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識問答》|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內容和佛教經籍(23-25問)

《佛教常識問答》|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內容和佛教經籍(23-25問)

序 言

《節選》:

我曾看到一本毛主席的勤務員李銀橋寫的書。有一天,毛主席對李銀橋說:“我們去看看佛教寺廟,好不好?”李銀橋說:“那有什麼看頭?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說:“片面片面,那是文化。”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周建人先生寫信給我說:“文革”初期范文瀾先生向他說,自己正在補課,讀佛書。範老說,佛教在中國將近兩千年,對中國文化有那麼深厚的關係,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國文化史。

1987年,我到四川一個佛教名勝地方看到被人貼迷信標語的事實,回來寫了一份報告,錢學森博士看見了,寫信給我說:“宗教是文化。”

這三個人,一是偉大的革命家,一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一是當代的大科學家,所見相同,都承認佛教是文化。

---趙樸初

23.問:現在請解釋一下‘涅槃寂靜’的意義。

:‘涅槃寂靜’和‘有漏皆苦’相反。

涅槃是無漏,是苦果苦因的消滅,也就是十二緣起法的止滅。十二緣起是根據‘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的道理,十二緣起法的止滅則是根據‘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的道理。

老死憂悲苦惱,既是由於生緣,消滅生緣則生死憂悲苦惱滅;消滅愛、取、有緣,則生死苦滅。這樣推上去直到最後,消滅無明緣則苦果之因‘行’滅。

無明滅、行滅、識滅,乃至生老死滅,就是涅槃。

更明確的來說:凡是屬於不清淨的汙染的緣盡滅,無明轉成為不汙染的清淨智慧,一切法上為清淨智慧所照見的實相諦理,這就是涅槃,也叫做‘現法涅槃’。

涅槃Nibbqna的意義是圓寂,就是說:智慧福德圓滿成就的,永恆寂靜的最安樂的境界。

佛教認為這種境界‘唯聖者所知’,不能以經驗上有、無、來、去等概念來測度,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

我前面說過可以把涅槃解釋為逝世,其實釋迦牟尼三十歲的時候,便已經證得涅槃而成佛,不過當時他的肉體還是過去惑、業之果的剩餘,所以稱為‘有餘涅槃’。直到他八十歲逝世,方是入‘無餘涅槃’。

24.問:如何能達到涅槃的境界呢?

:上面所說關於涅槃的道理屬於滅諦,現在你提的如何達到涅槃的境界的問題屬於道諦。

道諦以涅槃為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煩惱為消滅物件,以戒 (Sila)、定 (Samqdhi)、慧 (Pa``q)三學為方法。

(1)戒,是防止身口意三業的過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

五戒(Pa`ca S]la)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類。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

十戒是沙彌( Sqmazera)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彌,一般是不滿二十歲的人,滿二十歲才能受具足戒為比丘);

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

當初僧伽成立時,沒有約制團體的一定規律,其後隨著問題的發生而隨時制戒,到佛逝世前,已制定了二百多條。南方國家所傳比丘戒二百二十七條,我國西藏二百五十三條,漢地二百五十條,大體相同,僅有某些條款分開和合並的不同,漢地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

(2)定,是精神上既不昏沉(即不瞌睡),又不紛馳的安和狀態。

這是印度一般宗教徒所必習的,尤其是佛教徒修持的必要條件。由於定,身心遠離愛慾樂觸等的粗分別,逐步發得身心輕安,終於能夠把心—精神思想集中於任何一境之上,寧靜安穩不受擾亂,進而引發一種無漏的智慧。

定有世間的四禪和四無色定,有出世間的九次第定、三三昧等。

從定而後能引發(3)慧。慧是分別一切法的自相(特殊性)與共相(一般性),通達四諦的道理,而有斷除迷惑證悟真理的作用。

戒、定、慧三學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修行法門,共稱三十七道品。

這裡不一一介紹,僅簡略介紹一下八正道:(1)正見,就是於一切法上見到無常無我緣起四諦之理而明確認識它,使成為自己的知見;

(2)正思維;

(3)正語;

(4)正業,是使自己的生活行動受正見的指導,使身口意合於法的法則;(5)正命,是正當的生活方法,反對詐欺仗勢騙奪他財以養自己的邪命生活;

(6)正精進,使身口意毫不鬆懈地努力向正見所指的目的前進;

(7)正念,經常憶念著正見,使正見不忘失而經常現前;

(8)正定,在正見指導下修習進入無漏清淨的禪定。

25.問:根據上面所介紹的四諦內容,可不可以說佛教是厭世主義,因為看不出它對世界有任何積極的理想和採取任何積極的手段?

:從對待有漏的世界來說,可以說是厭世主義,但是佛教當時的創立,反映著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它對人間世界也是有一種理想的。

例如《增一阿含經》記載,佛陀談到轉輪王統治的社會情況時,他說:那時候世界上土地平整,如鏡清明;穀物豐饒,遍地皆生甘美果樹;時氣和適,四時順節,人身康樂,少病少惱;富足如意,食不患苦;欲大小便時,地自然開,事已複合;金銀珍寶,散在各地,與瓦石同流;人民大小平等,皆同一意,相見歡欣,善言相向;言辭一類,而無差別。從這段話裡面,看出一種類似我國古人大同的理想。

為實現這種理想社會的各種努力,就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這方面的理論在大乘佛教中特別得到發揮,但為當時各種條件所侷限,佛教沒有提出政治的和社會的措施。

文字來源:《 佛教常識答問 》-趙樸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