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大秦帝國明明擁有可以消滅匈奴的力量,為什麼還要修築長城呢?

死亡櫻花


春秋初年,周天子威嚴墮地,諸夏國家武備不振,都處於遊牧民族的武力威脅之下。中原首屈一指,作為三監之一的衛國,甚至被遊牧民族一戰滅國。當時的洛陽周邊,都是陸渾戎的駐牧地,在山西東南部、河南北部、山東東部都存在大量的少數民族。當時的國際安全形勢非常惡劣,如果不是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吾輩披髮左衽矣”。

春秋和戰國500多年的戰爭,錘鍊出戰國七雄的鐵血軍團。這些百戰之餘的精銳士兵,將散佈在中原一帶的遊牧部落都趕往了北疆。之所以不繼續往北開疆,一則中原大地的爭奪日趨激烈,吸引了大多數國家的注意;二則再往北已不適合農耕,農耕民族無法屯駐。眾多的遊牧民族被趕到了河套一帶,使得這一地帶的人口和財富都得到了增長。

(河套一帶人口漸豐)

戰國時期縱橫捭闔,也使得一些諸夏貴胄北遷,由此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形成了日後赫赫威名的匈奴帝國的雛形。

秦、趙、燕三國開疆北邊,最早感受到來自遊牧民族的野心。

趙國擊破林胡、婁煩後,與匈奴的勢力範圍犬牙交錯,匈奴因此經常寇邊,趙國深以為憂。公元前244年,李牧在北疆的代地、雁門屯駐,針對匈奴軍騎兵機動性、戰鬥力強及以掠奪為主要作戰目的的特,充分發揮各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打了一場殲滅戰,陣斬匈奴10萬兵。此為趙破匈奴之戰,是先秦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此一戰,也打出了華夏的鐵血尊嚴,以致於不管戰國七雄的兼併戰爭如何激烈,北疆一直都比較安靜。 匈奴勢力日衰,西有大月氏、東有東胡,漠北草原的匈奴由此蟄伏了30年。

(李牧大破匈奴)

趙國沒有追亡逐北,相比漠北草原的寂寞沙洲冷,中原大地的滅國之戰更驚心動魄。趙國在失去晉陽之後,原本伸向河套地區的九原郡失去了支援,且趙國面臨亡國危機,戰線收縮,河套故地逐漸放棄了,匈奴人因此重又進入河南地。

秦國的注意力始終在中原及江南,對於匈奴人重又返回河南地一時間也無暇顧及。 河套一帶的土地,對於中原諸夏國家而言,不算是肥沃的膏腴之地,可是對於遊牧民族而言卻是點石成金的關鍵。這一片土地適合農耕,可以給遊牧民族提供糧食穀物,使得遊牧民族的經濟能力得到增強,從而提升了戰爭潛力。同時,河套一帶物產豐富,由於一些漢民(政治失意者、被擄為奴者)的投誠,匈奴因此獲得了鐵器、鹽、布帛等物,已經具備了一個遊牧帝國的經濟基礎。

匈奴人以河套為基地,不斷向南施加壓力,秦軍的戰略前沿一直撤退到關中盆地的邊緣。

公元前221年,海內一統,中國迎來了第一次大一統。對於如何管理空前龐大的疆域和國民,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經驗可循,秦始皇知道他更為重要的工作在於內政。於是,從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集中頒發了大量的詔命,廢除了封建制,執行了最為徹底的專制帝制。秦始皇不立皇后,不立太子,不封公族,他把天下打造成了一個家天下制度的、由職業經理人操持的公司,郡縣化全國土地,派遣流官治理。

(始皇帝劃全國36郡)

秦法縝密,邏輯嚴謹,事無鉅細,都安排妥當。按始皇帝的設想,帝國臣民各司其職,即刻長治久安,皇位傳承可以二世、三世以至萬世。 然而,讓始皇帝始料不及的是,帝國臣民對建立在武力征服基礎上的秦帝國沒有感情,對精神生活貧乏的秦人的生活並不那麼嚮往。秦始皇一門心思彌合六國人的思想和文化,卻發現所有的努力都遇到了無形的阻力。這些阻力最終具像成為一場精心佈置的謀殺——始皇帝在博浪沙被強人用鐵錐行刺。

始皇帝的最後一點耐心終於耗盡了,在平定了一場來自楚地的叛亂之後,始皇帝開始謀劃更大的軍事行動了。

公元前215年,燕人盧生向他獻上“亡秦者胡也”的圖讖時,秦始皇的情緒為之一振。他需要一場外戰的勝利來塑造秦帝國不可擊敗的偉岸形象,通過雷霆萬鈞的軍事行動震懾蟄伏民間的野心家。雖然天下初定,亟需休養生息,但在始皇帝看來,數量眾多的六國精壯留在當地,這些人脫下鎧甲也不過幾年時間,重新武裝起來甚至都不需要進行軍事戰陣的演練。因此,這些人最好的去處,應該是在對外的戰場上立功、戰歿。

立功者,得軍功爵,自然會成為秦帝國的擁護者;戰歿者肉身隕滅,也不可能再有楚地叛亂、博浪沙行刺之類的事情了。

“亡秦者胡”恰好提供了這樣的開戰理由,始皇帝從國家大義的角度出發,很快就做出了國家政策轉向軍事征戰的決策。至於始皇帝是不是真的相信這個圖讖,已經不重要。筆者更願意相信,一個能夠推翻傳承千年之久的封建制的改革家,對於任何政治事件只會考慮有利還是無利,而不是合理或不合理。

(與蒙恬對陣的匈奴騎兵)

於是,始皇帝委派能征善戰的大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精兵強將向匈奴發起了強悍的衝擊,一舉收復了河南與榆中地區,第二年又收復了高闕,直抵陰山及河套地區。

匈奴受到沉重打擊,他們不僅抵不過蒙恬的攻擊,還擔心東西兩翼受到襲擊,最後乾脆逃往大漠北方去了。

帝國北方的精壯被派遣到長城一線,參與到對匈奴作戰。在帝國南方的精壯也被編組,派遣到百越地區征戰。中原一帶的精壯則被組織起來,投入到浩大的“馳道”、修長城、興修水利等工程。秦帝國國內為之一空,幾乎所有人都被投入到了為秦帝國開疆拓土的行動當中,被軍事化管理了起來,秦朝的守外虛內,才有陳勝吳廣等人竟然摧枯拉朽一路打到關中的戰事。

(秦帝國南征軍團)

法不容情,軍法更是嚴苛,秦國總共有2000多萬人口,卻有200多萬人被集中在一起參與國家工程。始皇帝通過自己的意志,把帝國變成了可以實現榮耀與光榮夢想的平臺,而這一切都是在專制帝制的制度下實現的,希圖以此來證明帝制專制的威力。

始皇帝通過戰爭打造政治合法性時,何嘗不明白這是飲鴆止渴的做法?爭霸兼併戰爭打了幾百年,僅僅是士兵就戰死了超過200萬人,百姓亟需休養生息,始皇帝“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做法斷然不會持久。始皇帝搜刮盡了最後一粒米用於軍事和工程建設,在他看來,糧食沒了可以再種,人心如果沒有被整合起來,秦帝國就要完了。

所以,始皇帝看似威風凜凜的北伐南征,實際上卻是無奈之下危險的政治走鋼絲。世人只道始皇帝殘暴,卻不知始皇帝之無奈。始皇帝駕下的六駿戰車,高速急馳,稍不留神,就會車毀人亡。秦始皇希望一石三鳥,既要擊敗匈奴,又要扼殺內亂的萌芽,還要塑造政治合法性。

這種高難度的國政操作,耗盡了始皇帝的心力以及秦帝國的國力。

蒙恬率領30萬士兵收復了河南地,斷絕了匈奴人的物資來源,已經將匈奴人再次進化為帝國狀態的危機狀態解除了。同時,大量的脫產人員屯駐邊疆,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秦帝國的後勤壓力也已經趨於極限。

(量入為出的戰爭經濟)

始皇帝為什麼不乘勝追擊,徹底消滅匈奴呢?如果始皇帝有漢武帝時的國力,相信始皇帝也肯定會選擇“封狼居胥”。現實情況卻是始皇帝只能聚起將匈奴趕走的資源,要將匈奴徹底消滅,以始皇帝的家底還做不到這一點。後來漢武帝漠北之戰時,10萬騎兵出塞,最後動用了50萬步兵轉運物資,同時還有數量更多的腳伕、民夫。一個騎兵需要100戶小農經濟的人家才能供養的起,而秦始皇時的小農經濟只是剛剛起步,國家經濟實力並沒有恢復。

始皇帝發動戰爭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冒險,而是通過勝利來塑造合法性。所以,在秦帝國的後勤壓力將要達到極限時,始皇帝掂量了一下國庫,下令停止進攻,轉入防禦。這是經濟上最節省的做法,同時也解除了“亡秦者胡”的圖讖——畢竟匈奴都已經被打跑了。

而在南方,始皇帝就沒有像在北方那麼保守,他一共派出了50萬以上的軍隊南征百越。這些以步兵為主的軍團,在南方山地裡轉戰裡的兵員和財富損失,對於消耗南方楚地的軍事潛力是有幫助的。因此,在南方,始皇帝可以忍受傷亡,卻不可以接受失敗——這是始皇帝能夠接受的性價比的戰爭。所以,始皇帝前後三次換帥,最終得以將嶺南徹底納入版圖。這一點就更能體現出始皇帝北伐南征的政治意圖了,即以帝國能夠接受的代價(後勤壓力)換取政治合法性。

至於修建馳道、長城、宮殿、陵寢等大型工程,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消耗地方的亂源頭的同時,通過這些偉岸的工程來彰顯帝國的偉大。同時期的西方羅馬帝國,也主持修建了大量的工程,其用意與始皇帝的做法異曲同工。所不同的是,羅馬帝國周邊可諮搶掠的地方太多,在資源上可以維持羅馬帝國的工程建設。而秦帝國的鄰居們都是未開化的蠻荒之地,所有的戰爭都缺少足夠的利益動機。所以,始皇帝必須量入為出,適可而止。

另外有不同的是,羅馬人的建築以石料居多,所以很多大型工程留存至今;而始皇帝的工程要麼被埋入了底下,要麼以木質宮殿為主,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當年的大秦軍團:兵馬俑)

如今,秦長城的風流早已雨打風吹去而不在,而在陝西渭源,有一條夯土道路向北延伸,直達榆林、烏海。專家們考證,這是當時始皇帝修建的“馳道”,秦朝時的“高速公路”。在咸陽原的一個規模宏大的封土下的秦陵地宮中,2000多年來始皇帝一直沒有被打擾。始皇帝去世時心裡應該是不甘的,他所期望的國度並沒有在他手中成型。

作為一個改天換地的帝王,始皇帝創下了不世功業,足可告慰列祖列宗;作為一個改革家,始皇帝心裡應是有著深深的挫敗感的——那封沒有被髮出的詔書“詔扶蘇與咸陽會葬”,會不會是始皇帝臨終前的一絲悔意?

但凡大功業,總是要有犧牲。始皇帝是有著這樣的心理準備的,只是他沒有想到,他的這個功業足夠大,竟然要用赫赫威名的大秦帝國作為犧牲。


而知而行


這個問題雖然答案簡單,但可以引申出其他比較有意思的問題。


實際上,當時的秦國,是不具備“消滅”匈奴的能力的。不可否認,當時的秦朝,的確對匈奴作戰具有優勢,可以參考賈誼《過秦論》中對這一段的描寫: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可見,當時的秦朝對於匈奴是有優勢的。但是,這並不表明秦朝可以消滅匈奴。當時蒙恬率領重兵,不過只是收回了河套地區。秦朝之所以沒能消滅匈奴的原因,也是中原王朝雖然能屢次擊敗遊牧民族但無法徹底消滅之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匈奴騎兵的機動性強,而秦朝的部隊主要以步兵為主。所以,即使秦軍能在一定程度上擊敗匈奴,但由於匈奴騎兵的強機動性,其撤退迅速且不需要補給;而對於秦軍而言,要深入漠北,那麼其補給運輸和速度方面均存在劣勢。

第二,廣闊的草原上不僅有匈奴。這是什麼意思?當時的北方,有三個強大的少數民族,月氏,東胡和匈奴。而遊牧民族的強大流動性,導致了中原王朝與之作戰需要厚實的國力做支持。當時,即使消滅了匈奴,由於地形原因,匈奴故地秦是守不住的,這樣一來,其地必然會被東胡和月氏瓜分,秦朝還會面臨大敵。



第三,中原王朝屬於農耕文明,需要的是穩定而不是征伐。所以,秦朝只需要保證匈奴的力量不再能夠給秦朝帶來威脅,外部環境能夠保障秦國的發展,那就足夠,再多做,那就是在做無用功(前兩個原因)。

綜上,秦國只是修築了長城用來抵擋匈奴,而沒有徹底消滅匈奴。


庭州行者




笫一、秦始皇修長城不是新啟爐灶,而是北部將燕、趙等戰國舊長城修補連結和部分延長,其工程量比全部新築小得多,沒有傳說中那樣巨大。自西而東修復連接是長久之策,不全是防匈奴,秦代北方都是遊牧民族。修長城既是充分利用戰國舊長城的防禦措施,也是防禦北部馬隊的久安之策。農耕民族不同於遊牧民族,靠長城防禦有必要,可防禦遊牧民族的不時入侵。在當時是一項應該肯定的工程。



第二、秦統一六國後,主要矛盾是安定六國,五次出巡,向西北只有一次,其餘多為六國舊地。特別是沿海一帶,是秦始皇安撫和宣威的地方。

後來的歷史證明,秦國政權亡於六國舊勢力,而沒有亡於胡人。當時的匈奴勢力還未對秦構成危脅。戰國時北部燕趙等受北方遊牧民族侵略,但不全是匈奴。重視匈奴是方士們"亡秦必胡也"的預言後。


第三、始皇開邊有兩大項:南取象郡、桂林和南海等4郡;北部防禦匈奴等遊牧民族入侵戰略措施,主要有四條:

一是修復原長城,並加筑西北和遼東新長城;

二是新修直道,"塹山堙谷",修起一條自咸陽通達北部邊境的直道,保證邊境有事,秦國軍隊迅速到達;

三是西北驅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至於陰山,設置34縣,沿黃河築城為寨;

四是派蒙恬渡河取多地,遷罪犯充實新取邊縣。

而直道僅為戰略性設施,終秦一世也未能有效使用。這只是戰略性預備,事實上到西漢初,匈奴未危及中原。危及中原是在劉邦之後,到漢武帝時最嚴重。




第四、秦代統一六國時,所用兵種還是車、騎、步兵並用。統一六國之初,立即組織騎兵深入沙漠滅匈奴既無必要,也不符合當時形勢。更沒有做主動進攻殲滅匈奴的準備,依靠長城、駐軍、西北置縣移民和備用直道,可完全控制北疆形勢。這樣先築長城,繼之移民置縣佔有,再行駐軍防守,備以千里直道,已經是北方安秦邊境的完美防禦。這種形勢下,不會為百年後匈奴為患華夏而勞師動眾而去殲滅匈奴。


左說春秋歷史領域創作


秦一同六國之後曾在內蒙古和匈奴有過決戰,把匈奴打的四散逃竄。但至於為什麼沒有乘勝追擊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四點:

1.天下剛剛平定,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和軍事,將內政和法律迅速推行,以加強國家機構的運轉。

2.匈奴地域遼闊,善於騎射,漢武帝時期國庫充裕,且兵強馬壯,雖把匈奴打的只剩一口氣,但國庫也打空了。更何況剛剛統一六國的秦,所以要先將南方農業發展起來,增加秦國人口,人丁都打沒了,不然統一六國幹什麼呢?

3.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六國殘餘勢力忘秦之心不死,秦始皇貿然不敢出兵荒漠追擊匈奴,倘若出兵,若打贏了匈奴還好,沒打贏匈奴不僅會加劇北方匈奴頻繁的騷擾中原,而且六國殘餘勢力會趁機反秦。

4.秦始皇說過“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可見秦始皇的目的只有一個,他要的是秦的千秋萬代輝煌,目前實力還不允許這麼幹的時候,就只能先穩住自己的腳跟,等我的子子孫孫將大秦的疆土不斷擴張。無奈秦二世就已經將秦朝玩沒了,話說的再霸氣也不敵一個傻兒子。

綜合來考慮的話,修建萬里長城是最好的方法,雖勞民傷財,但卻一勞永逸,為他的秦後世造福,且萬里長城不僅僅只是用來防禦,還可以調度兵馬糧食,登過長城的朋友應該知道,長城的建造非常的寬,古時候打仗就用來當做高速公路運輸物資調度兵馬。

若沒有這萬里長城,中華不知被蠻夷匈奴入侵多少次,滿清入關也許會早個幾百年吧。


小生聊史


大秦帝國當時具備正面打敗匈奴的能力,但是並沒有將其消滅的力量。北方匈奴為遊牧民族,優勢是騎馬射箭、快速機動,以襲擾、搶掠為主。而秦軍當時以大規模步兵軍團為主,配有少量的騎兵,機動能力差。秦將蒙恬30萬大軍在擊敗匈奴後,由於兵種、後勤、地理,還有就是根本找不到目標等原因,無法將其一舉殲滅。因此就修築長城以防禦遊牧民族的襲擾,依託長城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可以統一管理邊貿,配以少量兵力便可達到防禦的目的。下面分析一下秦軍為何不殲滅匈奴而修長城。

一、秦軍為何不殲滅匈奴

1、匈奴為遊牧民族,居無定所

農耕民族主要特點是定居種地,而遊牧民族特點為居無定所、騎馬射箭。在秦朝時期,軍隊主要以弓弩軍團為主,騎兵很少,因此要遏制匈奴人的高機動襲擾就顯得非常困難。如果秦軍培養大量的騎兵,會花費巨大的代價,而且即使有騎兵了,追擊到漠北主動尋找還未強大的匈奴老巢並不現實。最致命的後勤補給,根本滿足不了這樣長途跋涉的追擊戰。

2、消滅匈奴非要務,無法駐守

秦國統一後,秦始皇雄才大略,本想一舉殲滅匈奴,以秦國的虎狼之師消滅匈奴是綽綽有餘的事情。但丞相李斯對秦始皇建言,當時國家初立,財力物力損耗嚴重,軍隊需要修整,不宜勞師遠征。況且就算秦軍擊敗匈奴,對農耕文明來講,草原不能耕種,並且氣溫低、海拔高,秦朝的百姓根本無法適應,因此佔領駐守草原不太現實。

二、秦國為何要修築長城

針對上述所說的,秦軍無法一時殲滅匈奴,那麼修築長城就成了當時最好的解決方案。長城修好後,只需要少量兵力駐守,便能夠起到抵禦匈奴的目的。如果匈奴揮軍南下,有長城防禦,一時不易攻破,且咸陽周邊駐軍離長城不遠,可以迅速馳援。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防禦工事可以說是當時抵禦匈奴最好的武器了,也可方便邊關的統一管理和邊關貿易的控制等等。

因此,在當時無法一舉殲滅匈奴的情況下,修長城成了最好的防禦方法。雖然修築長城勞民傷財、天怒人怨,可後面的王朝卻因此受益,萬里長城既是遊牧民族侵襲的城牆更是我國曆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野史也是史


可以消滅匈奴是一種能力,可以保萬世太平是一鍾眼界。我認為建造長城的原因是以下這幾點:

長城是人類歷究上持續修築時間最久的建築工程。它的修建,歷經春秋、戰國秦、漢、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唐、遼、金及明代等10餘個朝代,持續近2000年的時間。

一、並非始建於秦代。

早在公元前7世紀的春秋時代,楚國最早修築了防禦別國入侵的"楚方城"揭開了中國歷史上長城修建的帷幕。戰國時期,齊、魏、趙、秦、燕和中山等國也相繼修建了"諸侯互防長城"。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

二、秦連點成線,形成軍事防禦系統。

秦統一後,廢棄了隔離各國的長城,將秦、趙、燕北部邊境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加以擴展和修繕,第一次形成了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萬餘華里的長城,萬里長城由此出現。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三、增建烽火臺,高效傳遞訊息。

長城沿線還建造了大量敵臺與烽火臺,有效地提高了長城的防禦作戰能力和軍事通訊能力。長城是中國古代農業社會和平安定的保障。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統治者憑藉長城,多次擊退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為封建社會農業經濟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相對利平的生產環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這就是我對您問題的理解,謝謝。


一史半會兒


北方草原那麼遼闊,人家又居無定所•四海為家,你個農耕人士如何滅得了人家?充其量只是偶爾驅趕遠一點,不久又來了,就再驅趕。

為了一勞永逸,就聽從特朗普的建議,乾脆修牆一一又高又厚又長的大牆。

就是這麼回事兒。

可是,到了宋朝,匈奴那邊冒出個大人物,叫鐵木真(也有稱成吉思汗的)。

這傢伙武藝了得,他先把匈奴各部(對了,這時候不叫匈奴了,先後已改名韃靼•契丹•蒙古•)統一起來,然後一起來找中原復千年之仇,經歷約5o年祖孫三代前赴後繼,把那些秦人•漢人•唐人•宋人殺的殺,趕得趕,對了,美女留下,一方面可種田織布,一方面傳種,這就是後來的〈漢人〉的由來。

那麼,秦人•唐人•漢人•宋人還存在嗎?

答:沒有絕,如今在沿海•東南亞•曰本•臺灣(當然已與各地原住民融合成新品種了)。

後續:宋人後代幾十年後糾結起來,以曰本為大本營,向蒙元反攻,忽必烈大怒,指示汴梁(今朝鮮)造大船若干,臷十幾萬主力討伐曰本,為颱風所滅,餘者被曰本全殲(至今曰本列島上分佈有蒙古塜)。

國內各路造反派趁機起亊,有個姓朱的壯漢不小心奪取了江山。蒙元已敗走大漠,可是從沿海來的宋人仍在進攻,妄圖奪回大宋江山。

朱大漢粗中有細,心底如明鏡:你們來了,老子到哪去?

於是乎,首要抓宣傳,曰:倭寇犯我,是可忍,熟不可忍?同時通令全國:抗倭。

這就是戚繼光抗倭的由來…………

這就是明朝禁海的由來………

這就是明朝奪取臺灣的由來………

…………這就是中曰解不開的恩怨情仇,它始於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覆滅。

歷史太複雜了,我們誰是誰,恐怕都搞不清楚了。


XyE


修築長城是長久禦敵方案,匈奴為遊牧名族,無固定居所,善騎射,時常為了虐奪資源而騷擾邊境。

漢匈作戰利弊分析:

第一、漢人軍隊騎兵戰鬥力相對匈奴兵而言實力差很多;

第二、匈奴軍居無定所,軍隊即便追殺過去,也只能在荒野中追逐,長期雙方拉鋸戰將消耗大量國力;

第三、秦國在戰國期間相對於其它國家而言,國力並不算強大,時常會受到其餘諸國的侵犯;

故而秦國為了避免長期受到外部匈奴的襲擾,安心發展自身國力,即便發生戰爭,有了長城的防禦左右,也可大幅降低多方受敵的囧境。

從秦國當時的國內外環境來分析,修築長城是明智之舉,也是勢在必行的強國措施!





浩中一內


大秦帝國擁有百萬雄師,滅六國的時候的確是橫掃千軍,推枯拉朽。秦始皇不滅匈奴而選擇修築長城,正式他英明的地方。

(一)遠距離運輸,消耗大

匈奴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主動出擊打他,耗費的人力物力不可勝算,因為那時的生產力落後,要供養一支軍隊遠距離作戰,糧食運輸消耗非常大。當時大漢朝那麼強盛,漢武帝打了十幾年,把國庫打光不說,把民間都的財富也幾乎搜刮殆盡,來供給漢帝國的作戰。據《孫子兵法》專家研究,當時供應前線的糧草,遠距離輸送糧食,最厲害時只有三十分之一,能到前線部隊,百分之二十九都消耗在路上。




(二)人口有限佔領土地,沒法守

秦部族一度在西部邊陲遊牧,本身就是遊牧民族出生,最清楚遊牧民族習性。

戰國時期趙國胡服騎射後,軍事實力那麼強,一代名將李牧,駐守邊防,也是修城牆,絕對不要主動出擊。

戰國末期,大規模的兼併戰,大大消耗了各國人口資源,尤其秦國以一敵六。而且中原是農耕民族,即便打下大片的草原,沒人去駐守不說,守護花費的成本也高。因此佔領土地,沒有多大意義。




這裡還要提一下秦始皇戰略眼光的獨到,他派蒙恬帥三十萬大軍一舉佔領河套地區,直接扼住匈奴南下的咽喉,修築長城防守,這是很英明的戰略選擇。


開涮歷史


因為騎兵力量比不過匈奴,沒法應對匈奴那種機動,追不到,逃不了,好不容易可以正面較量了,騎兵數量也不佔優。 而且一旦長期打下去耗費極大。

到了漢朝,開始也是憋屈了很久,騎兵發展了起來才能與匈奴一戰,衛青,霍去病的幾次重大打擊;漢武帝的玄孫漢宣帝更是發動漢朝四百年最大規模的十六萬騎兵,並且節制烏孫五萬騎兵,聯合攻擊。但這種主動重創匈奴的方式,如果不能給予毀滅性打擊,會很容易將自己拖入戰爭泥潭,耗費巨大,舉國奮戰,民不聊生。匈奴的恢復能力驚人,能很快反撲。漢武帝就是最好的例子,前期多麼富有,後期真是怨聲載道,還自己頒佈了輪臺罪己詔。幸好漢宣帝比較有作為,再造中興盛世,積蓄國力,才能繼續出動十六萬鐵騎。

用長城烽火,以守代攻,是條件使然。雖然長城也是耗費很大,但配合蒙恬大軍,運用得當,匈奴也不敢南下而牧馬。

漢朝側重殲滅打擊,也是條件成熟,特別是漢武帝即位時,國力達到了,再不出擊,整個大漢都會患上匈奴恐懼症,那時不只是積極防禦,而是要消除頭上的陰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