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興林:讓中國製造“漂洋過海”

付興林:讓中國製造“漂洋過海”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製造”逐漸成為高質量產品的象徵。

21世紀以來,計算機技術的迭代更新,網絡購物的一日千里,互聯網成為了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當“中國製造”遇見互聯網,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生長於樂亭的80後小夥兒付興林,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動闡述了“互聯網+”的商業經濟,打造了中國製造“漂洋過海”的坦途,使中國製造成為了別的國家的“洋貨”。

“誠信都是立身之本,尤其在不能面對面的交易當中,信譽是什麼都換不來的財富。”簡單的話語中透露著付興林對自己,對公司品德的堅守。

不甘生活平淡 立志回鄉創業

付興林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但從小到大始終是親朋好友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乖巧懂事,認真學習,成績優秀,始終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並順利地考入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系。

大學寬鬆的學習環境讓付興林有了更多開拓視野的機會。加入網絡協會,結交幾個喜歡編程的朋友,經常在一起搞一些小項目,使得他逐漸萌生了自己創業的念頭。

大學畢業後,付興林按部就班地進入了一家網絡公司,從事程序開發工作。從開始的菜鳥程序員到獨當一面的項目經理,讓他更深刻地體會到了互聯網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同時也認識到自身研發能力的上限,很難在將來取得技術性的突破,成為行業開拓者就更加遙不可及了,於是他逐漸把焦點又迴歸到了創業。

創業之前是最黑暗的時候,思考與煎熬的衝擊,想法與現實的差距一直折磨著付興林,選擇什麼行業,怎麼切入行業成了橫亙在他面前的攔路巨石。

對於解決問題,有人善於抽絲剝繭,有人善於步步為營,有人善於出奇制勝,但是付興林卻是經歷的“頓悟”。

2013年底,他在和做傳統外貿出口的朋友聊天的時候,突然想到,創新不是非得從0開始,也可以1+1合併升級,比如互聯網和外貿。

如撥雲見日,付興林的思路瞬間打開,這就是將自己所學應用於現實的最佳途徑。當時他還不知道這種碰撞意味著什麼。直到“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付興林才明白這就是國家的方針,正是他要尋找的商機。

找到方向之後,付興林放棄了繁華的首都,辭掉了高薪的工作,回到了家鄉樂亭,開始了跨境電商創業的征程。

創業的艱辛與付出的汗水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更能體會。資金不足,買不起打印機,就借用朋友家的打印機,正值三伏天發貨打印標籤,每天頂著烈日跑朋友家十幾次;每天自己搬貨驗貨,幾十公斤的貨物一點點從一樓翻滾到三樓,然後打包裝箱,就是想省點人工錢;和國外客戶溝通都是在晚上,為了每一單交易,每天晚上只睡三四個小時的覺;面對著頻繁轉賬的高額手續費,經常不得不跑不同的銀行……

“腳踏實地幹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慢慢積累,形成質變,脫胎換骨。”付興林說,看準目標,擼起袖子,總會離目的地越來越近。

從三個人到現在的二十多人,付興林和他的夥伴們憑著堅韌和執著克服了創業初期的所有困難,短短半年的時間就實現了盈利。創業漸漸走上正軌,每個人的心裡都充滿了用不完的幹勁兒。

化危機為契機,借整治創質量

危機總會不期而遇,沒有人創業能一帆風順。

2014年9月16日早晨8點,一次毫無預兆的危機降臨了。“當時我們正在義烏出差,為即將到來的旺季大量備貨。”付興林回憶說,“一封來自美國的郵件讓我們瞬間冰封。”

郵件說付興林公司的網絡銷售賬號被封,原因是侵權。帶著疑惑,付興林和夥伴們仔細檢查了所有的商品後,發現是一款帽子上面帶有美國迪士尼的卡通圖案。之所以出現封號問題,就在於國外特別重視品牌產權的保護,是他們不可碰觸的紅線。就這樣,三四十萬的貨物不得不被下架,而這對剛剛起步公司的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

是幹,還是留?成了又一個難題。

在經過幾天的冷靜之後,付興林思考雖然跨文化交易存在不足,但自身的優勢在於經過了一年的沉澱,積累了更多的經驗,瞭解了平臺的運作規則,在產品的選擇上更有眼光,更重要的是有了實際的操作經驗。

因此,他決定解決問題,繼續幹。這次的受挫給付興林上了寶貴的一課,就是如何更好地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進行商業活動。

危機孕育契機。國外強烈的品牌意識使付興林發現,從一個簡單的貿易商轉型成一個有影響力的網商品牌可能是更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因為生產成本上沒有太大優勢,短期內還能利用技術先發優勢來開拓市場,當市場真正成熟之後,工廠直接入場的時候,純貿易的生存空間就堪憂了。

明確了戰略目標後,付興林開始著手實施計劃。先是註冊了商標,亮出自己的品牌,然後做了精簡產品線,提高產品質量,改進產品包裝等一系列改進,深耕質量,打造爆品。

“客戶從來都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客戶提出了意見,才能讓我們更有針對性地改進產品。”付興林說,作為一個貿易商,在產品質量合格的前提下,肯定要追求最大化的利潤。

曾經有一款個性化的T恤,質量合格,但是由於製作工藝的問題,領口經常有一些比較大的針孔,容易誤認為是破洞,實際上是不影響正常使用的。雖然一開始注意了,但也只是把相對問題明顯的退給了供應商,大部分還是發向了市場。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產品銷量趨勢不錯,售後評價也還可以,也具有成為熱賣產品的潛質,但就是銷量不溫不火,難成爆款。付興林和銷售團隊一起仔細分析了退貨和評價,發現問題就出在了這個針孔上。問題確實不大,但是遇到挑剔的客戶還是會產生退換貨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品的評價。

面對此類問題,改進工藝則進貨價要提高50%,聽之任之則難有口碑。最後付興林做了決定,要改進質量,眼光要放長遠一點,不能只看到眼前利潤,做網上品牌,就要從各方面提高,而產品質量則是重中之重。

提高了產品質量以後,評價慢慢提升,銷量也越來越好,客戶的粘度也很高,這個T恤成為付興林公司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爆款產品,後來在這款產品的基礎上,開發了不同的款式,也都賣得很好。

正是這個事情,堅定了付興林以客戶為導向的理念。在他看來,挫折並不可怕,只要有夢想,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有了這次大的磨難,以後再遇到各種問題的時候,無論多難多累,付興林都選擇相信自己。

改善公司管理,開創網商品牌

“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創業的道路上充滿磨難,每一個給予我們幫助的人都值得我們去感激和回報。”付興林說,對待公司員工更應胸懷感恩之心。

“互聯網+”的全球大勢讓付興林的公司業務蓬勃發展,公司規模也不斷擴大,從幾萬元的交易到了幾百萬的交易量,期間也逐漸增加了新生力量。從一個人單幹到帶領團隊衝鋒,付興林發現自己在公司管理方面還是有很大欠缺。

之前在北京的公司做項目經理的時候,更多的只是在做協調工作,而現在自己在經營一家公司的時候,卻增加了人事、財務、銷售、物流、採購等等各種事務管理,於是付興林向前輩學,向專家學,採取人性化管理,充分尊重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提高員工待遇,改善員工福利,不斷增強公司的凝聚力,使公司不斷完善發展。

在經過了交易的自然增長後,付興林發現,中國製造已經過了基礎階段,更多的是衝擊商品的品牌效應,從而為商品增加更多的附加值。此時,打造專業品牌是公司再次高速發展的基礎。

針對市場情況和自身能力,付興林和公司其他負責人明確開創網商品牌的發展方向,中期目標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能在目標客戶群體中形成一定的影響力。

任重而道遠。為了實現此目標,付興林公司做了一系列的改進——根據客服的反饋對產品質量和功能進行改進,從使用供應商提供的圖片到自己聯繫外國模特進行統一的拍照,從沒有包裝到自主設計包裝,從簡約包裝到禮品包裝,從一些細節上改善用戶體驗等等,真正把公司的品牌理念滲透到各個細節當中,客戶通過購買和使用商品真正對公司形成一個立體的概念,感受到公司的文化魅力,提高公司的文化品牌。

“未來,我們還要形成自己的設計能力,推出一些適合市場並帶有中國風的商品,從而弘揚中國精神,為中國的產業升級貢獻力量。”付興林說,這是一個長期的小目標,應該很快就實現了。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共青團唐山市委

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唐山分社

協辦單位:

燕趙都市報冀東版

唐山市青年商會

(通訊員 陳友海 記者 王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