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從小到大聽過最多的話是什麼?

——“你要懂事啊。”

因為父母要求懂事

你知道了大人面前要聽話乖巧

要表演節目最好嘴也甜

不能任性

太貴的東西就不買了吧

永遠要讓著弟弟妹妹

因為你比他們大

因為你懂事

所以一遍一遍的表演著才藝

乖巧的迎合著討厭的親戚

你只能看著心愛的玩具被拿走

直到成年想起來心還會痛


小時候你是“好孩子”

長大後你是“老好人”

你是父母面前乖巧聽話的好孩子

朋友心中有忙必幫的知心朋友

伴侶眼中識趣的女友

你照顧著所有人

唯獨沒有照顧自己

你變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

卻唯獨沒有活成自己

卷卷真的好想抱抱你

懂事讓人付出的代價

真的太大了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請回答1988》中,有一句臺詞說: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

只是適應了。

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

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可是大人們從來不知道

再怎麼早熟的孩子

也是孩子

他們也會哭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早熟伴著的

往往是家庭環境下的壓力

“過快長大”

經常伴隨著的是委屈心酸

大人們誇讚著

“小大人”“別人家孩子”“懂事”的時候

並不會懂得

早熟給人帶來的負面影響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的確

壓力下確實能讓孩子快速成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科學家Linda Wilbrecht

用小白鼠做的實驗

驗證了這一點

她分出一部分小白鼠

讓它們每天和母親隔離60-180分鐘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隔離期間

小鼠會由另一隻母鼠照顧

保持溫暖、吃飽喝足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雖然會得到很好的照顧

但會和母鼠分離很久的時間

這對小鼠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最後做對比

壓力環境下的小鼠

會比待在母鼠身邊的小鼠

成長髮育更為迅速

在青少年時期

已經和成年老鼠

相差不大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研究人員還發現

它們更樂於探索、學習能力也更強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在測試中表現更好

更快的找出藏有食物的木屑堆

即使幾番調換位置、木屑氣味

也是如此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研究人員說

這些經歷過挫折

在壓力下早早成熟的小鼠

非常擅長處理這種場景

可以快速掌握逆轉式的學習能力

是在安全環境下長大的小鼠不具備的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但這並不說明

早熟帶來的益處會更多

當小鼠到了

青春期至成年早期後(26-60天)

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了很多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與小時候截然不同

這些壓力環境長大的成年鼠

只會不停

地在

之前發現過食物的那堆木屑中挖掘

希望得到食物


研究人員還發現

這些小鼠較其他小鼠

更容易更容易吸入乙醇(酒精)

進行風險性行為

解決風險能力降低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更可怕的是

過早成熟的孩子

比其他人的心理負擔更重

除了易患健康問題

還更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家Nim Tottenham

研究發現

與小鼠類似的

生長在孤兒院中的孩子

往往過早的成熟

大腦中會過早發展

類似成人的腦神經迴路

尤其是焦慮

懼部分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長此以往

會產生腦神經迴路轉變

更易情緒管理失調

增加患有

病理性精神疾病的風險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生物進化理論有這樣一種說法

如果身處壓力巨大的環境

生物會把更多的能量用於發育

繁殖

而不注重其他能力

這可能也是

早熟的孩子在成人後

面對社會、人際

難以用小時候的“成熟方式”去解決

過的不太快樂的原因


成長是不可逆的

那些童年被迫早早懂事的孩子

即使在成人後

也沒辦法重回過去

抱抱當時那個哭泣的小孩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知乎上有個問題:

“懂事的孩子快樂嗎?”

一位答主的回答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大人們笑著

稱讚孩子“懂事”的時候

永遠都不會知道

懂事的代價

委屈心酸不快樂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的多多

就是個懂事的孩子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多多和小狗乖乖)

在節目裡

她總是一副“大姐姐”的樣子

給所有小朋友都準備了禮物

自己編的手鍊

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

她第一個去調解


但其實她也是個

很容易哭、很脆弱的小女孩

看見爸爸變老會害怕的哭

不能把養的小狗乖乖帶回家

哭著給媽媽打電話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但是黃磊從小就教育她

“作為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

有什麼矛盾

要先讓步

為了承擔大姐姐的責任

多多隻能努力讓自己更堅強

有網友評價她:

“讓人心疼”


而另一個參與節目的小女孩夏天

與多多的性格截然相反

面對問題總是敢於表達情緒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喜歡的鳥蛋被拿走

就會嚎啕大哭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和胖軒生氣

下一秒就消氣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節目播出後

網友們紛紛表示

“希望有一個像多多這樣的小孩”

大家都喜歡懂事的孩子

可如果代價是

她在本應天真的年齡

過早的熟悉了大人世界的“規則”

再沒有了任性的權利呢?

有人評價:

夏天是一種幸福的優秀,

而多多呈現出一種優秀的幸福。


有多少孩子

過早地注重他人感受

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權衡利弊

而忽視了自身意願

喪失了這個年齡段放肆、任性的權利



《奇葩說》裡肖驍說:

" 你們別覺得懂事是一個褒義詞,

人為什麼懂事?

是因為環境所迫,

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懂事。

他最好不向我提任何能力範圍以外的要求,他懂事!”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懂事的小孩

只能早早的逼迫自己成熟

來做到

不吵不鬧、什麼也不要

即使成年後也是如此

可在一片誇讚的同時

有沒有人想過

所謂的懂事

就是過早剝奪了孩子的天真爛漫

是為大人滿意做的一場戲

有一個小女孩說

“我什麼都不敢”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早熟的痛苦

對孩子來說太殘忍了

甚至這種痛苦

成年以後也無法擺脫

張悅然在《櫻桃之遠》中說到:“孩子是最堅忍的人群,他們還不懂得用逃脫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洩反抗折磨,他們只能伸著冰涼的小手小腳,甚至根本不會有人察覺到他們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



電視劇《歸去來》中的莫妮卡

就是一個早熟的人

她的母親只有遇到事情時

才想起她

這次一年才聯繫她

只為了她給

患了尿毒症的弟弟做腎臟匹配

還威脅她

“不去就搬家吧”

莫妮卡跑出門外時

她的母親說

“不用擔心,她很堅強。”

堅強

這就是人們給“早熟懂事”

打上的標籤

在他們心裡

這跟“崩潰”“痛苦”無關

莫妮卡隨後選擇了自殺

幸好被搶救了過來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她說:

“我好像註定要自生自滅”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有多少人和她一樣

從來沒法任性

委屈心酸只能

自己扛著

最後無聲的崩潰

連想結束生命

也是一個人孤零零的

早熟的人

還會過多的揹負

不屬於她這個年紀的情感負擔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

也是如此

她沒有一走了之

而是不管不顧

辛苦工作支援家裡

卻沒人看到她一直在哭泣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動畫《龍貓》裡說:

“懂事的孩子,太讓人心疼了。”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她們掙扎著成長

長大後才發現

所有的努力

只為了周圍的人對你說一聲“滿意”

為了他們的稱讚和微笑

失去了自己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卷卷想告訴你們

如果是因為壓力

讓你不得不早熟起來

不要害怕

這些都是可以慢慢修復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研究

給出瞭解決辦法:

“在生活中應儘可能的建立

與他人的支持性關係

可以減緩或者控制毒性壓力的破壞性影響。”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它可以是給你滿滿愛意的戀人

支持你的家人

或者和你關係非常好的朋友

同時

你還可以學習壓力管理

不要糾結於過去為何不幸

過早成熟既然讓你在那個時期

表現遠優於同樣年齡的小孩

現在你也可以

嘗試走出那些

你覺得會跟隨一生的陰影

過去的痛苦只是一種經歷

未來才能體驗

與過去截然不同的

新的人生

如果稍微任性就可以快樂

我們為何不可?

從今以後開心的活著

答應卷卷

好嗎?



你那麼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