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支持中英文數子


有人說七十歲的農民就沒必要下地幹活了,要悠然看啊,壓根就不是這麼回事。

如果不信的話,您可以來農村看一下,我說的是我們這裡農村,不代表全國各地,膠東半島農村,這裡七十歲左右的老人,幹活比三四十歲的人厲害多了。


在我們這裡,種地不是因為很窮,七十歲左右的老人種地是一種習慣,他們種了一輩子地,除了種地,幾乎不會幹別的事情。

也有部分老人喜歡玩麻將,但其實做為子女,你可以支持父母種點地,也別建議讓他們玩麻將。

我們村裡,應該說玩麻將的、喜歡坐街頭的老人,身體不如種地的老人好,種地那部分老人走路都虎虎生風。


種地對於老人來說,是消磨時間,是找點樂趣,老人們每天去地裡溜達一圈,乾點力所能及的活,身體得到了鍛鍊,還賺個好心情。

種出來的糧食不賣,就留給子女吃,讓孩子們時不時回來拿麵粉,拉白菜,甚至拿個蘿蔔,帶把蔥,孩子們能夠吃自己種的菜和糧,這讓老人既開心,又有成就感。

有成就感的老人們,生活態度明顯比那些不幹活,整天無所事事的老人生活更有積極性,每天都是樂呵呵的上山,樂呵呵的收穫。


如今城市也有退休老人來農村居住,他們就是為了嘗試過一過嚮往已久的田園生活,才選擇來農村,養個雞,種點菜,這應該是他們所期待的生活。

老人是可以種地的,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別把種地當做掙錢的行當,那樣就是又苦又累了,身體會被累垮。適當種一點,當休閒,當樂趣,自己開心就好。


悠然見東山


有專家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這位專家是什麼專家?放下專家的架子,到農村去看一看,去轉一轉,實地調查一下:農民70歲了是怎麼樣的生活?生活環境怎麼樣?70歲的農民靠什麼來生活?然後就不會再這麼說了。

簡單的描述一下,大多數70歲的農村的老人的生活狀況。70週歲的老人在家裡一般都是住這地兒的,而且不是太寬敞的茅草房,或者是破舊的磚瓦房。屋裡只有一張床,一個飯桌,一箇舊電視,兩口缸,一個燈泡,還有一些衣服等生活必需品,儘管房屋很小,但也顯得空蕩蕩的。對於城裡人來說,這應該叫家徒四壁。



農民的溫飽問題的確解決了,但農村老人吃的一般就是炒青菜,而且這頓剩了下頓接著吃,還有鹹菜,或者偶爾能見到一點肉,不過很少有機會,除非家裡來人或者是子女給一點。城裡人說,農民吃的都是有機綠色的蔬菜和糧食,屬於養生而且無公害的食品,但是如果到70歲農民的家裡生活一段時間,就不會這麼說了,而且也不會適應這麼清貧的日子。

70歲的農村老人,就目前國家給予一百元左右的農村養老金的補貼,這點生活補貼僅夠農村老人的油鹽醬醋和水電費的支出。一旦頭疼感冒,日子就過得很窘迫,甚至還要借一部分錢來看病,當然得了大病那只有子女來出錢治療,否則的話只能等死。



總之,70歲了的農村老人,必須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開支,至少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當然也是減少子女的經濟壓力,活到老幹到老,這就是農民的宿命。因為農民沒有像城裡老人那些高高的退休金來養老,他們也不想勞動,也想像城裡老人一樣,到公園裡散散步,打打太極等運動方式鍛鍊身體,但是農村老人沒有辦法,也無可奈何。因為還要生存,因為生存就要吃飯,因為吃飯必須得勞動,甚至還有一些70多歲的老人,為了子女還必須到工地幹活搬磚。專家你說現在農村70歲的老人不幹活能行嗎?


宗元


磚家的話純粹是它喵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沒有在農村生活,不知道農村生活的疾苦,還假惺惺的說農民老人年齡大啦沒必要下地幹活啦!農民何苦七老八十的年紀還要去種地幹活無外乎下面兩點:一,不種地幹活沒飯吃。城裡老人在六十歲以後,晚年會過的很輕鬆、悠閒,那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有保障,他們都有退休工資。可是農民不一樣,老了如果不幹活,就沒有生活來源,生活各項開支怎麼辦,吃什麼、穿什麼?

二,養老沒有保障。城裡老人因為有正式的工作,到老了基本能存下一部分錢,而且還有退休工資,因此基本不用為養老問題而發愁。而農民以前大都依靠種地為生,一年下來基本沒有結餘。子女的生活、教育到後來的結婚生子基本上會把一個家庭掏空甚至負債。因此很多老人在能還能幹的情況下會盡可能的自食其力以免給孩子帶來更大的生活壓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收入的逐漸提高,這種現象正在逐漸消除。希望所謂的磚家們在健全社會公平機制和穩步合理提高農民收入上能夠提出合理建議和看法,這樣才不會出現“磚家一出口,罵聲全都有”現象!
我是:魯陽三哥 關注我帶給您更多精彩問答個視頻 回答不足請指正和留言評論!


魯陽三哥


在農村沒有什麼70歲就幹活不幹活的,這要看個人,有的人勤快,活到老做到老,只要還能動,都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懶的人50歲就不想幹活,儘管窮也不幹,明明是四肢健全,卻偏偏要好吃懶做。

這就是我在農村看到的真實現象,什麼人都有。

什麼是專家,來農村看看腰都灣下地的80歲老農民是怎麼幹活的,讓老農指導下專家認識菜地上哪些是菜哪些是草,韭菜長什麼樣子,草長什麼樣。



再讓老農告訴他用柴火能不能煮飯,農村的雞長成啥樣。

動不動就專家說,讓人很不舒服,現實是農村的老人大多數,不要說全部,做了一輩子農民,習慣了勤勞,都會做到不能做為止,要不怎麼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在貧困地區某些老人70歲還是主要勞動力,如果年輕人出去打工,家裡再有兩個留守兒童,估計80歲還是勞動力。

即使在已經脫貧的農村70歲下地勞動也是正常的,常年勞動的人,很多人身體都硬朗,一旦停止不勞動會不適應。



再說了只要不過度操勞,勞動的人比不勞動的身體好,就當勞動鍛鍊身體還能幫助家裡,多好的事。

城裡人不上班還不是跳舞,散步,目的不就是鍛鍊嗎,所以所謂的專家不要誤導農村人免得被罵。


鄉間秀姐


有人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我國農村人口一直佔據全國一半以上,我國同時也是一個農業發展大國,而作為農民種植的糧食養活了我國十幾億的人口,農民的功勞功不可沒,但現在卻有很多農民70多歲了,還照樣早出晚歸的勞累。之所以這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我國很多農民沒有像城裡人那樣有著穩定保障的養老金,更沒有所謂的失業保險等等。雖然我國現在在農村也適應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是沒有現在的農村老人來說可以領到65~150元/月的農村養老保險,而這對於現在高物價,不斷通貨膨脹的時代,顯然是不夠一個月的基本生活的,很多老人基本上還得依靠子女撫養。



第二:農民一生勤勞,經不起休閒的生活。這個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特別是一些身體比較強壯的農民,到了七十多歲了照樣到田地裡幹活。在我們廣西某貧困縣,很多老人70多歲還去給別人打工,上山除草、砍樹等等。其實看著挺心酸,畢竟這年紀如果是城裡人估計早已安享晚年了。



第三:子女不孝順導致。

以前農村人經常說養兒養女防老,但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子女外出打工,一年到頭賺的錢根本不夠自己花,更不用說每個月給父母多少錢了。不得已,很多父母只能上了年紀還得繼續幹活,養活自己。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不想連累子女,很多農村父母一輩子為兒女操勞,如今物價、房價節節攀升,彩禮高漲的今天,作為父母年紀已大,也不能在幫助子女什麼了,因此只想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來減輕子女的負擔。

對於目前這種現象,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怎麼就沒必要?城市裡的90歲老中醫生照樣給人看病嘛!80歲的老頭照樣騎自行車滿街跑,垃圾箱裡撿飲料瓶嘛!70歲的老頭照樣在看倉庫,修自行車,賣豬肉,或者,打個更什麼的嘛!他們都在幹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嘛!

其實,生命在於運動,農村老年人乾點田間地頭點活,又有什麼不好?你說說,我聽聽?

老年人適當乾點活,能舒筋活血,健身強骨,因此,我建議,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老年人千萬別在家待著,待著啥病都來了,不是嗎?

如果你還不服氣,聽“磚家”的!那麼,我問你,你是喜歡一個健康愛勞動的老人呢?還是喜歡一個整天躺在病床上吃藥、打針的老人呢?

這不就對了嘛!——回答正確,加十分!


劉年14


七十歲的農村老人有沒有必要幹活?沒有絕對答案,主要由老人自身的條件來決定。

如果老人家庭條件好,衣食住行不用愁,那老人已經勞苦了一輩孑,不再下地幹活,也無可厚非。

如果老人家庭條件很差,無妻兒沒人照顧,那他將不得不繼續下地幹活,因為他還得活下去。自己不幹,怎麼能活?

還有一個就是有的農村老人勞動慣了,即使家庭條件很好,子孫孝順,叫Ta不要幹活,但Ta不聽,只要身體允許,Ta照樣每天下地幹活。我曾聽老家的一位大爺說過,如果一天不幹活,渾身都會不舒服。

所以,七十歲老人是否下地幹活,基本上是由Ta自身條件決定的。




水果二哥


俗話說的“六十不當家,七十不算人”,這是千古年來老祖宗遺留下來的一句訓話,也可以說是一句美言!追溯中國上千年的歷史,老古人既然能有這樣的道理,可謂不無道理,定有因緣!

回到過去生產力,勞動力及各方面條件都極為艱苦的歷史歲月,你若不勞動就得飢餓,甚至餓屍荒野,但中國曆代以來都有個百善孝為先的美好品德,晚輩們都願意自己多辛苦點、多付出點也不願長輩們操勞!

現在在這大中華這片熱土上,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各項民生政策也覆蓋到祖國大地的任何角落,民風淳樸,人民生活日漸更新,可謂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現在的農村戶口,若一個人年齡但了60週歲每個月就可以領取國家給予的養老保險金,單是靠這點微博的政府救濟金也可以勉強過日子,反問難道到了6-70歲這般無勞動能力的年紀還有必要為維持生計而奔波嗎?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障”,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大家都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要感謝黨和國家給予人民的一切福利!


鄉村文娛


有專家詵,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呵呵,我倒是想七十歲的農村老人都能安度晚年,但是這現實嗎?難道專家來養七十歲的農村老人,不是被生活所逼,誰到七十歲了有福不知道享。七十歲還在農村幹活的老人主要分以下幾種。


一、家裡條件不好,孑女的條件也不太好,所以只要自己還能動,能做,儘量不添加孑女的負擔,這都是為了孑女最無私的奉獻。

二、孤寡老人,老伴去世後或兒女因意外去世的老人,生活無著落,無依無靠的老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幹活,維持最低的生活要求。

三、閒不住的人,幹了一輩子農活的老人,突然讓他閒下來,他呆不住,渾身不自在,而乾點農活他心情更好,人更精神。

四、家裡兒子沒有成家的老人,兒子五十歲了還是光棍,兒子自己都難養活自己,那有精力去贍養老人。所以老人為了囗吃的,只能辛苦自己,對兒子是沒有指望了。

五、家裡有殘疾或智障兒子的家庭,這種老人家是最可憐的,不僅要養活自己,還要照顧家庭,只到生命的終節,都在延續著父愛、母愛。

對於專家的這個說法,只要他能把小編舉例的一二四五這四種老人的基本生活解決了,小編絕對支持專家的做法。但是如果只是為了搏人眼球,打空頭支票,放空炮,這種專家不要也罷。這種專家就是這個社會最大的毒害,成天睜眼說瞎話。


壞男人2576


有人說七十歲的農村老人沒必要幹活,這種說法不對。

首先,七十歲的老人每天都要吃飯生活。吃什麼?喝什麼?用什麼花費?得了病該怎麼辦?

有人會說:“吃飯花費有養老金,得了病有合療。”

七十歲的農民是有一百塊養老金。現在的一百塊在集鎮上能買十碗麵條,十碗麵條能不能夠七十歲的老人吃一個月?七十歲的農村老人實在是可憐,他們走在商場裡,手裡的幾元錢攥出油也捨不得花。農村老人雖然交了合療,但是誰也不敢得病,得了病也不敢去醫院,咬著牙用身子硬撐著。許多農村老人住不起醫院,除非他們的孩子養得起他們。

農村老人勞動了一輩子,貢獻了一輩子,收穫的是辛酸,誰能理解他們的內心的苦?對於七十歲的老人來說老無所依是何等悽慘,不勞動他們又能有何指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