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後和50後的工人和農民,誰更辛苦?誰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大?

宗元


首先我們更正一下您的問題,我們不能拿4050的工人和農民來比較,因為無論是誰,只要在工作都很辛苦,為什麼要比較誰最辛苦呢?誰給國家貢獻大呢?這一點我不理解,關於待遇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入手思考。


一、繳納養老保險

隨著國家發展,政策越來越好,養老制度越來越健全,所以只要在規定時間內繳納了養老保險等,一定年齡後都可以拿一部分養老金的。

二、退休金領取

退休金領取是因為本人在當前公司工作了數年,達到退休年齡,不工作後領取的一種保障,但是農民是有土地,在為自己工作,所以不是不能退休,而是退休了,農民的地怎麼辦?需要解決的是這個問題。

三、養老金

我們農民需要的是養老金,而不是退休金。

整體來看,我們國家是越來越完善,所以要隨時瞭解國家政策,而為自己多一份保障,不能什麼都不去了解就橫衝直撞,這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農緣小杰


四零五零後工人和農民,誰貢獻大,誰很辛苦。我想你能不能算一下,他們現在多大,四o年現在有八十歲了,四0年時出生的人,工業與農業分別不明顯的,大辦鋼鐵,很多農民到了城裡當了工人,如水泥廠。鋼鐵廠,等等。當大辦農業時,又把城裡人下放到農村,當了農民。當時產業工人很少,因為只有很少的鐵路,礦山也少,五0年末期才會造汽車,(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點燈用煤油,老百姓叫洋油,火柴叫洋火,上海火柴廠最紅,銷售全國,穿的衣服的布叫洋布,只足以說明當時的工業狀況,所以說當時工人也好,農民巴罷,都在解決全國的一窮二白。同時當時工人,農民,幹部,商人都是供給制,大象可以看到了軍銜制後,才實現了工資制,

五o後現在又到了七十歲,他們經歷此四0後好多了,工人比較多了,特別是七十年代,廠礦多了,很多人堆薦進;城當了工人,原來進入城裡工人後代,走過下放知青路後回到城裡當了工人,這時國家經過國人十幾年的努力奮鬥,基礎多好了,各地都有軋花廠,農具廠,城裡還鑄造廠,等等安徽還有江準製造廠。大慶油田發現並開採石油才能自給。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現在的小青年不知過去,不知父輩的努力改變一窮二白,胡扯交納養老保險等等真是豈有此理,不給老農養老,還說農民懶,真是太傷人了。


安徽巢湖記憶


答 :滿紙肺腑言,一把辛酸淚。

4O5O的農民對國家貢獻最大。

4O5O的農民經歷了大躍進,人民公社。三十年來,以生產隊為農業單位,農民沒有休息過一天半天。打著為革命種田的口號,颳風下雨,嚴寒酷暑不休息,有很多生產隊農活做到大年三十晚,新年初二又開工。他們打出來的糧食需要完成公購糧剩下才是自己的。而繳納公購糧後,所剩的糧食不夠吃,只能吃樹皮草根野菜充飢,說來都是淚,不堪回首啊!

4O50農民勒緊褲帶多打糧食支援國家建設,貢獻大,功勞大。滄海桑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時過境遷,農民雖有勞但沒有功。


老花眼5539392


上世紀五六七八九十年代,中國農村農民以極原始的耕作條件方式,讓糧食增產增收,成了世界級的農業糧食生產大國,讓糧食不僅供足全國的工農商學兵,還大量出口支援亞非拉各國,所就當年從沒有中國糧食進口一說。而同期的我國重工業和輕工業,都是技不如人,加上管理散漫,工廠從上到下人員每天只是混過八小時就行,個個等待星期六禮拜天早到來,當時的工業產品出廠很多大都是劣質不合格,從十根劃不燃的火柴棍,軟鐵卷口的鋤鏟鐮刀,易損易碎的汽車與機械零配件,沙裂胎、夾碳鋼等。只好從國外大量進口了輕重工業產品。當年全國八成工業單位屬於虧本單位,而這些虧本工廠企業單位,上從幹部下到職工的工資與福利享受一分不少,到後來沒管有沒有貢獻,也統統按工齡發的退休金。而農民當時是不管田地遭受旱災澇災蟲災,不管餓昏餓倒餓死,糧站收糧以一乾二淨三飽滿為質量,各農民悉數任務完成一斤不少。又當時農村沒有計劃生育各家小孩多勞力少,國家從每村屯一批批地抽調家鄉主要勞動力,去參加國家的公路、鐵路、遂道、橋粱,水利水庫、電站、工廠廠地廠房等建設。當時將近半數農村主力都長期參予的國家"三線建設"(我家都去過三人,一個為公犧牲)。到頭來,這幫4050的老農們領的叫啥對休金呢?就治一次感冐剛夠卻還要搭車費。大夥說說,誰的貢獻大?!,


碧海薀寶


住著屬於全國人民的宅基地,種著屬於全國人民的耕地。這樣理所當然的當成你家祖產?才吃了幾天飽飯忘記你當佃戶的祖宗?繳納社保就領取退休金,不繳納就不能領取。胡攪蠻纏只能顯得低等。

下崗職工也要求不繳納社保……退休後領取養老金。還要求國家分配耕地和宅基地。我也呼籲要公平,要公開,和拿著農業補貼,享受取消農業稅的農民兄弟一起享受改革開放紅利。



誰也不輕鬆,只不過工人只要勤奮,就是月工資至少一千元吧,工資月月年年旱澇可是保收,老還有至少五百元退休金吶。農民種地先需要本錢投入,種上地還要看天臉色吃飯,農民再勤勤墾墾,只要糧食沒收到屯裡呢,老天那怕有一次不高興降災了,例如雹災、旱災、蟲災、雪災、風災、雨災、霜災、水災,那怕農民遇上一樣的災年,將面對的是棵粒無收或減收年成,面對災年棵粒無收或減少年成,農民也就是面對的,一年出的工錢白費(工資沒有),投入白費(投入的本錢回不來了),減年成(只能年吃年用),棵粒無收(一年的投入的本利全無)飯都沒的吃了。豐收了糧食市場價又低了,這地不种放荒很可惜,不放荒吧豐收糧食又不值錢。只能種上地,全家老少 ̄起加油幹農活,抽出時間,沒有技術,只有打工補貼家庭經濟開支,有些黑心老闆再坑農民工一股子,又白搭工了。能不窮嗎?農民不僅看天吃飯沒保障,還面對的沒有退休金老了也沒保障。


手機用戶52402384681


工人,農民是兄弟,只有參入的人更瞭解實情,建國時,中國有幾個工廠,幾個工人。我小時候看到的是幾條扁旦,小木輪(叫叫耳子車)大木輪車,膠輪小推車,在鄉下還是60年後才有,說明什麼,說明工廠少,自然工人少。人民公社成立時,說4億5千萬人口,不論在那搞建設都是農民大軍,歌中建工廠,修水點,都是農民大軍,禁有的工人師傅是國家工業發展的寶貝。都是在崗上為國發光。在這一窮二白的國家建設中勤奮工作,在偉大社會主義新中國建設中工人丶農民都是兩手血泡的盡心盡力。只能每一箇中國人都為國家建設出了一份力。謝謝。


老侯


不管什麼時侯,都是農民最辛苦,大躍進時期,大批的年輕農民,走向城市或深山,開姓了大燒鋏。剩下的老弱和小腳婦女,支撐全村的農業生產。結果該收的莊稼大部分爛在田裡了。

後來燒鐵的人回來了,農民打下的少量糧食根本不夠自已吃,還得交公糧。農民的口糧從每人每月15斤降到8斤。

文革期間,工人上班打毛衣、打撲克,工資照發。農民農業學大寨戰天鬥地。做無效勞動。

現在40、50後的農民都老了,每月七、八十元的養養老金和工人三、四千塊的退休金能比嗎?現在40、50後的工人每溜鳥、打牌,公交車搶座位。40、50後的農民還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土裡刨食吃。


快樂每天146800165


寓言:一群螞蟻正在辛勒地忙碌,有的在整修蟻穴,在的在運送食品,有的在蟻穴四周警戒,小編你說哪群螞蟻貢獻大?!,在茫茫宇宙中,人小到好似一粒粒灰塵粒子,你說哪粒灰塵貢獻大?!社會主義大廈靠工農商學兵共同支撐共同建沒,都各盡所能,按勞取酬。誰貢獻大?誰貢獻小?這個話是有毛病!人


天上雲150353811


四十一五十年代的工人農民同屬工農兵兄弟,沒有那個在福窖裡那個在苦誨裡,同是缺吃少穿同甘苦、沒有誰耒挑撥離間,工人上班幹活下班收草籽撿地皮拔野菜。農民種田也是拔野菜成天人人都是操心吃飯的事,根本不像現在年輕人吃飽穿暖還說不好,不敬父母養愛狗……,不知道他們到認為那種社會好?總想挑事亮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