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北伐軍靠什麼擊敗二十萬山東軍閥?靠三軍用命,更多是士氣

十萬北伐軍靠什麼擊敗二十萬山東軍閥?靠三軍用命,更多是士氣

提到山東軍閥,大家首先想起的當屬韓復渠,這個傢伙也算得上一代梟雄,統治山東十餘年,坐擁二十萬大軍。可是面對只有十萬人馬的北伐軍,韓復渠卻兵敗如山倒。那北伐軍是靠什麼擊敗了強敵呢?靠的是三軍用命的軍心,還有就是如虹的士氣。單看紙面數據,北伐軍出於絕對劣勢。可是北伐軍是一支有信仰的軍隊,他們知道為何而戰。而以韓復渠為首的軍閥部隊,士兵們只是為了當兵吃糧,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拉壯丁抓來的。而且北伐軍軍官很多都是黃埔軍校畢業,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而山東軍閥的軍官在這方面差了很多。

十萬北伐軍靠什麼擊敗二十萬山東軍閥?靠三軍用命,更多是士氣

如此一來,北伐軍自然可以勢如破竹。其實,這樣的事情在中國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了,1900年八國聯軍的入侵就是一個例子。當時清軍在人數上和地形上都有著絕對優勢,武器的代差也不至於打出那麼誇張的戰損比。但就是屢次踏破中原文明的滿蒙鐵騎和八旗團練都在近代化的英法聯軍面前打出了GG,這其中的原因與清軍缺乏有著先進戰法的指揮官有著很大關係。清政府當時還是寄希望於僧王這樣的莽夫猛將,這與西方入侵者受過高等教育的軍官形成了鮮明對比。

十萬北伐軍靠什麼擊敗二十萬山東軍閥?靠三軍用命,更多是士氣

當年,八國列強糾集了三萬人馬入侵中國,對陣的中國軍隊足有十幾萬。而且他們的裝備並非人們想象的那樣拿的是大刀長矛,他們的裝備水平絲毫不遜於八國聯軍。可是我們還是輸了,甚至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八里橋之戰也成了這次戰禍,最慘痛但又有點搞笑的註腳。這次失敗,中國輸在了戰心上,輸在了制度上。同樣,山東軍閥敗給了北伐軍也是如此,封建時代的軍隊無論如何也不是近代軍隊對手。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這句話無論多久都不會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