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課堂教學是培養人才的主渠道,是老師成長的關鍵

顧明遠:課堂教學是培養人才的主渠道,是老師成長的關鍵

精彩導讀

有一些課程,老師講課總體上還可以,但不是關注到了每一個學生,有些同學,一節課回答8次提問,而有些同學,整堂課上既不舉手,也不發言,而老師也不叫他,這樣怎麼能叫教好每一個學生呢?

關於素質教育,我們大致走訪了十幾個省,看了不少學校,用了幾年的時間,列出了一個規劃綱要。我看這些學校他們都想把教育搞好,併為之努力。但是一到課堂上,我卻總是感覺不夠滿意。我曾經到了一所學校,還是一所比較好的學校,校長讓我去聽了比較好的老師講的一節課,結果聽了以後我發現,這個老師連基本的概念都沒有講清楚,有的地方甚至還講錯了。

另外還有一些課程,老師講課總體上還可以,但不是關注到了每一個學生,有些同學,一節課回答8次提問,而有些同學,整堂課上既不舉手,也不發言,而老師也不叫他,這樣怎麼能叫教好每一個學生呢?

從這些現象來看,我們認為

課堂教學應該加強。

01

加強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培養人才的主渠道,因為課堂教學是落實課程的一個最主要的常數。我們課程的改革走了十幾年了,為什麼要課程改革?因為課程改革就是貫徹教育方針的一個具體措施。

那麼,課程的改革主要是改在哪裡?我認為主要是在課堂上面,當然這個課堂也包括課外的實踐,但是主要是結合了我們課程的改革,跟課程改革結合在一起,課程改革是代表了我們的國家意志,是培養全面發展人的一個要求,所以首先我們要把課堂教學搞好,這是第一。

第二,課堂教學是培養思維的最好的場所。概括來講,教學的本質就是培養思維,思維可以改變世界,思維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馬雲改變了我們商業的世界。過去我們買衣服都要到商店去,而現在就不需要那麼麻煩了,因為我們有電商,在網上發一個消息,馬上就可以給你送來了,這是思維的改變。所以思維可以改變世界,思維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思維創造的能力變強,做什麼事業也都能夠取得成功。

那麼,思維主要在哪裡培養?答案是課堂上。

我們的每一堂課不僅僅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還要把學生從已知引導到未知的地方,讓學生在不知道的地方去思考。特別是現在,一個網絡化的時代,老師已經不是知識的權威,也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很多知識可以從網上查到。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責任更多則是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找到未知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教育任務。以前教育是教學的本質,而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歸結為教學的本質就是提高學生的思維?

第三,學習是要在集體當中。我們講個性化的學習有一個誤區,好像個性化的學習就是個別化個人學習,不是這樣的,個性化的需求是適合每一個學生的需要,每一個學生的天賦、愛好、特長、環境,適合於他個性化的學習,當然也可以個別化,所謂個別化學習是你自己來學習,但不是孤立的個人的學習。

學校要成為學習共同體,即在共同的場所共同學習。學生也要在集體過程當中學習,互相補充,在集體當中得到啟發,所以個性化的學習或者個別化的學習,不要誤解為孤立的一個人的學習,課堂教學確確實實是集體學習最好的場所,所以我們應該把課堂教學做好。

另外,課堂教學離不開老師的指導。不管現在的信息技術多麼先進,物質的東西是怎樣豐富多變,但是一個人信仰的地方,塑造人靈魂的地方是不會變化的,我們的學校恰恰就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地方。

信息技術必然會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擴大我們的教育領域,擴大我們的教育生態,擴大我們的教育方式等等,但是立德樹人的本質不會變,教師的責任不會變,教師自身的知識魅力和人格魅力也不會變。

課堂教學是老師發揮作用的最好、最重要的地方,即使是現在教學的變革,在把教轉變為學的過程當中也並不等於說削弱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需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環境,適合的學習方案,或者幫助學生去設計他學習的方案。

同時,我們的課程又可以分成幾種層次。

第一,理想課程。我們國家的課程就是理想課程,對於各種標準、各個核心價值觀都講的非常具體,這是一個核心。

第二,開發課程。如何把課程和教材整合好,這裡面大有文章。

第三,實施課程。在這一方面,主要靠老師的專業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材再好都不可能編的十全十美,面對這種情況,有水平的老師就可以彌補這個教材,而水平比較低的老師,可能就達不到教材的要求,而這最後影響的是學生和教育質量,所以實施課程這個層次是最重要的層次,這個層次就在課堂上。

02

關於教師成長

我們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更重要的是要看教師能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能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這些就涉及到了教師的成長。

教師的成長有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個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個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許下一個願望,第二個境界是要無悔,不忘初心,始終堅持,而第三個初心則是最後得到了收穫。

那麼,老師的三個境界要怎麼達到呢?這就要經過五項修煉。

第一個修煉是意願,認準了教師的職業。教師的職業不同於其他的職業,其他的職業主要是對事,對人的一個具體方面,比如說醫生是對人的身體,對人的疾病,但是唯獨教師面對的是青少年的兒童,他的任務是要塑造人的靈魂,這個職業關係到我們民族的未來,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關係到一個孩子的成長。往大了說,關係到國家,往小了說,關係到每一個孩子的個人幸福。所以教師,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首先就要有一個對教師的意願。

第二個修煉是歷練,就是要反思我們的教育。

上了一節課,我們就要反思這個課程,反思這堂課有哪一些優缺點?我記得前幾年在豐臺區參加了一個研討會,有一個青年教師他講一堂一年級的課,好像叫做《荷塘月色》,他上這堂課的時候,第一次講課,本來是40分鐘的時間,他講了50分鐘,給學生提了90個問題。後來專家給他看錄像,告訴他哪一些地方不對,怎麼提了90個問題呢?一堂課讓學生怎麼回答?然後,第二次的時候,這個老師講了同樣的課,他把50分鐘講到45分鐘,縮短了5分鐘,但還是提了40多個問題。問題提的太多,專家又給他看這個錄像,又反思,最後到他第三次再講這堂課的時候,專家也比較滿意,他自己也比較滿意,學生也比較滿意了,這就是歷練,不斷地來改進我們的教學。

我們的老教師要不要歷練呢?也要歷練,老教師不要有教學的定式,要創新。

第三個修煉是學習。反思以後,遇到的問題怎麼辦?就要學習。學習教育理論,學習教育方法,學習老教師的經驗,向別的老師學習,互相討論學習。

第四個修煉是創新。學習以後不是回到原來的地方,而是要有所創新。

第五個修煉是收穫。教育公平也分層次,一個是機會公平,一個是過程的公平,一個是結果的公平,結果的公平就是讓每一個學生的潛力得到發揮。我們對教育的要求,不是要求人人都得到優秀,最根本也最主要的問題,是讓學生成長,這就是最後的成功。看到學生成長,我們也就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一種成就感,也就是我們作為教師的一種幸福感,我們教師的幸福就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