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漢宣帝評價元帝:“亂我家者,太子也!”?

木劍溫不勝


漢元帝劉奭是漢宣帝和許平君之子,因為許平君是漢宣帝的嫡妻,因此作為嫡子的劉奭被立為太子,雖然漢宣帝曾說過“亂我家者,太子也!”,但因為許平君在漢宣帝心中的地位,因此劉奭的太子之位得以沒有被廢。在漢宣帝駕崩後,劉奭登基為帝,是為漢元帝。



那為什麼漢宣帝會評價漢元帝“亂我家者,太子也!”呢?

因為漢元帝劉奭本身是一個柔和之人,最主要的是劉奭喜愛儒家思想,他對儒家之術非常看中。

而漢宣帝卻是注重法家思想,因此漢宣帝所用之人多是法家的人物,而法家經常會處罰大臣,重儒家的劉奭就非常不認同漢宣帝的做法。因此劉奭就說漢宣帝刑法過重,應該多用儒家的人物。

漢宣帝聽了劉奭說的,非常生氣,漢宣帝認為,大漢自開國以來,就是王道和霸道共用。而儒家所謂的仁政、德政雖然願景很好,但根本不切實際,儒生只重古時而輕現今,不能根據時局的不同而做出好的策略。因此漢宣帝覺得朝廷大事,不能把權利全部交給儒生。


然而劉奭畢竟是漢宣帝和許平君之子,許平君在漢宣帝心中也很有分量,所以還不忍廢了劉奭的太子位。而劉奭喜好儒術,漢宣帝是深知的,劉奭太子不被廢,將來就會登基為帝成為大漢天子,到那時劉奭就會重用儒生的。這是漢宣帝最擔心的,因為漢宣帝本身是不願劉奭重用儒生的。他覺得單憑儒生的能力不足以擔起治理天下的大任。

然而漢宣帝雖然心有不願,但那時他本人已經不在,也不能左右劉奭的決定,他已經想到自己駕崩後,劉奭登基為帝重用儒生所帶來的後果。

因此漢宣帝在這種矛盾之下就評價漢元帝劉奭“亂我家者,太子也!”

本來漢朝在漢宣帝時,大漢國力達到鼎盛,漢宣帝也是大漢皇帝中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到漢元帝時期,漢朝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


漢宣帝駕崩後,劉奭登基為帝,是為漢元帝,本來漢宣帝在去世前給漢元帝準備了三個輔政大臣史高、蕭望之和周堪。因為蕭望之是儒家,所以深受漢元帝的恩寵,導致史高和蕭望子之間發生了矛盾,同時他們二人的觀點和主張也都不相同,這就讓他們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因此他們之間也進行了一場的權利鬥爭。

然而漢元帝雖然重用儒家,也深信儒家,但他為人卻優柔寡斷、性格也過於柔和,所以漢元帝在蕭望之和外戚、宦官爭鬥時,放縱他們對蕭望之的攻擊,沒有堅定不移的作為蕭望之、儒生大臣的堅實後盾、沒有強有力的支持蕭望子,最終蕭望之輕易的被打敗而被逼自殺。

而漢元帝在蕭望之被逼自殺後,雖然傷心難過,但也沒有處置逼死蕭望之的人,只不過是口頭上責怪一下,而後對他們還是一樣的重用。


可見漢元帝雖然想重用儒生,但他卻缺少主見,同時在蕭望之死後,漢元帝又對別的儒家大臣有所疏遠,也說明了漢元帝空有理想而缺少堅定不移的信念。

蕭望之死後,外戚和宦官得利,其中宦官得利最大,後來漢元帝極度的信任宦官,因為他覺得宦官沒有家小,不會出現外戚干政的現象,其實宦官專政比外戚專權還要嚴重。漢元帝最後乾脆把朝廷大小事都交給宦官來處理,漸漸地大漢權利也落入宦官手中。宦官得以專權,也是漢元帝縱容的原因。

漢元帝雖然有很大的理想,也想成為一個明君,開始時覺得儒生可擔大任,又有外戚信任,後又是對宦官委以重權,這都是漢元帝本身缺少長遠的謀略,因為凡是一個有作為的明君,前提就是把權利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裡,而漢元帝卻把大權交於旁人。


不過漢元帝雖然沒有大的作為,但也不是一個非常殘暴的皇帝。不過他的皇后王政君,王政君生下一子就是後來的漢成帝,王政君在漢成帝時被尊為皇太后,地位尊貴,王家勢力得以得勢,為以後王政君侄子王莽篡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中孚鑑


從各種情況看來,元帝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元帝身體弱,懦弱老實,政治經驗非常缺乏,但是和其他皇帝相比,元帝對自己有幾斤幾兩很清楚。

所以他上臺後最迫切的任務是找一個合格的代理人,最終他選的是宦官石顯,石顯在宣帝時期綻露頭角,能力得到宣帝的認可,歷史證明他是很適合輔政的。

石顯當權期間,沒幹什麼壞事,幫元帝分了不少憂。元帝自身節儉、不貪功不好色,在位期間國庫充盈。

所以說,元帝找對了人,又善於用人,個人德操特別高,是個能評價為良好的皇帝,可一說是守業的典範。

如果硬拿他和他父親宣帝比較,是不太現實的,畢竟他父親小時候在民間,經歷大起大落,身體非常棒,學術也特別好,所以很多事情可以躬親自行,但是元帝就這樣的硬件,算是超頻發揮了已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