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進博會」張建平:進博會是中國向世界貢獻的又一個國際公共產品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張建平 研究員 劉桓

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促進各國經貿交流的重大舉措,在當前單邊主義盛行,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彰顯了中國擴大開放、支持國際多邊體系的正常運行的決心,是中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標誌,將創造更多促進全球貿易的機會,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進博會是中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行動實踐

改革開放前40年,中國充分利用勞動密集型產業跨境轉移機遇實現了出口的大幅擴大,積累了豐富的外匯儲備,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不僅迅速崛起成為世界貿易大國,而且有力地推進了工業化進程,成長為製造業大國,以及全球價值鏈上重要的一環。但是第一輪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又出現了開放區域、開放領域以及開放市場不均衡的問題,國內經濟發展也進入了以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新發展階段。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在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影響下,經濟增長復甦緩慢,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同時WTO多邊貿易體制被弱化的趨勢明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做出“推動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決策部署。

高水平對外開放就是要從面向發達國家開放向面向全世界開放、從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向東中西部全國對外開放、從出口為主向進出口均衡發展、從注重引資數量向注重引資質量以及營商環境改善公平競爭方向轉變。“一帶一路”倡議、區域經濟合作伙伴關係、中韓自貿協定都是中國一直致力於推動多邊貿易體系的優化,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貢獻的體現。此次進博會的舉辦則是中國進一步落實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行動舉措。

進博會是中國擴大開放的戰略定力,創新魅力以及責任擔當的重要體現

進博會是中國向全球擴大進口、滿足國內消費升級趨勢、推動供給側改革、同時向世界分享中國市場發展紅利的重要行動落實。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世界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衝擊,WTO多邊貿易規則面臨調整的國際形勢下,中國仍能堅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堅持擴大進口、引進高質量外資、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戰略導向,展現了中國政府堅定支持貿易便利化、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決心。同時也是中國基於自身在全球的定位清醒認識的基礎上做出的重要選擇。進博會不是短期的會議,而會成為長期的國際盛會,不僅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多的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同時也為貿易規則的國際交流提供平臺,展現了中國擴大開放的戰略定力。

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促進出口的博覽會、商品交易會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專為促進進口的博覽會在國際貿易領域尚屬首次,這是中國貢獻東方智慧、創新全球治理模式的重要體現。舉辦進博會是將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之後,中國向世界貢獻的國際公共產品。進博會受到國際關注程度以及國際政界、經濟界、商界的讚譽充分體現了中國創新思維的魅力。

中國已經由對外開放的受益者成長為國際責任的承擔者。進博會正成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重要的行動。進博會不僅強調各國應該協同發展,同時中國願意擔當幫助其他經濟體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甚至最不發達地區共享貿易成果的責任。中國將從全球經濟發展需要出發,以擴大開放、推動自由貿易的方式推動全球價值鏈的完善、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美好目標。習近平主席講“中國將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全球治理改革的積極貢獻者”正是中國責任擔當的體現。

中國將從推動開放市場、開放領域、推進國際合作方面做出貢獻

進博會作為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水平的標誌,無論從習主席講話,還是從博覽會的設置方面都可以看出未來中國開放的方向。具體說來包括:

第一,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市場。

從博覽會12個主賓國的設置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未來進口市場的方向導向,將進一步鞏固與英國、德國等傳統發達國家貿易伙伴的關係,進口一些質量高、品質口碑好的製造業產品,同時也會保持對其大量出口這樣的貿易平衡的關係。積極開拓與發展與“一帶一路”地區的雙邊貿易關係,尤其是重視與中國有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國家的進口,助推貿易伙伴的產業轉型,如擴大自俄羅斯、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戰略伙伴國家之間的進口額,同時進一步挖掘與巴西等南美洲國家的貿易潛力。未來中國的進口來源國將涵蓋不同的洲,具有不同特色的國家,說明了中國在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將是廣市場的開放。

第二,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

擴大開放領域不僅包括未來中國要通過進一步降低關稅水平,削減貿易壁壘、促進貿易通關便利化等措施促進更多的產品通過貿易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滿足老百姓消費升級的需求,反向助推國內供給側改革。同時,擴大開放領域還意味著未來中國要在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放開外資准入領域,例如上海自貿試驗區已經在放開製造業領域、金融服務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外資股權比例限制的方式加大對外商引入力度,同時還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投資便利化方面的措施改善營商環境,為內外資企業共同發展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國在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將是寬領域的開放。

第三,中國將進一步推進國際合作。

推進國際合作就是要不僅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推動全球的合作,同時要在貿易規則、投資規則領域推動全球治理領域的合作,通過合作促進全球貿易、投資體系向惠利於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惠利於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更加公平、共享的合作。中國將進一步推動與發達國家在先進製造業、高端服務業、新業態領域的深度合作,推動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改善方面的國際合作,同時推動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方面的產能合作,以及在維護全球經濟秩序、全球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可以說,中國在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將是進一步加深國際合作的開放。

第四,進博會將提升上海的國際影響力,打造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的標籤,助推更高水平的自貿試驗區改革探索

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同時也是輻射整個長三角的前沿陣地。此次博覽會作為中國2018年最後一場主場外交活動,其在世界受到的矚目將使上海成為全球的關注焦點,將成為向世界展示上海作為中國的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的全新形象的機會。這對於提高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在全球的影響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舉辦進博會將推動上海成為國際企業走進中國的平臺,與舉辦廣交會的廣州並列成為中國兩大貿易平臺。這意味著上海將成為越來越多的貿易企業、先進製造業、高端服務業企業落地中國的第一站。有利於上海提高其國際金融功能影響力和國際貿易服務輻射能級,提升對全球經濟輻射能力,打造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的標籤,為實現其“五個中心”、卓越城市建設助力。

與此同時,進口博覽會將推動上海進一步加深在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金融服務便利化、營商環境改善方面的探索力度。上海承辦此次博覽會不僅可以在展會準備過程中積累貨物進口通關便利化的改善的經驗,同時可以深入學習來自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所做的改革和探索經驗。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將倒逼上海跳出行政邊界約束,以開放思維在更大空間配置和重組資源,將有利於上海做精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為探索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