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9年前,正如大海中的伶仃,而我們如同一個遺失者,在尋找“生”的出口;

9年後,大海依舊澎湃,來往的船隻也日益增多,而我們卻面臨著一個新的抉擇。

從2009年到2018年,9年外賣史,9年曆險記!

魏蒸這個品牌成立的時機很巧:2014--2015,外賣初期發展階段,傳統餐飲人變革外送渠道,新生代嶄露頭角,跨界做外賣。作為新生代創業品牌——魏蒸,創始人及團隊都來自電商,跨界做餐飲,創始人魏英明只用了一招:用電商思維做外賣!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01

第一階段:首探行業,用電商做外賣


回顧2009年,美團王興又一次創業失敗了。2010年,一個項目開始,在前2次創業失敗的基礎上,這一次,他的目光更加堅定。

外賣創業時代隨之來了。

2014年下半年,作為年輕的創業者,魏蒸創始人魏英明帶著電商經驗踏上了外賣征程。

“2015年的中國餐飲,更多的是機會,各種各樣的機遇像一顆“深水炸彈”嘭地一聲砸向了一眾創業者,加上阿里巴巴觸發的電商潮,使人群既擁擠又興奮,我就在思考,是時候從電商的角度出發做點什麼了!”

初來乍到,魏蒸就開始思考:怎麼學習做餐飲?沒有任何餐飲經驗,團隊想出的唯一辦法就是:用電商思維,把外賣當成實物,在網上進行預售、預銷,這樣肯定和別人不一樣!

“我們靠的就是之前最早用電商的方式去做客戶運營組,比如說會用裂變和營銷的方式把顧客加到我們微信和QQ群裡,然後通過這個去做前期的訂餐。”

當時的快餐店內有6名員工,兼當送餐員。每天8點,魏英明負責前端的預定統計;其他人就著手準備食材,10點半,預定窗口結束,打包、裝盒,然後運送到目的地,一整套流程操作下來已是12點半。不出意料,這樣的營銷方式果然很好,後來,每天能有500多份的訂單量。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老子說,福禍相依,快餐店繁榮的背後卻悄悄躥來一股寒氣。

直到2015年上半年之前,三大外賣平臺還沒有接入濟南市場,再加上快餐店當時的選址位置,存在很多夫妻小店的快餐模式,8、9塊錢一份的價格在當時當地已打下根基,魏蒸雖然訂單銷量破百,但是周邊的競爭壓力以及各項成本疊加,開業半年仍處於虧損狀態。

此刻,魏英明僅靠信用卡透支保障資金供應,同時的,家人的不理解、店內經營、資金短缺,快餐店四面楚歌的危機撲面而來。

02

第二階段:混戰時期,用迭代尋找餐飲定位


正當各種壓力向快餐店襲來的時候,2015年下半年,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三大平臺陸陸續續進入濟南市場。創始人魏英明順勢而為,把已有的“粉絲流量”全部導入平臺店鋪。

“我們會把訂單倒進去,提升便利性、操作性,加上那個時候會有平臺的一部分紅利補貼,幫助我們走的會比較快一些。”

積累1年的經驗,社群粉絲的導流加上平臺的各種補貼,快餐店開始慢慢盈利。經驗之外,市場競爭也越發激烈,走過那段歷程的餐飲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平臺補貼不斷,入駐商家日增,多,就意味著競爭,就意味著角鬥!不同品類、不同商圈、不同商家,一股腦兒的全都衝過來。眼看著自己的客群被一點點吸走,外賣商家也開始反思:該如何突破?

魏英明及團隊也經歷了這場變革,只不過當時的他更有自己的想法:把名字改成現在的魏蒸,研磨外賣的品質,做高品質的外賣!同時,準備開第二家店。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綜合考慮第一家店的弊端,魏蒸第二家店的選址更具謀略性。魏英明對外賣君講到,第一家店固有的市場單價較低,夫妻店快餐模式多。從本質上講,魏蒸一直追求的是品質化的外賣。

所以,即使業績慢慢好轉,魏英明求變的想法也更明確。

“當時的魏蒸團單比較多,有公司開會或組織大型會議,一天能有幾百份訂單,客單價也很高。但是我總感覺方向不對,因為我們不想把自己定義成是一個盒飯、團餐配送,這樣很被動。”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魏英明:第二家店重新定義和梳理品類,切入營養膳食特色。


“我們又重新開了一家店,這家店的商圈所處的位置更有利於我們升級3.0品牌,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定位各方面都切的很準,而且在這一波紅利裡面,通過我們的營銷和用戶體驗發展都是最快的。”

2015年下半年,3.0(營養膳食)在前2次的產品迭代中上線。然而,魏蒸的終點卻不在這裡,產品、競爭、市場,做外賣的必備因素讓魏英明不斷反思自己: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2016年的時候,逐漸成熟的魏蒸3.0營養膳食,主打營養健康。這時候,健康餐飲的定位漸漸深入魏蒸的外賣理念中了。

這一刻,苦中有樂。

2016這一年,魏蒸不斷打磨3.0產品,從膳食搭配入手,不斷實現標準化、去廚師化和品類化。更迭包裝、社群營銷、用戶體驗、產品曝光,這些互聯網觀點已經運用到魏蒸品牌的運作。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03

第三階段:本質迴歸,用流量賺取資本


2017年,又是多變的一年,魏蒸也遇到了一件關乎生死的大事。

濟南大規模的拆違拆臨,當時濟南有一半的門頭房都定為違建,需要拆除,魏蒸就在其中。

談及此,魏英明說道,“做生意,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2018年魏蒸重新調整,將產品升級為小籠蒸菜,品牌廣告語重新定位:經常吃魏蒸,腸胃“好”輕鬆。從產品細分領域出發,精準定位大部分亞健康人群為主,融入五穀、粗糧、綠色、膳食等理念重新定義北方蒸菜品類,此外,緊跟新零售趨勢,魏蒸也開始著手佈局多場景的全時段零售化。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在外賣頭條第三屆的投資路演對接會上,魏英明說到,中國的餐飲市場每年都在遞增,從業者也在遞增,關店潮大量的出現,餐飲行業四高一低始終是最大的痛處,人工高,房租高,互聯網重構了餐飲,孵化出了外賣的場景,電商可以解決閒餘時段的成本浪費,普通的餐飲店,空閒時段是上午11點之前,下午2點-6點,每天有大量的空閒時段,但是房租是按照24小時的時間來進行繳納,也就是說我們花了24小時候的錢,只用了一半都不到的時間,零售可以幫助餐飲品牌打開突破口,坪效,人效都可以更好的優化。在對接會上,魏英明提到幾個關鍵點,堂食周邊1公里,外賣周邊3公里,健康零售平臺,電商前置倉等等。


9年外賣,九死一生,85後外賣人的奇遇歷險記!



創新之下,魏蒸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2018年以來外賣店的發展趨勢即是從純外賣轉向堂食+外賣,據魏英明說,純外賣的市場已經發生變化,未來的餐飲市場一定是線上與線下的雙向互通和結合,用戶CRM的精細化運作,單純加盟一家外賣品牌在未來的風險會大於從前。

04

結語:

外賣紅利期漸漸褪去,從純外賣品牌切入的魏蒸,深感餐飲人的變化。對此,魏蒸堅定健康餐飲的理念,從外賣發展到附帶堂食,不斷順應時代變化。

2018年是外賣洗牌的一年,魏蒸還在繼續踏行。“之前的創業經驗不斷告誡自己,所以魏蒸經歷過政策的壓力之後,深入思考如何才能綁定合作,共謀雙贏。”魏英明表示。

第三屆外賣獨角獸資本對接路演現場,康淳資本鄭傑也對魏英明說,不管你做什麼項目,好與壞,只要加盟商賺錢,這件事就能走下去,也能走的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