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一些国人突然就不爱生孩子了?

不爱说话的内向者


我侄女现在三周半,据她妈妈粗略估算,从她出生那一天到现在,花了至少十万人民币不止了。

光生她就花了一万多,本来是顺产,顺了十几个小时没顺出来,医生说孩子头歪了,顺不出来就缺氧了,要立马剖腹产才行,然后顺转剖,当时她妈妈都开了八指了,等于受了两次罪。然后生了她之后,他妈妈在家全职照顾她,生她之前她妈妈月工资是四千块钱,怀孕之后就辞职了,到现在为止,已经四年多没有上过班了。工资损失至少十五万。

出生后奶粉,尿不湿,玩具,衣服,各种乱七八糟的,一年下来基本三万左右,还不算生病住院。

今年夏天三周了,开始上幼儿园 ,农村里非常普通的幼儿园,每个月六百五十块钱,如果午饭在幼儿园吃,每个月再多交一百五十,如果需要校车接送,一个月再多交一百五十元。这只是刚开始上学,以后还有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什么的呢。

养个孩子真心不容易,我弟弟一个月四千多的工资,真心养不起他的一家三口。不过今年春天意外怀了二胎,他俩准备偷偷去打胎的,后来我妈听到风声给劝了下来,承诺二胎他们只管生,以后养的费用她和我爸全出,生下二胎后先给八万块钱用两年,手术费也我爸妈出,这才同意不打胎了,正月初一预产期,我很快就又有一个大侄女了,以后过节过生日什么的,都要掏双份钱了。


流入大海的鱼


为什么不爱生孩子,我来告诉你

第一,结不起婚

第二,生不起

第三,养不起

第四,幼儿园进不起

第五,读书读不起

第六,找工作找不着

第七,要成家房子买不起

第八,要是病了看病看不起

第九,食品有毒还买不起

第十,就是死了以死不起于是都不爱生孩子了。


飞行大道1


我三十岁的时候要了一个男孩,刚读高三。

四十岁的时候想一想,MD别老实,还生一个吧,又是一个带把的,罚了一万块,听说还没有罚完,但是我不愿意交了,可惜后来吃亏了,刚读一年级。

现在咱们算一算这两小家伙一年花掉多少钱,大的学费不贵三四千,伙食费几百元一个月,各种其他开销几百元一个月,大概一年花个两万多吧,很节约了吧。小的那个,我们不符合条件,读私立学位,六千八学费(实验班一万二),中午吃饭一千八,午睡一千二床位,我想,看起来一年不花个两三万多是不可能的。

现在问题来了,就算给父母一毛不拔,就算孩子健康一分不出,就算自己用辣椒酱拌饭,就算不供房,就算自己健康不花钱,就算亲戚有事一分钱不帮衬,假如是一万月薪,单单孩子学习支出就要花五六万以上,在一线城市光房租就是三四千的地方,大家去算算,一年到头还有回家的路费吗?

哈哈,养个孩子不容易,不像我们读书的时候了。要是我没看错,很快了就有一股力量会想尽办法让孩子读私立学位的,未来读书更贵,更加养不起孩子了。

所以,个人建议,收入不超过二十万一年,最好生一个好了,男女都一样。


老龚说势


没必要找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真实原因就一个:生多了养不起!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1、出生前各种检查和营养费用。1 万元不多吧。

2、住院出生花销。按现在的医院收费水平,1万元能够吗?

3、幼儿时期奶粉钱。奶粉尿布加营养品,一年2万不多吧,三年就是6万元。

4、幼儿园费用。上了幼儿园,吃饭、学费、赞助费,一年2万元,三年又是6万元。

5、小初高花销。吃饭、衣服、辅导班杂七杂八加在一起一年最少2.5万吧,小、初、高12年就是30万元。

6、大学花费。学费、吃饭、路费加上买衣服、 谈恋爱,四年下来最少10万吧.

7、找工作花费。想找个好工作,不花钱行吗,估算5万有点太抠门吧。

8、买房子。上班以后马上结婚,买个房子再加上装修最少100万吧。

9、结婚。置办家具、彩礼、请客,最少也得20万吧。

10、代步工具。孩子上班得买辆车吧,保守点,就算10万吧。

以上费用,还没算孩子小的时候有个小病小灾的打针吃药住院开销,就这已经189万元了!再加上生病、旅游以及其他额外支出,养一个孩子最少需要200万元!

再算算你们两口子的收入,就按普通家庭算,家庭年收入10万元,不吃不喝20年才够养活一个孩子!可是,你还得赡养父母,还有必要的人情往来,还要留点钱养老。这么一算下来,天天就着萝卜缨子啃馒头,养一个孩子都快要了老命了,还想生二胎?你拿什么养?难道让孩子喝西北风长大吗?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管理那点事


我家姊妹四人,全靠父亲几十块钱死工资过日常生活,母亲是位家属工,我们住在父亲单位分配的舍宿区,厂内设有对家属的免费幼儿园、医务室、理发室、浴室,粮油肉、煤球、棉布等都是按人口计划供应的,几乎全国统一价格,父亲大小病的医疗费由厂里全包,母亲和我们看病都有合作医疗卡。

那时的我们上校念书,都是信马由缰,家长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穿衣服反正是"老二穿老大穿小的衣服,老三接穿老二的,老四的穿穿缝缝又三年"。

寒暑假我们初高中的孩子还能在父亲的厂里做做临时小工,挣些自己的学费和贴补家用的钱。

从上不难看出,我们的父辈在住房、教育、医疗和吃饭上不用太操心,孩子的多与小就是添加几双碗和筷的事情,可以说父辈那代人是无忧无虑的过着自家惬意的小生活。



老伙计61322


以我为例,我今年36岁,26岁时生了我的第一个孩子,我就开始在家照看孩子洗衣做饭。时隔两年半,大闺女还没上幼儿园,二闺女出生了,又开始了我的漫长的带娃生涯。好不容易熬到老二上幼儿园,我32岁了,迫于老人的压力开始准备三胎想要一个男孩,一年后儿子出生了。到今天儿子还有一个月,就三周岁,开始上幼儿园了。

整整10年,我的大好青春,全浪费在生娃,带娃上。十年前,我月工资七八千,也算的上是白领的薪酬待遇了。从10你前的,穿名牌,用名牌,戴名牌到现在的为自己什么都不买,基本上自己不消费。所有的开销都围绕三个孩子,吃,穿,上学,补习班,一年下来也是个庞大的数额。十年前的我,也算的上亭亭玉立,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现在的我被三个孩子累的,妥妥的一大嫂级别。



我是一个80后,小时候也是过过苦日子的。现在的生活自然不觉得苦。看到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到觉得很欣慰。但如今的90后,将代替我们这一代80后,成为生育的主力军。但90后的童年,少年,乃至现在的成年人的生活,都是无忧无虑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少爷待遇。上班赚钱了,可能刚够养活自己。自己的生活才刚刚旅顺。父母为他们买房,娶妻,基本会倾尽所有。自己再要个孩子,年轻的妻子没有经验,可能需要父母一起帮忙带娃,一大家子的生活支出都压在,年轻的丈夫身上他肯定吃不消的。日益见长的柴米油盐,生活用品,医疗费用,孩子的学费,惊人的房价,等让年轻一代望而生畏!



W大爱无疆H



正当准备去上班,看见这个问答忍不住说几句。以前计划生育,大家都想方设法,不遗余力的想多生一个。公职的怕丢官,偷生一个抱给别人。农村人讲究养儿防老,就是小品(超生游击队)描述的那样。突然之间,身边的人对二胎不在津津乐道了,奇怪!抬头一看房价,幼儿园的费用,生病的费用,读书的费用。数座大山压来,哪个还能顺畅的喘气!

我二舅在乡镇时候,说一定要生个娃,不要让咱家断了后。去成都省带了一段时间的娃娃,我问他,现在放开了,再生一个男娃吗?他好像忘记了自己的话,生什么生!也许是城里生活的艰难改变了他的态度和生活。

现在在农村就生,君不见大街过来过往的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背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看着都让人心酸。农村人说生女是杠上花,生儿是杠上炮!喜欢打麻将的朋友都知道什么意思。久违的彩礼又出现了。女娃娃出栏快!请原谅我用出栏这个词。感觉经济不好的农村人生娃娃就像养猪。国民的素质能上去吗?万恶的房地产炒房团!

要出门了,没有草稿,直接回答!谢谢


哭疼老叔昏压


之前有数据显示,东北成为全国最不想生孩子的地方。

东三省的生育率,分别为0.73、0.74、0.75,不仅在全国垫底,而且比全国平均线1.18还差一大截,甚至比被称为“少子”的日本1.41还低。

为何会有这样的人口危机?

首先,东三省的重工业地位曾是中国城市化最高的省份,因此也是推行计划生育最严的地方。

其次,经济的下滑,房价的上升,年轻人身上无形的压力,也会抑制生育率。

最后,家庭观念的意思,眼下的生活最重要,下一代的事情下一代解决。


五味社


作为一名女性,我从女性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经济问题。高房价下,生一个孩子还好,如果生两个,长远来看,至少要四居室,购房换房会大大增加生活成本。孩子的衣服零食,医药费,学费,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再加上假期旅行,将会是一比巨大的费用。很多普通家庭负担一个已经够累,两个孩子是很多家庭不敢想的。

第二,女性的社会问题。目前社会对女性普遍来说是不公平的,很多女性面试的时候,会被问及婚育问题。所以职场对于婚育年龄段的女性是有偏见的,女人生孩子的时候可能会丢了工作,而且整个社会,对全职妈妈甚至是带点歧视的,所以很多女性不愿多生孩子。更何况还有很多丧偶式的家庭。

第三,家庭教育问题,双职工家庭里,普遍是老人帮忙带孩子,隔代教育也是个大问题。

而且,目前孩子都是离不开大人的视线的,上学放学的接送等等,一个孩子耗费一家人太多的精力,太疲惫了。

目前二胎政策放开,生孩子的主力军要么是非常有钱的,要么是农村的。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目前很多农村重男轻女传宗接代思想严重,大部分农村人养孩子的原则是吃饱穿暖就行了,在教育培养上不会投入太多精力


我来给你说个事儿


自从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中国的出生人口为1723万,比上一年减少了63万,下降了3.5%,这组数据不仅让国内的媒体、公众炸了锅,香港同胞同样是着急啊。

有媒体就报道,“港媒称中国应鼓励生育:直接发放补贴或给父母减税”。

甚至连外国人都热心地来建言献策了英国《金融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对中国出生人口减少进行了报道、分析和提建议。

确实,相对于以前,现在二胎放开了之后,貌似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人口井喷情况,反而是一些80后们,不着急生孩子,甚至有些不打算生孩子了。

就拿我身边举例,年过30却没有生育意愿的女性,占了相当一部分。

跟几位未婚未孕的朋友交流,可以一窥他们的所思所想。

R先生,是我的工作合作伙伴,有女朋友,双方都已买房,未婚。两人打定主意要丁克,对父母的催婚和催生,都采用拖延战术。R先生和女友想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他们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不管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想尽力自己过好。

R先生和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小公司,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创业,加上他与女友双方都要还房贷,经济上压力也不小。再加上平时想看个演出、会下朋友,创业初期,R先生一度自嘲靠花呗过日子,每月吃土。没有心思更没有意愿生娃,也不指望生娃养老。

现实情况是,作为适龄的生娃主力的80、90后,其中一部分人恐怕对所谓的生娃引导政策,并不感兴趣……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80、90一代的个性化色彩更浓,家庭关键渐弱,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也被接纳,另一方面,不管有没有生育意愿,经济条件都是生娃的重要考虑因素。

房价就不说了,多了都是泪,即便不买房,孩子教育费用也是一笔大开支,如果父母双方都有工作,长辈也无法带孩子,那么请家政带孩子的费用也不少。就算钱够,没人帮忙看孩子,请保姆也是非常费心费力的事儿。

总之一句话,生娃之后,父母自动变印钞机,孩子就像碎钞机,毕竟,随随便便散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父母,谁不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