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諾蓋人,又稱為高加索蒙古人,已完全突厥化。分佈在達吉斯坦共和國及烏拉爾河一帶,曾經在金帳汗國分裂後有自己的汗國。有大小之分。一部分遷往俄羅斯波多利亞,留在欽察草原,接受脫脫宗主權的,稱小諾蓋;一部分留下在裡海以北烏拉爾河區的,稱大諾蓋。全世界的諾蓋人有221000人。廣義上的諾蓋人有103萬,在阿斯特拉罕韃靼人、高加索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哈薩克人弘吉剌,吉爾吉斯人也有諾蓋部落,立陶宛也有,分4部落:ak nogay、kara nogai、astarkan nogai、achikulak nogay,下有若干小部落,除NOGAYBAK,全部信仰伊斯蘭教。

他們在哪裡?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要分佈於俄羅斯聯邦、羅馬尼亞、土耳其三個國家,在摩爾多瓦、烏克蘭(克里米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保加利亞、立陶宛、約旦、美國都有為數不多的諾蓋人分佈。目前俄羅斯聯邦的諾蓋人約有10萬,土耳其有9.5萬諾蓋人、羅馬尼亞有1.2萬諾蓋人,烏克蘭克里米亞約有6000人,摩爾多瓦約有2000人,保加利亞約有1000人,哈薩克斯坦有400多人,烏茲別克斯坦有200多人。諾蓋人有兩支,在黑海以北的隨克里米亞汗國,裡海以北有自己的領袖。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他們有四個人口較為多的大部落:bujak、edisan、jambulak、edishkul一個核心部落曼吉特,還有5個人口較多部落:mansur(曼蘇爾)、kypchak(欽察)、karamuzra、tokhtam、novruz人口較多。bucak諾蓋人居住在多瑙河至德涅斯特河之間 cedsan諾蓋人居住在德聶斯特河至布格河之間。 Camboyluk諾蓋人居住在克里米亞半島 Cedişku住在克里米亞半島以北 庫班諾蓋居住在阿速海一帶 。

 (一)歐洲人是上帝的寵兒嗎

在1924年的老上海,大約是暑期。在一輛電車的頭等座位上,坐著白人父子。兒子也就十一二歲,長園的小臉,面頰白裡透紅,眼睛上有著金黃的長睫毛,和平而秀美。車上的一位中國青年人,不由得仔細地多看了這個孩子幾眼。誰知,白人孩子到站下車時,在青年人面前停住,突然把臉向這個青年人盡力伸過來,惡狠狠的,好像是說,黃種人,看罷!你配看我!然後下車揚長而去。年輕人羞辱、憤怒而又無奈。他知道,白人孩子憑藉著種族的優勢和國家的強勢,在這個孩子眼中,黃種人就是劣等人。

這個青年人把這次經歷,這次羞辱的感受寫成了一篇文章,名為《白種人——上帝的驕子》,抨擊白人身上的種族主義。這個青年人就是寫了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作家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是語言文學家,可能不太瞭解歐洲的歷史。其實,歐洲歷史輝煌的時期是在兩端,早期是古希臘、羅馬帝國時期,晚近是英法德等資本主義帝國時期。從羅馬帝國衰落的公元500年到歐洲資本主義興起的1500年間,歐洲是一個貧弱之地,是歐亞大陸經濟版圖上的遙遠邊陲。歐亞大陸中心草原地帶的遊牧民族經常劫掠歐洲,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阿拉伯人都曾對歐洲進行過不同程度的衝擊。匈奴首領阿提拉在公元5世紀在歐洲縱橫馳騁,以至於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可見歐洲人的痛苦和無奈!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在他的《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書中認為,所謂歐洲,實際上就是在抵抗歐亞中心地帶草原遊牧民族的侵略過程中形成。這也反面說明,當時歐洲的積貧積弱。

歐洲興起於1500年。水手哥倫布相信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也可以到達印度。這樣,就可以找到一條替代被穆斯林世界控制的歐洲通往印度的商路。1492年8月2日,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支持下,率領三艘帆船出發。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後來西班牙人又在美洲發現黃金、白銀,開始了歐洲的殖民時代。通過殺戮當地印第安人,搶奪黃金白銀,歐洲人搶到了第一桶金,有了發展資本主義的“資本”。1498年,葡萄牙人達·迦馬率領四艘帆船繞道好望角,來到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的中心城市卡利卡特。回去的時候,達·迦馬蒐集了一船胡椒和肉桂,回到家鄉賣了大價錢,是整個船隊探險經費的60倍。暴利讓葡萄牙人眼紅了,他們要獨霸這條商路。不是通過商業競爭,而是用武力把對手消滅掉,把對手趕走。葡萄牙人以一種“海盜+商人”的手段,最終獨霸這條商路,並美其名曰“持劍經商”。後來的荷蘭、英國紛紛效仿。由此,歐洲人開啟了所謂的“大航海時代”。這是歐洲興起的原點。實際上是歐洲人在母國的庇護下,紛紛駕船出海,碰到強大的國家就老實經商,碰到弱小國家就掠奪。現在好萊塢有一種星際探險類型的科幻電影,總是描寫一隻宇宙飛船船隊在外太空探險、作戰,消滅黑暗勢力,消滅邪惡生物。這背後,筆者懷疑,是否無意間滲透著歐美人對大航海、大探險時代的集體記憶,集體無意識。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但是,在1500年時,歐洲的生產力卻是乏善可陳。歐洲是歐亞大陸一個荒僻的角落。1498年,達·迦馬到達印度卡利庫特,但是,卻沒有帶來任何反響。葡萄牙人帶來的都是零碎小物件和羊毛織品。看看達·迦馬獻給卡利庫特統治者的禮單:羊毛織物、帽子、珊瑚珠串、臉盆、罐裝的油和蜂蜜。[1]筆者不太瞭解印度當時的生產水平,但是,想想我國傳統評書中國家間互贈的禮品,達·迦馬的這份禮單實在是太差了。卡利庫特的統治者卡拉巴爾王公對這些東西毫無興趣。他讓達·迦馬給葡萄牙國王帶回一封信,信上說,他的國家繁榮富足,他希望從葡萄牙得到的是黃金、白銀、珊瑚和胭脂。[2]實際上,應該替達·迦馬感到幸運,這要是趕上暴君式統治人物,還不落一個羞辱君王的罪名,掉了腦袋。更重要的是,不僅統治者沒興趣,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沒興趣。由於葡萄牙,以至歐洲的生產水平落後,葡萄牙商品在葡萄牙本地的價格要遠遠高於在印度卡利庫特的價格,根本就無法進行貿易。

因此,歐洲人在1500年時,只能搶,只能進行所謂的“持劍經商”。

真正改變歐洲人的生產能力,改變歐洲人在歐亞大陸經濟版圖地位的,是英國的工業革命,從此歐洲真正崛起,歐洲列強瓜分世界,成為上帝的“寵兒”。

(二)工業革命鉅變

一般認為,英國的工業革命發生在1760年。標誌性事件是瓦特改進的蒸汽機被廣泛應用。推動蒸汽機發明的是兩個行業,一個是棉紡織業,一個是鍊鐵業。

棉紡織業在當時是英國的新興產業。16世紀尼德蘭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約三萬名紡織工人逃到英國,給英國帶來了紡織技術。棉紡織業屬於輕工業,需要的資本較少,資金週轉快,容易獲利。英國棉紡織工業很快發展起來。最初的棉紡織業都是手工操作,家庭式小作坊生產。1733年,約翰·凱伊發明“飛梭”。這種織布器械改變了過去織工們用雙手相互穿梭的織布方法。織工們只要用兩腳交替踏板,飛梭就會自動地織成布匹,工作效率由此提高了一倍。隨著飛梭的改進和應用,織布技術迅速領先紡紗技術。六個紡工才能供應一個織工所需的棉紗。

提高紡紗技術成為當務之急。1765年,織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一種手搖紡紗機,被稱為“珍妮機”,又稱多軸紡紗機。紡錘的數目開始時裝八個,後來增加到十六個,到1784年增至一百二十個紡錘同時工作。棉紗產量由此大幅度增加。但是,珍妮機的缺點就是必須用手搖。1768年,普雷斯頓的理查德·阿克萊發明、製成了(實際上是偷了別人的發明)水力紡紗機。這種機器使用滾筒以不同的速度紡成棉紗。從此,紡紗機的轉動不再依靠人力,而是利用自然力。英國也從此能夠製造出純棉織品。水力紡紗機體積較大,不適於家庭分散應用。它需要建造廠房,集中生產。1771年,阿克萊在德比郡附近的德溫特河岸開辦了英國第一家水力棉紡紗廠。工廠出現了。不久,他僱傭了六百多名工人,其中多數是工資較低的童工,這是近代機器大工廠的開端。

1779年,蘭開郡的塞繆爾·克隆普頓吸取珍妮機的活動架子和水力機的紡紗滾筒的優點, 發明了綜合紡紗機,又稱走錠精紡機。這種機器紡出的紗既精細又而結實,一次能夠帶動三百至四百個紗錠。綜合紡紗機自然代替了珍妮機。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今生我們有緣,陪你一起看草原,讓愛留心間……

陽光燦爛的夏日,心馳神往。一起到草原,看那藍藍的天,看那白白的雲,看那遠飛的燕……再一次走進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撲進你溫暖的懷抱,緊閉雙眼,與你相擁。將我的情,我的愛留在草原再一次走進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撲進你溫暖的懷抱,緊閉雙眼,與你相擁。將我的情,我的愛留在草原再一次走進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撲進你溫暖的懷抱,緊閉雙眼,與你相擁。將我的情,我的愛留在草原再一次走進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撲進你溫暖的懷抱,緊閉雙眼,與你相擁。將我的情,我的愛留在草原

走進草原,心飛揚。青青的草,爛漫的花,暖暖的風,一切是那樣親切。根在草原,心懷愛戀,草原的開闊,總能打開緊鎖的心胸。這是山的寬厚,風的撫慰,天的潔淨,雲的懶散,草的青香給予的。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再一次走進你,我的家,我的草原,我的天堂。撲進你溫暖的懷抱,緊閉雙眼,與你相擁。將我的情,我的愛留在草原。

草原,你山地草原的特點,離天很近,人稱你是倚天草原,摩天草原,一直嚮往天的無垠和明淨,卻註定不能與天相連,只能與天相望,與天相戀,這是天與地的絕戀!

根在草原,愛在草原,我要為你歌唱,歌唱藍藍的天,歌唱濃濃的情,讓歌聲隨草原的風,傳給我的親人。那裡有我的思念,有我心中的戀曲。

作一首草原戀歌,愛你,想你,思念你,化作山雨,淋透我身,浸潤我心。

草原,我對你的情永不變,變的只是容顏。你是我的歌,心中永遠的歌,一首無名的草原戀歌。

【歌頌諾蓋英雄史】


除此之外,諾蓋還有以下分支:

Ak Nogays(白諾蓋):主要分佈在俄羅斯聯邦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人數約1.52萬。因為他們毗鄰庫班河而居,所以又得名庫班諾蓋(Kuban nogays),Ak Nogays說諾蓋語的Aknogay方言,語言受到鄰近的阿巴扎人、切爾克斯人(卡巴爾達人)、卡拉恰伊人和巴爾卡爾人的影響。 Nogaybaks(諾蓋巴克):主要分佈在俄羅斯聯邦伏爾加-烏拉爾盆地的韃靼斯坦共和國和其它幾個州。

另外一些人定居在巴什科爾託斯坦和車里雅賓斯克州的上烏拉爾地區,混居在韃靼人中的Nogaybaks,語言帶有濃重的韃靼口音,定居在巴什基爾Nogaybaks,帶有巴什基爾人口音。大部分Nogaybaks目前信仰東正教(他們是唯一不信伊斯蘭教的諾蓋人),也成為了哥薩克。 Astrakhan (Hajitarkhan) Nogays(阿斯特拉罕諾蓋):在伏爾加河下游延伸地區,也就是今天俄羅斯聯邦的阿斯特拉罕州,定居著3萬多諾蓋人,他們叫做阿斯特拉罕諾蓋,其下又分為4個部落,分別是Kundura (Karakash 或Karaagash)、Kundrovets、Utar-Alabugaty、Yurt (Kara üyli)。

其中Yurt部落分佈在Privolzhsk地區,Kundrovets部落分佈在Tuluganovka村,Karagash部落分佈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區以及鄰近地區,Utar-Alabugaty部落鄰近卡爾梅克共和國的地區。Yurts、Kundrovets、Utar-Alabugaty 3個部落來自大諾蓋汗國,17世紀初逃避卡爾梅克人遷到阿斯特拉罕地區。Karagash部落是18世紀末由庫班的小諾蓋汗國遷到這裡。文化和語言上,Yurt部落受到伏爾加中部的喀山韃靼人和米沙爾韃靼人的強烈影響。Karagash部落受到的其它民族影響比較少,因為他們認為外部世界的環境相對墮落,由於鄰近卡爾梅克人,Utar-Alabugaty部落在文化上也受到這些蒙古人的影響。

Qara (Kara) Nogays(黑諾蓋):又叫做東方諾蓋,他們是最大的諾蓋部落,也是唯一保留遊牧生活方式的諾蓋,黑諾蓋約有4萬人,說諾蓋語的Karanogay方言。主要分佈在達吉斯坦共和國的Khasavyurt地區,在達吉斯坦北部沿庫瑪河下游延伸到下庫瑪和下特雷克之間的地區,黑諾蓋部其下有若干個分支部落,分別是Kïpshak、Nayman、Terik、Ming、katay、Khasav-Yurt、Baba-Yurt,還有受到庫梅克人影響的庫梅克諾蓋(kumyk Nogays)3個部落(the Aksay (Yakhsay)、Kostek、and Tarki (Targu)),庫梅克諾蓋分佈在捷列克河和蘇拉特河之間的狹長地帶 Achikulak Nogays(阿奇庫拉克諾蓋):也叫做諾蓋本部。

主要分佈於俄羅斯聯邦的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集中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Achikulak、Neftekumsk兩個地區,阿奇庫拉克諾蓋有3個大部落,分別是Jemboyluk(Jambulak)、Yedisan(Edisan)、Yedishkul(Edishkul、Cedişkul、Jedishkul)、他們說的是諾蓋語中部方言。Yedishkul部落有個旁支定居在克里米亞半島,叫做Cedişkul (Jedishkul)諾蓋,Jemboyluk部落也有部分人分佈在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北部地區。

Yedisan和Jemboyluk大部落下面還有若干個小部落,如:欽察、明格、弘吉剌、Manghit(Mangït)、Keneges、康裡(Kanglï)、乃蠻、Uygïr、Ïrgaklï、As、烏孫、Kos tamgalï、Kazankulak、Ashamaylï,Burkit、Qitay等部落,這些小部落之下還細分為許多世系,如Nayman下面的世系(uruy)就有Moynapa、Harnalïk、Hazan ulï、Shursha、 Kalimerden、Üshkübi、Ökresh、Bakay、Keli avil。 Beshtav-Kum Nogays:這支諾蓋部落也分佈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其下又分為Beshtav、Kum、Kara murza3個部落。

草原雄鷹諾蓋蒙古族人{俄語}唱


Crimean Nogays(克里米亞諾蓋):Crimean Nogays主要分佈在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共和國。克里米亞諾蓋包括3個主要的部落,分別是Crimean、Cedişkul、Jemboyluk,他們和克里米亞韃靼人的Barin、阿兒渾、欽察部落彼此交錯分佈,他們也是克里米亞汗國騎兵的重要組成部分。 Khazar (Kaz) Nogays(可薩人諾蓋):他們原來是隸屬於可薩汗國的諾蓋部落,哈扎爾汗國覆滅後,他們遷到亞速海濱。

這是一支混有卡爾梅克血統的諾蓋人,他們大體分佈在亞速海、黑海北岸地區,主要集中在烏克蘭境內的黑海沿岸地區,也有部分定居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可薩部落一般和Jemboyluk部落交錯居住在一起 車臣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境內的諾蓋部落:主要有Kasay、Kaspulat(Kasbulats)、Mansur、Novruz、Tokhtamïsh(Tokhtam)、Ishterek等部落。

他們之中有很多突厥蒙古部落在哈薩克汗國中可以找到:弘吉剌、欽察、康裡、乃蠻、克烈、契丹。

他們的根源是什麼?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諾蓋人得名自朮赤家族的宗王那海,他們本來支持阿斯特拉罕汗國,在被俄羅斯人併吞後,改為支持克里米亞汗國。他們保護汗國北方。許多諾蓋人遷徙到克里米亞半島,以作為汗國的騎兵。定居在那裡,他們的貢獻有助形成克里米亞韃靼人,他們也有農業。他們的汗國在哈薩克汗國的哈克·納札爾汗時代被哈薩克汗國合併,也成了小玉茲的主要組成部分。在16.17世紀時聚居烏拉爾河以東,有自己的君主,首都在烏拉爾河河口,薩萊楚克城。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放牧馬與駱駝,捕捉斯拉夫人給克里米亞韃靼人販賣至土耳其帝國與布哈拉汗國。他們中主要部落曼吉特來自蒙古忙兀惕部。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在17世紀,卡爾梅克人受準噶爾推擠,前往南俄與黑海以北,諾蓋人與小玉茲哈薩克人不敵,前往北高加索平原和克里米亞汗國、奧斯曼帝國。有些諾蓋集團尋求俄羅斯駐軍的保護。餘下的突厥遊牧部族,成為卡爾梅克汗的附庸。之後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諾蓋畜牧土地被佔領的斯拉夫人定居,因為他們沒有永久居留。

諾蓋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帳汗國的後人


俄羅斯沒收他們的土地,通過各種方式,例如焚燒帳篷,迫使他們定居。在1783年,俄羅斯總督屠殺數千庫班諾蓋人,有些前往安納托利亞,有些前往車臣與達吉斯坦、印古什,融合在當地人之中。諾蓋人主要分佈在達吉斯坦北部,諾蓋人一直希望要建立他們自己的民族國家而脫離達吉斯坦。諾蓋人的歷史領土現今由達吉斯坦(達格斯坦)、卡拉恰伊-切爾克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和阿斯特拉罕四個聯邦主體分別佔據。諾蓋民族主義者力圖統一這些地區,以便使諾蓋人擁有自己的自治地方。諾蓋語屬於突厥語族西突厥語群的奇卜察克語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