人谈判中有回扣贿赂,其家族与日本和其他国家多有生意往来,协商中势必瞻前顾后,多方面考虑,这些正是外国人所盼望的。

四,有人说,李鸿章以其老弱之躯,与外国人舌枪唇战,压缩外国人的赔偿金额,功不可没。这是妇人之见。一则哪个谈判开始不漫天要价,最后和稀泥?这是常识,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二则你李鸿章中堂既然任直隶总督,代表大清谈判,就是证明你自认胜任,否则何不急流勇退?

五,想当初李鸿章一代英豪,足智多谋,文武双全,长袖善舞,屡建奇功,被世人敬仰,可惜他晚期私心过重,贪权恋势,结党营私,困于晚清腐败的大环境中,推波助澜,流于表面文章,无法励精图治,最后甲午之败,造成其本人英名扫地,国家民不聊生,世人痛恨。可惜可叹亦可悲可恨!


才辰日月


卖国的事没有人愿意干,谁干了谁就得遗臭万年。

至于为什么是李鸿章,要怪只能怪他的命不好,运气也不好。

签《马关条约》的时候,伊藤博文明确表示,大清国只有两个人有资格和他谈判。一个是恭亲王奕䜣,另一个就是李鸿章啦。可是慈禧她老人家根本就信不过奕䜣,所以就只能让李鸿章去咯。

其实在李鸿章之前,大清国已经派了两拨人去和日本谈判了,可是伊藤博文认为他们都不够格,全都给轰了回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慈禧她老人家又跑得没烟了。留下李鸿章给她擦屁股。这次又为什么选李鸿章呢?主要还是能力问题,大清国内从谈判能力,国际法的了解程度,还是个人威望,没有人比李鸿章更适合了。再加上李鸿章有操作相同项目的经验,谈判的时候不至于被坑。

事实也证明了,李中堂的确是谈判的好手。本来列强想要杀了慈禧泄愤的,可是李鸿章还是谈下来了,列强取消了这一条,本来是赔款十亿两白银的,最后变成了4.5亿两白银,一人一两以示侮辱。

这一次李鸿章碰上了一个够兄弟的哥们,亦劻。

签字的时候,亦劻曾说:要不这个字还是我来签吧。

本来可以把这个卖国条约给亦劻签的,但李鸿章并没有这么做,还是自己签了。

他不怕卖国了吗?怕,当然怕,谁又不怕呢?只是自己的前程已经毁了,要是亦劻签了这卖国条约,那么亦劻这辈子也搭上去了。

在和列强谈判时,李鸿章曾多次吐血,身体早就不行了,亦劻也是因此才提出签《辛丑条约》的,最后把字签完时,李中堂吐了一口紫黑色的血块,后来医生诊断说是,胃血管破裂。

唉,签完了《辛丑条约》,李鸿章的生命也走到了头。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李鸿章其实在和列强谈判的时候也在和慈禧通电。商讨变法改革的事,所以后来大清又搞了一次“洋务运动”,有的学者称之为慈李新政。算是最后的疯狂吧,应该是挣扎才对,最后大清也是毁在了自己一手打造的新军上。

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外交啊。

拳头不硬,谁和你讲道理。



有趣猪


就晚清政府一连串的不平等条约来说,核心要义就在于不平等,关键是在落实执行上,慈禧太后身边的一帮智囊团来说,甭管官职大小,有一个算一个,能办外交的其实并不多,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其实能用的满族重臣已经不多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到了太平天国起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可以说是勉力维持,至于说可用的满族军政大臣,其实除了在面子上维持满族政权在满族人数上的优势以外,其实并没几个拿的出手解决的了时艰的人。

打太平天国,天京上游的太平军让曾国藩收拾的差不多的时候,没人愿意管天京下游苏松常及上海一带的太平军,曾国藩想让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去,可曾国荃坐享其成的功劳都不小了,万一在上海失败,那不就是功亏一篑了嘛!


曾国藩想让鲍超去,可人鲍超年龄大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功劳,一帮老兄弟凭借着这个就够吃了,如果贸然接了赴上海打太平军的活,而且忠王陈玉成,干王李秀成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是太平军为数不多的能打的部队。

曾国藩不得已把李鸿章推向了台前,好在李鸿章点好,把上海一带的太平军荡平了不说,还成功收拢了江浙一带大财团的心,为自己积累的政治声誉是显而易见的,之后办洋务,李鸿章以实干给自己在政坛上搭梯子,一步一个脚印。

到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条约,负有外交之责北洋大臣李鸿章出面,八国联军侵华,又是李鸿章出面,还是那句话不是非得李鸿章,一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你李鸿章得了朝廷俸禄,就该你负这份责担这份心。

再说了,那一个个的不平的条约,你找个三流角色去签,也没人认啊,必须想李鸿章这样的肱骨之臣才行,在一定程度上,不认李鸿章,那大清也基本上到了要完的地步了,所以必须李鸿章来签,只有李鸿章来签,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条约得到执行!


历史三日谈


19世纪末期,清廷能臣渐少的局面也是李鸿章被推向外交前沿的重要原因。胡林翼于1861年病逝,曾国藩由于受理天津教案失败后于1872年郁郁而终,而左宗棠向来主战并且在1885年病逝,晚清名臣相继去世,其他官员更将外务视为“畏途”,由此,李鸿章受命于危难之际,与列强不断斡旋。

李鸿章的外交能力在清廷首屈一指。在此之前,晚清的外交条约多由耆英、桂良、奕忻等满清贵族代表签订,而他们的外交能力与李鸿章相去甚远。李鸿章的眼界认知与外交能力极大地超越了同时期的晚清王公大臣。他虽为儒家进士出身,但他为人善于变通,在主持洋务运动中,接受了西方传来的国家主权观念和国际公法等近代理念;并且在薛福成、马建忠等留学归来的幕僚影响下,李鸿章比同时代的士大夫更为了解国际公法,是当时清廷屈指可数的具备世界眼光的重臣。

李鸿章为人灵活务实,他认识到传统封贡体系和华夷秩序已经衰落,并接受了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和条约体系。因此,相比于之前签订合约的耆英、崇厚等人,李鸿章具备较为完善的外交理论和谈判策略。伊藤博文对李鸿章深为推崇,认为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所以晚清很多不平等的条约,都是由李鸿章来签定的。




嗤读历史


签不平等条约这事,远远不是去签个字就了事了那么简单。是需要谈判、讨价还价、随机应变的。既需要是一位重臣,能代表朝廷的,又要见多识广、有国际视野,对外交事务和各国列强有一定了解的人。这样才能既能尽可能的争取利益、不辱使命,又能知所进退、能屈能伸,保证谈判成功。而李鸿章正是晚清极少的最合适的人选。

双方谈判,首先人家要看你是什么层次的领导,如果职位很低,不能决策,说话算不得数,人家跟你谈个什么呢。而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从职位上看,是重量级的,完全有份量代表朝廷。

其次,李鸿章曾经出使欧洲考察,对西方列强有所了解,懂得洋务,熟悉外交事务。这是朝廷派他去谈判的更重要的方面。

李鸿章懂得当时的国际形式和列强的复杂利益关系,有外交政治手腕,多次在谈判上为中国争取利益。虽然说起来最终都是签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可是在弱国和战败之下,他又能怎么办呢?

比如《中俄伊犁条约》,先是崇厚去谈,结果大半个新疆都快要被割了,李鸿章危急时刻出手,写信请来英国首相戈登帮忙,以夷制夷,拉英国入局,最后逼得俄国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中国北疆领土得以保全。

对于最让国人痛骂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李鸿章也是拼尽最后的气力,据理力争,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马关条约》,把对日赔款减少了一亿,台湾虽然被迫割让,却保住了辽东半岛。

《辛丑条约》也是如此,尽管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条约,可是当时:东南五省都互保了,北京也沦陷了,欧美日多国列强都在谋划分裂中国了,中国最终也并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作为谈判代表的李鸿章,以其灵活的斡旋,对八国的分化瓦解,最后促成了这在当时来看能得到的最好结果。

当然,李鸿章还是在其他一些事上判断失误,对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比如中法战争,误判了法国的国情和战争局势,导致中国不败而败。甲午战争,对日本战略误判,消极避战,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总之,李鸿章是个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具体功过得失,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冷眼观天下HK


李鸿章的悲剧同样也是满清政府的悲剧,他们如同一艘破船,在大洋上风吹雨打,靠着李鸿章的修修补补,然后一同沉没。

19世纪60年代,由于组建湘军、剿灭捻军、办理洋务等功绩,李鸿章政治地位也随之提高,对外交涉活动亦逐渐增多。1867年,李鸿章被任命为湖广总督,随后受理酉阳教案、遵义教案,展示了外交能力。1870年,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作为直隶总督办理天津教案,同时清廷将洋务海防事宜悉数交付直隶总督,自此,李鸿章正式作为晚清重臣代表清政府对外交涉。

19世纪末期,清廷能臣渐少的局面也是李鸿章被推向外交前沿的重要原因。胡林翼于1861年病逝,曾国藩由于受理天津教案失败后于1872年郁郁而终,而左宗棠向来主战并且在1885年病逝,晚清名臣相继去世,其他官员更将外务视为“畏途”,由此,李鸿章受命于危难之际,与列强不断斡旋。

李鸿章的外交能力在清廷首屈一指。在此之前,晚清的外交条约多由耆英、桂良、奕忻等满清贵族代表签订,而他们的外交能力与李鸿章相去甚远。李鸿章的眼界认知与外交能力极大地超越了同时期的晚清王公大臣。他虽为儒家进士出身,但他为人善于变通,在主持洋务运动中,接受了西方传来的国家主权观念和国际公法等近代理念;并且在薛福成、马建忠等留学归来的幕僚影响下,李鸿章比同时代的士大夫更为了解国际公法,是当时清廷屈指可数的具备世界眼光的重臣。

李鸿章为人灵活务实,他认识到传统封贡体系和华夷秩序已经衰落,并接受了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和条约体系。因此,相比于之前签订合约的耆英、崇厚等人,李鸿章具备较为完善的外交李鸿章视军事力量为国家实力根本,他认为中国的军事装备不足以对外开战,因此在越南谈判、甲午谈判及庚子谈判中,李鸿章力求媾和,并为此不得不让出诸多国家利益。并且,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清廷衰弱腐败,而朝廷内部纷争不断,使得李鸿章的诸多变革主张深受牵绊。国力衰微,局势如此,李鸿章纵有惊世之才亦难力挽狂澜,因此,代签诸多不平等条约亦是不得已而为之,更是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之举。

可以说,李鸿章以其亲身实践见证并促成了晚清中国从传统的东亚封贡体系向近代条约体系的转变,同时也因国家衰弱和自身局限而成为了晚清不平等条约的替罪羊。

再看看对李鸿章的评价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慈禧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梁启超《李鸿章传》对其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时,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


芝士历史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是人都有局限性,无论是伟人还是圣人。李鸿章是晚清的能人,李鸿章投笔从戎,从淮军一直坐上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可谓位极人臣。这个时候可以看晚清地方督抚十之八九是汉人。晚清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奉旨出使日本,与日斡旋。这里是奉旨,是奉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旨意去的。怎么不让开战之前斗志激昂的翁同龢去呀,因为慈禧知道什么人能干什么事。

为什么让李鸿章去,因为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达28年之久,专办清政府外交。另外这是个千古的骂名,满清高层要找一个既有能力有能为满清高层背黑锅的人,所以就落在李大人的头上。


元宝65290364


李鸿章等一批官僚,首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亲历者,由此牵扯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国家输了,但是他们的工厂他们的贸易他们的回扣不能也没了,所以必须由他去谈。再者,李鸿章完全可以不去签啊,这是包括慈僖在内的无论哪一个,在当时环境中可以强迫李中堂的,李的势力之大之广遍布中外,所以,只能由李来谈是必然的结果,也是李心中暗暗窃喜的。当然,样子还是要做的,写几首诗,说几句感叹之类的话啦,也算遮掩一下无耻面孔的小伎俩。很多人还在同情李鸿章,却没人想到在新疆这些大是大非的情况下,李鸿章决然鼓动最高决策层放弃大片国土时的阴暗与恶毒,这事都干得出来,还有什么是中堂大人不好意思干的呢?


壹贰叁4674


首先是能力无人可以代替,洋务运动他是主角,所以在对外关系上他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其次是责任感使然。千疮百孔的朝廷,谁还愿意去谈判?那能叫谈判吗?让你去就是签字而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谁还会去做?有啥法子,弱国无外交!你不去就要挨打,人民就会遭殃。这种时候只能委曲求全了!毕竟大清活下去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