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那麼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要讀博士呢?

柒火


博士和碩士,並不是差不多,區別還是蠻大的。

首先從數量來看,本專科學生每年畢業進去社會的,大概有800萬人;碩士每年畢業的,大概是60萬人;博士的話,每年畢業的,大概只有五萬人~物以稀為貴,可以這樣來說,本科生十里挑一,出一個碩士,而要得到一個博士,則需要百裡挑一。

從學習經歷來看,本科生重素質,學的東西廣泛而基礎;研究生則專門針對一個領域,一個方向,除了有更精深的專業知識,還具備了一定的研究探索能力;博士則更進一步,知識系統,科研實力更強,一般來說能針對項目提出解決方案,去大學和研究所能做科研,去企業也能領導一個小團隊,做研發,搞項目。



最後,談談待遇問題。本科畢業,工科學生一般每月五千左右;碩士的話,能到七八千元;至於博士,十五萬左右的年薪是很容易拿到的。此外,各省市有專門針對博士的人才引進計劃,在住房和子女上學,甚至考公務員上,都能獲得一定的優待。

所以,就目前而言,博士的競爭力還是挺顯著的,當然,最終的發展,還是取決於個人的真才實學,以及人生機遇。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不知道題主的“待遇差不多”依據來自哪裡。僅以就職領域而言,我覺得兩者的差別不是主要體現在就職後的薪酬上,而主要體現在就職門檻、平臺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上。

下邊我主要以高校為例,結合高校內部兩者的差別來談一下。

首先,現在中國幾乎絕大多數本科及以上院校都設置了入職學歷門檻:博士研究生學歷。不僅如此,很多985、211大學還規定必須為“海歸”博士。從學歷而言,很多碩士研究生已經被卡在了門外。

其次,從職業發展平臺和空間而言,博士優勢明顯。僅以高校教師最關注的職稱評聘而言,博士畢業兩年之後就能自動升為講師,而碩士研究生得需要5年。現在,隨著博士學歷教育的普及,很多高校在副教授、教授層面也相應設置了學歷門檻,如副教授和教授評聘需要擁有博士學歷。從這點來說,僅僅擁有碩士學歷,在高校要想進一步發展是舉步維艱的。而在高校,教師收入直接和職稱掛鉤,高級職稱的老師比低職稱老師的基本收入要高出很多。

最後,低學歷低職稱的老師,在高校的一系列“人才項目”、“科研教學項目”、“榮譽”評定方面,也會由於其中存在的學歷門檻處於劣勢。

綜上,在高校,高學歷和低學歷之間的差別很多時候會形成一種“馬太效應”,薪酬起點可能差別不大,但用不了幾年,差別就會越來越明顯。

即便不侷限於高校,在其他單位,很多時候學歷高的人比學歷低的人更有優勢。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功到自然成”,設想,有一個升遷或提薪機會,兩人能力、業績差不多,兩難選擇下,學歷的優勢可能就會體現出來。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我來回答吧!我本人機械工學碩士、老婆現在在瀋陽藥科大學讀博士。看到她們博士群裡的招聘的藥企工資待遇你就知道差別了!博士工資至少是碩士的兩倍!毫不誇張!我先上一張圖



還有好多類似的招聘企業,我沒有存下來招聘信息,我老婆一個師兄找好了去武漢的工作年薪20萬+。

再看一下珠海的引進人才計劃!我不多說上圖看!碩士給補貼3.8萬,博士25萬。



這就是為啥好多人願意讀博士了!博士的辛苦不是碩士能比的(大部分都是)在搞學術的學校,一般博士都是科研小組的組長,帶領著1到4個不等的碩士一起研究實驗!在學校期間一個博士做的學術研究和看的論文我認為抵得上三個碩士!這只是大概!不是絕對!當然以後工作上要看自己發展了,時間可以平衡掉學歷,也可以拉開距離!以上個人看法,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點評!歡迎點贊!


A大眼怪觀影


博士和碩士就業進入單位基本工資差別是不大,但是博士在能找到工作的前提下,福利明顯要好很多。至於為什麼要讀博士,咱們不談讀博情懷,只討論現實問題,以下就從就業單位來詳細分析一下:

進高校,博士剛入職基本工資確實比較低,講師月薪在6000-7000,副教授8000左右,但是福利待遇相比碩士來說就非常好,博士入職高校除了有事業編制外,一般都有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高層次人才的安家費高達30-50萬,科研啟動金在80萬左右,綜合年薪15萬左右,具體視就業學校、自身科研成果而異。碩士要進高校,從2018年的形式來看,只能進非常普通的二本院校從事行政崗位,而且基本上是非編制/人事代理。進專科學校,雖然有編制,但是需要考試,競爭對手多,博士可以免筆試,直接面試,而且不用受面試比例限制。

進研究所,以環保部華南所為例,博士年收入20萬作用,編制內、福利房,可以承擔研究項目,碩士只能進下屬公司,屬於合同工,年收入10萬不到,在廣州這地方基本沒法生存。

進大型國企和事業單位,國企博士論年薪,一般20-30萬,碩士一般都低於10萬。事業單位博士工資相對於碩士只高出1000左右,差別不算太大,但博士晉升空間還不是比碩士大。進黨政機關,碩士轉正一般是副科待遇,博士轉正基本上是正科待遇。


PhD2018FLycoris


博士與碩士待遇差不多?

既是事實,又是盲區。

剛入職時差別不大,用人單位,不可能以外單位(學校)的鑑定標準,就給你們很大的待遇差別,博士的待遇要靠自己,在今後工作發揮的作用,展示你的才能。

博士在用人單位,都是重點培養,有舞臺,有機會,關鍵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與碩士生的待遇差別,不能靠一張博士文憑,躺在上面吃老本。

碩士生工作後也會有進步,如果事實比博士幹得好,博士生不但不會得到想要的待遇,可能還會遭到冷遇。

本系統,新入職員工,本科、碩士、博士全部定員生產崗,在基層生產崗,最低工作時間,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1年,可以應聘管理崗,管理崗3年,可以應聘領導崗(副科)。

路在腳下,學歷只代表過去!



V天堂牧歌V


大家可能不瞭解博士究竟將來做什麼!

為什麼要讀博士?

【1】當大學老師

有的研究生,想當大學老師。現在公辦大學只招收博士,985院校,還招聘國外著名大學的優秀海龜博士。所以,這是博士的第一個出口。

【2】去研究機構,研究所,研究院

比如社科院,中科院各研究所。博士的研究能力更適合這樣的科研院所。還有國家的國防,航天等機構。

【3】大型公司

有些大公司有研究所。比如:阿里巴巴,微軟,百度,今日頭條等等。但這些博士需求量不大,而且要很牛。

所以,讀博的大部分學生,將來都是進入高校做教師。碩士是進不去的。當大學老師,將來做教授,有假期,有項目做,工資僅僅是一部分收入,還有項目收入。

所以,對於熱愛科研的人,博士畢業後到大學當老師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會去考博士。


五角星


我也是一個苦逼的在讀延期的博士,根據我個人的經歷和體會談一下這個問題,首先讀博士還是有一點點喜歡搞科研的,而搞科研需要一定的條件比如大學和研究所的基礎最好,這些地方待遇都不是高薪聚集地,尤其是好的大學211及以上競爭特別的激烈想進入工作千難萬難,給出的待遇也相對比較差,安家費和科研啟動資金很少。而對科研的愛好讓我們一直堅持著,就像有句話說的:科研虐我千百遍,我愛科研如初戀。

想讀博士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博士頭銜還比較拉風,雖然當下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但是頂著一個博士的頭銜出去就是權威的象徵。目前我國博士還沒有到了爛大街的地步,別人看你的眼光還是很不一樣的。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博士待遇並不比碩士差,如果博士選擇去企業(這在博士圈被看作是比較差的選擇),待遇還是非常好的。

咱們國家現在注重創新對科研的補貼也越來越高相信以後博士待遇會越來越好。


Polyacrylamde


首先我認為這個報告可能有一點不太全面,它做的調查然後說博士和碩士的待遇相差不大,這個待遇主要是指什麼?是單純的指金錢收入嗎?

我身邊有很多碩士和博士,也和他們聊過關於就業的一些問題,除了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大部分的博士和碩士的工作都有較大的差別,我是工科土木行業,就以本專業為例。

在我們專業,不做本專業的不算,只要是準備從事土木行業,本科的基本上都是去的施工單位,一年收入可能10萬+,對於新工作的人來說,真的不少了。但是大家要知道一點,去施工單位的人,除非有很特殊的情況,比如有關係,或者機會好,能力特別強,正常的都要長年在工地待著,工程在哪家在哪,一年能夠回家一個月吧。

研究生畢業的人,如果是好的學校畢業(985),那麼可以進入好一點的設計院,或者進入甲方,在這些單位工作,一年大概在15萬左右。工作情況是一年大概需要出差6個月左右,一般不差過8個月。當然工作前2-3年可能出差這樣,工作久了也就出差3-6個月。

博士畢業有兩種情況:

① 高校教師,現在教師的工資大家都能明白,基本工資屬於中等水平,然後額外的收入(講課、申報項目等)不定,但是綜合下來一年拿到15萬還是可以的。

② 進入設計院,一般年收入同樣在15萬左右,工作的情況一年可能不出差或者出差1-2個月,並且同研究生比較晉升速度要快一些。

這是我們專業的情況,別的專業可能有一些差別,但是大體上不會有很大的出入。我們可以看到,碩士和博士可能收入差不多,但是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完全不同的!


誰不曾彷徨


上海交大每年都會發布就業質量報告,在2014版的報告裡,上海交大的博士畢業生平均簽約薪水的確低於碩士畢業生。不只是2014版報告,2015和2016版的報告裡邊也是同樣的情況。上海交大2017版的就業質量報告不再把博士碩士的數據分開。估計也是一樣的。

但是我認為,如果把報告的前後文貫穿起來思考,是無法推理出“讀博士沒有用”這個結論。上海交大就業質量報告之所以出現博士畢業生的薪水低於碩士畢業生,是由一些特殊情況造成的。

博士畢業生薪水低於碩士畢業生

上圖就是題主所說的2014版上海交大就業質量報告,所謂博士畢業生薪水低於碩士畢業生的說法就來源於這張表格。

碩士畢業生的平均值是10.85萬,而博士畢業生的平均值是10.39萬。

上海交大2015年就業質量報告的數據是:碩士畢業生平均簽約年薪為11.4萬元,博士生是10.4萬元。

上海交大2016年就業質量報告的數據是:碩士畢業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2.25 萬元,博士畢業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2.10 萬元。

所以公開發布的報告中,連續三年都是碩士高於博士。2017版的報告已經發布,博士碩士被混稱為研究生了:博士碩士被混成研究生了,本科畢業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2.78萬元;研究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4.60萬元。

博士畢業生薪水低於碩士的原因

請看上圖,我用的仍然是題主所說的2014版報告。之後的2015、2016、2017也一樣。

大家發現一個明顯特點了嗎?

上海交大的博士畢業生40%以上去了醫療衛生單位,還有近20%去了高校,碩士畢業生主要是去國有大中型企業和三資企業。

上海交大就業質量報告中所說的薪水,是指畢業時簽訂的就業協議上的薪水,簡單的說就是第一年的年薪,轉正之後的薪水,和畢業三年之後升值之後的薪水,報告中並沒有提及。

所以博士生薪水低於碩士生的原因在於行業差異,而不是學歷差異。

博士到高校有安家費,科研啟動費等等,這些並沒有統計到簽約年薪中。是到高校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副教授工資會漲,但是這份就業報告只統計了簽約的年薪。

醫療衛生單位搶博士不像高校這麼誇張,但是有博士學歷的人在醫療單位評職稱明顯優於碩士。就業報告中也沒有覆蓋這個情況。

大家抓著報告中的一個數據,議論紛紛,所以上海交大在後來的就業質量報告中都強調,薪酬與學歷正相關。下面這段話來自於16年的報告:

本科生年薪集中於 8-10 萬元,碩士生和博士生年薪則集中於 10-12 萬及 15-20 萬。總體而言,薪酬與學歷成正相關。

總結一下:所謂博士生和碩士生待遇差不多,甚至說博士生不如碩士生,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是統計報告數據抽樣範圍造成的一個誤解。

如果你真的就此放棄了讀博,那真是太傻了。

我就告訴你一句話就行了:碩士畢業生到高校應聘當老師,是沒資格單獨談工資待遇的,博士畢業生到非著名高校應聘,都有資格和人事處單獨談待遇。


給力大象




是誰說的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就算差不多可能是表面的待遇和眼前的待遇。

就拿在高校來說吧,雖然博士和碩士,剛進一所院校,剛開始時表面看來差不多,但博士大多兩年過後就能直接評為副教授職稱,而碩士卻需要經過助教、講師、副教授一步一步評定。

職稱的不同直接決定了工資水平的不同,課酬的不同,尤其是在科研項目的申請方面,博士的起點比碩士高,在科研方面的積累也不一樣,直接決定了他們是否能夠申請到的科研項目,而進行科研項目的研究,對高校教師來說,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情。



我的一些朋友如果是碩士畢業去高校應聘老師,除非是藝術類專業,大多數是在高職院校就職。而碩士畢業通常沒有資格單獨和人事部門談待遇,而博士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應聘,是有資格和人事部門單獨談待遇的。

其實提出所謂的待遇差不多,可能在一開始的薪酬待遇上差別不大,但如果是同一個專業,博士和碩士,在對專業領域的縱深研究方面,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其他方面能力相當的情況下,博士的發展明顯和碩士有很大的差別,因為本身的起點就不同。

你認為博士和碩士的待遇是一樣的嗎?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