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像漢字一樣的象形文字很少,多數語言是拼音文字呢?

望穿秋水仙素


漢字源於自然,是從自然圖像中一步步抽象出來的,是以字形這基礎。

世界上除了漢字,其它的語言都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的產生源於說話的發音。





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從無到有,產生文字,是從象形文字開始,畫出自然界的物體、現象等來記事,圖像抽象出來,逐步產生穩定的表達,即文字。


世界上其它的文明古國,剛開始也是從象形文字開始,只不過,他們的文明消失了,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的不留下一點點 痕跡,只能在考古學家的想象當中。


文明的中斷,部落人種的滅絕,後繼無人,即使有所謂的文字,也無人繼承。人類在不斷的進步,當脫離了原始認知時,基本上就造不出原始狀態的象形文字了。


語言文字是人類溝通交流用的文化信息承載符號,它具有“形、聲、義”三種屬性。嚴格區分“語言”和“文字”是有差異的,“語言”是以“聲”言說,“文字”是以“形”記錄。


世界上只有中華文明從未中斷過,文明未中斷造就了漢字的延續,漢字的字形穩定,同樣成就中華文明的延綿不斷。


而漢語和世界上絕大多數語言不同,漢語具有“語言”一維線性功能和“文字”二維平面功能,漢字中字“義”由二維平面表意文字“形”和一維線性表文字“聲”構成表達,是三維立體信息語言,以“形”表文字義,以“聲”說言語聲。這是漢語與世界上絕大多數語言不同獨具的優勢特點,也因此成就中國幾千年文化傳承延綿不斷的一個根本原因


漢字重形不重音,字形是穩定的,儘管中華大地多民族多方言,都是對照文字字形而產生出讀音,不影響文字的統一性,反而在書面語上,是以形定音,


世界上的其它語言都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的,“形、聲、義”合一,一維線性信息語言文字,嚴格來講拼音文字只是語言,其“說”和“寫”合二為一,其文字是語言,其語言也是文字,其字母形在拼音單詞中只是構成“形”和“聲”而並沒有特別單詞義。


拼音文字的產生源於產生於語言,以音定文,拼音字母都是一個個無意義的符號,如果把英文中的abcd對應的換成一組其它的符號,並對應附給一樣的讀音,新的符號替代abcd,也就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字。理論上講,中國的每一種方言,都可以創造出新的拼音文字。



.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全語文、海外漢語,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解字古詩文】歡迎關注!

漢字師認證課程,教授古汀說文道字系統核心原理,掌握其延伸出來的應用,

想了解詳情,關注本號,私信留言 ”99“


漢字谷主


象形文字不多,可能就中國一個國家在用,用拼音類文字的也不算多,大部分國家用的是英文法文德文等拉丁類字母組合文字。跟拼音文字不一樣。

舉個例子,韓文是一種拼音文字,簡單易學,韓國廢除漢字普及韓文以後,人民識字率大幅提升,韓文就像中國人小孩上學先學的漢語拼音一樣,簡單易掌握,只要會讀就能拼出來,但素,but,拼音最大的弊端是同音字太多,表述不清容易出現歧異,最好是通過上下文理解,不然單個詞組最容易錯。

然後是英文等拉丁文,數十個基礎字母排列成詞組,大家都對英文有一定的瞭解,比拼音難學比漢文好學,背字母單詞就行,隨著科技發展新詞越來越多,沒見過的詞組是絕對不會知道是什麼意思的。比如法律或者科技方面的書一大堆專業詞語,一般英國人也看不懂的。

漢文因為是象形字,一個字或者一個詞哪怕你沒見過,你大概也能理解或者猜出大概的意思,總結一下,拼音文字最易,拉丁文中等,漢文最難,功能上拼音最次,拉丁中等,漢文功能最強。


美女寶寶v唱歌


首先,要明確一定,現代中文根本不是象形文字,而是叫做音意文字。漢語中既有表示意義的字,比如指示和會意字,也有表示音素的文字,就是形聲字。

而來源於遠古象形字的部分,在現代中文中只佔很小一部分,一些非常基礎詞彙,比如 人 口,日 之類的簡單詞彙。

沒錯,幾乎從所有古代文明的遺蹟中,夠可以發現象形文字,但是基本上到後來都不用了,這是因為

象形文字有著先天的缺陷。

象形文字是最原始的,模仿大自然形象的一種原始文字系統,表達的能力非常有限。

比如中國發現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象形文字的特徵非常明顯,但是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主要被用來祭祀,占卜,根本起不到日常交流的作用,所以我們看不到商代的書籍,著作。直到後來周朝,發明了造字系統,漢字才真正成為可用的文字系統。

所以你可以看到,漢字是比象形文字更高級的系統,除此之外,還有埃及的聖書體,楔形文字。

這三種文字都是語素文字。

但是觀察這三種文字,很明顯的看到一個特性,這三種古老的文字都在像音素的方向發展。

道理很簡單,用表音的方法,才能更容易的造字,這樣才文字才能適應語言和不斷髮展和變化。因為人類一直在探索這個世界,隨時都有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出現,表意文字很顯然無法跟得上。

埃及文字從聖書體向音素變化的過程。說明基本上每一種起源於象形文字的古老文字,都在像音素的方向轉化。

現代漢語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字是形聲字了。

相信大家在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會教大家"認字不要認半邊",可是就算是成年人,還是經常會有念半邊字。

這其實就是大家在用漢字的形聲系統,或者說叫因素系統去嘗試發音,可見表音的文字是一種非常容易學習的0系統。

那麼現在回到你的問題上,那麼為啥現在只有中文還在繼續使用,其他的兩種都已經消失了呢?

這主要是和埃及和蘇美爾文明的歷史和地理位置有關,我們知道,蘇美爾文明發源於現代土耳其和中東的兩河流域,埃及發源於北非的尼羅河流域,這個地區誕生了N多輝煌的古老文明。



看一下地圖你就知道,埃及的北面不遠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東邊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後來的波斯文明等等。

幾乎現代所以著名古老文明都圍繞著這一地區發現,那麼很顯然相互頻繁的交流,象徵,侵略和征服,最終導致埃及和兩河文明被慢慢喝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在這樣的大交流,大融合的背景下,以拉丁語為代表的拼音文字自然就佔了上風。因為拼音文字易學,易用,容易融合。

最大的好處就是拼音文字非常適合融合其他語言,因為你只需要用音素拼寫出其他文明特有的詞彙就行了,大家就都能看懂。而中文融合其他語言,就必須用自己的文字翻譯出來,這樣很不利於文明間的融合。

所以拼音文字這種天生優勢,自然得到當時文明大熔爐地區的所有文明的青睞。

古埃及時期製作的羅塞塔石碑,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一份多語種文件,上面從上到下印有古埃及聖書體,通俗體,和希臘文字。

可見在當時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已經非常頻繁了。

而中國則情況大不一樣,在東亞這片廣袤的大陸上,就只有華夏文明一隻獨秀。 其他周邊文明的文明程度,完全和華夏文明不在一個等級上。

比如我們這一地區的突兀,匈奴,回鶻等等,這樣民族文明發展程度很低,完全沒有自己的文字系統和自己特有的文明文化。

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國歷史上發生過數次名族大融合,比如著名的五胡亂華時期,自己後來都在不斷的發生名族融合。

周邊文明給我們華夏民族帶來了各種生活習慣,比如飲食,比如胡服騎射,比如胡琴。但是唯獨對中華的文字和文化沒有任何影響,並且他還在不斷的學習中文。

所以真是這種原因,中華文明的文字,就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直到現在。


shawn25


文字的類型主要是有人們的語言環境所決定的,下面試著講一下。

語言決定文字人類是先有的語言後有的文字,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所以說語言決定了文字的特徵。

中國的語言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有著太多的同音字。如果使用拼音文字的話,不容易區分開來。比如某年春晚上的一個小品,一個小夥子對蔡明說“我礙你”,他的女朋友理解我“我愛你”。這雖然只是一個小品,但在生活中因為同音字鬧出的笑話也不少。

拼音文字只能表達字的讀音,不能表達字的意思。當一種語言有太多的同音字的時候,如果用拼音文字的話往往會產生誤會,因此,象形文字才是適合記錄我們語言的文字而不是拼音文字。

方言太多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官話之說,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普通話。

因為方言太多而拼音文字又是表音文字。如果用拼音文字的話,那麼,語言不但難以統一、標準話,就連所表達的意思也將難以相互理解。如果用表音文字的話,同樣是“你好”普通話寫做ni,hao.粵語寫做lai,hao.閩南語寫做li,hou.可以想象一下那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

秦始皇統一了文字,這樣一來,不管是哪個地區的人,使用何種方言。只要看到他寫的字就可以明白他要表達的意思。如果表音文字同行的話,我們各個地區之間的溝通就是一個大問題。

一脈相承,文化未曾中斷

歷史上不只中國使用象形文字,有許多文明古國也使用過象形文字,只不過他們沒有像中國這樣能夠延續下來。

古埃及也曾使用過象形文字,但他們的文明已經中斷,文字也隨之被遺棄。

而中國的文化從未曾中斷過。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文化加入了不少外族因素,但作為主體民族,漢民族始終在傳承著自己的文明。文字作為文明的載體,雖然有過一些字體的演變,但從未離開表意的功能。

中國人用聰明的智慧不斷演義著自己的文明,漢字的生命力就在於不斷的更新、潤色。

如果一個形象文字不能表達新出詞彙的意思,那麼這種象形文字必定將成為死文字。而中國人創造了形聲字,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化學元素表裡面的字基本都是新造字,只要在金子旁邊加上一個表音字,就是一個新的化學元素名稱。這就是漢字的生命力,更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

碼字不容易,如果覺得我說的還可以,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我是聽濤軒書法


聽濤軒書法


這個問題很容易解釋,因為象形文字體系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可以廣泛使用的那個成熟度的,拼音文字則相反,甚至一個人獨立就能根據語言設計一套文字。

第一、為什麼近代出現了那麼多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就是因為拼音文字是可以隨時創造的。中國很多少數民族文字據說就是近代西方傳教士們幫助創立的。就是說拼音文字短期就能創造。

第二、世界歷史上看似有很多象形文字,但其實人類只發明瞭一套象形文字,就是漢字。今天看到的東巴文、部分古代遺留的彝文其實與漢字都是同源的。

可以這麼說,全世界原本只發明瞭一套文字體系,就是漢字。今天可以很明確地發現,希臘字母、拉丁字母等等字母符號都是出自漢字符號。A在甲骨文裡就是常見符號,B為雙孔玉璧,E與彐原型都是三叉戟,指東夷,方向相反是作用方向不同。F是後字、司字上半部分,就是丩,大禹、希臘冥神手裡的兩股叉,也是4的原型。同時也是二胡的琴頭。是德國光明會圖標的中心符號。



阿拉伯數字和阿拉伯字母也是源自漢字體系,在其它回答裡詳細說過了。包括db就是以6作為原型設計的,代表白種。qp則是以9為原型,代表黃種。69都是甲骨文常見符號,代表繡球下降與上升。漢語匹夫和英語匹婆是一個詞的雌雄分體。

第三、古代長期處於文字與語言分離的狀態,因為漢字一開始是獨立的書面語模式。人類語言比文字要早得多。這樣就促使人類早期還發明瞭表音文字。蘇美爾楔形文字就是,中國古代的蝌蚪文也是。

由於早期只有一套文字,這樣就使得很多被迫遷徙出中國的民族,文字也隨之丟失了。西方人長期沒有文字就是這個原因。在北歐一些地區還能發現與漢字同源的符號。黃種民系也一樣,無論南逃的,還是北逃的文字體系都會丟失。因為掌握文字的只是少數人,文字早期只是用於祭祀等重大活動。直到周代普及雅言,就是將漢字口語話。這樣一來這套文字和書面語這才徹底活了起來,又結合原有的黎語(俚語),不斷造字,最後才發展為成熟的語言文字體系。

漢字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到先秦也跨度幾千年了。後世文字不斷在演進,所以不可能會有第二套這樣的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只是用於簡單的記錄,而且與漢字體系有關係。

第四、為什麼中國人最終發明了紙?其實就是因為中國人有強烈的書寫的慾望。所以從文字到紙的發明都與中國人有關。古埃及莎草紙何嘗不是與中國人有關。目前古埃及人可以確定是西進的兩種羌人主導。

如果要評選中國人最偉大的發明,非漢字莫屬。漢語漢字和中國這個世界文化總源頭應該是人類最偉大的遺產。


國病


的確需要先確認,正如前面有高手已經指出的,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不能簡單稱之為象形文字。準確的說法,漢字屬於語素文字。

現在世界上流行的文字,從文字學角度講,大致可分為語素文字和拼音文字兩大類。漢字是唯一的語素文字系統。拼音文字主要有:拉丁字母系統、西裡爾字母系統、阿拉伯字母系統、婆羅米系字母系統。

為什麼世界上會形成語素和拼音這兩大文字系統呢?先要從文字的形成說起。

人類自誕生,經歷了兩三百萬年漫長的進化過程後,直到距現在一萬左右的時候,才有了跨越式飛躍。這個時候,人們製造工具更為嫻熟,狩獵收穫大大增加,特別是農業逐漸形成,剩餘產品多了,社會組織趨於雛形。結果是,人們需要記錄的事情僅靠人腦和口口相傳已不可能。為了適應這種需要,很多地區及原始部落都曾經“結繩記事”,再進一步就出現了“圖畫”,這是象形文字的最初階段。

可以說,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一般認為,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的象形文字、古印度的象形文字以及中國的象形文字,甲骨文中包含著大量的象形文字,但又不完全是。

象形文字的特點,是一一對應。其對於記事尚可做到,但對於表意,完整表達複雜的思想,肯定勉為其難。因為有迫切需要,最初的象形文字繼續發展就是必然的了。這種發展呈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途徑。

途徑之一,是逐漸轉變發展成為了拼音文字。這個功勞,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腓尼基人。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地中海東岸北部(現在的敘利亞和黎巴嫩沿海)形成了很多腓尼基人奴隸制城邦。其由於處於現在所說的亞歐非的交界處而且臨海,商業一度非常發達。腓尼基人為了便於和異域外族的人進行貿易,逐漸摸索,最終於公元前1500年前後,創造出了22個字母的腓尼基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是以古埃及象形文字為基礎的,但又改變了文字與表達對象一一對應的不足,大大方便了記事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交流。

正因為腓尼基字母的開創性功績,其成為以後所有拼音文字的基礎,形成了主要應用於西方文明的拉丁字母文字系統、應用於東正教文化圈的西裡爾字母文字系統、應用於伊斯蘭文化圈的阿拉伯字母文字系統、應用於印度文化圈的婆羅米系字母文字系統。

不能否認的是,原來的古埃及、蘇美爾、古印度等象形文字的衰亡,與這些地域受到外族外域強敵的入侵,造成整個古文明的衰亡是不無關係的。

中國古代象形文字的命運則完全與前述幾種不同。第一,儘管古代中國也有過朝代更替,但總體上保持了相對穩定。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住了過於強大異族的入侵,保證了原有文化的延續性。第二,這種社會的穩定性,使包括文字在內的文化也保持了穩定發展。發軔於公元前1300-1000年的甲骨文,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現在發現的甲骨文已有4200字左右(被辨識的2000字左右,一說為1490字),這成為漢字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

在後來的數百年間,漢字又發生了巨大飛躍,成為非常成熟的語素文字。東漢的許慎,寫了《說文解字》(公元100-121之間)一書,對漢字的構成做了精闢解讀,概括了漢字構成的原則“六書”,即象形、會意、指示、形聲、轉註、假借。該書中,收錄了單字漢字9353個,異體字1163個。書中對每個字的來源、讀音、含義都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釋。

國內最早提出漢字是語素文字的是趙元任。他在《語言問題》一書中說:“用文字來寫語言,可以取語言裡頭各等不同尺寸的單位來寫。……在世界上通行的能寫全部語言的文字當中,所用的單位最大的文字,不是寫句、寫短語的,是拿文字一個單位,寫一個詞素,例如我們單獨寫一個‘毒,的字形來寫‘毒,這個詞素。……用一個文字單位寫一個詞素,中國文字是一個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

按照這種說法,很多西方文字也可以稱之為音位文字:一個書寫符號(即字母)代表一個音位而非完整的音節,一般要若干個字母才拼成一個音節。這是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了。只說文字的話,除漢字外的其他四大類都屬於拼音文字。


百多年來,對於漢字的優劣也是爭論頗多。有意思的是,說漢字低級落後的大多是國人;誇獎漢字美妙博大的很多是老外。竊以為,漢字做為世界上唯一的同源文字,流傳五千年,其功勞究竟有多大?恐怕怎麼估量也不為過!難道十幾億的中國人要把中國字扔掉嗎?不但絕不應該也根本不可能。


一老沈一


我還是推崇辜鴻銘說的一句話,一千年前一加一等於二,一千年後一加一還是等於二,不肖子孫自己不努力,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老祖宗!不說國內,就說美國的科學家做過調查和實驗,只要你認識漢字那麼你讀一本書,基本上不會看著看著就不知道看到哪一行了,但是看英文書籍就會看著看著就不知道看到哪一行了,漢字是象形文字,看到這個字你八九不離十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就是不認識根據上下文也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音行文字就不行,這不是我自己胡說的,是美國的科學家出的報告中說的!可笑的是連外國的專家學者經過科學的調查論證,都證明了漢字的先進性,而我們自己的一些人,自己沒本事就去貶低漢字,想這樣的人,就是叫你去學字母你也是什麼也學不會!


帞上煙花


表音文字是(相對而言)與口頭語言緊密結合的文字。一個人只要會講自己的母語,再記住一些不算太多的音符標記(比如26個英語字母,33個俄語字母),學會拼寫語法,就能按自己嘴裡說出來的聲音,把語言記錄下來。

正因為有這樣的特點,表音文字學起來是比較容易輕鬆的。所以它的流傳推廣速度也很快,舉個例子,羅馬天主教的傳教士們在公元6世紀的英倫四島上傳教,需要把當地人的語言書寫記下來,然而當時當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自己的文字。那沒關係,傳教士們都懂23個羅馬字母,只要稍微加一些變化,就可以用來記錄英島人的語音。

一個傳教士用變體羅馬字母記錄下了一段(古)英語語音,這份記錄送到了遠距離之外另一個傳教士手上,收信的傳教士可以根據字母和語法規則,比較準確地讀出這一段英語,get到其中記載的信息。其他不識字的英島人一看這不錯啊,又方便又不難學,咱們也來用這種文字吧……

再舉個例子。很多國人到東南亞去旅遊,比如印尼馬來,看著路上的指示牌等,發現自己認得字母,但不認得一個單詞。這就是因為這些國家沒有自己的原生文字,現代化以後引入了拉丁字母,來拼寫自己的語言,同樣能用。表音文字的易學易傳性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語素(象形)文字學起來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在漢字環境中,可能不覺得,離開了這個到處說讀寫的環境,學象形文字就得靠死記硬背,因為大部分漢字現在也不是單純象形,不能靠猜圖畫就明白意思了對不……記住三千個跟自己日常生活關係不大的漢字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所以日本把漢字引入國內以後,因為這種文字和他們的語言很難配合協調一致,又搞出了假名。片假名其實也是一種注音符號,用來標註日語發音,幫助理解漢字。


森林鹿


很少人用象形文字,恰恰說明了中華文明的與眾不同。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一個大一統的環境,即使在很長的分裂中也基本上處於大一統的文化中,這是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最大的不同,也是解答這一問題的根本。象形文字應該是人們可以想到的最最簡單的一種表達方式了,而漢字一開始也是從最簡單的象形表達中開始的,即使到現在也還有很多文字保有象形的特點,其實象形文字應該是古文明的通用特點,至少古埃及,古巴比倫都有類似的文字形式,而美洲原始文明如印加,瑪雅文明等也有這樣的文字,但是漢字並不簡單是一種象形的文字,儘管自己是一個工科生,也知道漢字中有很多形聲字,其實個人感覺已經有了拼音文字的一些特點,只不過每個字還是保留了單音節的特點,所以說咱們的文字應該是象形文字發展的頂峰。而拼音文字則主要根據不同的字母比如說拉丁字母,英文字母,西裡爾字母,希臘字母,阿拉伯字母甚至像韓國的文字,日本的片假名平假名等來表音的文字,而咱們的拼音也可以認為是採用英文字母的中文拼音文字。至於說為什麼中文表現出如此的與眾不同,這主要還是由中國的地緣決定的,由於中國整體的相對封閉的地理特點(東,南都是大海,西南是橫斷山脈,青藏高原,北是文明程度較低的草原遊牧文明,西北是大片的隔壁沙漠,僅有河西走廊可以與西方交流),使得發源於黃土高原的炎黃文明可以比較容易的發揮自己的優勢,並且博採眾長,吸收東夷系以及其他民族的文明而逐漸的形成了龐大的中華文明,至此直到鴉片戰爭,中華文明始終保持對周邊文明的強勢地位,而漢字也可以在相對穩定的文化背景下從初級的象形文字逐漸的發展成為了象形文字的頂峰,即使在民國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有一些拼音文字運動,也並沒有改變漢字的優美特徵,至於說繁體簡體的差異只能說是漢字的進化而已,而拼音也逐漸的成為了漢字的一種輔助,在識字率乃至現在的計算機信息化上做出了重大貢獻。而西方或者說是除卻中國的大部分國家並沒有像中國這樣的地理特點,也沒有像中國這樣的大一統文明,在殘破破碎的地理結構中難以形成統一的文明,而地中海的特點又使得西方文明之間藕斷絲連,因此拼音文字可以更好的解決這樣的問題,畢竟不同的國家採用拼音可以非常快的獲得自己國家的文字,比如說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而中華文明周邊的比較低級的文明也會採用這樣形式的文字比如說朝鮮文,日本文,蒙古文,回鶻文等。至於說兩種文字那種最好,作為中國人來說肯定是象形文字比較好了,我就從我不專業的角度說一下吧,很多人說中華文明之所以持續不斷與採用漢字有關,當然了中華文明的統一與漢字的使用是相輔相成的,漢字可以更好的溝通了天南海北不同方言區人們的交流,有益於中華文明的統一,漢字的單一形象雖然在初學時比較難,帶來了擴張性上的不足,但是漢字卻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穩定的統一作用,有統一不同國家不同文字的潛質,至於說不好學,現在的簡化文字以及拼音的輔助已經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而以前在電腦輸入的難點也已經被搜狗這樣的輸入法所攻克,隨著技術的發展,漢字的輸入效率可能會比拼音文字要快(現在可能已經有這樣的優勢了),至於說初級編程還是用拼音這一問題目前還不能夠避免,但是在編程中加入自己的邏輯,自己的語音也是很重要的,畢竟語言除了文字還有語音,所以說普及普通話也是非常重要的。


sunnyyunfy雲飛揚


中國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為神秘不可思議的基於陰陽五行理論開發的預測朮,"測字"就是各種預測秘術中的一種,求測者提供一個字,預測者根據來人特徵臨場感應加上陰陽五行推理就可以靈活測判事物。這使得中國人對漢字的情有獨衷,不離不棄。

基於漢字這種象形文字,中國人還開發出了書法藝術,對聯,律詩,迷語,三字經等等特有文化現象。更是讓漢字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象形文字在表達豐富的邏輯思維語境方面遠遠優於拼音文字。通過文字"讀"出情景要比"讀"出音境更具全面表達優越性。拼音文字國家僅僅是為語言溝通任務制定拼音文字方案,而中國漢字是為感性會意溝通而制定象形文字方案。中國人說話含蓄,文雅。

象形文字可以使一個地域遼闊,交通尚不便利的國家穩定保留了大一統意識,有統一的書面文字可以溝通解決了地方方言不斷演變的難題。

世界上象漢字一樣的文字很少,多數語言是拼音文字,說明中國人仍然掌握著世界文明的最深度。隨著學習型智能電腦的開發,漢字將會顯示出編寫程序的更大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