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L111履带式扫雷车

一种运载和发射火箭扫雷弹(或火箭爆破扫雷器)为坦克进攻开辟通路的扫雷车,已于80年代中期由我国研制成功。该车于1987年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其全称是GSL111履带式扫雷车。它是为提高坦克进攻能力而研制的一种新型工程技术保障车辆。


GSL111履带式扫雷车


该扫雷车由通用底盘、战斗部分和火箭扫雷弹三大部分组成,是一种动力传动装置前置,战斗部分后置,集火力、机动和防御为一体的扫雷武器。

战斗部分主体是一个回转式扁平炮塔。2具425mm火箭弹发射架顶置于炮塔上方,炮塔左侧安装有1具吊弹用的液压吊具,炮塔右前部布置有1挺7.62mm机枪及机枪弹盒,炮塔两侧和车体尾门上共开有3个7.62mm冲锋枪球形射击孔。


GSL111履带式扫雷车


瞄准手位于炮塔内前左部,在该处布置有1具摆动式瞄准具和58式周视瞄准镜,在其前方有操纵台,可操纵发射架实施高低与方向运动和瞄准。在瞄准手后上方(炮塔的中央)布置有一台外置式0.5m体视测距仪(或激光测距仪),以用于测量雷区和扫雷车之间的距离。

电(手)动方向机布置在瞄准手左侧的炮塔座圈上方,液压式高低机布置在炮塔顶的发射架下面,火箭弹发射架可由乘员在车内完成瞄准操纵和发射。炮塔内布置有3名乘员,除瞄准手外,测距手在测距仪后方,车长在瞄准手右侧,负责操纵机枪和电台。


GSL111履带式扫雷车


GSL111履带式扫雷车由于是一种为坦克开辟通路的车辆,为使其机动性能与坦克匹配,因而选用了自行火炮通用底盘。

通用底盘前部左边是驾驶室,右边为动力舱,舱内装有1台12150LB型383kw水冷柴油发动机。传动装置为机械式,由传动箱、离合器、变速箱、二级行星转向机和侧减速器等组成。变速箱有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为定轴式变速箱,采用同步器换挡。其输出轴两端为二级行星转向机,转向机与侧减速器相连,在侧减速器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

在发动机、传动箱、主离合器、变速箱和转向机等部件之间,均用膜片联轴节连接。变速和转向的操纵,均为液压助力式。行走部分采用小直径双轮缘负重轮,减振器为带浮动密封环的叶片式减振器。主动轮设有诱导挡板,履带为挂胶的金属履带。


GSL111履带式扫雷车


火箭发动机点火后,高压燃气通过5个喷管将火箭扫雷弹沿发射架导轨推出。火箭扫雷弹飞出后,火箭发动机结束主动段飞行,扫雷弹达到最大速度,然后进入被动段飞行。在点火的同时,热电池被激活,并于1.5s后开始工作。开仓雷管点火后,经2s延期雷管爆炸,将爆炸螺栓解脱。火箭发动机外部的4个阻力板被打开,在空气阻力作用下,战斗部与火箭部分离,战斗部的32个直列药包被依次拖出火箭弹弹仓,同时引信解脱保险处于待发状态。炸药系列(药包)在空中展直长度约为120m~130m。在头(尾)部引信着地瞬间,其余药包尚处于空中状态(5m~8m)时,炸药系列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将地雷引爆,其射程可达897m ,开辟雷区通路宽度可达10m ,纵深可达100m,扫雷率可达95%. GSL111扫雷车的扫雷方式在世界上别具一格, 是一种“整体发射,遥控操纵,空中展直,近地空爆”的新颖的扫雷模式,其射程和炸药的能量利用率在世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由于GSL111扫雷车要在敌人的雷区执行任务,因此该扫雷车在进入(或撤出)阵地完成瞄准操作任务时,均要求迅速、准确,并具备一定的防护性能和自卫能力。该车在有事先侦察的条件下(含对雷场的侦察,对发射阵地的侦察选择),一般用时3min~5min即可完成一次扫雷任务,也可以完成一次扫雷连发两枚扫雷弹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