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上週六,在昆明晉寧區“鄭和杯”半程馬拉松賽上,一名男選手在中途摔倒不省人事。

據一名目擊網友稱,這名男子在19公里處突然倒地,救護車及時趕到後搶救,但沒有搶救過來,當時這位配速是4分多。

近年來,馬拉松猝死事件層出不窮,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數字冷冰冰沒有感情,但每一個數字後面,都是一個跑者的生命,一個家庭的悲劇。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這次昆明晉寧區“鄭和杯”半程馬拉松出事的選手又一次倒在了終點前幾公里,而根據之前很多起馬拉松猝死案例來看,很多猝死者,都倒在了終點線前的幾公里。

為什麼出事的總是半馬?又為什麼總是在半馬的終點前?

針對這個問題,杭州跑步達人、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麻醉醫生薛迪富說:

“半馬21.0975公里,15公里過後,離終點正好還有四五公里。一般半馬跑者在跑前10-12公里時,身體還不會有太強烈的反應,甚至跑的速度會比較快,但15公里過後,身體會感覺到疲勞,有些人會出現抽筋的症狀,進而放慢速度;有些人體能達到一個疲勞值時,機體也有不適反應卻沒有立刻停止。而最後幾公里,觀眾加油聲比較熱鬧,有的選手甚至不顧身體的不適反應,開始加速衝刺,此時瞬間心率增加,心臟的供氧和耗氧系統平衡突然之間被打破,極容易發生心臟驟停的情況。”


很多跑者在參加馬拉松比賽的過程中,雖然自己的身體已經很疲憊了,也發出信號(疲憊本來就是一種信號),但他們完全忽略了這些身體發出的警告,反而繼續向前,殊不知,自己的身體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了。

從數據上可以看到,馬拉松猝死事件的確多發生在半程的選手,但其實並不能推出跑半馬比全馬更危險,更多的應該是,很多跑半馬的人,對半馬比賽的難度預估不足,準備不足,才發生了意外。

而選擇參加全馬的跑友,大多都有比較豐富的跑步經歷,往往在備賽階段,就已經有比較科學的跑步課表,在參賽階段,也可以很好的根據自己的心率來控制比賽的節奏。

而有不少參加半馬的跑者,往往只是平時有跑步習慣,能跑上幾公里,覺得半馬21.0975公里的距離,是自己拼一拼,搏一搏可以完成的距離。其實參加半馬比賽,也應該科學備賽,參賽的時候,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文末附有半馬訓練計劃和參加半馬比賽的配速策略。)

另外多說一句,就像我們不能說跑半馬比全馬更危險一樣,盲目的說跑馬拉松是件危險的事情,也是不可取的,每次出現跑馬拉松猝死的事情的時候,都有一群人跳出來黑馬拉松,妖魔化馬拉松,這個我們下次可以詳細說一說。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說自己的想法。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同樣是上週末舉行的紹興國際馬拉松,也發生了驚魂一幕:一名選手暈倒後,被醫生救醒,而他醒來過後,不顧醫生和工作人員的勸阻,依然要堅持比賽。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醫生在賽道邊為這位倒地的綠衣跑者做心肺復甦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綠衣跑友醒過來後,起身準備繼續跑,醫生追趕阻攔,但幾次被這位參賽選手推開。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阻止了這位選手,不讓他繼續參賽

隨後,這名男子被送往醫院,當時搶救他的醫生趙建峰隨後也去醫院看望了他:

“我下午去醫院看望了這位患者,得知患者是突發性房顫,上午如果他沒有被及時攔下來,極有可能引發猝死。”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圖片來自於觀察者網

一旦上了賽場,圍觀群眾的加油聲,旁邊不斷前行的跑友,都讓不少跑者熱血沸騰,從而忘記自己的初衷:

健康。

很多人一上頭,把為了健康跑馬變成了為了跑馬拋棄健康。

上面的那個小夥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種跑友絕不是少數,前不久我們跑步學院就寫過一篇文章:40歲男子感冒後堅持跑馬,結果急性肝腎衰竭住進ICU :這幾種情況,就真的別跑步了。

這位跑友,在明知自己身患「重感冒」卻仍堅持參加比賽。結果在比賽中昏厥在賽道上,送到醫院後被確診為急性肝腎衰竭,差點兒就一命嗚呼了。

其實早在馬拉松賽事井噴的2015年(2014年中國馬拉松賽事數量為51場,2015年馬拉松賽事官方註冊場次和參與人數增長迅猛達到134場)。時任新浪高級副總裁,新浪體育事業部總經理,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運動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資深的馬拉松跑者的魏江雷就表達過自己的擔憂:

“2015年對馬拉松對跑步的事更多的是憂慮,而不是興奮”。


他說,跑步特別能夠磨鍊一個人的很多性格特質,特別能挑戰自我。但馬拉松不應該只是一個挑戰自我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一定要量力而為。

比賽和訓練是兩回事。訓練跑的時候跑者會自己知難而退,但是比賽不一樣,比賽有人加油,就有人回去挑戰自我,勇於拼搏。

魏江雷並不是毫無理由的擔心,就在隔年的杭馬(2016年),就有數據顯示:

報名參賽提交的2.2萬份心臟體檢報告種,有2名報名者患了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這種情況一旦參賽,倒下的概率是99%,而且很難救回。另外還有22人有肺動脈高壓以及200多名左心室問題……


很多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跑者,甚至存在偽造體檢報告的情況,不尊重馬拉松,也不尊重自己的生命,對馬拉松、對生命都缺少敬畏之心。

前國家長跑隊退役運動員、世界冠軍孫英傑孫英傑老師也曾經說過:

專業隊的經受過訓練,知道人的極限在哪裡,知道身體什麼樣的狀況就要慎重了,相反,很多年輕跑者有些輕視馬拉松。有些業餘跑者,膽子比專業的運動員都大!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除了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沒有幾個人開始跑步的初衷是為了追求成績,絕大多數跑友開始跑步的初衷,都是想要生活得更輕鬆快樂。

跑步也的確做到了。幫我們養成更加自律的生活習慣,更加健康的軀體,這些都讓我們活得更健康,更快樂。

而參加馬拉松,也永遠不要忘記這個初衷,馬拉松的終點,永遠應該是安全回家。

下表是國際通用的運動風險評估問卷(簡稱PAR-Q),如果你的答案均是“否”,那麼一般來說,你跑步的風險是比較小的。

不過如果你的答案有一個或多個“是”,那麼說明你運動的時候,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如果要跑步、參加比賽(半馬、全馬),建議在先進行詳盡的體檢,諮詢醫生的意見。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最後附上半馬備賽訓練計劃和半馬比賽配速表:


-半馬訓練計劃-


半程馬拉松初級計劃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即使是對於初跑者來說,完成第一週的任務也是不難。

週一和週五是休息日,週二至週四是短距離跑,週六是30~60分鐘的交叉訓練,作為週日長距離跑的前奏。

在訓練期間,你可以參加5公里比賽和10公里比賽來獲取比賽經驗。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以上課表來自《馬拉松終極訓練指南》

-半馬配速-


有不少跑者習慣先決定目標成績,再計算配速,用來分配體能。

但我們建議儘量不要拿「配速」來當作比賽的體能分配依據,這樣會在比賽中會變成在追配速,在比賽時最好的體能分配策略是用「心率區間」。(備註:這一塊看不懂的同學,可以先看看我們之前寫的心率相關的問題,比如: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在瞎跑,就看這一點)

下面我擬定了兩份以心率區間為依據的體能分配SOP。使用這兩份SOP的前提是心率區間要設定正確,也就是最大心率、安靜心率要實際檢測,儲備心率百分比也要依下列五個區間來設定:

  • E強度:59 – 74% = zone 1.0~2.0
  • M強度:74 – 84% = zone 2.0~3.0
  • T強度:84 – 88% = zone 3.0~4.0
  • A強度:88 – 95% = zone 4.0~5.0
  • I 強度:95 – 100% = zone 5.0~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說明:區間「2.4」的意思是在M強度區間,約在儲備心率的78%左右,在訓練或比賽時的心率監控,其實不用看心率多少,確定目前處在哪個心率區間比較重要。


對於路跑比賽來說,心率表是目前最好的體能分配利器。除非是少數很認識自己身體的跑者,能自行憑經驗配出好成績。

大部分的跑者,在比賽前半段都會「自我感覺特別良好」,造成後半段失速。根據心率的來分配體能,能讓跑者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該有的實力,不會因為不小心跟著別人的步伐就跑太快,這樣反而容易在比賽中爆掉。

對於半馬初階(成績在2小時以上者)的跑者,可以參考下面的攻略:

  • 1~10K:讓心率維持在2.5~3.0,按照身體感受調整:1. 若感覺好,可以讓心率保持在3.0;2. 若感覺差,可以讓心率保持在2.5,調整步調;
  • 10~18K:可將心率提高到3.0~3.9,比賽至此,雖然心率提高,但肌肉疲倦,配速可能會持平或變慢,請以心率為準,不要去追配速。
  • 18K~21.1K(最後三公里):如果已經覺得有點勉強,請維持4.0~4.5的強度,但如果覺得還可以,最高可拉至5.0,此強度應該可以再撐15分鐘左右。


對於半馬進階(半馬成績在2小時以內者)的跑者,可以參考下面的攻略:

  • 1~3K:讓心率維持在3.0
  • 3~10K:讓心率維持在3.0~3.9,按照身體感受調整:1. 若感覺好,可以讓心率保持在3.9;2. 若感覺差,可以讓心率保持在3.0,調整步調。
  • 10~15K:可將心率提高到4.0~4.5
  • 15~19K:可再將心率提高到4.6~4.8。因比賽至此,雖然心率提高,但肌肉疲倦,配速可能會持平或變慢,請以心率為準,不要去追配速。
  • 19K~21.1K(最後二公里):如果已經覺得有點勉強,請維持4.8的強度,但如果覺得還可以,最高可拉至5.0,此強度應該可以再撐15分鐘左右。


Reference:sports.sina.com.cnwe.sportscn.comnb.ifeng.comiranshao.comwemedia.ifeng.com馬拉松終極訓練指南徐國鋒:全馬、半馬的比賽中到底該如何分配體能?


一名配速4分多的跑者猝死在半馬19公里處|馬拉松真沒那麼簡單


# 來,今天來評論區聊聊 #

「你覺得馬拉松是危險的運動嗎?」

關注跑步學院,學習更多跑步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