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产神车倒下:从中日合资到10亿美元的抛售,没人接盘

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转让挂牌公示后,江西志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原“昌河铃木”)的接盘者仍未浮出水面,转让又一次陷入僵局。11月14日,记者从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获悉,此前转让“江西志骋汽车70%的股权”,因公示两个月无意向受让方出现,在该项目进入延期披露期的第四天即11月13日突然被发布方摘下,曾经的微车霸主去留成谜。

又一国产神车倒下:从中日合资到10亿美元的抛售,没人接盘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15日,一则公告,铃木退出中国,从传闻即将变成现实。留下昌河继续面对惨淡的销量和市场残酷的竞争。在中国,无论是现在努力走出困境的长安铃木还是倒下的昌河铃木,都被日本铃木汽车视为弃子,铃木汽车需负全部责任。

与如今债务问题繁多的落寞相比,昌河铃木曾有过一段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1994年8月26日,昌飞公司、铃木公司、冈谷钢机公司投资成立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从成立之初到1999年,昌河铃木凭借“北斗星”,连续6年国内产销并列第一,旗下奥拓品牌曾在中国汽车市场独领风骚近10年。北斗星累计销量达到72万多辆,多次获得国内微型轿车满意度第一名,被誉为“神车”。

又一国产神车倒下:从中日合资到10亿美元的抛售,没人接盘

但在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汽车业黄金十年的到来,合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新建,昌河车型单一、新品推出缓慢、产品集中于中低端等缺点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显现出来。2006年底天语SX4上市之后,时隔近8年,锋驭和启悦才姗姗入场。而2014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了相对平缓的增长期,可以说,铃木错过了占领市场的黄金期。

在这8年中,铃木只在原有的小车市场中吃老本,并没有紧跟市场动态,及时推出一款能如奥拓一样担当销量重任的畅销车型。待到2014年,本就不倾向购买铃木非微型车的中国消费者早被其它日系、美系、德系甚至中国自主品牌抢占得所剩无几。

而当铃木业绩下滑之际,日本铃木想的不是如何重振当年雄风,而是撤资走人。如今中国一汽的掌门人徐留平,曾经也是长安汽车的董事长,他在彼时接受采访时就指出:“昌河铃木经营得不好,铃木好几年以前就不想干了,铃木对昌河铃木的实际管理已经不怎么介入了。铃木只有一个人在那里,是昌河人在主导,这表明了铃木对昌河铃木的态度。中国长安接手以后,他们再次表示不想干了,想踏踏实实地退出。

又一国产神车倒下:从中日合资到10亿美元的抛售,没人接盘

2012年,因销量严重下滑,铃木退出美国市场,此时的日本铃木就有意趁机退出中国市场,它对昌河铃木不支持的态度十分明显,但让日本铃木始料未及的昌河罢工事件打乱了它的如意算盘,当时昌河铃木的车间一线工人的待遇在1000~1500元之间,二线员工多为本科毕业生,月薪在1500~2000元左右,每人还有几百元不等的奖金。要知道,十年前的昌河,员工的工资在4000元左右!当时的昌河,在整个景德镇待遇数一数二的。而自罢工事件后,昌河铃木注销资质无望,日方撤资不成,为了企业的发展,缓和与昌河铃木的关系成为明智之选。而昌河铃木日方代表中岛真英选择此时出席昌河铃木公开活动,侧面表明了日本铃木的“示好”态度。

但这种示好现在看来可能只是缓兵之计,从2015年12月开始,昌河铃木销量整体呈下跌趋势。2016年累计销售36329辆,不及2015年的5.76万辆,同比下降36.9%。而截至2018年7月31日,“昌河铃木”的营业收入仅为3.71亿元,营业利润为负1.478亿元,净利润为负9160.32万元,总负债上升至18.7525亿元。

可悲的是,曾经在中国市场大赚一笔的日本铃木也不好过。铃木集团的掌门人铃木修在1958年进入铃木,此前,他是一名银行职员。他的改变源自他娶了铃木创始人的孙女,成为铃木家族的养子和上门女婿。 他为铃木工作近60年,但他的离开并不光彩。2016年5月18日,继三菱、日产之后,铃木也被爆出燃油数据造假事件。“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测定,深深地道歉。”铃木修的这句道歉和深深的鞠躬,为其60年的铃木生涯画上句号。

又一国产神车倒下:从中日合资到10亿美元的抛售,没人接盘

相比于铃木汽车在中国的销声匿迹,11月13日,长安汽车研究总院长铃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目前,长安铃木正在艰难调整中走出困境,而昌河铃木却陷入了作价10.5亿出手却无人接盘的尴尬局面。曾经,按照徐留平的设想,长安汽车计划由中国长安为昌河铃木来导入产品。徐留平称,这个计划是有准备的,这条线的准备一直是非常认真的,昌河铃木有机会卖中国长安自己研发的产品。可惜的是,这样的机会被永远地错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