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通往萊蕪的第一條“章萊公路”是韓復榘修築

章丘通往萊蕪的第一條“章萊公路”是韓復榘修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在山東省國民政府主席韓復榘主導下,修建了章丘城通往萊蕪城的第一條“章萊公路”,成為那個時代的南北交通大動脈。這條公路於1965年廢棄,雖然已經過了半個世紀,在萊蕪市娘娘廟村仍然顯示公路穿越的車輪痕跡。

章丘通往萊蕪的第一條“章萊公路”是韓復榘修築

韓復榘(1891——1938),字向方,是北伐戰爭中的一員猛將,人稱“飛將軍”。他在中原大戰前脫離馮玉祥投靠蔣介石,因而被蔣任命為山東省主席。他曾有與日本人勾結的一面,也曾斷然拒絕日本人的“華北五省自治”計劃,率軍英勇抗戰;他曾殺人如麻,也曾大力發展山東教育事業,提倡經濟保障。章丘通往萊蕪的第一條公路就是在韓復榘主導下修築。

章丘與萊蕪東西交界百里有餘,因大山連綿,古來能通行車馬的道路只有五條,春秋戰國時期修築齊長城,在這五條道路上設立關卡,自西向東排列,分別是:“天門關”、“北門關”、“錦陽關”、“東門關”、“黃石關”。錦陽關為“五關”之首,石拱門洞深八米,高六米,寬四米,上層為平臺,設有垛口瞭望,上設廟宇,威武莊嚴。特別是門洞扇門為鐵箍木製,一拃見方的門槓橫鎖,無人能破關。其它關口因南北交通山勢陡峭、道路狹窄,所謂“關口”就是高、寬不足兩庹的涵洞罷了。

章丘通往萊蕪的第一條“章萊公路”是韓復榘修築

錦陽關又稱“通齊關”,這是春秋戰國時魯國諸國所稱,其意是通往齊國的關口。

錦陽關既是防禦之關,又是商貿之門,南通北達,有“兩京通衢”之說,稱作“齊魯古道”。西漢時期,齊長城以南區域置萊蕪縣;隋開皇十六年(596) ,齊長城以北區域又置章丘縣。錦陽關又成了兩縣的界關,齊魯古道也被逐漸改稱為“章萊古道”,是兩縣的重要通商之路。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錦陽關北的南大寨村重修長泰橋碑文載:“章邑大寨莊者,道貫南北兩京,路達遠近十省,周圍商賈接踵而至,車馬蟻行而來…”以此可以看出這條古道曾經的車水馬龍。

章萊古道被商賈們被稱作“陽關大道”。其含義:一是道路寬敞平坦,二是行走安全。古道北起章丘古城(今繡惠鎮),途經棗園、埠村、月宮、三德範、黑峪口、大寨,穿越錦陽關進入萊蕪地界;又經娘娘廟、上游、口鎮,到達萊蕪城。沿線基本是重鎮,設有圍牆、閣門,夜間有鄉勇把守,更夫報時,讓客商有安全之感。

這條古道因是戰略要塞,古來為兵家爭奪之處。歷史上的重要戰役“長勺之戰”、“艾陵之戰”、“贏之戰”均發生於錦陽關、青石關一帶。

清代咸豐至同治年間,章來古道戰火不斷。先是張洛行打著太平天國旗幟點燃反清戰火,後是趙浩然率捻軍迂迴作戰。同治六年(1867),賴文光率領捻軍浩浩蕩蕩在山東猛衝北進,沒想到在齊長城錦陽關中了清軍和民團埋伏而潰不成軍。賴文光哪能嚥下這口氣,他調整兵馬東進,在博山一代突破齊長城防線,又迂迴錦陽關北六里處的黑峪口村開始了拉鋸戰。仗打了三天三夜,血流成河。捻軍付出了血的代價終於得勝北進,而黑峪口村卻變成了廢墟。

從以上戰例可以看出,這條古道和平年代為安全商衢,一遇戰爭便狼煙四起。

章丘通往萊蕪的第一條“章萊公路”是韓復榘修築

民國19年(1930)9月,韓復榘被委任山東省主席。他通過暗殺、驅逐等方式,排除異己、強化自治。他鞏固了自己的政權後,便開展大規模的振興産業、鄉村建設運動,建立了許多中小學,增設醫學專科學校及國立山東大學、山東省立戲劇學校等,促使了山東教育事業大發展。民國二十二年(933),在韓復榘主導下開始修築章丘通往萊蕪的公路;歷經一年,有史以來的第一條“章萊公路”通車。該公路以章萊古道為基礎,穿越村莊、遇河架橋,所用勞工是徵用民夫。

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身為第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的韓復榘不與日寇作戰,主動放棄了濟南,其部下炮車、部隊在章萊公路上撤退了好幾天。老百姓氣憤的罵道:日本鬼子還沒來,韓復榘逃得比兔子還快。還有人譏笑,怪不得這兔崽子修章萊公路,原來是為他逃跑做準備啊。

章丘通往萊蕪的第一條“章萊公路”是韓復榘修築

人都有兩面性,不能簡單的用“好”與“壞”來評價。韓復榘在山東既有劣跡斑斑,也有執政為民的一面。

1958年,章丘縣駐地從繡惠遷至明水,1965年與萊蕪聯合在野外開闢了明水通往萊蕪的土公路,至此,韓復榘主修的章萊公路荒廢。現在的人們早已忘卻最初的“章萊公路”,但這條曾經存在三十多年的南北交通大動脈,的確為促進山東經濟發展和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章丘通往萊蕪的第一條“章萊公路”是韓復榘修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